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RNA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在新城疫病毒得到应用。本文简述了新城疫病毒感染性分子克隆构建的基本机理,以及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利用新城疫病毒制备标记疫苗、研究病毒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制备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隋军  张建军 《畜禽业》2012,(10):77-78
<正>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禽类传染病,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必须通过疫苗进行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目前NDV只有一种血清型,但研究表明NDV不同毒株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正在逐渐加大,再加上生产中新城疫疫苗的使用频繁且混乱,导致近些年  相似文献   

3.
<正>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virus,NDV)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致死率高,对养禽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被国际兽医局定为A类烈性传染病。新城疫的暴发流行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由于疫苗的使  相似文献   

4.
难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nus;NDV)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能感染雉鸡、鸽和野生鹦鹉等多种鸟类,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为主要特征,自1926年印尼首次发现本病以来,世界各国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近年来,虽然总体养鸡水平不断提高,对鸡新城疫防疫越来越重视,但仍有少养场不断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有的养鸡场还爆发典型新城疫,所以,目前鸡新城疫仍是世界各地危害养鸡事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东北地区获得高免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抗体鸡群仍然发生新城疲(ND)的情况,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技术。对所分离的18株鸡菲新城疲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和1株鸽源NDV进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将NDV分离株通过差速离心纯化.以SDS-蛋白酶K(或Trizol法)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其融合蛋白(F)基因532bp或280bp关键片断,经回收克隆到pMD 18-T载体上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GenBank序列号:AY208680-AY208698)。核苷酸和氧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各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3.1%-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5.5%-100%;系统发育进化时分析显示.其中JL-12、HLJ-3为弱毒株.与疫苗株V4同属于基因Ⅰ型;其余17株均为强毒袜.其中HLJ-4、JL-14为Ⅵ型,其余15株均为基因Ⅶ型,由此可见东北地区目前新城疲的流行是由3种不同基因型的NDV毒珠(Ⅰ型、Ⅵ型、Ⅶ型)所发.但以基因Ⅶ型为主.速与我国其他地区和世界上其他国家ND的流行情况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6.
浅淡鸡新城疫的生物学特点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等,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主要侵害鸡、火鸡等家禽和野生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该病,国  相似文献   

7.
<正>鸡新城疫(ND)是由禽副流感病毒型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性、致死性疾病。该病又称亚洲鸡瘟、鸡瘟或伪鸡瘟。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伴有神经症状,粘膜和浆膜出血,感染率和致死率高。鸡新城疫病一直是威胁养鸡业发展的最主要疫病之一,成鸡产蛋严重下降,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危害严重,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  相似文献   

8.
<正>19世纪50年代,新城疫病毒使农场主晚期胃癌的转移受到抑制的情况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新城疫病毒在肿瘤细胞中的复制是在正常细胞中复制的1万倍[1];而且仅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的细胞没有毒副作用。而目前国内外针对癌症肿瘤的治疗还多数依赖于放疗、化疗等手段,这些治疗方法副作用大、对正常的组织器官有所损伤、容易复发、花费高等缺点,故针对新城疫病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新热点之一。本文就新城疫病毒抗肿瘤的作用基础、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东北地区获得高免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ND)抗体鸡群仍然发生新城疫(ND)的情况,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技术,对所分离的18株鸡源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Virus,NDV)和1株鸽源NDV进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将NDV分离株通过差速离心纯化,以SDS-蛋白酶K(或Trizol法)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其融合蛋白(F)基因532bp或280bp关键片断,经回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GenBank序列号:AY208680-AY208698)。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各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3.1%~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5.5%~100%;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其中JL-12、HLJ-3为弱毒株,与疫苗株V4同属于基因Ⅰ型;其余17株均为强毒株,其中HLJ-4、JL-14为Ⅵ型,其余15株均为基因Ⅶ型,由此可见东北地区目前新城疫的流行是由3种不同基因型的NDV毒珠(Ⅰ型、Ⅵ型、Ⅶ型)所发,但以基因Ⅶ型为主,这与我国其他地区和世界上其他国家ND的流行情况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0.
<正>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Virus,NDV)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粘病毒亚科(Paramyxoviri-nae),腮腺炎病毒属(Rubulavirus),禽副粘病毒Ⅰ型(Avian ParamyxovirusⅠ,APMV-Ⅰ)。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约为100~250nm,有囊膜,呈现多形性,囊膜上有纤突,长约8nm,病毒囊膜上的纤突为2种糖蛋白,一种为HN蛋白(Hemagglutinin Neuraminidase),即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另一种为F蛋白(Fusion),也称融合蛋白。病毒粒子的内部为一核心,也就是病毒粒  相似文献   

