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刘世林 《种子》1994,(6):62-62
由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产原原种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试管苗扦插成活率。把试管苗扦插到网室的土壤中,使试管苗由异养生长变为自养生长,而且是无根栽培,由于栽培条件的改变。试管苗适应性差,所以成活率很低。本试验旨在研究如何提高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扦插成活率,解决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这一技术难关。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布尔班克脱毒试管苗萘乙酸溶液,5号  相似文献   

2.
脱毒马铃薯茎节扦插时间与产量的关系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太白县种子公司刘世林,刘天存,张翠梅1试验目的使用脱毒微型薯作种比使用脱毒大薯省种,增产效果好。为了摸索探讨马铃薯的茎节扦插高产技术,掌握马铃薯茎节扦插有效结薯期及规律,给大面积扦插繁殖脱毒原原种提...  相似文献   

3.
以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采用13种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原原种繁育对比试验,收获后测定成活率、结薯数、结薯质量、合格率。结果表明,椰糠∶蛭石∶河沙体积比为2∶1∶1配制的基质最适合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扦插苗成活率高、长势好,单株结薯数量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区影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单株产量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马铃薯原原种单株产量,降低原原种生产成本,实现工厂化生产,就栽种密度、栽种时间、苗源3个主要因素对原原种单株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密度对原原种单株产量影响很大,方差分析结果达极显著,栽种密度为400苗/m2时单株产量最高,平均达到2.5粒,栽种密度过低或过高单株产量都会明显降低。不同栽种时间对原原种单株产量的影响也很大,四川地区最适栽种时间为3月15日至4月1日,过早或过迟栽种单株产量都会降低。试管苗和扦插苗的原原种单株产量相当,试管薯效果最好,平均单株产量达到3.5粒。大规模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企业综合使用合适的栽种密度,掌握栽种时间,使用适当的苗源,是提高原原种总产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又称试管薯或微型薯,是由脱毒核心种苗经组培快繁后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个是将试管苗在试管中诱导为黄豆大小的小型薯;另一个是将试管苗移栽至大田或扦插苗(剪取移裁苗生长的带叶茎段扦插在塑料大棚)在大棚中培育而成的较大型薯。本文具体介绍如何将这两个途径获得的原原种在塑料大棚内经过扩繁收获原种。一、原原种种薯的播前处理脱毒原原种种薯一年内在塑料大棚里扩繁栽培可收获多茬原种。若采用不同收获期的原原种种薯同时播种,  相似文献   

6.
简要综述了赤霉素在马铃薯(S.tuberosum L.)脱毒扦插苗繁殖、原原种及原种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己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速度,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是当前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所在。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试管苗,脱毒试管苗的正常生长和快速繁殖,成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3种不同配比的激素类型喷施马铃薯(大西洋)脱毒扦插苗,对其株高、茎粗、鲜重和结薯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素配合施用6-BA和多效唑均能有效提高马铃薯扦插苗的结薯数,其中以赤霉素配合多效唑共同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高级种薯指马铃薯原原种和原种,是由试管苗繁殖大田用种的过渡世代. 随着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种薯的更新换代逐步加快,生产质优价廉的大田用脱毒种薯必然要经过原原种和原种两个世代,就是说北方地区要经过两个冬季的贮藏.  相似文献   

10.
贵州毕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以来,贵州省毕节市农科所在马铃薯茎尖剥离培养、脱毒苗快繁、原原种生产及马铃薯良繁体系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累计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8400多万粒。2009年以来在贵州省马铃薯专项项目的推动下,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原原种生产基地,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0-2012年间,生产原原种5000多万粒,在毕节市累计推广应用脱毒种薯27.7万hm2,新增纯收益91200万元,总经济效益达55218万元;带动百万农户增产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刘晓青  李倩中 《种子科技》2004,22(5):288-289
花卉播种育苗是件很细致的工作,"苗好七分功"就充分体现了播种育苗的重要性.如何成功育苗是每个花卉生产者都很关心的问题.本人认为,除选择优质的种子外,综合考虑播种介质、温度、湿度、光照、养分及pH值等因素,是播种育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葡萄是一种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果树,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是当今世界上人们喜食的果品之一。针对当前葡萄栽培的快速发展,现对葡萄苗木繁育技术进行总结整理,以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渗透胁迫诱导水稻幼苗的氧化伤害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蒋明义  杨文英 《作物学报》1994,20(6):733-738
水稻幼苗在渗透胁迫下,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O2和H2O2大量产生,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离子大量外泄;严重渗透胁迫亦使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结合松弛,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活性氧清除剂α-生育酚、抗坏血酸及甘露醇可阴抑渗透胁迫所诱导的丙二醛增生,减少叶绿素的氧化破坏。这些结果表  相似文献   

14.
牡丹容器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索了牡丹容器育苗的方法和解除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胚根伸长4cm以上的牡丹种子用GA处理24小时和低温(2~4℃)25天皆可解除上胚轴休眠。层积处理对胚根的生长有利。牡丹是深根性植物,对容器的深度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李帮同 《种子科技》2003,21(2):116-117
国槐,学名SophorajaponicaLinn,蝶形花科,国槐属。别名槐树、中国槐、家槐。国槐为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径1.5m。寿命长。冠形圆,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及烟尘等抗性较强。国槐为温带阳性树种,喜光,稍耐庇荫。根系发达,喜生于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性土、石灰质土及微酸性土也可适应,在轻度盐碱(含盐0.15%左右)也能正常生长,但在过于干旱、瘠薄、多风的地方难成大材,低洼积水处常落叶死亡。深根系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有利于截干养材。该树种原产中国北部,华北、西北以及河南、湖北、四川、云…  相似文献   

