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液态乳制品在我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乳制品的正常生产与流通,不仅关系着相关行业的运转与发展,还影响着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与健康安全。乳制品的生产经过原料奶采集、乳制品加工生产、常温/冷链运输以及各级经销商销售等环节最终走上消费者的餐桌,各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操作。旨在从供应链视角,通过对液态乳制品生产流程的梳理,研究目前乳制品的发展情况,为乳制品质量安全、冷链物流、乳制品供应链成本优化等提供思路,为乳制品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乳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从产量、人均消费量、产业销售额、利润率等多个指标来看,乳业己成为公认的高速发展的热点行业。但在市场高度繁荣的背后,隐藏的问题有:(1)生产能力增长不足,原料奶生产效率较低,原料奶生产受资源的约束,乳制品加工企业效益增幅减少;(2)乳制品的流通方式混杂,流通过程中的乳制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3)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增幅减缓,农村居民的乳制品消费持续较低。这些成为我国当前乳制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畜产品质量安全攸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畜禽屠宰环节是畜禽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摆上百姓餐桌前的关键一环,推进监管能力和制度机制建设,明确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治理和执法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是维护公众消费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辑]为进一步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黑龙江省大庆市将对现有的11家乳制品生产企业、5454家经营企业实行分级监管,依据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确定检查频次。分级监管中,乳制品以风险程度分类,生产经营企业以质量管理及信用情况分级,监督管理以检查频次量化分档。乳制品分类为:婴幼儿配方乳粉为高风险乳制品,巴氏杀菌乳、酸乳为中风险乳制品,其它乳制品为低风险乳制品。以乳制品生产企业为例,企业分级将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推动青海省互助县农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开展,实现农畜产品的安全生产,文章介绍了青海省互助县当前农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狠抓源头治理、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建立农畜产品快速监测站,建立农畜产品追溯体系、提升质量安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权责明确的统一联动机制、农畜产品准出和准入制度之间缺乏统一高效的机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缺乏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撑,分散型、流动性、季节性农畜产品成为监管检测的盲区;提出了改进的策略:加强标准化建设、突出常态化监管,严管销售环节、查处假冒伪劣,突出监管重点、严查违法行为、确保食品安全,加快提升专业化监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努力构建社会共治大格局。  相似文献   

6.
影响原料奶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乳制品行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生产加工环节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管理技术,基本上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在奶牛饲养、奶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奶源是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原料奶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决定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所以应当把奶源质量和安全的管控放在首要位置,将其作为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影响原料奶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主要有奶牛养殖模式及环境、饲料等七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乳品的安全突发事件频发,如何提高乳品的质量及安全受到人们普遍关注。除对乳品的加工环节加大监管、乳企本身自律自查外,原料奶的优质和安全是优质乳制品的基础保障。原料奶的质量保障应从奶牛繁充、饲料供给、奶牛场建设与环境控制、疫病防治到挤奶设备操作、冷却储存等多方面着手。本文就原料奶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2号)精神,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及<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印发〈食品市场主体准入登记管理制度〉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的通知>(工商食字[2010]176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及制度的相关规定,按照<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的意见>(工商食字[2010]213号)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主体准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办发[2010]42号文件的精神,充分认识完善和规范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主体准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切实加强流通环节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主体准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国办发[2010]42号文件精神上来,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乳品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食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乳制品在进货、贮存、销售、退市的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的乳制品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乳制品安全的前提是保证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原料乳的安全卫生,所以,原料乳的安全是乳制品生产环节安全的前提。影响原料乳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有害微生物及人为因素等,这些不安全因素贯穿于整个原料乳的原料产出、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宋宝娥 《中国乳业》2019,(11):74-80
