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继存  黄新阳  王妙  孙石 《大豆科学》2012,31(3):492-494
有性杂交是目前大豆育种的主要途径,但大豆存在花器小,人工去雄授粉易伤柱头,伪杂种率高,杂交成活率低等不利因素。为了改进大豆杂交相关工作环节,提高杂交效率,采用整体去雄技术在大豆盛花期早晨的不同时间段去雄及早晨与下午去雄后用新鲜叶片包扎与不包扎处理,在不进行人工授粉前提下,根据结荚情况来分析伪杂种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包扎处理情况下,大豆去雄后不授粉均存在伪杂交现象,但去雄后包扎处理伪杂交较低;早晨去雄不授粉的时间越早伪杂交越低;不管包扎与否,下午去雄均比早晨去雄伪杂交低;去雄不授粉包扎处理时,不管下午还是早晨去雄,包扎均比不包扎伪杂交低。因此,黄淮海区域大豆早晨用整体去雄技术进行有性杂交是可行的,但去雄时间应在6∶30之前,并要以下午去雄为主,去雄后最好用新鲜叶片包扎处理。  相似文献   

2.
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是作者近十年来摸索着总结出来的大豆杂交实用技术,该技术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效率高,为大豆育种工作者和直接参与杂交工作的人员提供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9,(4):57-61
采用3种常用的水稻物理去雄方法,利用多种杂交组合,考察杂交结实率、杂种发芽率、真杂种率和杂交效果等指标。结果表明,对于长粒型、花药较大的籼稻品种,采用温烫去雄法杂交效果较好;对于短粒型、花药较小的粳稻品种,采用真空泵去雄杂交效果较好;镊子去雄法整体上杂交效果较差。表明对颖花特性不同的亲本应采用不同的去雄方法,才能提高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卫东  段贵娥 《大豆科学》1996,15(4):362-366
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对夏大豆6种不同去雄授粉时间的杂交成活率进行统计分析,各方法及杂交成活率依次为:(1)下午去雄授粉62.5%,(2)下午去雄授粉次晨再授粉55.8%,(3)下午去雄次晨授粉48.3%,(4)下午去雄次日下午授粉45.8%,(5)下午去雄第三日晨授粉32.5%,(6)晨去雄授粉21.7%。方法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玉米化控去雄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化控去雄技术研究初报苏正淑,张宪政,朱佩华(沈阳农业大学110161)在玉米育种和杂交制种的实践中,目前仍以工人去雄方法进行杂交种的生产。人工去雄不但浪费大量劳力,而且往往因去雄不及时造成大量自交难以保证制种质量。由于去雄浪费营养物质和去雄带叶,...  相似文献   

6.
大麦有性杂交是常规育种的最基本方法 ,用传统的去雄方法效率比较低 ,而用新方法则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 ,在相同时间内可配制大量杂交组合 ,丰富杂交群体 ,提高选育新品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探索在糯玉米杂交制种中母本带叶去雄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糯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省主要种植的糯玉米品种垦粘1号、吉糯3号及京科糯2000的杂交亲本为材料,当各品种的母本植株旗叶长至15~20cm时,以不带叶去雄植株为对照,分别按照带1、2、3、4片叶进行去雄处理,对各母本的处理植株采用人工授粉,成熟时,分别收获,风干后进行考种和分析。[结果】不带叶去雄的杂交制种产量最高,分别为5013.9、4920.5、4722.8kg/hm2,随着去雄带叶片数量的增加依次减产。不带叶去雄的杂交种百粒重最高.分别为25.65、30.22、25.16g,随着带叶片去雄数量的增加依次减小.【结论】各杂交母本不带叶去雄的杂交种产量和百粒重最高,带1片叶去雄的次之,且与带1片叶去雄的母本在种子产量和百粒重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带2片叶去雄、带3片叶去雄和带4片叶去雄的母本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麦有性杂交是常规育种的最基本方法,用传统的去雄方法效率比较低,而用新方法则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在相同时间内可配制大量杂交组合,丰富杂交群体,提高选育新品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玉米自交系去雄期间的摘叶量与产量、质量和施氮量的关系W.W.Wilhem等在种子生产田里,杂交玉米种子的生产要求只有来自父本的花粉才可用于授粉。采用机械和手工去雄是为了防止母本散粉。去雄时摘叶数取决于植株形态、与雄花穗出现时间有关的去雄时间、花粉散落...  相似文献   

