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芝麻新品种98N09适宜播期与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芝麻新品种98N09进行播期与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芝麻新品种98N09在周口市黄淮芝麻生态区的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适宜密度为75000~150000株/hm2,生产上应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土壤墒情合理选择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
南阳盆地芝麻播期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芝麻5种不同播期处理的栽培试验结果分析,以5月25日的播期产量和效益最为理想.建议河南省南阳地区芝麻的播种期以5月25日最为适宜,最迟不能超过6月10日.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探究豫东地区的气候生态因子对芝麻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确定主导气象因子,为提高豫东地区芝麻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以商芝189和商芝 15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的播期,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的日照时数、降雨量、日均温度和有效积温对芝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①不同年份、不同播期对两个芝麻品种的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年份与播期互作对2个品种的产量影响非常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两个品种的产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2播期时,芝麻产量最高,此外,不同气象因子对芝麻产量影响也有所不同,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有效积温。②播期不同,两个品种的籽粒品质也差异显著。S2播期时,芝麻的籽粒蛋白含量最高,脂肪含量与播期的关系没有明显规律。③品种间,气象因子对芝麻籽粒品质的影响基本一致,对商芝189蛋白、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分别为有效积温和平均温度,商芝156籽粒品质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与商芝189基本一致。④播期是影响豫东地区芝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豫东地区的最适播期在5月20日左右,此时播种能最大地提高芝麻的产量,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气象因子对芝麻品种的影响大于品种本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江西秋芝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秋芝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芝麻株高、主茎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月1日播种的株高最高,单株干物质重最重;种植密度对始蒴部位和主茎果轴长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始蒴部位有升高的趋势,而主茎果轴长有缩短的趋势;播期对芝麻单株蒴果数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提早播种有利于单株蒴果数和产量的提高;密度和播期对芝麻含油量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组合为7月10日播种、种植密度45.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芝麻产量最高,达1147.5kg/hm2。  相似文献   

5.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秋芝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芝麻株高、主茎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月1日播种的株高最高,单株干物质重最重;种植密度对始蒴部位和主茎果轴长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始蒴部位有升高的趋势,而主茎果轴长有缩短的趋势;播期对芝麻单株蒴果数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提早播种有利于单株蒴果数和产量的提高;密度和播期对芝麻含油量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组合为7月10日播种、种植密度45.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芝麻产量最高,达1147.5kg/hm2。  相似文献   

6.
播期播量对郑芝98N0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芝98N09”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播期播量对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郑芝98N09在三门峡市豫秦晋黄河三角芝麻生态区的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适宜密度为每亩5000~10000株.随着播期的推迟,株蒴数、蒴粒数减少,千粒重、单株产量降低;同一个播期随密度的增加株蒴数、蒴粒数不断减少,千粒重、产量也不断降低.综上,在豫秦晋黄河三角芝麻生态环境下,郑芝98N09采用每亩10000株密度下的适期早播模式有利于其群、个体的发育,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鄂芝5号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芝麻品种鄂芝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其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鄂芝5号产量和主要性状有较大影响,鄂芝5号在襄樊地区的适宜播期为6月上旬,适宜密度为15.0万~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在伊犁河谷进行红花品种密度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变短;随着密度的增加,分枝数和果球数减少;分枝数与播期的早晚关系不是很大;播期早晚对干花产量影响不大;播期越早,籽粒产量越高,播期越晚,籽粒产量越低;播期和密度对百粒重影响不大。播期早的经济效益高于播期晚的经济效益。可见,伊犁河谷红花最适宜播期为4月上旬,最适宜密度为27万~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芝麻杂交制种生产效率,实现机械化作业,于2016—2019年在安徽省临泉县、新疆精河县等地,围绕亲本组合选配、播期、父母本行比配置、水肥管理等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亲本组合配对中,以WA18073×皖芝2181的产量最高,比其他组合平均产量提高28.65%;18万株/hm2密度处理较为适宜;春播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比夏播增产36.29%;父母本行比以1:3处理较合理.参考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渑池县小麦播种最佳的播期和播量,进行了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播期内,基本苗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他形态指标没有随着播量的增加而提高;播期越早、播量越大,产量越低;豫农4023最适播期是10月10日左右,播量112.5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对长沙春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在长沙地区进行春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研究其对春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沙春马铃薯不宜过早播种,过早播种容易遭受晚霜危害,产量较低;(2)长沙春马铃薯的适宜播期在12月中旬,此期播种产量较高,效益较好;(3)长沙春马铃薯晚播的产量最高,但效益低,并且延误早稻生产。  相似文献   

