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迅速,中国每年进口大量转基因产品并高度重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制定了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监管制度。现实迫切需要一套简单、可靠的盲样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该研究以转基因大豆盲样(W160982和W160984)和转基因玉米盲样(W160983和W160985)为研究材料,根据农业部的转基因检测标准,采用普通PCR技术对作物中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通过与标准样品比对并测序,最终确定盲样的转基因成分,玉米盲样W160983转基因成分与标准品MON89034一致,W160985与TC1507一致;大豆盲样W160984与BPS-CV127-9一致,W160982与GTS40-3-2一致。该研究提供并验证了一套玉米和大豆转基因盲样检测的方案,在转基因作物研究生产、进出境检测、监管等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转基因玉米小麦大豆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年度总结会在吉林长春举行。课题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新海研究员对"国家转基因玉米大豆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公主岭)"在我国转基因植物研发中发挥的重要功能给予充分肯定;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持的"抗病虫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养分高效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两个专项课题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研究人员以实验室自主培育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SHZD32-01为材料,以非转基因受体中豆32和适合当地栽培的皖豆31为对照,通过田间喷施不同剂量草甘膦,比较了转基因大豆和受体大豆成活率及株高的差异;此外,在常规栽培条件下,比较不同时期的转基因大豆SHZD32-01、受体大豆和皖豆31的株高、复叶数、相对覆盖度的差异及成熟期(R8)后繁育系数和落粒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主要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检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年我国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目前也正在研发多种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按照我国和国际有关法律法规,需对农作物的种子和加工制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确定为非转基因产品或将转基因成分标识后才可以进入市场流通,对于正在研发的转基因新品种也需通过检测进行监管。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种子产品抽样、核酸定性、定量检测(通用元件检测、品系特异性检测等)、蛋白定性检测(试纸条快速检测)等方法。旨在为有关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产品加工和管理及研发工作者提供相关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大豆作为当今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遗传修饰"农作物,是转基因作物成功应用的典范。中国作为大豆原产地和最大消费国,近年来大豆生产停滞不前,主要依靠进口转基因大豆填补不足。本文在总结当前大豆转基因育种主要目标性状优异基因发掘概况基础上,重点归纳美洲大豆主产国在大豆抗除草剂、油脂组分改变、抗病虫性等方面优异商业化育种、推广应用及监管等方面的现状,并对今后转基因大豆商业化育种研发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发展中国转基因大豆商业化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阿根廷国家政府的生产及劳动部正式书面通知,公司下属子公司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转基因大豆转化事件DBN-09004-6获得阿根廷政府的正式种植许可。这是大北农转基因大豆产品在国际南美地区市场取得的重要里程碑式进展,也是大北农生物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在国际南美地区取得的重大进展,也为大北农生物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和经营拓展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大豆发展现状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对世界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就转基因大豆对于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安全可能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进行了叙述并对中国大豆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目前应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这一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亦注重进口非转基因大豆,使中国成为世界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中心;同时加强对大豆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早日创造出知识产权属于中国自己的、安全和环保的转基因大豆品种,为中国大豆产业实现新的腾飞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正>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的指导方针。我国是全球最大转基因大豆进口国,大豆行业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应科学识别两个领域,推动行业健康发展。2015年,我国大豆的供应量为9 404万t,其中1 235万t为国产天然大豆,是传统豆制品和大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转基因农产品的商业化之路常常遭遇质疑,也一直走得磕磕绊绊,但随着"十三五"科技规划的发布,让转基因产品迎来了"春风"。在国务院关于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表态,要加大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产业化。而这样的表述,无疑给转基因农产品的商业推广铺路。可以预测,按照规划,当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整体水平跃居世  相似文献   

