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生产特性,以2005~2006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1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解决小麦品种多、乱、杂的问题,泰安地区农业局进行了小麦新品种的对比研究,筛选出潍麦8号、山农8355、淄麦12号、济麦20号、烟农19号和济南17号作为泰安市大面积推广的主推优质小麦品种。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郧县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北省郧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特安排此次试验,以准确掌握不同小麦品种在我县特殊的生态条件下的特征特性、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等表现,进行综合性状比较。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的小麦品种有我县已大面积种植的郑麦9023、鄂麦23和绵阳28,新引进的品种是科麦9号、绵杂麦168和绵杂麦168一代,  相似文献   

4.
2011-2012年度对引种的23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周麦2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嵩县大面积推广种植。良星66、周麦23、丰德存麦1号、新麦21、舜麦1718、洲元9369、太学7号、中育12、开麦20等小麦新品种,在试验中产量突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继续试验的同时,扩大示范推广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杜永 《中国种业》2016,(10):45-46
对连云港市13个主要小麦品种作为稻茬小麦进行种植,测定了它们的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淮麦33、连麦7号、连麦8号、连麦6号等小麦品种产量较高,烟农19、连麦7号、济麦22、徐麦33等小麦品种品质较优,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结合产量、主要品质性状、抗冻性等综合指标考虑,连云港市目前生产应选择应用连麦7号、烟农19、济麦22、淮麦33等小麦品种,以达到小麦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金禾 9123 为母本、周麦 28 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成小麦新品种天益科麦 8号,于 2023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20230050。该品种综合抗性较为突出,对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的抗性较好,适宜在黄淮南片冬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对天益科麦 8 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助力该品种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沈淮光 《种子科技》2011,29(3):19-20
选用皖麦33号、皖麦41号、皖麦44号、皖麦48号、郑麦9023、豫麦18号6个小麦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的生育进程和产量影响较大,随播种期推迟,各品种抽穗期延迟,全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明显;各期播种皖麦44号、皖麦33号产量均低于对照及其他品种,皖麦41号、皖麦48号、郑麦9023与对照豫麦18号产量相当。  相似文献   

8.
陈新民 《种子科技》2001,19(5):276-277
我县为农业大县 ,常年种植小麦 80万亩。全县群众积极响应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号召 ,2 0 0 0年种植优质专用小麦 30 .2 8万亩 ,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 38% ,2 0 0 1年生产优质小麦 1.2亿千克 ,全县农民增收近亿元。在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工作中 ,我们的作法是 :1 搞好试验示范 ,选准对路品种1.1 引进、试验、筛选新品种。为了稳妥地发展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种子公司几年来引进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5 8个 ,经过试验筛选和粮食企业的品质化验 ,小偃 5 4号、豫麦 34号、豫麦 4 7号、豫麦 68号等强筋小麦品种以较好的品质、较高的产量、综…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安麦1241和安麦9号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安麦1241、安麦9号和周麦18为主处理,以播量180万/hm2、240万/hm2和300万/hm2为副处理进行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安麦1241和安麦9号产量三要素在种植密度180万/hm2和240万/hm2的表现优于300万/hm2。小麦株高越冬期和返青期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株分蘖数越冬期和拔节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同一密度下,安麦1241和安麦9号单株分蘖数高于周麦18,株高则相反。安麦1241和安麦9号在种植密度180万/hm2产量最高,种植密度300万/hm2产量最低;同一密度下,安麦1241和周麦18 的产量显著高于安麦9号,安麦1241和周18的产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品种管理的需要,及时准确掌握小麦新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和丰产性,为陕西省户县小麦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陕西省户县三旗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对引进的一批小麦新品种集中进行品种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县生产的优质、高产、抗逆的小麦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豫麦25、周麦23、豫麦41、小偃22(对照1)、九麦2号、泛麦5号、洛麦21、洛麦23、西农979(对照2)、百农207、豫麦58、中原98—68、浚麦99—7、同周麦916、陕麦139、秦农142、中育6号共17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糯小麦是一种特用新型小麦,不仅在食品领域有较大利用价值,而且有重要工业用途。现有糯小麦育成品种(系)农艺性状差、产量低,很难大面积生产推广和供食品企业规模化开发应用。利用农大糯麦 1 号和高产、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潍麦 8 号为杂交亲本,通过与潍麦 8 号 3 次回交和多代自交,常规选育结合生化标记鉴定,创制出农艺性状优良且高产的糯小麦新品种山农糯麦 1 号,2018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 20186028。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实打验收,创国内外糯小麦高产记录 10424.4kg/hm2,为新型食品开发提供了优质糯麦原粮。适宜在山东省中高产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黄淮麦区推广小麦品种面条加工品质性状的表现水平、遗传多样性状况并评选优质面条品种,本研究对黄淮麦区42个小麦主栽品种的26项籽粒或面粉品质指标和面条加工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面条总分平均75.3分,最高分为89分,各个单项指标变异幅度均很大,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通过遗传改良我国黄淮麦区小麦面条品质有一定的潜力.适合做优质面条的品种有花培5号、周18、周13和邯郸6172.  相似文献   

