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茶蚜是山东茶区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而药剂防治虽可控制蚜害,但却杀伤大量天敌,污染环境,同时增加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调查观察,认为人工助迁瓢虫,是山东茶区茶蚜防治的上策,特另  相似文献   

2.
茶园瓢虫群落结构、动态及优势种生态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韩宝瑜  崔林 《茶叶科学》1996,16(1):77-78
茶园瓢虫群落结构、动态及优势种生态位韩宝瑜,崔林,王成树(安徽农业大学,合肥230036;安徽省宣州市森防站,宣州242000)关键词:瓢虫,群落动态,主成分分析,生态位Keywords:LadybugCommunitydynamicsPrincip...  相似文献   

3.
选择二处连续三年不喷化学农药治虫、防病除草的良种(福云6号)茶园,系统地调查食蚜瓢虫与茶蚜;茶园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害虫天敌总量与害虫总量的消长,分析了害虫与天敌的数量消长关系。提出了生态调控园的防治重点在上半年。探讨了茶园不喷化学农药配合修剪,扩大树冠,改变生态环境,勤采、勤查,抓住少、小为害初期,采用多种非化学药物防治的有效措施,对病、虫、草实行生态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胜邦生物杀虫剂防治茶蚜、茶小绿叶蝉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茶蚜、茶小绿叶蝉是云南茶区春茶季节危害较重的两大害虫,严重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依靠化学农药防治,导致大量害虫天敌被杀死,茶树害虫抗药性增强,常发生猖獗危害。经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胜邦生物杀虫剂对茶蚜、茶小绿叶蝉有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茶园蜘蛛与茶小绿叶蝉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茶叶》1994,16(5):21-22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环境中所占据资源幅度的大小,是评价害虫与天敌的营养数量、时间、空间关系的一个综合指标,对于认识害虫与天敌的消长规律,评价天敌效能,找出优势天敌种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从Grill(1960年)首先提出生态位的概念以来,Levins(1968年)、Pianka(1976年)又在关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然而.生态位理论在实践上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因此,本课题组结合茶园生物防治工作,对茶小绿叶蝉与茶园蜘蛛的生态位进行初步研究,现将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6.
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吊瓜对茶蚜种群数空特征影响和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间作经济作物对茶蚜种群数量和空间特征的影响,选择乌牛早品种的纯茶园、乌牛早分别与杨梅、柑桔和吊瓜间作的茶园、以及安吉白茶与吊瓜间作的茶园,进行茶丛上、中、下层各虫态的茶蚜种群数量调查。结果表明:纯茶园茶蚜总个体数显著高于间作茶园,4种间作茶园茶蚜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乌牛早-柑桔间作、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乌牛早-杨梅间作、乌牛早-吊瓜间作茶园;纯茶园茶丛上层茶蚜个体数最多;纯茶园茶丛上、中、下层茶蚜百分比依次为49%、29%和22%,间作茶园上层蚜数百分比显著增大;聚类分析表明,乌牛早-杨梅、乌牛早-吊瓜、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聚为一类,乌牛早-柑桔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茶园各自成为一类。分析认为:间作明显地改变茶蚜种群数、空特征,对蚜群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蚜茧蜂对不同味源的选择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韩宝瑜 《茶叶科学》1999,19(1):29-34
用“Y”型管嗅觉仪(定向选择)和培养皿(自由选择)法,观测了蚜茧蜂(Aphidiussp.)对茶蚜危害的和非危害的茶树新梢及其不同部位、新梢提取物、茶蚜蜜露和几种非寄主植物材料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只有茶蚜危害的茶树新梢(包括其不同部位)和茶蚜蜜露对蚜茧蜂有显著的引诱力,表现在蚜茧蜂对这些部位的搜索、停留、触角敲打和产卵管刺探等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加,并且嗜食蜜露,而非危害的茶树相应部位和非寄主植物(如月季、小叶黄杨)则无明显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8.
粗老茶中的多糖含量及其保健作用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粗老茶中的多糖含量及其保健作用汪东风,谢晓凤,王泽农,杨敏,张阳春(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合肥1230036)(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6)关键词:粗老茶,多糖,降血糖,免疫作用Keywords:Coarsetea;Polysaccharide...  相似文献   

9.
大草蛉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属脉翅目扁翅亚目草蛉科(Chrysopidae),是常见草蛉中最大的一种,我国大部分产茶省均有分布,且发生数量较多.在茶园中以成虫和幼虫捕食茶蚜为主,也捕食其他昆虫的卵、幼虫等,是茶蚜的主要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10.
茶树害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我国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异常丰富,每一种害虫通常都有数种天敌同时对其起着有效的抑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茶树害虫的天敌约500种,其中许多是某类害虫的优势种。如七星瓢虫、黄斑盘瓢虫、异色瓢虫、中华草蛉、狭带食蚜蝇等是捕食茶蚜的优势种,红点唇瓢虫、台湾小瓢虫等是捕食长白蚧、椰圆蚧等的优势种,单白绒茧蜂和茶尺蠖绒茧蜂是寄生茶尺蠖幼  相似文献   

