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性热应激对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生理指标和机体代谢的影响,并探索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在适应热应激过程中的耐热性能差异。试验选择健康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各8头,于非热应激期、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和热应激末期分别测定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以及血液指标。结果显示,长期热应激状态下,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的生理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离子、抗氧化指标、内分泌激素和HSP70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此外,在热应激状态下,西荷杂交牛的呼吸频率、球蛋白(GLB)、谷草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而西荷杂交牛的谷丙转氨酶(AL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和HSP70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 0.05)。结果表明,持续热应激环境对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的生理指标和机体代谢的影响是相似的,而西荷杂交牛在长期热应激状态下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选择难产率低的蒙贝利亚公牛与荷斯坦母牛杂交,比较蒙×荷杂种牛和纯种荷斯坦牛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结果表明杂种牛在初生~3月龄期间与荷斯坦牛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月龄后,杂种牛体重、胸围、体高等性状都极显著高于同期的荷斯坦牛(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发育早期阶段,体重与胸围、体斜长、十字部高、尻长和腰角宽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91以上(P0.05)。结果表明,选种难产率低的蒙贝利亚公牛与荷斯坦牛杂交,犊牛出生时体重与体尺与荷斯坦牛无差异,但杂种牛表现出更优的增长趋势,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德系西荷杂交繁育体系的遗传改良效果,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后代(F1代、F2代)与荷斯坦牛泌乳、生长发育、直肠温度和性情评分等性状。结果显示:西荷F1、F2代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西荷F1代的乳脂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各组间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西荷牛3月龄和18月龄体高略低于荷斯坦牛,3月龄、6月龄和18月龄西荷F1代胸围和体重均高于荷斯坦牛,西荷牛体况评分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直肠温度及性情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西荷牛夏季直肠温度略低于荷斯坦牛,且性情较荷斯坦牛温顺。综合分析,初步表明西荷杂种牛的综合性能略优于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两阶段饲养对犊牛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将初生健康荷斯坦母犊牛30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两阶段饲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饲养,试验期为180 d,测定试验期内每天的采食量及0,35,60,90,180日龄各组犊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腹泻指数。结果表明:60日龄后试验组犊牛体重高于对照组,增重效果明显,而且犊牛体重有加速趋势;60日龄前各组间不同日龄犊牛胸围、管围、体斜长、体高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犊牛管围的变化幅度也很小;试验组犊牛90,180日龄胸围、管围、体高、体斜长均高于对照组,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犊牛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省317.05元/头,每头犊牛降低饲养成本12.6%,经济效益可观。说明两阶段饲养对犊牛体重、体尺、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对促进后期犊牛的生长有积极影响,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的育肥及屠宰性能,实验选择5月龄、体重150~200kg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简称西荷杂种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育肥372 d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德系西门塔尔与西荷杂种牛的全期增重、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西荷杂种牛屠宰率、皮率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而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则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德系西门塔与西荷杂种牛净肉率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P0.01);德系西门塔尔的肉骨比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德系西门塔尔、西荷杂种牛与荷斯坦三者皮厚之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且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差异极显著(P0.01);德系西门塔尔牛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除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和皮厚外,其余生长、胴体性状各指标杂种优势率均为正值;除肉的pH、系水力外,其余肉质性状杂种优势率为负值。由此可见,西荷杂种一代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较其母本品种荷斯坦牛有较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及其杂种后代牛的肉用性能与育肥经济效益。选择5月龄左右、体重在150~200 kg之间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分组育肥后称重、屠宰并测算。结果显示:德系西门塔尔牛、西荷杂种牛的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西荷杂种牛屠宰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而德系西门塔尔牛屠宰率与荷斯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净肉率指标上,也表现为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西荷杂种牛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在同等条件下,不考虑人工、设备折旧、水电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西荷杂种牛的收益要远高于荷斯坦牛。综上所述,德系西门塔尔牛、西荷杂种后代牛与荷斯坦牛相比,具有更优的肉用性能,且屠宰后的综合收益更高,德系西门塔尔牛改良中低产荷斯坦牛的杂交模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荷斯坦公犊牛日增重和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1月龄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公犊牛2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集健康的荷斯坦新生胎牛的脐带组织,通过胰酶消化筛选法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试验组公犊牛注射干细胞3×105个/kg(稀释至8 m L颈静脉注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为155 d。结果表明:注射UC-MSCs后,4,5,6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血清中生长抑素(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血清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移植UC-MSCs能显著增加荷斯坦公犊牛的体增重,降低血清中生长激素(GH)、SS、瘦素(LEP)的水平,提高血清中T4、T3水平,而血清中这些激素水平与公犊牛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肉用母牛哺乳期日粮营养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产犊后带犊的西门塔尔杂交母牛(西门塔尔牛×西杂黄牛)24头分为3组,每组8头,按肉牛饲养标准及哺乳期产奶量6.0,5.0,4.0 kg分别设为试验1,2,3组,试验期为100 d,测定试验牛采食量及犊牛初生、1月龄、3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3月龄体重、胸围显著高于试验2组犊牛(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体斜长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5);试验1,2,3组犊牛体高、十字部高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2组犊牛初生~3月龄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试验1组犊牛胸围增加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西杂母牛哺乳期饲喂高营养水平(试验1组)日粮有利于提高犊牛生长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牛杂交产生的1代乳肉兼用犊牛的生长规律,测定了50头F_1代犊牛从初生到6月龄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结果表明,西×荷F_1犊牛生长速度要快于本地荷斯坦犊牛,能够更早地达到配种体重;在6月龄时体重、体高、胸围、体斜长和管围分别为210.4kg、103cm、134.5cm、198.58cm、15.67cm。可以得出,西×荷杂交产生的乳肉兼用牛在河北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下,其生长发育良好,适合在河北省养殖。  相似文献   

10.
