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结果显示 :思茅松林木受松实小卷蛾危害后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大 ,高生长平均损失量为 0 5 0m ,其高生长损失率平均为 16 4 0 % ;对林木径生长影响不大 ,反而能促进径生长 ,促进径生长量平均为 0 11cm ,提高径生长率平均为 3 6 3%。经分析在 35个思茅松种源中对松实小卷蛾抗性较强的种源有通关、木乃河 8# 、木乃河 11# 和曼歇坝 1~ 18# 等 11个种源。  相似文献   

2.
松实小卷蛾在云南生活史及其对思茅松的危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实小卷蛾Retinia cristata Walsingham在云南危害思茅松是个新发现。2001-2003年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观察。松实小卷蛾在思茅地区1a发生3代,以幼虫在受害梢中越冬。该虫主要危害2~3a生幼林,同一株树以向阳面受害最重,受害枝梢的直径范围为4.7~13.0mm。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引进的10个种源北美白云杉、3个种源的内陆红皮云杉3个年龄段苗木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的苗木高生长差异显著,自云杉种源间、红皮云杉种源间及各种源之间3a生苗木地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白云杉3a生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最佳的种源是3^#、9^#和7^#,红皮云杉种源为CK2的地径及苗高生长量最大,其次是CK3和CK1,而且白云杉3^#种源苗高生长略超过红皮云杉CK3。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马尾松种子园,观察了雌球花和2年生球果松实小卷蛾在松冠上不同方位及垂直分布的规律;并在卵、初孵幼虫期开展4种化学杀虫剂的防治试验,其中以2.5%敌杀死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树冠,防治松实小卷蛾效果较好,可达87.2%~84.3%。  相似文献   

5.
通过松实小卷蛾雄蛾对(E)-2-癸烯醛、(E)-2-十二碳烯醛、(E,E)-2,4-癸二烯醛和(E,E)-2,4-十二碳二烯醛4个化合物的室内行为反应实验。结果表明,4个化合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的兴奋、起飞、定向飞行等反应;松实小卷蛾雄蛾对(E,E)-2,4-癸二烯醛的反应最为强烈,是松实小卷蛾信息素的关键组分,其余3个化合物也是其信息素中不可或缺的组分。能够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明显行为反应的最低刺激量为0.01μg。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马尾松种子园,观察了雌球花和2年生球果松实小卷蛾在松冠上不同方位及垂直分布的规律;并在卵、初孵幼虫期开展4种化学杀虫剂的防治试验,其中以2.5%敌杀死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树冠,防治松实小卷蛾效果较好,可达87.2%~84.3%。  相似文献   

7.
对来自加拿大的7个班克松种源的播种苗,采用阳光灯(B2)、日光镝灯(B3)、碘钨灯(B4),进行了夜间补光试验。结果表明:阳光灯(B2)对于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好,7个种源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109%和65%;其次是日光镝灯(B3),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74%和45%;再次是碘钨灯(B4),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52%和34%。在相同的补光和多种管理措施条件下,A2和A3等2个种源的生长量优势明显,2年生苗高分别达到了23.15cm和24.24cm;地径分别达到了0.39cm和0.50cm。  相似文献   

8.
在思茅松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以(E,E)-2,4-癸二烯醛、(Z)-11-十六碳烯乙酸酯为引诱剂,对松实小卷蛾和微红梢斑螟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以(E,E)-2,4-癸二烯醛为引诱剂,在思茅松纯林和混交林内平均每个诱捕器分别诱捕到松实小卷蛾6.30头和3.10头;以(Z)-11-十六碳烯乙酸酯为引诱剂,在思茅松纯林和混交林内平均每个诱捕器分别诱捕到微红梢斑螟3.60头和2.40头;混交林内的松实小卷蛾和微红梢斑螟的诱捕量显著少于纯林。  相似文献   

