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用红叶和显性无腺体这两个指示性状,对陆地棉有腺体品种不去雄进行不同时间及方法的授粉杂交,用人工去雄授粉作对照,比较其杂种率及制种效率。结果表明,不干扰母本花粉适时授粉杂种率较高,干扰母本花粉推迟授粉杂种率较低,人工去雄授粉杂种率最高。但制种效率却是干扰母本花粉适时授粉最高,比人工去雄授粉提高工效8~12倍。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的抗虫杂交棉主要是人工去雄杂交种和核不育杂交种。人工去雄制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种子价格高,实际生产中部分种子企业使用人工去雄F2种子当作F1种子,产量优势大幅度降低.抗虫性和纤维品质整齐度变差.伤害了棉农和棉纺加工企业的利益。利用核不育系制种.制种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去雄.其制种效率比人工去雄法高3倍以上.种子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京丰8号是利用玉米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种。玉米的雄性不育系是指玉米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品系。玉米杂交制种的去雄工作十分辛苦,在去雄期必须每天去雄,风雨无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探索在糯玉米杂交制种中母本带叶去雄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糯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省主要种植的糯玉米品种垦粘1号、吉糯3号及京科糯2000的杂交亲本为材料,当各品种的母本植株旗叶长至15~20cm时,以不带叶去雄植株为对照,分别按照带1、2、3、4片叶进行去雄处理,对各母本的处理植株采用人工授粉,成熟时,分别收获,风干后进行考种和分析。[结果】不带叶去雄的杂交制种产量最高,分别为5013.9、4920.5、4722.8kg/hm2,随着去雄带叶片数量的增加依次减产。不带叶去雄的杂交种百粒重最高.分别为25.65、30.22、25.16g,随着带叶片去雄数量的增加依次减小.【结论】各杂交母本不带叶去雄的杂交种产量和百粒重最高,带1片叶去雄的次之,且与带1片叶去雄的母本在种子产量和百粒重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带2片叶去雄、带3片叶去雄和带4片叶去雄的母本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韦公远 《江西棉花》2002,24(4):20-20
1 要有高质量的亲本种子 高质量的亲本是搞好杂交制种工作的基础。亲本种子最好从育种单位引进原种。制种单位自繁亲本时 ,要掌握与其他棉花间隔 10 0以米上 ,减少自然杂交机会。亲本繁育田和制种田要分别在苗期、蕾期和初花期逐行逐棵地观察鉴定 ,发现异株 ,立即拔掉。2 要彻底去雄 去雄是在每天下午 3点以后 ,把第二天要开放的花蕾 ,逐个剥花去雄。去雄要彻底 ,不能留一粒花粉 ,以免形成自交。一次未去净的花粉粒 ,要逐个用手掐掉。下午遗漏的花蕾 ,次日早晨可再补去雄 ,但必须是在花粉未成熟 ,花朵未开口之前进行 ,否则已成自交铃。3…  相似文献   

6.
惠民县主要利用去雄杂交法对中棉所29进行制种,1998年制种13.3hm2,在遭受多年不遇特大涝灾情况下,预计单产F1种子1350kg·hm-2,总产18万公斤。现将几年来人工去雄制种的经验总结如下。1 完善组织管理,使制种形成规模1.1 建立专业制种技术队伍。从县农业局和良种棉加工厂抽调技术骨干,再聘任部分农民技术员组成制种专业队。然后,按照每1.3hm2制种田派1名技术员,负责从制种田的落实、播种、田间管理、去雄杂交,到摘拾、收购全程的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组织工作。1.2 选用适宜的制种组织…  相似文献   

7.
李卫东  段贵娥 《大豆科学》1996,15(4):362-366
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对夏大豆6种不同去雄授粉时间的杂交成活率进行统计分析,各方法及杂交成活率依次为:(1)下午去雄授粉62.5%,(2)下午去雄授粉次晨再授粉55.8%,(3)下午去雄次晨授粉48.3%,(4)下午去雄次日下午授粉45.8%,(5)下午去雄第三日晨授粉32.5%,(6)晨去雄授粉21.7%。方法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有两种方式,即利用不育系(两系法、三系法)人工授粉杂交制种和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在当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中,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面积占制种总面积的85%以上。在整个棉花杂交制种期间,普遍存在早晨去雄和低温天气去雄现象,给种子纯度带来一定的隐患。各制种单位对控制早晨和低温天气人工去雄截止时间颇有争议。为增加制种产量,确保棉花杂交制种纯度,2008年在豫东南太康制种基地做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9.
W6154S育性变化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度是诱导W6154S育性转换的主要因素。在长沙地区不育与可育转换的临界日平均温度为26.5℃;温度诱导育性转换的敏感期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当日平均温度高于26.5℃时,花粉发育走向败育,表现为不育;在24℃以下时,多数花粉发育正常,表现为可育;在24~26.5℃之间时,部分花粉发育正常,部分花粉走向败育,表现为部分可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自然或人工诱导产生的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WCMS)的遗传学、细胞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叶绿体和线粒体与WCMS的关系作了概述。“二型学说”解释小麦雄性不育更为合理;不同类型的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时期不同;核质生理生化、遗传的不协调,干扰了花粉正常生长发育的过程,从而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11.
目前长江流域棉区已基本普及杂交棉,推广品种200个左右,90%以上的品种是采用人工去雄方法生产杂交种,而人工去雄方法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所以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方法是一项直接影响杂交棉制种产量和制种纯度的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此项技术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杂交棉品种推广利用的难题.为棉花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
关于红麻不去雄杂交方法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导。据菲律宾对红麻开花习性观察,认为红麻的雌蕊成熟比雄蕊早,雌蕊从开花前一天的7时30分起到开花当天的17时止的34小时内都有授精能力,花粉生活力为7小时半。所以不需要去雄也能确保异花传粉的天然杂交率种子达88%。为了加速红麻杂种优势利用,提高单产;减少人工去雄和理化杀雄的麻烦,  相似文献   