12.
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同海拔和播种期试验表明: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的产量、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均有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小区产量升高,出苗率、主茎数、单株薯块数有增加趋势;播期对产量有较大影响,5个播期中,以第3播期小区平均产量最高,株高、出苗率、主茎数、商品薯均以第3播期最高。随播期的推迟生育期依次缩短。在川西南低海拔地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下旬;在2 000m及以上地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长沙春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在长沙地区进行春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研究其对春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沙春马铃薯不宜过早播种,过早播种容易遭受晚霜危害,产量较低;(2)长沙春马铃薯的适宜播期在12月中旬,此期播种产量较高,效益较好;(3)长沙春马铃薯晚播的产量最高,但效益低,并且延误早稻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播期对玉米生长及物质生产的影响,以京农科728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月1日、6月8日、6月15日和6月23日4个播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玉米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随播期的推迟,京农科728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6月8日达到最大值;郑单958在6月1日播种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播期对果播覆膜花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环境条件下,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果播覆膜花生的播种适期;播期对果播覆膜花生株高、单株总开花数量、有效花量和单株结果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花生的出苗率、折干率、百果重、出米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2008-2009年度弱筋小麦播期播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设计品种、播期、播量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本地主推弱筋小麦品种不同的播期、播量对产量及倒伏和冻害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上应合理选择品种、播期、密度,在特殊气候(冬春多次低温寒潮导致小麦受冻影响较大)条件下,本地区晚播麦产量高于早播麦,不同播期的产量高低顺序为11/1111/1711/510/3010/24;在早播情况下,每亩以8万基本苗为宜,迟晚播条件下,以16万~24万基本苗为宜,常规播期以8万~16万基本苗,可以获得高产。从播期、密度综合角度考虑,若要规避不利气候(冻害)对小麦生产的威胁,可以选择比常规播期推迟1~2周、16万~24万基本苗播种,从而可以减轻冻害给小麦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大蒜是很好的佐食用料,近些年来,为适应城乡居民生活需要,逐渐分化出苗用和蒜头用两种栽培方式。实践证明,在大田生产中,播期早晚是两者的主要区别。笔者于1987年和1988年分别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以求确定两者的适宜播期,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菖蒲不同播种期对切花质量和种球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市场适期对唐菖蒲切花的需求,为调整高寒区农业结构提供参考,在河北坝上地区进行了唐菖蒲不同播期对切花和繁球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出苗期、花期与积温明显相关;5月份是坝上唐菖蒲切花生产的最佳种植时期,晚花型唐菖蒲切花生产的极限播期是5月30日;唐菖蒲早花型品种球重对播期的反应不敏感,中花型品种随播期推迟球重近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赤峰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播深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冬小麦适宜播期,播深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赤峰地区种植冬小麦,播期以9月11 ̄19日为宜;播深因品种而定,抗寒性强,分蘖多的品种以3 ̄4cm为宜,抗寒性强,分蘖较少的品种以4 ̄5cm为宜。  相似文献   

20.
芝麻密度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芝麻是油料作物之一,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在全县芝麻生产上,由于气候条件干旱和栽培技术不当等原因,密度对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因此,造成全县芝麻生产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通过芝麻密度试验,掌握芝麻生产的最佳密度,为指导全县芝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