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强制换羽鸡的选择要使强制换羽获得成功,在强制换羽实施前,对强制换羽的鸡群进行严格的选择很重要。鸡群不经严格选择就实施强制换羽,不能取得所期待的产蛋效果。与健康鸡相比患病鸡及体弱鸡受禁食及禁水的影响较大,禁食中会死亡。在强制换羽前应预先淘汰这种鸡。此外应注意,有换羽史的鸡及换羽中的鸡,即使断料效果也很差。因此,要使强制换羽圆满成功,实施前应对鸡进行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2.
母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后,会发生换羽而停产。自然换羽过程较长,需3~4个月,且高产鸡换羽快,低产鸡换羽慢,因此造成鸡群换羽程度不整齐,产蛋率低,蛋壳质量不一致等。为克服上述弊端,可在饲料中加入化学物质硫酸锌,使鸡体内的新陈代谢紊乱,从而达到使鸡群同步换羽及同步产蛋的目的。如由于鸡源紧张,后继无鸡或是想继续利用高价购进的种鸡等原因,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可选留一部分高产鸡进行强制换羽。利用硫酸锌进行强制换羽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整顿鸡群。从鸡群中淘汰  相似文献   

3.
<正> 一、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工作1.种鸡强制换羽在产蛋10个月后进行最为适宜;2.鸡舍应打扫干净并进行薰蒸消毒;3.组建健康鸡群,淘汰病、弱、残鸡,已换羽的鸡可单独饲养;4.防疫接种:在换羽前一周对组建的鸡群进行鸡新城疫监测,当抗体效价低时,应对鸡群进行新城疫免疫接种;5.称重:在强制换羽的前1天,要随机称50~100只鸡的体重(或鸡群数的1%),其平均体重作为开始体重,被称的鸡应打上标记,在换羽期应按时称这些鸡的体重,以掌握失重率。6.准备饲料:强制换羽前要准备钙(骨粉或贝壳粉)和恢复期所需的饲料和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4.
罗曼商品蛋鸡强制换羽经济效益的研究高玉华,田华,高忠诚(大庆石油管理局农工商机关鸡场·163001)1993年2月20日,从76周龄12000只罗曼商品蛋鸡(褐色)中,选出7151只进行组群,当时日产蛋率为35%.淘汰病、弱、体大的鸡,参加强换的鸡体...  相似文献   

5.
<正>换羽是鸡的一种生理现象,产蛋母鸡经一个产蛋期周转后,因体质衰弱,其产蛋力显著下降,若让其自然换羽需4个月,不但停产时间长,浪费饲料多,而且在换羽过程中鸡群产蛋不整齐,在第2个产蛋期的产蛋高峰来得晚,高峰也比较低。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的区别在于促进整个产蛋鸡群同时换羽,有利于鸡群更好的休息和同时进入下一个产蛋周期。 一、试验材料 1.试验鸡:宁夏中宁县种鸡场饲养的1180只京白父母代蛋鸡,经挑选、淘汰了病弱、瘦小的鸡和一小部分低产鸡,选留了950只母鸡。另挑选了95只公鸡  相似文献   

6.
一调整鸡群关。将低产鸡、停产鸡、弱鸡、僵鸡、软脚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期短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小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鸡,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二人工强制换羽关。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在自然条件下,蛋鸡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迟,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产蛋的高峰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实行强制换羽前1-2周,对鸡舍要彻底清扫,…  相似文献   

7.
蛋鸡缓和换羽试验崔洪超(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换羽是鸡的一种生理现象。所谓“缓和…换羽,就是针对强制换羽而言,人为地采取一定的措施,逐渐减少鸡的采食量,改变鸡群因强制换羽造成的过多淘汰和死亡,使其充分休息,顺利进入第二产蛋周期。为此目的,某试验场...  相似文献   

8.
1 何时应用人工强制换羽1.1 作为盈利措施 在发达国家,雏鸡、饲料、人工以及生产资料等生产成本上升,使鸡的培育成本加大,而淘汰鸡、鸡粪的价格很低,每只鸡的盈利很微弱。因此强制换羽延长鸡的产蛋期成为他们增加盈利的重要措施。一些国家商品蛋鸡强制换羽率高达70%以上。采用强制换羽措施比不采用强制换羽继续饲养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是肯定的。1.2 后备鸡跟不上 雏鸡供应紧张时,雏鸡不能按计划购进,造成不能按计划更新鸡群。为了继续提供商品鸡蛋或商品雏鸡,需要对鸡群进行强制换羽。后备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由于疾病、…  相似文献   

