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推广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对于保护生态、减轻环境压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品种选择、栽培方式确定、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南陵县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推动粮食生产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阐述了南陵县发展水稻绿色生产的优势,总结了南陵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包括优质品种选用、播栽方式、配方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的绿色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从选育、施肥、播种、插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几个方面总结水稻新品种的栽培技术,以期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宽行密株栽培技术增产增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根土 《现代农业科技》2010,(4):126-126,128
阐述了水稻旱育宽行密植栽培技术增产增效措施,分析了该栽培技术增产增效的原因,并提出增产建议,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新途径,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推进水稻绿色安全、高产高效、生态环保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水稻绿色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不断创新集成栽培配套新技术,实现水稻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示范带动全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不断优化,促进粮食生产向绿色高产高效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问题的不断突显,水稻种植增产增效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旱育宽行密株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在水稻增产增效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旱育宽行密株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增产增效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水稻产量增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太湖县粮食绿色增产攻关技术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粮食绿色增产攻关技术模式,2015年太湖县在创建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时,对稻鸭共生、水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结果表明:稻鸭共生、水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适合当地耕作制度,能让粮食绿色增产、农民节本增收,实现生态文明、粮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6年、2017年盘州市苦荞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总结出盘州市苦荞绿色增产增效栽培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盘州市苦荞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与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围绕绿色增产、周年增产、平衡增产,节肥节水,省药省种的要求,促进水稻生产高产稳产。是对水稻生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集成,依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全镇大面积水稻平衡增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1.
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配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阔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34-37,40
[目的]研究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配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法]以水稻品种"徽两优630"和小麦品种"苏麦18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稻和小麦在不同处理下的生长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并对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配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结果]稻(1)麦(3)配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稻(2)麦(1)配套、稻(2)麦(2)配套的肥料成本最低,最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在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肥料的使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通过比较选择得出稻(2)麦(3)配套是最佳的解决方案。[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综合效益,实现稻麦周年的均衡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孔令娟 《农学学报》2014,4(7):100-106
基于水稻苗情监测的相关数据,对促进水稻增产增效的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有效推广应用措施,可实现水稻产量效益提高。通过监测结果的实证,提出水稻生产须要高度重视作物栽培等非物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挖掘水稻等粮食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黑龙江省有效活动积温利用效率、缓解日益扩大的水田面积与有限水资源间的供需矛盾,采用稻田覆盖地膜结合湿润灌溉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水稻在覆膜、节水条件下生长发育、分蘖动态和产量构成要素等方面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覆膜节水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缩短生育期;增加土壤温度;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缓慢;叶面积指数增加47.37%;增产10.37%。是一项效果明显、易于农民掌握操作的节水增温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香稻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香稻品种选择,增香施肥措施,育秧和移栽,水分和病虫鼠草害防治管理,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香 稻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促进香稻栽培实现增香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增香栽培对香稻香气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明增香栽培技术对香稻香气含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美香占2号、中香1号、饶平香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香稻增香栽培技术与香稻常规栽培技术(对照)2个处理,测定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生物学指标、糙米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糙米和精米的香气含量,齐穗后剑叶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群体光合势;有效穗数、群体总颖花量、结实率和收获产量,但对千粒重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增香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香稻叶片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从而显著增加其糙米2-AP的含量;同时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生育前中期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和生育后期的茎鞘物质转运率和群体光合能力,从而促进了香稻有效穗数、群体总颖花量、结实率和收获产量的增加,最终表现为增香栽培技术能协同提高香稻糙米和精米的2-AP含量与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6.
依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5年在湘北提引灌区开展双季优质稻"减氮增苗"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结果表明:"减氮增苗"的杂交早稻、常规早稻平均产量分别比常规模式增加7.9%、6.3%;"减氮增苗"的杂交晚稻、优质常规晚稻平均产量分别比常规模式增加6.2%、4.9%,增产效果明显,且优质常规稻在"减氮增苗"技术下的增产效果与杂交稻差异不明显。综合其他因素考虑,认为优质常规稻的"减氮增苗"应是今后重点推广的丰产增效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八步区逐年控制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发展绿肥种植,推 广秸杆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八步 区2018 年7 月-12 月进行了水稻秸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秸杆还田,能 提高产量,再结合减少化肥使用量,水稻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处理3 在植株性状表现、产量、效 益等方面均表现最好,因此初步推荐处理3 的化肥用量为八步区水稻生产化肥的最使佳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用早熟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集成高密低氮、缓控释肥和生物调控技术,研究迟播油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结果表明,选用早熟油菜品种圣光127,在湖北省10月22-30日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60万~105万株/hm~2,施氮量(纯N)为120~240 kg/hm~2的条件下,可获得1 814.3~2 777.4 kg/hm~2的产量。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有效降低施氮量,起到以密省肥的作用,也能缓解因播期推迟引起的产量下降。实施种子处理、选用缓控肥、适度化学除草和叶面补肥等绿色技术能够促进迟播油菜生长发育,缩短全生育期至190 d左右,能够满足湖北地区油-稻-稻(再)三熟制生产的要求。10月22、30日播种的各处理平均产量2 278.9 kg/hm~2,比全省平均产量2 100 kg/hm~2增产178.9 kg/hm~2,按照油菜子价格4.0元/kg计算,增效715.6元/hm~2。  相似文献   

19.
水稻覆膜栽培模式能有效地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季节性干旱和低温冷害问题。在这些区域,覆膜栽培可以在减少灌溉用水及增加土壤温度的基础上提高产量,但地膜的应用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可降解的地膜残留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由此生物可降解膜及配套覆膜机具开始研制并应用,促进了水稻覆膜栽培的发展。水稻通过覆膜主要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新的思路模式。系统阐述了我国现行水稻覆膜栽培模式在水稻生产中的优劣势,并提出水稻覆膜栽培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方法 ,研究集成型化肥增效剂在推荐用量 (12kg/hm2 )下对 3种复合肥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集成型化肥增效剂能促进水稻分蘖 ,增加水稻最后 3张功能叶鲜重 ,改善产量构成因素 ,显著提高产量。集成型化肥增效剂与复合肥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作物茎秆部分的氮、磷、钾累积量。集成型化肥增效剂与复合肥混施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 :与NT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混施 >与JF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混施 >与普通复合肥混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