16.
蚓粪复合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蚓粪是蚯蚓消解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产物,该文在均匀混合了一定量蛭石、磷肥和钾肥的新鲜蚓粪中复配不同量氮肥,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蚓粪复合基质的辣椒育苗研究。结果表明,在辣椒幼苗整个生长期,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0.5kg/m3尿素处理(F1)的开展度、株高、叶片数、总鲜(干)重和茎叶鲜(干)重最大,添加1.0kg/m3尿素处理(F2)的株高、茎粗、总鲜(干)重、茎叶鲜重、根鲜重等比添加2.0kg/m3尿素处理(F3)和市售育苗基质(CK)大。壮苗指数、G值和根冠比等综合指标也表明F1和F2比对CK更有利于辣椒幼苗壮苗形成;F1和F2辣椒幼苗叶绿素含量在苗前期较高,而苗中后期F3的效果逐步转好;幼苗生长中后期F2的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都比F1和F3大;蚓粪复合基质中过量氮肥添加量在苗初期导致了辣椒成苗率下降。新鲜蚓粪与蛭石按4:1的体积比混合后,添加适量无机养分制成的复合基质可以作为辣椒育苗基质,其对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显著好于对照市售基质;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中低量氮肥(0.5~1.0kg尿素/m3)有利于辣椒形成壮苗,并缩短育苗周期;苗中前期氮肥添加对辣椒幼苗存活有明显的影响,而苗中后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志英 《种子科技》2003,21(4):236-236
多年来,为了解决马铃薯由于病毒病感染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问题,我市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生产技术,并通过十几年实践,总结出一整套马铃薯快繁高产技术。循环切芽快速繁殖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是利用马铃薯顶端优势和再生性强的特点采取的繁殖技术,它可以加快马铃薯繁殖系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1催芽晒种为了提高种薯的发芽率、抗病力,需采取催芽晒种措施。具体做法是:在育芽前15d将种薯从窖中取出,选择健康无病、皮色鲜艳、块茎大小均匀一致的种薯放到温暖卫生、光线充足的室内催芽,温度保持18~20℃,约经10d后就可以催出0.3…  相似文献   

18.
The role of exogenously applied phytohormone methyl jasmonate (MeJA) in counteracting the ultraviolet B (UV‐B) stress in barley seedlings was investigated. Barley seedlings (Hordeum vulgare L., cv. Alfa) 4 days old were supplied with 5 × 10?5 m MeJA through the roots for 3 days and then exposed for 2 days for 5 h per day to UV‐B (312 nm,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 of UV‐B radiation 28.8 kJ m?2day?1). The rate of 14CO2 fixation, PSI and PSII activitie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d, but flavonoids, H2O2, malondialdehyde, proline and UV‐B induced compounds increased after UV‐B treatment. The rate of photosynthetic oxygen evolution was more strongly inhibited by UV‐B‐irradiation than PSI and PSII efficiency. MeJA itself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free proline, which acts as a stress protector due to its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Increased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and peroxidase (POX) activities in the leaves and in the roots and the POX isoforms induction revealed the MeJA involvement in plant tolerance to oxidative stress caused by UV‐B irradiation. It was shown that pre‐treatment with MeJA counteracted UV‐B stress. Therefore, it was suggested that MeJA could acts as a mediator in plant defense responses to UV‐B irradiation by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system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bility of plant cells.  相似文献   

19.
棉花无菌苗的制备和选择是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中的先决条件之一,适宜的无菌苗龄和下胚轴部位是否能促进转化作用,提高转化效果,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材料和方法1.1材料 棉花品种为冀合321。外源基因为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提供的三价抗虫基因( BT+ CPTI+GNA)。1.2方法 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三价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种苗培养基为1/2MS+琼脂6. 0%pH5.8用常规法种无菌苗,其它转化方法同常规法。无菌苗龄的制备。隔天播种棉花无菌苗,连续播种 10d:2d、3d、4d、5d、6d、10d。 下胚…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条件下甜高梁幼苗的光合特性及光系统Ⅱ功能调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猝灭动力学研究了盐胁迫对甜高粱幼苗碳同化能力和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0和100mmol L^-1的盐(NaO)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和膜质过氧化程度影响很小;200mmol L^-1 NaCl处理导致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膜质过氧化程度增加。50mmol L^-1 NaCl处理未影响甜高粱幼苗的净光合速率;NaCl浓度大于50mmol L^-1时,净光合速率开始迅速降低;同时,气孔限制值(Ls)也减小;而且,光合能力的下降未能通过增加CO2浓度得以恢复。甜高粱幼苗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产量(Fm)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只在200mmol L^-1 NaCl处理时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此外,50mmol L^-1 NaCl胁迫也没有影响甜高粱幼苗的荧光猝灭动力学参数;当NaCl浓度大于50mmol L^-1时,光系统Ⅱ开放反应中心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始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NPQ)提高。因此认为,盐胁迫导致的碳同化能力的降低属于非气孔限制;碳同化能力的降低改变了甜高粱光系统Ⅱ的激发能利用和分配。100mmol L^-1盐胁迫条件下,甜高粱幼苗主要通过增加热耗散来消耗过多的激发能,而200mmol L^-1盐胁迫条件下通过减少光能吸收和增加热耗散来维持光能捕获和利用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