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近几年全国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现把几个表现较好的优良品种作一简要介绍,供各地引种对参考:石家庄1724(冀棉8号):由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培育。1982—1984年参加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2.
<正> 1990—1991年为河南省夏棉品种区域试验的第二轮,承担试验的协作单位有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南阳地区农科所、洛阳市农科所、商丘地区农科所、黄泛区农场农科所、泌阳县农科所,延津县、兰考县、新野县棉办及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等。统一参加试验的品种(系)5个,有豫早1109、中268、中H6074、新84—2、百农84—1,对照品种均为中14。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纤维分析室进  相似文献   

3.
豫棉17号是一个高产、优质、早熟、兼抗、适应性广的麦棉套种棉花新品种。该品种1993~1994年参加河南省麦棉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95~1996年参加河南省麦棉套棉花品种生产试验,1995~1996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麦棉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9...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产量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991-1992年全国籼型杂交水稻区域试验中15个迟熟组新组合在22个参数试点的汇总资料,运用朱军等提出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并选择了不同地区选送的组织进行线性对比。  相似文献   

5.
以1978-2007年河南省审定的87个棉花品种的区域试验资料为材料,研究了河南省棉花品种在纤维品质方面遗传改良的成效。结果表明,近30 a来,河南省棉花品种纤维品质遗传改良成效主要表现在纤维强度和细度上,纤维长度没有显著变化;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分别以每年0.013 6 mm、0.115 9 cN/tex和0.016 1的速度增长,其中比强度的改良成效达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长度与比强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纤维长度与马克隆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7。  相似文献   

6.
‘豫棉5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2)。为了充分了解转基因杂交棉‘豫棉50’棉花新品种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简化栽培技术要点,加快其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豫棉50’的选育过程,对2012—2014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26点次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豫棉50’在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棉花高产优质育种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代以来,笔者接触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的工作,对参加试验的品种做了一些观察和分析。参加1973—1978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试的品种,共26个,试验点次104个;参加江苏省1974—1975年棉花品种区试的品种共10个,试验点次33个。以这些区域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我国棉花育种工作的现状,试对棉花高产优质育种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先棉66号是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选育的高产、抗病、抗倒、优质棉花新品种。2009年先棉66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4年10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河南省中高肥力地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9.
选取郑杂棉6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郑杂棉6号在2008年、200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表现进行分析,从早熟性、丰产性、品种稳定性适应性、抗病性、纤维品质等多个方面来探究其特性特性,旨在为郑杂棉6号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198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协作单位13个,供试品种8个,对照种为中12。纤维品质测试由北京市纺纤油维检验所协作进行。试验设计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5行区,每小区面积0.05亩,中间3行计产。各试点均按当地栽培技术进行管理,各项管理及时一致。1989年气象条件对棉花正常生长发育十  相似文献   

11.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审棉2006008)。该品种适合河南各棉区春直播和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12.
冀杂3268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王国印和李妙研究员主持培育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2~2003年分别参加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河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筛选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5年12月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3.
茄子新杂交种———辽茄5号由辽宁省农科院园艺所育成,于1998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意定名推广。辽茄5号是1990年配制的杂交组合,1991~199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1993~1994年参加省区域试验;1995~1997年...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试验概况198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协作单位14处,供试品种7个,对照品种豫棉1号。其中第二年继续试验的有郑4107和新81—48,第一年参加试验的有豫无228、中5881、中5173、周18。纤维品质由北京纺织检验所进行测试。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四次重复,5行区,中间三行计产,各试点观察记载均能按试验方案进行,栽培管理措施及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合理布点初探冷苏凤,葛知男(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多年多点试验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抗逆性、纤维品质及适应范围,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随着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的逐步完善,品种...  相似文献   

16.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3天。株高中等,植株塔形,茎微紫毛密,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缺刻  相似文献   

17.
基于AMMI模型分析棉花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MM I模型,对2008年河南省春棉区域试验9个试验点共13个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间的互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鲁棉21和济隆棉6号2个品种的稳定性比较较好;西华试验点具有较强的棉花品种判别力,是鉴定棉花品种稳定性比较理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冀丰197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最新培育的大铃、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2002-2003年分别参加河北省和河南省春棉新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3年和2004年分别参加河北省和河南省区试生产试验。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得国家棉花新品种后收购。  相似文献   

19.
<正> 豫棉四号,原名郑4107,是我省新近定名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89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棉花品种。本文对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产量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为合理栽培,更好地利用该品种提供依据。一、资料来源和处理分析数据来自1986—1987年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4个点次的资料。利用偏相关及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及逐步回归分析,对豫棉  相似文献   

20.
超高产杂交棉花新品种豫杂35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选育过程豫杂 35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主要目的 ,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 2 0 0 0~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 ,2 0 0 2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区试。2 产量表现2 0 0 0年河南省区试 7点平均 ,豫杂 35籽棉产量 382 6.5kg/hm2 ,皮棉产量 1 5 2 8.5kg/hm2 ,霜前皮棉产量为 1 0 60 .5kg/hm2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 9号 (常规棉 )增产 5 7.1 % ,60 .6%和4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