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其主要作业均使用机械来完成。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治理农田扬尘、防治农田风蚀和水蚀的重要措施,保护性耕作是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同时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栋  董文赫  周静 《吉林农业》2011,(12):147-147
保护性耕作是以作物秸秆和根茬覆盖地表,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能够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种新型耕作方式。保护性耕作技术关键是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本文中主要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正在力推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博乐市作为新疆地区重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市之一,自2007年起乌镇就已经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初期试验与探索。2007年在小麦成熟后分别进行免耕大豆、青储玉米、油葵等农作物,大规模地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增产增收。因此,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技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锐 《现代农业》2010,(6):22-23
保护性耕作被农民称之为"懒汉种田法",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一种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方法,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基本特征是全年不翻耕,全年地表有秸秆或根茬覆盖。2012—2013年,麦积区在5个乡镇推广保护性耕作0.29万hm^2,节约生产总成本255.14万元,增加产量收入202.99万元,取得节本增收综合效益458.13万元,提高土壤含水率12.2-22.4g/kg,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通讯》2006,(11):57-58
保护性耕作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士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随着政策和投入上支持力度的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已被国家确定为北方旱作农业省区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耕作技术。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尽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采用一些相应措施即可弥补。本文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缺陷和玉米生物学特性.通过对比阐述了玉米机械深松的作用.并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技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11,(1):45
<正>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可用4句话概括为: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4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是针对旱区缺雨少水、土地贫瘠、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蒸发严重、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而提出的一种保水保土、增产增收的新型耕作技术。本篇文章主要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保持和改善土壤结构,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地表径流损失,减少土壤表面的无效蒸发;对土壤具有"降温",和"增温"的双重效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歧最多,研究者在不同作物及不同研究条件下得出的结果不同.目前生产中保护性耕作仍存在低温、杂草防治难、播种质量不易保证、耕层变浅、犁底层明显上升、播种机具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制约保护性耕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把粮食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的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核心内容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引能减少土壤耕作,根据舒兰市地势地貌,处于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土质土壤的有机质,经过多年耕作已经流失,犁底层薄等实际,有必要推广,并大面积的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6.
耕作技术是最直接的生产力,它把单项增产技术科学地组合起来。近半个世纪,我省耕作技术得到不断改进,为粮豆产量连上几个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由于气候、土壤、技术水平不同,地区间、年度间、农户间的产量差异都相当悬殊。由此可见,我省农业生产潜力还很大。若能加强领导,总结、推广现有耕作技术成果,再增产一百多亿斤的粮食都是完全可能的。以机械动力为基础的现行耕作技术,已经形成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并正在向现代化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概念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战远 《现代农业》2011,(12):50-50
问:什么是保护性耕作?答: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科学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的阐述了周至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全过程,包括作业机具的造型、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保护性耕作试验对比和试验结果情况。  相似文献   

19.
冯泽生 《农技服务》2009,26(5):153-153,169
阐述了茶园土壤的耕作方式,并介绍了幼龄茶园和成龄茶园土壤的相应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总结了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技术模式及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