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王玉华  苏惠荣 《食用菌》2003,25(5):26-27
蘑菇的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非常敏感 ,较高的温度对蘑菇生长发育不利 ,因此 ,栽培蘑菇的适期一般是冬季和春季。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近几年来有些地方都在偿试进行秋季栽培蘑菇 ,为此本文将秋季栽培蘑菇应注意的几个突出问题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与海拔 根据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6~ 32℃ ,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 7~2 5℃。因此 ,蘑菇栽培地区大多数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 ,然而世界最大的蘑菇场却建在热带印尼。印尼爪哇Diengdjaga公司在荷兰技术的合作下 ,是利用高海拔山区气温较低 ,于上世纪 90年代 ,在位于…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杰 《食用菌》2000,22(4):33-34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我们从1997年开始试验研究,已总结出一套双孢蘑菇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报道如下:1栽培季节选择 我县地处豫东平原,秋季气温下降快,霜期长,冬季气温低。根据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是15~17℃,培养料堆料发酵应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栽培播种应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比较适宜。2菇棚建造 根据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需要,结合豫东气候特点,一般选用冬暖式大棚和蔬菜改造棚,如果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蘑菇生长发育和便于推广新技术,采用二次发酵技术和冬暖…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发育都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当条件适合时,生长发育正常进行;当条件不适时,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严重不适时,生长发育会停止,甚至死亡。因此,蘑菇栽培者必须熟知蘑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在蘑菇生产的各环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营养、温度、空气、酸碱度和光线等环境因子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麦秸栽培蘑菇优质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 1995年就开始用麦秸栽培蘑菇的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简报如下。1 季节选择 择我县地处豫东平原 ,秋季气温下降快 ,霜期长 ,冬季气温低。根据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是 14~ 18℃。所以 ,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应按排在 8月上中旬 ,栽培播种应安排在 9月上中旬比较适宜。2 菇棚建造 菇房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床温、湿度、通风等状况 ,也直接影响蘑菇的产量和质量 ,根据蘑菇生长的需要 ,结合豫东气候特点 ,一般选用“冬暖式大棚”和“蔬菜改造棚”比较适宜。如果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便于推广新技术考虑…  相似文献   

5.
钟锦生 《食用菌》2004,26(5):26-27
蘑菇是世界上栽培广、产量多、消费普遍的一种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我县在平均海拔1,000m以上的步云、古田镇一带进行反季节蘑菇栽培试验,在夏季蘑菇淡季上市,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潜力,可逐步推广,现就栽培技术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菇农栽垮双孢蘑菇工艺繁多,现在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工艺与国外现代化的栽培蘑菇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尽管不全部适合于我国国情,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数百年来发展蘑菇生产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是提高我国蘑菇生产水平的必经之路。设施化栽培是营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它的生长发育达到理想化的状态,笔者在设施化栽培双孢蘑菇的过程中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县从1967年开始种植蘑菇,1969年已办菌种厂生产麦草蘑菇栽培种,1972年正式生产河泥蘑菇菌种。现在我县七个蘑菇菌种厂,全部生产河泥菌种。河泥菌种与麦草菌种在菌种瓶内菌丝生长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8.
<正>蘑菇栽培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但病虫为害日趋加重。目前主要病虫害有蘑菇褐腐病(又称蘑菇疣孢霉病、水泡病、白腐病)、蘑菇干泡病(又称轮枝菌)、胡桃肉状菌、蘑菇细菌性斑点病(又名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麻脸病)、蘑菇病毒病、  相似文献   

9.
朱广凯 《食用菌》2014,(6):50-50
<正>白腐病是双孢蘑菇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发病重于春季,栽培户应加强防治。具体措施如下:1在菇床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不影响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应经常开窗通风,降低房内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将房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下,温度保持在18℃以下。这样,既有利于双孢蘑菇的生长,又不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侵染,可有效地减轻病害。2为预防病害的发生,在双孢蘑菇出菇前用1∶2∶230倍波尔多液均匀地喷洒菇  相似文献   