食品安全受到公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然而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和“抽样检查,事后通报”的监管方式不无关系。食品生产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导致食品安全的主要环节,事实上供应链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食品安全事故。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影响乳制品安全的因素,运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原理计算了乳制品供应链各环节的风险优系数(RPN),并确定了关键控制点,依次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预防措施实施后,RPN明显降低,验证了FMEA在预防以及管控乳制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乳制品因其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口感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已经成为消费者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乳制品的食品安全也是消费者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管控乳制品食品安全是每个乳制品企业的重中之重。本文综合阐述乳制品生产全过程各环节食品安全管控措施,其中奶源的食品安全需要从牧场建设及管理、养殖活动过程风险控制等方面开展,原辅料的管控需要从验收制度、贮存及上游供应商管控几个方面开展,生产过程管控需要从人员、设备、配料管理及生产环境管控等方面开展。此外还论述了大数据技术在乳制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工作中的重要性,以期为相关企业建立及提升自身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奶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时有效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可提高生鲜乳安全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奶业综合竞争力。随着生鲜乳需求量与运输距离的不断提升,从生产牧场至乳品厂之间的质量监管成为生鲜乳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如何高效实现生鲜乳运输车辆调度、运输状态可视化监控、生鲜乳质量实时监控,打通生产乳从生产、运输和乳品厂之间全程安全监管环节,是当前生鲜乳生产和加工企业关注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为了全程零盲区监管保障生鲜乳质量,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生鲜乳运输车辆管理、调拨信息、过程监控、报表中心、后台信息等APP模块管理的互通,打破信息不共享孤岛,贯通牧场与乳品加工厂的信息对接,全程信息调拨、监管实现信息零延误,实时痕迹预警监管的经验做法,为生鲜乳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乳制品营养丰富,作为大众消费品其质量问题是关键。继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出台了很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完善乳制品法规体系、规范和整顿乳制品市场。本文整理了当前我国国家层面上乳制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针对各个部委在分段监管环节(生产、流通、消费、全程)中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了相关阐述,分析了我国乳制品法规体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乳品工业在近三十年来在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众多问题.在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加快了对食品安全法规的制、修订,尤其是对于乳制品的各项管理措施逐步趋于完善.文章从监管体系和法规框架的角度对国内及进口乳制品的监管现状进行阐述,指出当前监管模式下奶源监管仍存在问题,国家和社会团体在此方面有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好的促进乳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关建议.同时指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局势下,监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监管体系,或将是我国食品安全体系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所有乳制品配料过程中,分离过程对于从液态乳中分离成分相当重要,其中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加工行业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在解决分离、浓缩、除菌等问题和开发新产品方面,已越来越成为乳制品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综述膜技术在乳品工业的主要应用,包括乳标准化、蛋白分离、乳清脱盐和废水利用等,旨在为工艺选择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乳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乳制品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如何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乳制品,也已成为广大乳制品工作者不断奋斗的目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已引入到乳制品的生产加工中,最近几年很多新建造的乳品厂已采用智能化生产模式,特别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引入MES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乳制品的溯源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通过对MES系统在液态乳生产中的应用介绍,进一步说明了MES系统对乳制品质量提升及溯源环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原料乳质量安全刻不容缓。文章以博弈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原料乳供需双方的利益向导,对利益主体间的博弈情况进行了整体分析,提出了违约金的高低及原料乳合同价格的高低是影响原料乳供需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模型结果从政府、乳品企业和第三方检验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电子鼻作为一种基于综合气味信息的气味指纹检测技术,有着快速、无损、便捷、有效、客观等多方面优势,成为了乳及其制品的热门检测技术。与常规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电子鼻在乳制品掺假,成分检测,乳制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等相关气味信息方面的研究较多,为市场监控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总结了电子鼻在乳制品风味成分鉴别,乳及其制品新鲜度检测,乳制品加工过程监控、掺假检测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电子鼻技术在乳及其制品应用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旨在为其在乳及其制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nsive farming of dairy and beef cattle has elicited a decrease in the herds an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nimals per herd.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cattle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animals among herds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health risks. In this context we have to consider the role of microbial agents of zoonoses, such as bacteria, parasites, and in some cases viruses. Notably, foodstuffs, such as meat,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zoonoses of bovine origin. In particular, raw milk must be considered at high risk for trasmission of pathogens from cattle to humans. The European Regulation concerning food safety provid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animal products and in bovine health management. Given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oducer, the adoption of a self-regulation regimen on animal health, dairy and meat products must be planned by farmers.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兽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08年全国兽药质量抽检结果,分析了我国兽药质量安全现状,如非法生产问题突出,含量不足、蓄意造假,经营和使用环节假劣兽药比例仍然较高等问题。剖析了兽药行业生产环节、经营环节、使用环节、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兽药GMP发展,规范兽药经营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监督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