11.
苦参素是植物源农药之一,具有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力小等特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苦参素对茶树主要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如对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和茶蚜等主要害虫都具有较好的防效,明确指出:该药剂适宜于无公害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2.
董国Kui 《杂交水稻》1997,12(5):31-32
麦长管蚜对水稻危害的田间调查AninvestigationonthedensityofinfectioninthefieldsofricebyMacrosiphumgranariumKirby董国(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17000)7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3.
罗志义 《茶叶科学》1997,17(2):201-206
迄今在茶树上发现的粉虱有8种,即: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杜鹃穴粉虱Aleu-rolobusrhododendri,山茶褶粉虱Aleurotracheluscameliae,归亚瘤粉虱Aleurotuberculatusguyavae,番石榴瘤粉虱Aleurotuberculatuspsidi,流苏子瘤粉虱Aleurotuberculatusthysanosper-mi,桔裸粉虱Dialeurodescitri,和杨梅类伯粉虱Parabemisiamyricae。本文对上述8种粉虱的形态、寄主、分布和天敌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绿茶饮料生产的一种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朱初耀  章伟光 《茶叶科学》1995,15(2):159-160
绿茶饮料生产的一种工艺朱初耀,章伟光,黎华养(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南昌330027)关键词:绿茶,浓缩茶汁,液态饮料,生产工艺Keywords:GreenteaConcentratedteainfusionLiquidbeverageProductio...  相似文献   

15.
茶蚜和茶黄蓟马近年来成为闽东部分高山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茶蚜主要发生在4~6月份和9~10月份,为害春茶和秋茶;茶黄蓟马主要发生在7月份以后,为害暑茶和秋茶。试验结果表明:绿土地一号800倍、绿浪800倍和除虫菊素800倍,药后7d对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15%、93.67%、88.44%和76....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茶园害虫群落多样性、优势种与昆虫群落的时间格局,对山东省代表性茶园的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进行研究.通过目测法、黄板法、扫网法以及室内观察法,进行害虫和天敌的种类鉴定以及数量统计,共发现害虫(包括害螨)27种,天敌(包括蜘蛛)15种.茶园的主要优势种害虫有黑刺粉虱、小贯松村叶蝉、茶蚜、绿盲蝽与茶黄蓟马.主要优势天...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甜菜害虫天敌昆虫名录(续)姚徙义,常儒,刘吉海,李元,鲍恒生,司贵雨(山西省大同糖厂,大同037039)117.白云蚁蛉(GlenuroidesjaponicusMaclachlan)寄主:鳞翅目、鞘翅目幼虫。分布:太谷县、永济县、夏县。118...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茶园间作对茶园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Matsuda)的生态调控作用,本研究开展樱花(Cerasus sp.)、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油菜(Brassica napus L.)间作茶园中小贯小绿叶蝉种群时序动态,及其天敌功能团组成结构、种群数量时序变化调查,分析间作茶园中小贯小绿叶蝉天敌功能团群落多样性和益害比。结果显示:樱花-茶、圆叶决明-茶和油菜-茶中小贯小绿叶蝉的时间动态变化趋势与常规茶园无显著差异,但发生量较同期常规茶园显著下降(P=0.034<0.05),全年分别下降25%~225%、20%~82.6%和20%~100%;经调查、鉴定得出,同期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天敌功能团隶属于蜘蛛目、脉翅目和膜翅目,共计9个科、12个种,均为肉食性节肢动物;不同间作茶园中小贯小绿叶蝉天敌功能团种群的优势种、从属种和偶见种存在差异;与常规茶园相比,樱花-茶、圆叶决明-茶可显著提高蜘蛛、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的种群数量(P<0.05),油菜-茶可显著提高茶园中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的发生量,但对蜘蛛的发生量无显著影响;樱花-茶的小贯小绿叶蝉与天敌功能团益害比显著高于油菜-茶和圆叶决明-茶;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樱花-茶、圆叶决明-茶、油菜-茶的小贯小绿叶蝉天敌功能团群落多样性与常规茶园存在显著差异,且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当兰氏距离为4.79时,茶树间作模式分为2类,一类为常规茶园,一类为樱花-茶、油菜-茶和圆叶决明-茶。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樱花、圆叶决明、油菜能有效降低茶园中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量,提高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和益害比,对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起到明显的生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是甘肃棉区棉花苗期的优势种群。自5月中旬迁入杯田,6月中旬为发生高峰期,此后数量锐减。桃蚜为害棉花后主要导致荷铃脱落率增加,总铃数下降而减产,对棉花品质无显著影响。苗期单株蚜量x与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式为:y=7.4488+0.04749x(r=0.981 ̄)。提出甘肃河西地区苗期桃蚜的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4000头。  相似文献   

20.
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寄主-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食物链中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研究以茶树和三种主要害虫(茶尺蠖,茶蚜,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为对象,结果表明,害虫对寄主的定位依赖于茶树芽梢的挥发物,如顺-3-己烯-1-醇,芳樟醇,正戊醇等。生测和EAG测定表明,这些化合物对害虫具强引诱力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天敌仅有弱的活性。害虫加害茶树后,茶树体内代谢发生改变,释放出特异性互利素,如茶尺蠖加害后5-6碳醛类化合物增多,茶蚜加害后产生的苯甲醛和假眼小绿叶蝉加害后产生的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蚓哚.它们在10~(-6)-10~(-9)g/ml低浓度下对各自的天敌具强的引诱活性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害虫仅具弱的或无活性。害虫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是诱导特异性互利素形成的引发子。这种活性物质具周身输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