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介绍了海门市春季大棚莴苣菌核病的发生症状,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综防措施,以期为莴苣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菌核病可为害多种蔬菜,近年来由于设施栽培的发展,我国南方菜区塑料大棚或小拱棚栽培的蔬菜如番茄、辣椒、莴苣、胡萝卜、芹菜等也陆续发现菌核病,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露地栽培的蔬菜较少发生菌核病,但菜豆菌核病则较常见。对于菌核病的防治,许多菜农都习惯用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3.
菌核病可为害多种蔬菜,是我国北方菜区的一类重要病害。近年来由于设施栽培的发展,我国南方菜区塑料大棚或小拱棚栽培的蔬菜如番茄、辣椒、莴苣、胡萝卜、芹菜等也陆续发现菌核病,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露地栽培的蔬菜较少发生菌核病,但菜豆菌核病则较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2种木霉对莴苣菌核病的防效差异,为揭示木霉菌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于莴苣菌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木霉固体发酵条件优化试验,获得2种木霉(棘孢木霉和深绿木霉)的最佳发酵优化条件;以碧玉莴笋为材料,进行盆栽莴笋灌根接种木霉发酵液和核盘菌悬浮液处理(处理1:棘孢木霉+核盘菌;处理2:深绿木霉+核盘菌;处理3:核盘菌;处理4: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核盘菌;处理5:无菌水),观察莴苣生长情况,并分别于接种后第3、6、9、12和15 d测定莴笋叶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及叶绿素含量.[结果]2种木霉发酵液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核盘菌对莴苣的侵害,提高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其中深绿木霉处理下莴苣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更高,与无菌水处理相比,接种后12 d达最大增长率,分别为85.32%、78.05%和43.50%;与核盘菌处理相比,棘孢木霉和深绿木霉处理的MDA、Pro含量明显下降,最大降幅分别为17.16%、28.41%和29.48%、30.44%;木霉能有效抵御核盘菌对植物造成的侵害,其中深绿木霉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处理后6~15 d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棘孢木霉处理(P<0.05,下同),最高为刺孢木霉处理组的1.112倍;木霉处理后可降低菌核病的发病程度,对莴苣菌核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其中深绿木霉的防效达71.66%,显著高于棘孢木霉和多菌灵处理组.[结论]棘孢木霉和深绿木霉对核盘菌均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莴苣菌核病,其中深绿木霉的防治效果更佳,可将其应用于莴苣菌核病的防治以提高莴苣产量和品质,同时可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莴苣菌核病是莴苣种植区重要病害之一,不论保护地栽培还是露地栽培,该病害都普遍发生,给种植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笔者总结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广大农民参考. 1.发生症状主要是莴苣茎基部受害,以莴苣生长中后期发病最为严重.植株茎基部感染病原菌后,初期呈黄褐色至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图1),后扩展至整个茎部,使茎基部全部...  相似文献   

6.
<正>灰霉病和菌核病是11月份和12月份温室秋冬茬蔬菜最常见病害,灰霉病可为害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菌核病可为害黄瓜、番茄、辣椒、莴苣、菠菜、洋葱、油麦菜、芹菜、莴笋、菜花等蔬菜,尤其对十字花科蔬菜为害较重,可造成  相似文献   

7.
莴苣菌核病主要发生在莴苣地上茎部和叶片上,以春季莴苣生长中后期发病为主。一般先从中部的叶片发病。刚开始在叶尖呈现水浸状褪绿斑点,后逐步向下扩展,病叶逐渐软腐。由于莴苣生长中后期,叶片已比较紧凑,病叶软腐后搭在下面的叶片上,从而迅速感染其它叶片。病斑扩大侵入茎部后,最先呈现不规则圆斑,稍凹陷,逐渐发展到环茎腐烂,导致整个植株烂掉。在潮湿时,病叶上特别是靠近茎基部处能产生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3种生物源物质对莴苣的促生和防病作用,用不同浓度的S-诱抗索、寡聚糖和有机肥对莴苣进行浸种、催芽和叶片喷施处理.结果 表明:浸种、催芽处理后,S-诱抗素和寡聚糖对莴苣胚根伸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有机肥(稀释倍数≥500倍)和寡聚糖则对莴苣胚芽伸长有促进效果;以3种生物源物质推荐使用浓度叶面喷施均可使莴苣植株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莴苣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导致抗性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有机肥喷施莴苣表面48 h后莴苣植株体内PAL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表达量上调.间隔24 h、连续喷施2次后接种莴苣菌核病菌,3种生物源物质对莴苣菌核病均有一定的防效,若将生物源物质与生防菌混合使用效果更佳,防效最高分别可达45.71%、44.83%和48.66%.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莴苣菌核病病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调查湖北省42个县市莴苣菌核病的发生情况,根据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核盘菌在调查地有发生,鄂西部分市除核盘菌之外,还存在小核盘菌,二者可能出现在同一株发病莴苣上。小核盘菌菌丝长生的最适温度25℃,在15-30℃范围内,菌核产量和温度呈负相关,菌核大小同菌核产量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灰霉病和菌核病是11月份和12月份温室秋冬茬蔬菜最常见病害,灰霉病可为害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菌核病可为害黄瓜、番茄、辣椒、莴苣、菠菜、洋葱、油麦菜、芹菜、莴笋、菜花等蔬菜,尤其对十字花科蔬菜为害较重,可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主要防治技术如下: 灰霉病:寄主生长衰弱或组织受冻、受伤时极易感染灰霉病.  相似文献   