9.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对集约化生产的大鸡群必须实行强制换羽才能实现短时、快速、整齐的第二次生产高峰。我场通过对两批鸡进行强制换羽,因季节不同出现两种不同效果,现作一比较分析,供养鸡户参考。1 饲养方案1.1 防疫:换羽前两周进行新城疫活苗3头份/只点眼滴鼻,新城疫法氏囊二联灭活苗1头份/只,胸部肌注。1.2 驱虫:每只鸡2片左旋咪唑拌料,上午一次投喂,连续两天。每只鸡2片丙硫咪唑用药1天。1.3 称重:淘汰劣质鸡,无…  相似文献   

10.
正鸡人工强制换羽是通过人为地给予刺激、干预,改变鸡内分泌及激素水平,使鸡体重及卵巢重量经历先下降而后恢复的过程,让鸡群集中换羽,重新焕发青春,进而进入又一个产蛋周期的方法。通过人工强制换羽,可延长高产鸡群使用年限,改善蛋壳质量,降低后备鸡培育时间及成本;一般情  相似文献   

11.
种鸡饥饿法强制换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鸡场常因种种原因,出现后继无鸡的情况,为了解决种鸡的不足,可对老种鸡进行强制换羽。种鸡进行强制换羽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种鸡,特别是种用价值高的种鸡。强制换羽,还能把病、弱的低产鸡淘汰,而隐性病鸡也往往在强制换羽中死亡,这实际上又起了净化鸡群的作用,国外也常把种鸡强制换羽当作为鸡白血病、马立克氏病、鸡白痢杆菌病和衣原体病净化的畜牧学措施之一。种鸡强制换羽还能使鸡群集中产蛋,有利于孵化的种蛋供应,并能改善种蛋质量,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种鸡强制换羽,可以借鉴商品蛋鸡的方法,一般常采用饥饿法,该方法操作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产蛋鸡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以下简称强换)已见报道,但在大群生产鸡的应用方面尚不多见,采用的方法也多限于单纯的饥饿法或化学法,其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使强换达到处理(停产)期短、死亡率低和产蛋量  相似文献   

13.
近期 ,由于蛋鸡存养量大 ,鸡蛋产量高 ,山东省鸡蛋生产一直处于低价格微利运行状态 ,养殖户获利很少 ,很多养殖户因赚不到钱开始淘汰母鸡。为此 ,笔者认为 ,养鸡户不妨采用强制换羽的办法 ,度过低谷期 ,提高蛋鸡养殖效益。饥饿法强制换羽的准备工作清扫并消毒鸡舍 :先清扫鸡舍及设备 ,用清水清洗干净 ,然后封闭门窗 ,按福尔马林溶液 1 4ml和高锰酸钾 7g/ m3 的比例熏蒸消毒 2 4 h以上。筛选鸡群 :挑取鸡群中病弱、残鸡 ,体重过大、过肥鸡和已换羽鸡进行淘汰。换羽前 7~ 1 0 d,鸡群接种鸡新城疫 系苗并驱虫。开放式鸡舍遮黑避光 ,停止人工…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蛋鸡限饲法重复人工诱导换羽技术的可行性,试验选取60 000只292日龄海兰褐蛋鸡采用限饲法人工诱导换羽技术进行重复换羽。通过测定2次换羽期间鸡群的产蛋率、死淘率以及蛋品质,分析重复换羽产生的经济效益。首次换羽在换羽第43天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210 d。541日龄时该鸡群进行第2次换羽,换羽第40天后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了94 d。该鸡群760日龄被淘汰(淘汰前产蛋率均在70%以上),均产蛋数为520枚,鸡只292日龄时均产蛋数为140枚,通过重复换羽每只鸡均产蛋数增加380枚。鸡群首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极显著高于换羽后,第2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显著高于换羽后。换羽后蛋品质显著升高。相比直接淘汰鸡群,通过重复换羽可以增收约4 581 000元。综上,重复换羽可显著降低鸡群死淘率,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增加蛋鸡利用率,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益,缓解国家种禽资源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15.
1调整鸡群产蛋鸡人工辅助高产强制换羽开始前1周。首先要淘汰病、弱、残鸡,并注射新城疫Ⅰ系(2倍量)、禽流感H5、H9疫苗。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标记(一般以鸡群的2%为宜),称算出平均体重.作为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理论时间的确定依据(下次称重时还称这些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合理地淘汰低产鸡很有必要,特别是大型蛋鸡场更应重视,鸡群开产后30周以上时一般都会有少数低产鸡停产,但如在这时进行淘汰,单位淘汰鸡只的费用较高,不合算。淘汰低产鸡的开始时间以鸡舍内有10%以上的鸡停产时较适宜,通常在开产后40周进行淘汰较为合适。40周龄时可淘汰约1%的低产鸡,42~43周后淘汰则可淘汰约1.5%的低产鸡。 高低产鸡可根据换羽情况判断。高产鸡换羽较快,主翼羽的第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蛋鸡场中,产蛋母鸡一般养10—11个月左右后淘汰作为肉用。造成这样短的利用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鸡群淘汰率高,产蛋量下降以及自然换羽所致。在一般条件下,自然换羽持续约3—4个月,换羽之后,母鸡产蛋量仍增长缓慢。因此,蛋鸡场中产蛋母鸡只能利用一个产蛋周期。为了减少由于补充淘汰鸡所需后备鸡的培  相似文献   

