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市场对虾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虾养殖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很高的 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则必须要调整养殖结构。虾稻共生便是最佳 的选择,虾稻连作是一种结合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生产方式,可以达到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同时 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本文就主要介绍了虾稻共生养殖技术,阐述了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的 难点并针对难题及问题提出了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更好地实现虾稻共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殖青虾是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方式,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管理方便等特点。稻田养殖青虾,虾稻共生,以虾保稻,以稻促虾,可获稻虾双丰收。 1.田块条件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田块,  相似文献   

3.
虾稻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的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殖虾,这种模式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附加价值,进而提高农户的收益,对于改善农村单体经济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与传统的虾养殖相比,稻虾共生模式的养殖方式,不但可以提高水稻田的空间利用率,而且也实现了生态养殖,降低了虾养殖的成本,提高了虾养殖的质量。本文以固始县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虾稻共生的高效生态模式进行探究,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的养殖户以及种植户有所帮助,对相关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稻虾共生作为一种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新型复合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生产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于2021年在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进行稻虾共生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试验,从稻田质量要求、田间工程实施、防逃设施、清沟消毒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生的稻田基础技术体系;从水稻品种选择、栽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水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稻虾共生的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从种苗投放、水质要求、水草移植、饲料投喂、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虾的技术要点;客观分析了稻虾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稻虾养殖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稻虾种养模式示范表现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虾,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提高稻田的产出效益,是目前沿江稻区的养殖主流。本文介绍了稻虾立体种养模式示范情况,简述稻田养虾前期准备、稻虾共生、稻虾连作等技术要点,以期为大面积示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南县大力发展稻虾共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几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强势推进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全县有适合开展稻虾共生的水稻田2.36万公顷,其中低洼稻田1.3万公顷。2015年全县稻虾共生面积达到4866公顷,每667平方米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小龙虾产量突破1万吨,稻虾产值5亿元,综合产值规模突破9亿元,从事小龙虾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1.5万多人。2016年南县预计发展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1.3万公顷,为全县  相似文献   

7.
"虾稻连作"是将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两者有机的结合,形成稻虾共生共养的生态循环农业。该文结合泥河镇实践,从龙虾养殖、水稻种植和推广效果3个方面进行介绍,为提升当地稻田综合效益和生态效应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新农村》2010,(6):31-31
<正>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新技术是以稻为主,充分发挥稻、虾共生互利作用,利用稻田所提供的温、光、水、肥、饲等资源条件,养殖龙虾的新技术。这  相似文献   

9.
正罗氏沼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具有养殖周期短的优势,梁河县水产站于2011年从江苏引进此虾,人工养殖亩产可达70~100公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稻田生态养殖模式是以"稻鱼共生"理论和"稻田轮作"模式为基础,通过加高和固化田埂、提高水位等方式,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以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1材料与方法1.1选择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稻田对进排水的要求更严格,为了满足罗  相似文献   

10.
智慧农业助推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加入农业生产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稻虾产业是中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是指在稻田中养殖虾类水产物,实现稻虾共生,在发展水稻种植的同时,能够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从而能够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江苏里下河地区稻田生态种养创新模式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稻两鸭""一稻两虾"和"稻鳖共作"等生态种养新模式,集成了稻田绿色种养、共作稻田绿色施肥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共性技术,为该地区示范推广稻田生态种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泰州地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采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并结合当地生产实践情况,推荐出低毒安全高效的药剂使用组合,实现了稻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花药培养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杂交水稻花培育种的技术、程序和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花培技术、花粉植株遗传、纯合选优育种和“三系”、“两系”的提纯等,尤其阐述了我国花药培养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脊尾白虾在我国黄渤海产量最多,营养丰富,是加工海米的上等原料。作为我国3种常见的经济虾类之一,白虾具有繁殖能力强、病害少、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脊尾白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低盐和低温养殖条件下的生理学特征,以期为脊尾白虾高效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沿海地区对虾工厂化养殖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果锋  陈军  杨菁  李月  管崇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318-319,322
为了研究对虾工厂化养殖发展现状,解决存在的技术难点和问题,对我国沿海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水质净化处理、增氧方式、设施设备、经济效益等进行现场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基本采用"水泥池+温室大棚"为核心的精养模式,经济效益较好,但还存在曝气设备能耗过高、废水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杂交粳稻的研究力量分散,育种家之间缺乏交流及育种材料的创新机制不够健全是限制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我国杂交粳稻快速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研究水稻单倍体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加速水稻育种进程,以10份寒地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培养基的琼脂浓度、激素配比、马铃薯水提取液附加物添加及培养方式等因素对水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优化寒地水稻品种花药组织培养条件。结果表明:10个品种花药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明显;在琼脂浓度为0.75%左右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最高;培养基中激素配比为KT(2mg·L^-1)+IAA(1mg·L^-1)时诱导效果最佳;培养方式研究中,在双态培养方式下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好,其次为液态培养,再次为固态培养;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水提取液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新质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稻花药培养的基本涵义,重点讨论了花培在杂交稻、常规稻育种及水稻种质创新上的作用、意义,并揭示出21世纪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将结合传统育种、杂交稻育种及生物技术等对水稻质源创新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湿地稻-鸭复合系统中田间杂草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为了克服水稻田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除草的弊端,对中稻和晚稻的稻鸭共生田中杂草种群的消长动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养鸭对杂草的控制效果为98.5%~99.3%,比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效果高6.9%~16.1%.放鸭田不仅消除了杂草危害,而且省工、省药、增产、增收,是一项一举多得的生物除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