9.
我省外引松主要梢果害虫寄生蜂的调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外引松主要梢果害虫的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的寄生蜂共有26种。其中寄生于微红梢斑螟的16种、松实小卷蛾的10种、油松球果小卷蛾的2种、在为害枝梢的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上的寄生率达13.2%,在为害球果的微红梢斑螟上寄生的主要是广大腿小蜂,平均寄生率达15.7%。经鉴定的寄生蜂12种,隶属于茧蜂、姬蜂、小蜂、广肩小蜂、扁股小蜂、肿腿蜂6个科。并分别对6个科的寄生蜂的分布和主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松实小卷蛾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实小卷蛾是对我国松属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蛀梢、蛀果害虫。为正确认识松实小卷蛾对林木的危害性,加强对其管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防止其进一步的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对松实小卷蛾在我国的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通过此综合评估,认为松实小卷蛾在我国属中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1.
兴凯湖松种源家系苗木高生长变异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兴凯湖松1年生高生长进行变异分析的结果表明,兴凯湖松种源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在22.5%~24.9%之间,平均值为23.5%;3个种源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鸡东、密山种源高生长较快,鸡西种源高生长最差,鸡东种源生长量较鸡西种源快10.4%。49个家系苗高差异极显著,生长最快的密山3号家系同生长最慢的鸡西18号家系相比快62.0%。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在13.7%~34.3%之间,平均值为20.3%;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2008年7月至8月,以顺-7-十二碳烯-1-醇和反-9-十二碳烯-1-醇为引诱剂,对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的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主要球果害虫松实小卷蛾的成虫进行了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对松实小卷蛾的雄蛾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可依据含有这2种化合物的诱芯的诱捕器连续捕获松实小卷蛾雄蛾数量变化的态势对松实小卷蛾害虫的虫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林油松球果小卷蛾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松球果小卷蛾钻蛀马尾松雌球花,2年生球果和嫩梢。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内越冬。本文报道了成虫的羽化规律,幼虫钻蛀及转移习性。该虫各虫态发生期与松实小卷蛾,芽梢斑螟等钻蛀性害虫发生的相关性;马尾松林中油松球果小卷蛾与松实小卷蛾的种群比率。通过试验,提出马尾松种子园4月中旬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胡桃楸1年生苗高生长变异进行了分析。胡桃楸种源间和种源内部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在26.0%~32.7%之间,平均值为28.7%。3个种源间苗高差异极显著,其中,铁力种源高生长较快;穆棱种源高生长最差;最优种源与最差种源高生长相差25%。127个家系问苗高差异极显著,苗高前10名家系中有铁力种源9个家系、穆棱种源1个家系,前后10名家系高生长相差138%,种源内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在11.7%~48.2%之间。  相似文献   

15.
国外松的种实害虫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为害广东省国外松种子园的种实害虫有11种,其中以油松球果小卷蛾、微红梢斑螟和松实小卷蛾为害最严重。这些害虫的天敌资源丰富,共28种,但尚未有优势种群。化学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10000倍液喷杀,防治效果达82%以上。  相似文献   

16.
简要综述了松实小卷蛾寄主及分布、生物学特性、虫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天敌资源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松实小卷蛾的发生与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松实小卷蛾、松梢螟的为害性和空间格局及在序贯抽样技术中的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虫对松树为害具有选择性,松实小卷蛾幼虫主要为害侧枝,为害程度火炬松>黑松>湿地松>马尾松,松梢螟为害则以主梢为主,为害程度 黑松>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松实小卷蛾和松梢螟的空间格局分别为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松实小卷蛾明显超过防治指标,急待全面防治,松梢螟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  相似文献   

18.
4种中美洲热带松台库努曼松、马克西姆松、墨西哥松和卵果松于1992年在广西、广东和福建的引种试验表明,它们的早期表现是成功的。18个月生时的总平均树高依次为1.62、1.37、1.33和1.51m,分别为对照湿地松树高1.26m的128%、108%、105%和12O%;在福建岩溪林场,这4种热带松树高分别为当地马尾松平均高0.75m的209%、162%、181%和212%。21个种源分别树种的方差分析表明,各自的种源间在高生长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种源内个体间的变异范围较大,不同种源的个体变异幅度为8.8%~39.9%。  相似文献   

19.
油松球果小卷蛾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标准地法研究了油松球果小卷蛾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球果小卷蛾的危害可使马尾松的高生长下降0.09~0.50m/a;对其胸径生长影响不明显;对其材积的生长也不明显;可使其球果提前脱落1~3个月;对其种子质量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思茅松是我省主要的速生用材及采脂树种,广泛分布于哀牢山以西的属南亚热带气候的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文山、临沧等州市,垂直分布海拔为1000-1700m。现有思茅松面积102.5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0011.1万m^3,松脂年储量11.5万t。思茅松在我省林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思茅市思茅松人工造林面积为666.67hm^2,全省思茅松人工造林面积约6666.67hm^2。病虫害是思茅松人工林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在思茅松人工幼林中,以松实小卷蛾危害最重,松实小卷蛾每年危害面积达2666.67~3333.3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