18.
人工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各种应激因素,使鸡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的目的。按照正常产蛋周期,如果产蛋1年以后就淘汰掉,重新培育后备鸡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金钱,若设法延长这些老鸡的利用时间,就能节省支出。因此对蛋种鸡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条件下 ,蛋鸡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后便开始换羽。自然换羽要 3~4月 ,鸡群换羽不整齐 ,会严重影响产蛋量。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仅需 1个月左右蛋鸡又恢复产蛋量 ,周期短 ,换羽后产蛋较整齐 ,蛋大质优 ,破蛋率降低 ,延长蛋鸡的生产利用年限 ,显著提高饲养蛋鸡的经济效益。一、鸡群的选择 实行强制换羽应是第一年产蛋的鸡群。要求蛋鸡健康无病 ,病弱鸡在断水断料期间会很快死亡 ,应及早淘汰。二、换羽方法1 药物法。在饲料中添加氧化锌或硫酸锌 ,用量为饲料的 2 %~ 2 5 %。连续供鸡自由采食 7天 ,第 8天开始喂正常产蛋鸡饲料 ,第 1 0天…  相似文献   

20.
淘汰低产、病残、无经济价值的鸡,对养鸡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因为这些鸡很少产蛋或不产蛋,或者即使产蛋亦无利可图;但耗料却比正常产蛋鸡略低或相等;而低产鸡与产蛋鸡体型外貌差异较小,较难识别。所以,怎样根据这些鸡的特点,结合各种经济指标作随时淘汰,就成了盈利与亏本,或盈利多与少的关键性工作。 一.实施淘汰的最适时期 多数鸡场及养鸡户都有一些确定鸡群淘汰时间的方法。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多数把产蛋鸡养至500日龄(71周龄左右)淘汰;还有的当产蛋率下降至60%以下时决定淘汰或强制换羽。当然,各经营者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影响“因素”,但未必正确。很多专家对产蛋鸡最适淘汰年龄问题作了研究与测定,为更科学地淘汰鸡群奠定了基础。 D.Bell等对影响笼养鸡群淘汰年龄的因素作子研究,他把全部有关特定的生产指标和市场(蛋价和鸡价)情况的资料都编制程序,输入计算机,其中产蛋曲线、鸡蛋等级、饲料消耗和饲料价格、鸡蛋价格、后备母鸡成本以及淘汰母鸡价格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对鸡群的最适淘汰年龄都有影响。测算认为,若饲料价格和淘汰母鸡价格提高可缩短饲养期;后备母鸡价格高,饲料和淘汰母鸡价格低廉则应延长产蛋期;或将鸡群强制换羽进入第二个产蛋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