11.
司振书 《畜禽业》2006,(18):32-33
目前,鸡新城疫主要靠疫苗接种来控制其流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典型新城疫的爆发已逐渐减少,但非典型新城疫却越来越多。我们对聊城市8个县、市、区的部分鸡场进行了免疫效果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各养鸡场对新城疫的免疫非常重视,但在免疫鸡群中依然有新城疫的发生。为了提高免疫效果,特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1免疫鸡群仍发生新城疫的原因1.1新城疫病毒的广泛存在与变异由于养鸡时间过长,健康鸡群可以带毒或排毒,从而鸡舍内被大量新城疫病毒污染,导致新城疫病毒毒株局部发生变异,毒力增强。有人对国内近百个大中型鸡场做了新城疫强毒感染的调…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8)
<正>近年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新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07年研制成功的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疫苗,可以同时预防H5N1禽流感和鸡新城疫两种家禽烈性传染病。2010年研制成功的表达H5亚型HA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载体疫苗,可以显著提高H5N1禽流感的免疫覆盖率。2013年研制成功的H5N1禽流感DNA疫苗,具有易于生产和储存,可以同时诱导细胞和体液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荆防败毒颗粒对NDV活性影响,采用鸡胚法研究了荆防败毒颗粒在鸡胚上对新城疫病毒的作用,即先接种病毒再接种药、先接种药再接种病毒2种方式,并设试验对照组。分别收取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HA)。结果表明,荆防败毒颗粒在2种方式中对NDV影响较强。为ND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使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金芳 《畜禽业》2014,(12):14-15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传播范围极广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实际生产中能对该病进行临床治疗的药物暂时还未研制出,因此生产中只能依靠疫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来预防此病的发生,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目前已研制成功的IBV疫苗有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活病毒载体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等,其中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使用最为普遍也最有效。  相似文献   

15.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时采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的54份血清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流行血清型(seroprevalence)与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而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位为32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流感爆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带毒鸟类的传入。  相似文献   

16.
班志刚 《畜禽业》2009,(6):92-93
<正>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简称鸡瘟),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据病情分典型鸡新城疫和非典型鸡新城疫。典型鸡新城疫病诊断容易,主要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呼噜、头面部发紫);消化道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2,(3):15
<正>本实验分别以HP-PRRSV强毒HuN-F5株及其传代致弱的疫苗病毒株HuN4-F112为亲本病毒,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分别将ORF1a、ORF1b或ORF2-7编码序列在强弱毒之间互换。将6种含有不同嵌合基因的全长病毒基因组的重组质粒体外转录后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1,(6)
<正>前不久,新型新城疫疫苗由美国农业部科学家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疫苗不仅降低了新城疫在家禽中的致死率与发病率,同时也可减少该病毒的传播。美国微生物学家余庆中(音译)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通过反向遗传技术,他们把传统疫苗内的某个基因置换为目前流行毒株的基因,研制出新型疫苗。此新型疫苗的免疫实验结果显示,可保护家禽免于感染,并且用野毒株感染时,能够降低病毒的散播。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取双合烯亚胺酸、盐酸金刚烷胺、双黄连和黄芪多糖对自然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的病鸡进行治疗试验,以评价4种药物对自然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病鸡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双合烯亚胺酸、双黄连和黄芪多糖对自然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病鸡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双合烯亚胺酸对自然感染新城疫病鸡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双黄连和黄芪多糖,治愈率高达90%,有效率达97%,差异极显著(P<0.01);而盐酸金刚烷胺对鸡非典型新城疫治疗效果较差,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正>新城疫是一种由NDV(副黏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不同季节、任何日龄的鸡均可发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可感染200多种不同的禽类,其中鸡最为易感。目前,对新城疫已经进行了普遍的免疫预防,但是该病在养殖业中还是经常发生,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介绍新城疫的免疫与免疫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