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鳅网箱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2002年5月开始收购了一定量的泥鳅作为亲鳅,把雌雄分别放入不同的网箱中培育,冬季在网箱中越冬并用稻草覆盖保温防止受冻,分别于2003年5月、6月、7月分三批进行人工催产繁殖,均能孵化出鳅苗,且以在水温24~26℃并第一批催产时所获得的鳅苗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在内陆丘陵地区温棚池塘,采用人工催产、网箱孵化手段人工繁殖泥鳅水花苗种,经营养强化后,培育成夏花苗种。结果:270尾雌鳅人工催产2次,产卵46万粒,经受精、孵化和强化培育,收获夏花苗种39710尾。  相似文献   

3.
李明锋 《内陆水产》1998,23(6):17-18
2泥鳅的苗种培育2.l池塘条件泥鳅苗种培育池,以50mZ为好,水深保持50-60cm即可,一般不超过80cm。鳅苗下池前10一15d,要对苗种他进行清塘准备,先抽干地水,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按0.Zkg/m:进行清塘消毒。如果是水泥池,则要铺上30cm厚泥土,以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生石灰清塘后7d注水,注入的新水要经过过滤,以防野杂鱼混入。22鳅苗放养放养时,先在池中放1只网箱,将鳅苗先放入网箱暂养半天,喂l-2个蛋黄浆,向网箱内放人鳅苗时,须在网箱的上风头轻轻放入,注意不要把水搅浑。经过半天暂养,将鳅苗放入池塘,放养密度750…  相似文献   

4.
泥鳅秋季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中旬挑选体长12cm以上的泥鳅作为亲本进行秋季人工繁殖,经过25d强化培育,90%以上的亲鳅发育良好,催产雌鳅19.3kg,催产率在86%,受精率83%,孵化率96%,共获得仔鱼约340万尾。以半年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饵料,3d后鳅苗平均全长达0.8cm,成活率高达99%,半个月后全长达2cm左右;到10月中旬,鳅苗平均全长5.0cm左右,体重达3-4g,成活率为60%,共计获得鳅苗约200多万尾。  相似文献   

5.
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常规养鱼池塘设置小面积网箱人工催产,经池塘孵化出苗培育夏花鱼种(3—5cm)5.4万尾。  相似文献   

6.
吴文红  王骥 《科学养鱼》2000,(12):23-23
泥鳅人工繁育苗种技术南方报道较多,各种催产孵化设施、设备各说不一,总体是敞口网箱催产、长方形水泥池加以微流水孵化和较大水泥池培育,为进一步探求此技术数据,我们今年在唐海县涪鑫苗种繁殖基地进行了泥鳅苗种人工繁育生产性尝试并获得了成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设备、材料与方法   1.设备   (1)催产池: 4米× 4.5米× 1.5米椭圆型水泥池,挂以离壁 10厘米、底 20厘米网箱,以防亲鳅撞壁受伤和便于集卵。   (2)孵化环道:外圈直径 3米,内圈直径 1.4米,深 1.1米,孵化水体 5米 3,筛网 70目,底铺 12个鸭子嘴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刺鳅苗种生产和养殖发展较为迅速,但大刺鳅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还不完善,限制了产业化发展.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2013年开始组建大刺鳅科研攻关团队,开展了亲本驯养、人工催产、孵化和批量化培苗技术研究,在大刺鳅人工繁育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1年7月,笔者在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大刺鳅苗种养殖时,大...  相似文献   

8.
一、亲鳅的选择1.亲鳅的来源:由于7月份正是泥鳅繁殖的高峰期,泥鳅的性腺发育普遍比较好,本试验所用的泥鳅直接从池塘中捕捞。从中选择体长15~20厘米、体重25~50克、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泥鳅作为人工繁殖的亲鳅,在水泥池中暂养2日后直接注射催产剂进行催产。2.亲鳅配组:本试验亲鳅的雌雄比为1:3,如果  相似文献   

9.
海信 《齐鲁渔业》2004,21(9):18-18
水质良好的池塘设置网箱种草育鳅养鳝,泥鳅上下游窜有利于增氧,并能防止黄鳝相互缠绕发生死亡;网箱内移栽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既能净化水质,又能为黄鳝提供隐蔽、栖息场所。这种生态网箱育鳅养鳝方法管理方便,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二龄以上、体重在25g以上的雌鳅和体重在18g以上的雄鳅作亲本,开展秋季繁殖并进行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催产率为90%,平均受精率为90.3%;共获泥鳅受精卵335万粒,平均孵化率为88.3%,平均出苗率89.3%;下塘鳅苗260.7万尾。经90d左右的精心培育,共获体长5~6cm的泥鳅种201.1万尾,平均培育成活率为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