13.
豫麦34号(原名郑农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82年以矮孟牛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冬麦区中晚茬地种植,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小麦育种工作中"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为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是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的技术跨越.在该品种的推广过程中,率先实施跨行业联合,实行订单农业,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累计推广超过400万hm2.2002年该品种作为我国食用小麦出口的主导品种之一,实现了中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研究和选育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对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基于‘洛夫林10号’种质育成石麦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方法、系谱和代表性品种的优良特性进行分析。详细解析了我院多年节水育种实践提出的"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节水高产育种方法,以及在此方法基础上以‘洛夫林10号’种质为原初材料培育出19个石麦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依据‘石4185’和‘石家庄8号’代表性品种不同灌水制度下多年产量结果,指出冀中南节水灌溉下小麦丰产依赖于穗数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育种年代的推进,2008年后育成石麦系列品种白粉病和锈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指出今后河北育种工作中注重节水高产的同时加强抗病基因的引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规范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地加快临麦9号的推广,研究制定了临麦9号高产栽培技术,规范了临麦9号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以及种子处理、耕作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该品种适宜山东省中高肥水、旱肥地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临潼区种子管理站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小麦品种布局,提高小麦的产量、品质与效益,加快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我们选择近年我省和临近省新审定的小麦品种进行示范展示,2012~2013年度在西安市临潼区雨金街办新集村进行了小麦新品种示范展示。结果表明:长丰2122、西农223、登峰168产量位居前3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可以在我区进一步加大种植面积,许农5号、新麦26、新麦23产量高于对照,可以适当种植。  相似文献   

17.
氮肥用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霞 《中国种业》2015,(12):65-66
以山东省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济麦22号、济南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8个不同的氮肥用量处理对其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群体茎蘖数在3叶期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济麦22号的总茎数在拔节期表现为正相关,在越冬期和成熟期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济南17号在越冬期和拔节期表现为正相关在成熟期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当不施加氮肥时,2个品种的穗数、子粒产量远低于各施氮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则差异不大;施加氮肥时,2个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与氮肥用量成反比,穗数子粒产量则呈抛物线型分布。施氮量为15kg/667m~2时,济麦22号子粒产量最高,每667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施氮量为12kg/667m~2时,济南17号子粒产量最高,每667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大省,稳定并逐步增加优质小麦生产面积并提高产量对于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战略储备具有重要意义。顺麦6号为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35。介绍了顺麦6号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从精细整地、适期适量播种等方面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迅速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适宜天祝藏族自治县土壤、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藜麦品种,将引进的9个藜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测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各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藜麦品种产量排序依次为陇藜1号>青黑藜2号>青藜2号>陇藜4号(CK)>白藜2号>青白藜1号>青海都兰白藜3号>红藜麦>黑藜麦,其中陇藜1号、青黑藜2号和青藜2号均较CK显著增产,增产率分别为18.53%、16.95%、7.91%,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相关性分析表明主穗长与侧枝成穗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藜麦的产量主要取决于主枝穗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我市是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之一,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了适应生产上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需求,2003年秋播时期,我市从全省各地征集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接班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郑农16、郑麦9023、郑麦005、巨优1号、郑麦9405、宛麦147、新麦9408,以强筋小麦当家品种豫麦34为对照(C K1),以普通麦豫麦18为参考对照(C K2)。试验布点三处,分别设在许昌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前茬为大豆)、长葛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