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将供用电合同定义为"供用电合同是指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电力专业用语就是,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和电网的供电能力,就供电方式、供电质量、供电时间、用电容量、用电性质、计量方式、电价与电费结算方式等事项,明确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所签订的协议。1供用电合同及基本特征1.1供用电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双务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互负债务的合  相似文献   

2.
徐福洲 《农电管理》2003,(10):27-29
为规范供用电行为,本人根据学习我国关于电力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提出供用电行为的法律分析,可供供电人和用电人在实施供用电行为时参考。我国《合同法》第176条规定:“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因此,实施供用电合同的行为就是供电人卖电、用电人买电的行为,即一种买卖行为,而买卖行为则是典型的民事行为。但是,供用电行为又是一种特殊的买卖行为,也即一种特殊的民事行为。其特殊性,主要是由供用电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根据我国关于电力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其供用电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种种原因,拖欠电费在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供用电合同的实际履行率只有70%。也就是说,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供用电合同没有履约,不仅给供电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带来了经营中的困难。那么,如何正确运用《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来保证供用  相似文献   

4.
1.维修纠纷主要依据<合同法>解决 农机维修属于"承揽合同"的一种,因此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第251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测试、检验等工作."在这里,"定作人"是指送修用户,"承揽人"是指维修者,"工作成果"是指修理好的农机设备.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供用电合同作为典型的格式合同,在给供电企业带来了便捷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法律风险。供电企业如何及时发现并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供用电双方在供电前通过《供用电合同》对电费违约金的设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电费违约金条款,可以使用电客户预知逾越合同约定日期交纳电费的后果,事先了解违约可能承担的责任大小,有利于督促并引导用户依法按期交纳电费,是供电企业搞好电费回收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法律手段之一。为了充分发挥该项法律制度的应有功效,供电企业与所有的用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时都必须力求完善,切莫忽视《合同法》对违约金制度的规定,注重与用户对电费违约金条款进行具体明确的约定。  相似文献   

7.
供用电合同是供用电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定的最集中体现,是供用电双方联系的利益纽带,也是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关键环节。1存在的问题1.1供用电合同的签订率偏低据统计,低供低计客户供用电合同的签订率为83%,扣除因客户用电变更合同需重签而未签、合同超期需续签而未签以及合同内容和签订不规范需更换而未更换的合同外,基本符合要求的供用电合同签订率  相似文献   

8.
<正>《高压供用电合同》是供电公司与高压用电客户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在正式供电前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的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电力  相似文献   

9.
王和 《农村电工》2007,15(1):18-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是经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9年10月11日起实施的,同时,原有的《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三部法律废止.《合同法》是一部详尽、严密、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商品流通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实行商业化运作、法制化管理的机制越来越明确,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用行政的方法和手段来维系已渐不适应,而必须用法律的方法和手段来规范.由于电力商品交易的特殊性,《合同法》为供用电合同专辟一章,明确了供电企业与用户的权利和义务,为电力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了基本法律准则.  相似文献   

10.
穆长杉 《农村电工》2008,16(2):14-14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逾期未交付电费的,供电企业可以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电费总额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加收违约金,具体比例由供用电双方在供用电合同中约定;自逾期之日起计算超过30日,经催交仍未交付电费的,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停止供电.  相似文献   

11.
1 案情介绍 2006年8月20日,某供电公司与某化工厂签订<供用电合同>,约定双方的电费结算方式:"安装预付费购电系统,实现先购电后用电……"预付费购电系统投入使用后,化工厂按约定购电消费.  相似文献   

12.
当下,受利益驱动,部分用电客户拖欠电费、违章用电、窃电等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供用电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营。为促进供用电合同义务的全面履行,保障供用电合同当事人合法权利得以实现,设定担保非常必要。本文就供用电合同担保等几个问题,做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13.
供用电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召辉 《农村电工》2009,17(9):15-15
供用电合同是供用电双方就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协商一致形成的规范的法律文书.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作为电力经营中的重要一环,对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工作中,不少供电企业有的还未认清合同的重要性,有的虽已意识到其重要性,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供用电双方出现的诸如违约责任、合同争议等一些实质性法律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使供电企业不得不承担一系列的法律风险.本文就供用电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及规避对策进行一些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从供用电业务的角度,可将供用电合同定义为:供电人和用电人根据用电需要和电网的可供电能力,就供电方式、供电质量、用电容量、用电性质、计量方式及电价、电费结算方式等事项,明确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本文就供用电合同违约责任中的几个问题阐述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供用电合同是确立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的电力供应与使用关系,明确具体供电人和用电人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供电企业必须强化法律意识,依法订立供用电合同,依法维护供用电合同效力,依法履行供用电合同义务。1供用电合同的作用、性质与特征签订供用电合同,应当明确以下条款:供电方式、供电质量、供电时间、用电容量、用电地址、用电性质、  相似文献   

16.
傅伟栋 《农村电工》2020,28(2):17-17
市场经济的多样性、竞争性、开放性等特征,导致了个人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难免会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破产,而供用电合同签订中的不完善之处,为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增加了风险。供电企业必须加强供用电合同管理,有效把控电费风险。1供用电合同签订中常见的问题一是编制的供用电合同文本不规范,对低压居民客户、高压非居客户、临时用电客户、医院学校客户等不同的客户采用同样的供用电合同文本。  相似文献   

17.
正供用电合同的履行是供用电双方依据合同约定,全面、适当地完成各自的给付行为的全过程。供用电合同履行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供用电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1.1供用电合同的实际履行原则实际履行原则包括2项内容:一是标的不可代替;二是不能以承担违约责任来代替履行合同。按照实际履行原则,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合同当事人就必须实际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正供电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依法回收电费,是化解经营风险的根本出路。笔者试结合当前现状谈谈不安抗辩权在供用电合同履行中的应用。不安抗辩权,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请问如何理解网改中的农村居民用电户的产权分界点?是接户线最后支持物为分界点,还是接户线第一支持点为分界点?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供电营业所 王臣川)王臣川同志: 我认为,以上两个方案都不是问题的核心与要害。 《电力法》第27条规定:“电力供应与使用双方应当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按照国务院制定的《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签订供用电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法》第178条规定:“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  相似文献   

20.
收取预付电费合法可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读了某报刊资的《这笔“电费预付金”会不会打水漂?》一文。该文时供电企业收取电费预付金提出了质疑,认为这违反法律规定。立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笔者通过对供用电合同法律性质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供电企业收取预付电费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我国法律不禁止的行为。作为民事主体的供电企业,在《合同法》的框架下,依法收取预付电费不仅合法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