10.
韦公远 《江西棉花》2002,24(4):20-20
1 要有高质量的亲本种子 高质量的亲本是搞好杂交制种工作的基础。亲本种子最好从育种单位引进原种。制种单位自繁亲本时 ,要掌握与其他棉花间隔 10 0以米上 ,减少自然杂交机会。亲本繁育田和制种田要分别在苗期、蕾期和初花期逐行逐棵地观察鉴定 ,发现异株 ,立即拔掉。2 要彻底去雄 去雄是在每天下午 3点以后 ,把第二天要开放的花蕾 ,逐个剥花去雄。去雄要彻底 ,不能留一粒花粉 ,以免形成自交。一次未去净的花粉粒 ,要逐个用手掐掉。下午遗漏的花蕾 ,次日早晨可再补去雄 ,但必须是在花粉未成熟 ,花朵未开口之前进行 ,否则已成自交铃。3…  相似文献   

11.
利用湘杂棉15号的父母本,通过不同时间去雄相同时间授粉和相同时间去雄不同时间授粉两种处理,对其杂交成铃率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授粉不同时间去雄的条件下,成铃率和衣分最高的去雄时间是18:30~19:30;在相同时间去雄不同时间授粉的条件下,成铃率最高的授粉时间是8:00~9:00,且随着授粉时间的推迟,成铃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丁庆永 《中国棉花》2009,36(7):30-31
位于豫东平原的河南省鹿邑县,自1997年开始人工去雄杂交棉制种以来,历经10多年的发展,2008年该县杂交制种棉种植面积突破2000hm^2。在鹿邑县的辐射带动下,与其毗邻的太康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以及安徽省的亳州市和商丘市的睢阳区、梁园区,杂交制种棉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至2008年,以上县市人工去雄杂交制种棉种植总面积突破3000hm^2,豫东植棉区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去雄杂交棉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13.
棉花杂交制种是通过人工去雄授粉获得杂交种子,工作量大,制种成本高.详细介绍了棉花杂交种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的方法和步骤,按此技术实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花制种质量和制种水平,收获高产优质杂交种.  相似文献   

14.
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玉米去雄是保证玉米种子纯度、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的一项关键环节。但从2005年贵州省种子总站玉米花检通知书上看.我区玉米种子纯度、净度和发芽率与其他区相比都比较低,甚至于有的种子还达不到国家二级种子的标准.被定为不合格种子。反应出我区杂交玉米去雄效果低。  相似文献   

15.
大豆杂交成活率与气象因子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卫东 《大豆科学》1990,9(1):83-87
在大豆开花期内,同一杂交者于同一地点,用同一组合,在每天20时去雄,次晨8时授粉。用杂交成活率及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统计分析,证明8时授粉时温度,20时去雄后相对湿度及授粉之日日照时数是影响杂交成活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其最适指标是8时23.8℃温度,20时55%相对湿度及授粉之日3.18小时日照。本地区大豆开花期8时高温,20时高湿及日照过多是影响杂交成活率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6.
棉花杂交种生产是棉花利用杂种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回顾14年的棉花杂交制种历程,棉花杂交种生产方面发生了极大变化。 1生产变化1.1制种的劳动力资源由丰富变短缺1998-2005年棉花杂交制种去雄授粉人员可谓充裕,  相似文献   

17.
纯度是杂交种发挥优势的基础。当前棉花杂交制种仍以人工去雄杂交为主要方式,只有保证母本棉株上成铃全部为杂交铃,才能产出高纯度的种子。然而近年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假性杂交铃的形成(混入)总是阻碍着杂交种子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大豆杂交育种工作中,国内外采用较普遍的方法是人工去雄授粉。由于大豆花很小,一般花长只有6~7mm。因此,进行人工去雄授粉是一项很繁难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每年在大豆开花季节,育种机关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杂交工作,得到的杂交种子数却很少。据苏联农学博士阿柯洛夫(1980,1981),科洛特(1980),涅恰耶夫(1982)等的研究表明,杂交授粉后的花用邻近活叶片包扎的杂交结实率一般在25~30%。我们多年来也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异常低温导致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降低的问题,开展了无毒化学去雄剂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Ⅶ期中,按0.360g/m2剂量使用无毒化学去雄剂能显著提高培两优288和培两优特青制种纯度,真杂种产量略有降低,药剂对杂种一代幼苗生长无不利影响,但处理后的水稻植株对“九二0”轻度钝感,且生育期延长2~3d  相似文献   

20.
关于红麻不去雄杂交方法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导。据菲律宾对红麻开花习性观察,认为红麻的雌蕊成熟比雄蕊早,雌蕊从开花前一天的7时30分起到开花当天的17时止的34小时内都有授精能力,花粉生活力为7小时半。所以不需要去雄也能确保异花传粉的天然杂交率种子达88%。为了加速红麻杂种优势利用,提高单产;减少人工去雄和理化杀雄的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