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贵州杨梅地方品种果实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贵州杨梅良种选育与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贵州杨梅资源8个地方种与2个栽培种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果形指数地方品种中的鸡蛋杨梅、红水杨梅、火炭杨梅、酒杯杨梅、金黄杨梅均高于栽培种;可食率地方品种均低于栽培种;单果重地方品种以鸡蛋杨梅最重,为16.17 g.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含量地方品种火炭杨梅均高于栽培种荸荠和东魁;酒杯杨梅酸含量低于栽培种荸荠;金黄杨梅总糖高于栽培种东魁.  相似文献   

2.
浅谈防止荸荠品种退化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荸荠又名马蹄 ,是莎草科荸荠属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 ,系果蔬兼用型经济作物。桂林马蹄曾因具有个大、皮薄、脆甜多汁、化渣爽口的优点而享誉国内外 ,成为桂林特产之一。但由于荸荠生产栽培一直沿用传统的栽培方法 ,技术落后 ,品种退化严重 ,突出表现为低产、品质低劣 ,已成为影响和阻碍荸荠生产发展的最大因素。笔者通过几年的时间调查研究桂林荸荠规模种植的乡镇 ,如雁山区柘木镇、临桂四塘镇、荔浦青山、修仁等的荸荠栽培技术情况 ,初步总结出防止荸荠品种退化的技术途径。经试验、示范表明 ,采用此技术措施比传统栽培方法 ,亩增产 2 1%以…  相似文献   

3.
1、荸荠杨梅.该品种栽培范围较广,是我省富民等杨梅栽培大县的主栽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适应性广,抗风、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4.
荸荠组培苗的培育与栽培技术及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又名马蹄、乌芋、地粟,属莎草科,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长江以南各省都有栽培。荸荠品种繁多,但以桂林马蹄、余杭荸荠和孝感荸荠品质较好。荸荠以地下球茎供食,球茎脆甜多汁,颜色洁白,营养丰富,是鲜食、加工、制药的重要水生蔬菜之一。以往生产上采用种球进行无性繁殖,以球茎进行无性繁殖时不但繁殖系数低,而且种球携带多种病毒,种性易退化,造成荸荠品质下降,产量递减。据有关资料介绍,江浙一带生产上出现了一种“雄荸荠”,植株矮化丛生,不结球:江西省南昌县东新乡曾因“荸荠瘟”造成荸荠大面积死亡,血本无归。长期以来,荸荠的病毒病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质量,也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水生蔬菜是余杭区的传统产业,但传统栽培成本大、产量低,尖头白荷、大红袍荸荠、梭子茭白等地方品种越来越少,做好抢救性保护已相当必要,赋予现代产业先进技术,有效开发新产品,创品牌,提效益,使地方品种挥发出新活力,使优良基因得以保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以主栽品种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进行单层膜和双层膜促成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果实成熟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为设施栽培的精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模式下,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硬度、谷氨酸含量、总糖含量、葡萄糖含量等指标显著性提高,柠檬酸含量显著性降低;成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显著性提高;同时,在3种栽培模式下果实品质指标变化基本一致,设施栽培未改变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而2个品种间总氨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有差异,这与品种特性有关。综上所述,设施栽培模式有利于杨梅果实单果重、风味的提高,未改变果实品质形成规律,有利于提高杨梅果实品质与商品性,可根据设施内品种特性制定具体管理方案,实现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7.