10.
李日长 《食用菌》2004,26(2):32-32
巴西蘑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珍稀菌类。我县自1999年开始推广至今,产品一直非常畅销,栽培规模逐年扩大,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巴西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以来,我县确定林业为农业支柱产业,在旱田按行距8~10m,株距5~6m建设旱田杨树成片林。随着杨树不断长大,套大棚种蘑菇成为旱田林地最普遍的高效栽培模式。一般5年以上的旱田林遮光率在5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提高5%~10%,气温下降1~5℃。低温、高湿、寡照是林地蘑菇提早栽培、超前上市、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基础。我县林地蘑菇可提早到7月10日堆料、8月10日播种、9月20日上市,上市期较非林地蘑菇提早15天,较苏南、福建等地提早30~40天,早市菇价较正常上市的高50%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四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菌丝及霉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平板试验就四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及霉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有效的杀菌剂及使用浓度。结果表明,氢氧化铜在使用浓度为0.359g/L时,既能抑制霉菌的生长,又对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甚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在双孢蘑菇栽培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
董作为  张作卷 《食用菌》2002,24(3):25-26
苍南县是浙江省蘑菇重点产区 ,为充分发挥我县菇农技术、资源等优势 ,更好地利用夏季闲置的菇房 ,解决夏季鲜菇不足。 1998~ 1999年 ,我县有关部门组织技术骨干 ,在蘑菇主产区——马站镇进行了高温蘑菇菌种引选和栽培技术研究 ,成功地选出“夏菇 93”和“新登 96”两个适宜当地栽培的高温蘑菇菌株。现将高温蘑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方式 传统的塑料大棚栽培为低棚栽培 ,生产期遇上高温 ,菇房上层及四周气温较高 ,上层高温多湿 ,下层偏干 ,致使培养料偏干 ,相对湿度又过大 ,限制了高温蘑菇的均衡高产 ,相当部分的成菇还染上细菌性斑…  相似文献   

14.
我省有大量的地下人防工程和山洞,常年温湿度恒定,适宜发展食用菌栽培事业。自1984年以来,我们利用地下人防工程开展了以双孢蘑菇为主的大面积栽培试验,就拿我们在石家庄市利用的一段地下人防工程来说,洞内常年温度12~14℃,空气湿度90~95%,这样的条件有利于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但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3~25℃,洞内温度显然太低,如何提高料温,使之更有利于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我们采用了地热线加温的方法,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六盘山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空气干燥,降雨不匀,春夏雨少,秋季雨多,且有干年湿年之分;气温不稳,冷热无常,早年温高,涝年温低,且昼夜温差较大,这些都是双孢蘑菇栽培中的不利条件。但本地区气候较为寒冷,在全国大量缺菇的夏季,棚内气温15~22℃,正是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理想温度。2001-2004年,我们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全国市场行情,对双孢蘑菇在六盘山区栽培的最佳季节进行了严格细致地试验研究,得出了“秋季建棚、冬季备料、4月堆料、5月养菌、6月出菇、10月清料”的最佳生产季节模式。  相似文献   

16.
蘑菇生产的全过程是:冬季制母种,次年春季制原种,夏季制栽培种,秋季堆料、上床播种、菌种覆土直至出菇采收。从蘑菇的生活史看,它的生长时间大部份都在秋、冬两季的低温季节。菌丝的生长温度是20~24℃,以秋季最为适宜。但培育栽培种是在炎热的夏季,我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夏季气候炎热,往往遇到32~35℃的高温。在这种高  相似文献   

17.
徐立胜 《食用菌》2001,23(5):13-14
“96”高温蘑菇,由杭州常青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序坤主持开发,经过三年试验研究培育而成,填补了国内的空白。1998年“96”高温蘑菇被国家科委列入星火计划重点推广项目。1 生物学特性 高温蘑菇属于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是典型的四孢蘑菇,它的生物特征表现为:1.1营养 该菌株在高温条件下,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除了需要充足的碳源外,还需要一定氮素营养。1.2 温度 该品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泛,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20~36 C,最适温度为 30 C,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为 20~38 …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蘑菇仍以稻草、麦秸等原料为主料,限制了双孢蘑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而作为玉米种植的副产品玉米秸大部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自1997年,我们用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经4年的试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北方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其生物转化率在33%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双孢蘑菇菌丝在8~27℃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2℃;子实体在8~…  相似文献   

19.
在蘑菇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病害,除真菌和细菌病害外,还有蘑菇病毒病。病毒引起的蘑菇病害,直接影响到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蘑菇质劣低产,严重者甚至无收。据荷兰一千多个菇场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受病毒感染,损失为15%。在英国,有的学者认为几乎栽培蘑菇的地方都可以发现病毒。  相似文献   

20.
林宝娟  洪丽明 《食用菌》2008,30(5):46-46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深入,种植双孢蘑菇已成为长泰县农村秋冬季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双孢蘑菇的栽培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生产过程,其中覆土是夺取蘑菇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现总结一下我县蘑菇覆土的技术要点,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