13.
李继存  黄新阳  王妙  孙石 《大豆科学》2012,31(3):492-494
有性杂交是目前大豆育种的主要途径,但大豆存在花器小,人工去雄授粉易伤柱头,伪杂种率高,杂交成活率低等不利因素。为了改进大豆杂交相关工作环节,提高杂交效率,采用整体去雄技术在大豆盛花期早晨的不同时间段去雄及早晨与下午去雄后用新鲜叶片包扎与不包扎处理,在不进行人工授粉前提下,根据结荚情况来分析伪杂种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包扎处理情况下,大豆去雄后不授粉均存在伪杂交现象,但去雄后包扎处理伪杂交较低;早晨去雄不授粉的时间越早伪杂交越低;不管包扎与否,下午去雄均比早晨去雄伪杂交低;去雄不授粉包扎处理时,不管下午还是早晨去雄,包扎均比不包扎伪杂交低。因此,黄淮海区域大豆早晨用整体去雄技术进行有性杂交是可行的,但去雄时间应在6∶30之前,并要以下午去雄为主,去雄后最好用新鲜叶片包扎处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湘杂棉15号的父母本,通过不同时间去雄相同时间授粉和相同时间去雄不同时间授粉两种处理,对其杂交成铃率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授粉不同时间去雄的条件下,成铃率和衣分最高的去雄时间是18:30~19:30;在相同时间去雄不同时间授粉的条件下,成铃率最高的授粉时间是8:00~9:00,且随着授粉时间的推迟,成铃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前杂交棉制种是依靠人工去雄,辅之以外来花粉授精成铃,从而获得杂交种子,该项技术的工作量较大,种子成本高,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提高制种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则是最直接最快速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也是杂交棉产业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红麻不去雄杂交方法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导。据菲律宾对红麻开花习性观察,认为红麻的雌蕊成熟比雄蕊早,雌蕊从开花前一天的7时30分起到开花当天的17时止的34小时内都有授精能力,花粉生活力为7小时半。所以不需要去雄也能确保异花传粉的天然杂交率种子达  相似文献   

17.
印度学者K.D.Dhiman的研究表明:在阳光或灯光照射下,水稻成熟花药会很快地释放花粉,但这样对授粉多少有点困难和效率偏低。为了提高授粉效率,他采取了一种液体授粉技术。把成熟花药放在烧杯或培养皿内,在太阳下放置15—20分钟,然后加入蒸馏水益使劲摇动,直到溶液变成淡黄色的花粉悬浮液。授粉的方法是:在刚去雄或先天去雄套袋的小花上用注射器注射一滴上述溶液。这种方法的授粉百分率比撒粉到去雄小花的柱头上高2—4倍。 下表是6个品种分别用液体授粉和撒粉授粉各处理1.00个小花的授粉率。水稻液体授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影响黄果西番莲授粉受孕率的一些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果西番莲花形大,其结构和显花过程对昆虫传粉有一定限制,自然授粉坐果率不高。人工授粉试验表明授粉受孕率与花粉贮藏时间、分潮显、花粉潮显、授粉量和花粉种、株间来源有关:当天采集的花粉授粉受孕率为97.5%;室温下保藏1d,受孕率为12.8%,保藏2d受孕率为0;柱头粘着花粉量大,受孕率为92.5%,败育率13.5%,花粉量少,受孕率为22.5%,败育率为40.7%;种、株间授粉受孕率100%,自花授  相似文献   

19.
过去,不少学者对花粉的人工萌发进行过许多工作.但对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花粉的人工萌发,未见报导.本试验从培养基的选择、花粉播种的密度、花粉不同的贮藏条件和时间等方面来探讨苎麻花粉人工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适宜条件,期望能为苎麻的杂交育种,苎麻遗传学,生理学及细胞学等的研究提供某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玉米化控去雄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化控去雄技术研究初报苏正淑,张宪政,朱佩华(沈阳农业大学110161)在玉米育种和杂交制种的实践中,目前仍以工人去雄方法进行杂交种的生产。人工去雄不但浪费大量劳力,而且往往因去雄不及时造成大量自交难以保证制种质量。由于去雄浪费营养物质和去雄带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