2008年引进黑晶、晚荠蜜梅、荸荠种、东魁等4个杨梅品种在诸暨试种,试验表明其生长、结果表现良好,且适应性强。于2011年开始陆续结果,黑晶、晚荠蜜梅、荸荠种、东魁等品种在诸暨生长发育正常,物候期大致相同,成熟期荸荠种、晚荠蜜梅最早,分别为6月5日和6月8日,东魁最迟,为6月14日;4个品种果实品质俱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50%~13.87%,商品性好,均可作为鲜食品种栽培,并适宜在诸暨丘陵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荸荠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荸荠的力学性能参数及对荸荠破坏极限的影响,以荸荠的品种、压缩速率及压缩部位为试验因素,对荸荠进行正交压缩试验。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力-位移曲线所得到相应的破坏极限Fb、破坏能Ub等参数的试验,得出结果表明,在相同变形的情况下,荸荠轴向所承受的载荷大于径向载荷。方差分析发现,荸荠品种、压缩部位以及荸荠品种和压缩部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极限影响极显著,压缩速率对破坏极限影响显著,而荸荠品种与压缩速率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极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荸荠田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登宏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43-143,146
介绍了荸荠田间栽培技术,包括荠田选择、选种、育苗、栽培及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提升荸荠品质和荸荠栽培获得高产稳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蹄品种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浦县本地马蹄(荸荠)由于种植年代久,品种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现引进两个马蹄新品种与本地马蹄和种植多年的菲律宾马蹄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马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南方丘陵冷浸田荸荠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方丘陵冷浸田的自然生态条件,结合荸荠生长习性,提出荸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培育壮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进行不同生态区域板栗气候适应性评价及其适宜性种植区划,为板栗引种以及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我国不同生态区域(黄淮海、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等4大区域)105个板栗品种(含优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坚果单粒质量、果形指数等表型性状和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等内在品质进行差异性分析,选择4大区域中24个板栗主栽区的12个气候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与板栗品质形成最密切的气候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构建板栗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利用气候适应性指数(CAI)对板栗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价和适宜性分区。  结果  (1)不同生态区域板栗表型性状和内在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性。长江中下游地区单粒质量和果形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黄淮海地区可溶性糖最高,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最大。(2)影响板栗坚果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其次为光照因子和水分因子。单粒质量与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温差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平均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与生长季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生长季温差和生长季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与生长季平均温度和生长季温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日照时数和生长季日照时数均呈负相关,与生长季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3)根据CAI,4大区域中24个板栗主栽区可划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适宜区。黄淮海北部区域CAI值达到0.90 ~ 0.96,为最适宜区;黄淮海东部、西北和西南区域CAI值为0.81 ~ 0.89,属较适宜区;而长江中下游区域CAI值最低,为0.71 ~ 0.77,属适宜区。  结论  生长季温差大、平均温度高、日照时数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板栗坚果甜、糯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荔浦县的马蹄生产发展较快,但传统的稻—马蹄栽培模式效益并不高,为了改变传统的栽培模式,更好的体现稻—马蹄模式的种植优势,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研究马蹄组培苗的培育和繁殖。通过3年的试验,摸索出稻(超级稻)—马蹄(组培苗)种植模式。文章分析荔浦县发展稻(超级稻)—马蹄(组培苗)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及其效益,并介绍该种植模式的...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新化县曹家镇园艺场、上梅镇龙王池村、琅塘镇晚坪村3处板栗园作为试点,于2007年11月从湖南省百果园等单位引进板栗新品种处署红、九家种等6个品种,以地方油栗作对照进行对比栽培试验,通过2007年11月至2015年10月近8 a的生物学习性观察记载对比果实品质及丰产性,筛选出适宜在新化栽植的3个优良品种:处署红、九家种及浅刺大板栗。并从定植、水肥管理、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了一套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板栗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食物,其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多种维生素和 矿物质等,还广受群众喜爱。因此,在板栗的种植过程中,要加强栽培管理,以及相关病虫害的 预防与治疗,从而保障板栗的产量与质量。本文详细介绍了板栗的一些基本生物学特性、营养 价值,并针对板栗栽培过程中的管理,主要病虫害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生蔬菜设施栽培中覆膜时间、温棚调节、水位控制和需肥特性等技术细节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双季茭、双季藕和菱角长季节生产的设施栽培模式,对其特色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板栗贮藏期间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板栗采收后,果皮作为保护种子的屏障首先迅速失水,贮藏一个月后种子失重加快。在贮藏期,板栗的生理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采后到11月中旬,前期呼吸旺盛,淀粉水解酶活性较高,栗果损失较大;第二阶段从11月中旬到12月底,种子处于自然休眠状态。呼吸作用较弱,α-淀粉酶处于较低的活性水平,β-淀粉酶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栗果风味如初,腐烂率较低;进入贮藏后期,板栗种子休眠状态解除,呼吸旺盛,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增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多,栗果甜味明显增强,果实干缩,部分种子萌动或出现“石灰化”现象,可食性差。本文同时对板栗的贮藏与其生理生化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集板栗园中板栗外生菌根,对其进行真菌的分离、鉴定,并与植物病原菌进行拮抗试验,筛选出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方法】以板栗外生菌根为材料筛选单菌落真菌,并利用真菌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子鉴定。筛选长势良好的真菌与15种植物病原菌进行四点对峙试验。【结果】从板栗菌根中分离并鉴定了螺旋木霉、钩状木霉、生赤壳等15个属的20个菌种。通过四点对峙试验发现,螺旋木霉和钩状木霉拮抗病原菌种类在13种以上,具有广谱性。【结论】螺旋木霉和钩状木霉拮抗效果较好,可作为候选菌种进行生防菌剂生产。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在提高小麦产量上有重要意义,合理利用小麦栽培技 术,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小麦种植质量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山西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深入探讨小麦栽培过程中的土壤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从而保证小麦栽培技术取得较好应 用效果,通过对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能为山西小麦栽培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威宁县辅处板栗的特征特性,并从温湿度管理、修剪、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