1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5):5030-5037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是含有G2-EPSPS基因和GAT基因耐除草剂大豆新品系,对广谱型除草剂草甘膦具有耐受性,在中国具有重要产业化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其转化体特异性序列为靶标,建立了基于Taqman水解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特异、定量检测出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成分,线性度大于0.995,RSD为0.17%~2.07%,定量限达0.16%,检测限达到0.032%。该方法为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精准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为农业转基因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农作物种子监管中,大量的样品需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建立快速、准确、低成本的转基因成分筛查方法十分必要。对玉米、大豆、水稻、棉花、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研发及商业化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各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成分筛查策略和检测线路图。建立的方法可以对农作物种子中的转基因成分实现快速、准确和高效的筛查检测。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由浙江省农科院承担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项目"转基因产品定量、特异性检测及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通过了验收。项目建立了番茄、大豆等4种农产品高效核酸提取方法,并初步建立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数据库。对于转基因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96年第一个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品种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大豆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2009年种植比例达到77%。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安全性的潜在风险已受到广泛关注。应用现有生物安全评价知识,建立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是减少环境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对当前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生产、研发、效益、潜在风险及转基因大豆的环境安全评价方法进行概述,为我国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商业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制约大豆生产的因素很多,土壤盐渍化就是其中之一。大量研究证明过表达NHX逆向转运蛋白可以提高植物的耐盐性。为获得耐盐性良好的转基因大豆材料,我们将大豆Na~+/H~+逆向转运蛋白(GmNHX1)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上,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mNHX1导入大豆品种黑农56和黑农59中,共获得18个转基因株系,并对T_1代转基因株系进行了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R结果表明转基因后代株系呈阳性的植株有4株;经Real-time PCR检测该4个PCR阳性转基因株系的G NHX1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株系;200 mmol/L NaCl溶液的盐试结果表明;对照植株的生长速度滞缓于4个转基因株系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作物从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至今,在农业、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观效益。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育种可利用的目的基因、可改良的性状逐渐增多,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使作物改良简单化、精准化。转基因作物种类增多、数量增加、种植面积增加,转基因产品的流通速率明显提高。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数据分析得到国际及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针对转基因大豆的技术应用和研发成果进行了汇总与讨论,总结出现阶段我国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中国转基因大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豆危机的成因与复兴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头号转基因大豆进口国。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我国,不但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种植业,压榨业,而且对大豆种质资源的安全,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以及人民的健康等也构成严重的或潜在的威胁。从国际市场看,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尤其是有机和绿色大豆很有发展前景,应该抓住市场和机遇,占领市场。只要国家重视和予以支持,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和产品开发;建立全国的转基因大豆安全监控网络,控制转基因大豆的流通渠道;发展和完善转基因大豆的检测手段,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可以改变我国世界第一进口国的局面,更可成为大豆种植、加工和出口强国。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2020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其中包括两种新型转基因大豆,其中一种是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开发的转基因大豆,这也是中国首次批准进口国内公司研发的转基因大豆。大北农科技集团在2013年与阿根廷Bioceres公司签署协议,以帮助其  相似文献   

18.
<正>陶氏杜邦称,陶氏杜邦已经获得菲律宾的最终国际监管批准,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一种新型转基因大豆。获批的转基因大豆为Enlist E3大豆。美国农户最早可以在今年春季种植,而不用担心有额外监管规定导致这种转基因大豆无法进入出口市场。Enlist E3转基因大豆由美国衣阿华州MS Technologies工厂研发,是首个能够抵抗三种常用除草剂的大豆,这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由浙江省农科院承担的浙江省重大农业科技项目"转基因产品定量、特异性检测及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通过了验收。项目建立了番茄、大豆等4种农产品高效核酸提取方法,并初步建立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数据库,使该省转基因产品风险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玉米CM8101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转基因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建立了转基因玉米CM8101定性检测方法。根据CM8101转基因玉米插入序列信息,于3′端侧翼序列处设计PCR引物。通过扩增体系优化、特异性测试、灵敏度测试、稳定性测试等技术参数的测试建立了转基因玉米CM8101定性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本特异性检测方法各项参数符合相关转基因分子检测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品系特异性,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0.1%。CM8101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系,本方法为品系和其衍生产品的鉴定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