11.
向日葵菌核病的起因与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烂头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在存我国分布于各向日葵产区。向日葵菌核病的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多种作物和杂草,如大豆、大麻、烟草、西葫芦、芹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还为害菜豆、圆葱、菠菜、莴苣、黄瓜以及茄果类蔬菜等。可侵染64个科的380余种植物。向日葵是我地区的主要经济油料作物,栽培面积达几万由。由于近几年向日葵菌核病严重发生,使栽培面积大大缩小,产量也大幅度下降,旱田向日葵由80年代初平均亩产75公斤,下降到45公斤,产量下降60%。为尽快摸清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起因及防治措施,于1986年开始了试验研究工作。一、向日葵菌核病流行因素  相似文献   

12.
莴苣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对莴苣菌核病发生发展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病在金华的发生期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病情激增期在12月和3月,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及品种等方面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设施莴苣以秋茬和冬春茬为主,生长期间多连续阴雨天气,易诱发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莴苣指管蚜、南美斑潜蝇等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产量。传统的化学药剂喷雾防治方法,不仅农药利用率低、药剂浪费严重,而且施药后会进一步增加棚内湿度,加重病害发生。因此,应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绿色防控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农药科学应用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信阳地处大别山北麓,山地面积比例大,山野菜极为丰富,因处于南北过渡带,形成了一批信阳市特有蔬菜品种,如黄心菜、青萝卜、四叶丝瓜、小香葱、金棒槌黄瓜、箭秆白等。这些本地特色蔬菜占据着信阳市蔬菜市场,外销潜力十分巨大。通过近几年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蔬菜的枯萎病、根腐病、菌核病、猝倒病在信阳市发生严重,尤其是豇豆的枯萎病和根腐病,莴苣的菌核病,瓜类的猝倒病,黄瓜打顶等致使一些蔬菜减产甚至绝收。棚室内蝇虫多的  相似文献   

15.
曹立耘 《新农村》2023,(9):26-27
<正>莴笋(茎用莴苣)是一种普遍栽培的蔬菜,不少地方在秋冬季利用大棚等保护地设施栽培。由于保护地栽培棚内湿度大,易诱发病害,不及时防治对产量损失较大。其中灰霉病和菌核病是莴笋棚室栽培中普遍发生的两种病害,需正确识别与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菌核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以南方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各省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近几年来,山东省胶东地区发生与为害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保护地蔬菜发生尤其严重。据调查,可为害油菜、白菜、甘蓝、萝卜、番茄、黄瓜、冬瓜、西瓜、南瓜、茄子、辣椒、马铃薯、菜豆、芹菜、苘蒿、茴香、莴苣、菠菜、番杏、洋葱等19个科的70余种植物。  相似文献   

17.
怎样防治保护地土传病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蔬菜保护地常见的土壤传染病主要有:番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褐色根腐病、猝倒病、溃疡病、黄瓜蔓枯病、疫病、茄子枯萎病、黄姜病、辣椒青枯病、芹菜软腐病、莴苣菌核病等,辣椒立枯病、炭疽病、锈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叶霉病、晚疫病也主要是由土壤或土壤中的植株病残体传播。  相似文献   

18.
西葫芦菌核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常常造成整株植株死亡或者腐烂。该种致病菌具有广泛的寄主性,可以侵害多种植物和蔬菜作物。包括西葫芦、番茄、茄子、辣椒、菜豆、莴苣、白菜、黄瓜等,是保护地蔬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大棚蔬菜一旦感染该种疾病,将会很难防治,一般受到危害的地块,产量损失在10%~30%左右,大棚危害严重时,损失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秋莴苣生长中后期是病害高发期,常见病害有霜霉病、黑斑病和菌核病,应注意防治。1.霜霉病。主要侵染叶片,自下而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状物,有时霉层可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有时病菌能侵染到茎部,引起茎部变黑。防治方法:植株封  相似文献   

20.
野莴苣及其近似种间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方法对野莴苣及其11种近似种DNA进行扩增,获得ITS、matK和rbcL序列,分析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图谱,探讨野莴苣及其近似种的亲缘关系。通过野莴苣及其近似种ITS序列分析发现:野莴苣和生菜、莴苣、毒莴苣的相似性分别为93.6%、93.1%、92.6%,野莴苣与乳苣的相似性仅为87.8%;matK序列研究发现:野莴苣和生菜、莴苣、毒莴苣的相似性分别为99.2%、99.0%、99.1%,而野莴苣与乳苣的相似性仅为98.3%,结果表明,野莴苣与莴苣属的生菜、莴苣、毒莴苣的亲缘关系更近,与乳苣属的乳苣亲缘关系次之。通过对比rbcL序列发现:野莴苣和生菜相似度达100%,与莴苣、翅果菊、毒莴苣、刺毛莴苣、宿根莴苣的相似度均达99.7%,而野莴苣与乳苣的相似度却为99.4%,将野莴苣归为莴苣属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