引进西门塔尔种公牛在攀枝花市二半山区开展杂交改良示范,3年累计产西本F1代犊牛255头。测定体尺、体重指标分析,结果表明:6月龄和12月龄段,西本F1与本地黄牛的体重、体高、胸围、体斜长、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而腰角宽差异不显著(P0.05);6月龄段的西本F1比本地黄牛增重48kg,头均增收1 344元,12月龄段西本F1比本地黄牛增重64.8kg,头均增收1 806元。说明西门塔尔牛做父本改良本地黄牛杂交优势明显,可在攀枝花市二半山区黄牛杂交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郏县红牛犊牛补饲精料对其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分别选择25头郏县红牛新生犊牛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从7日龄开始补饲精料,每头犊牛进行为期180 d的补饲试验,4月龄断奶;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哺喂,6月龄断奶。测定初生和6月龄时的体重和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坐骨端宽等体尺指标,且进行了补饲犊牛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初生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月龄体重、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初生体尺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6月龄时试验组体高和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长、管围和坐骨端宽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平均每头犊牛比对照组纯增效益556.5元。说明郏县红牛犊牛补饲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有利的影响,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德系西门塔尔牛在散栏式奶牛场与荷斯坦牛杂交利用的效果。结果显示,西荷F_1牛乳脂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产奶量、乳中体细胞数低于荷斯坦牛,但差异不显著。10~12月分娩的西荷F_1牛产后空怀期88d,比荷斯坦牛(产后空怀期104.2d)缩短了16.2d。西荷F_1牛12月龄、24月龄体高略低于荷斯坦牛,36月龄体高显著低于荷斯坦牛;12月龄、24月龄、36月龄体长、胸围、体重均大于荷斯坦牛,但差异不显著。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利用在散栏式奶牛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荷斯坦犊牛24头,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头。试验组犊牛生后5d饲喂初乳,以后饲喂代乳粉直至60日龄;对照组始终饲喂牛奶至6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792g,对照组平均日增重695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3.96%,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体高、胸围分别增长9.37cm、14.60cm;对照组分别增长8.36cm、11.70cm,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1cm、2.90cm,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犊牛每头可以节省88元的直接费用。说明代乳粉代替牛乳可以达到良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瘤胃微生物菌群对犊牛早期断奶的影响,试验选择10日龄的荷斯坦小公犊牛3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头,试验组分别于10,13,20日龄时投喂同群成年牛瘤胃液10,50,100 m L,并在15日龄时对其补饲开食料,对照组犊牛除不进行瘤胃液投喂处理,其他饲养管理与试验组相同。分别在犊牛初生2 h后、断奶当天进行体尺、体重测量。结果表明:采用成年牛瘤胃液投喂犊牛并实施早期断奶可实现55 d左右早期断奶,断奶后试验组与对照组(75 d左右断奶)体重和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断奶时间试验组却较对照组提前了20 d,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犊牛腹泻发病率较对照组低33.3%,效果非常明显。说明在犊牛培育期间采用成年牛瘤胃液投喂犊牛可以使犊牛瘤胃微生物菌群提早建立,促进犊牛瘤胃消化机能发育,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缩短犊牛断奶时间,实现早期断奶,同时减少腹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研究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分为德系西门塔尔的弗莱维赫牛和法系西门塔尔的蒙贝利亚牛)与中国荷斯坦牛杂交的效果,本研究选择在相同饲养环境下的蒙荷F1(蒙贝利亚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子一代)、弗荷F1(弗莱维赫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子一代)作为研究对象,并与纯种荷斯坦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乳肉兼用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后代具有良好的产奶性能,肉用价值更高。产奶量方面,蒙荷F1与弗荷F1均低于纯种荷斯坦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奶质方面,蒙荷F1与弗荷F1的乳蛋白率、乳糖率均高于纯种荷斯坦牛,且差异显著(P0.05)。蒙荷F1与弗荷F1的体重均高于纯种荷斯坦牛,且差异显著(P0.05)。可以得出,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中国荷斯坦牛的杂交一代在牛奶品质、产奶稳定性及肉用性能方面均优于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高温高湿气候的奶牛养殖种群,本研究对荷斯坦奶牛、娟姗牛、娟荷杂交一代奶牛进行了耐热生理、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持续热应激刺激下奶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均显著增加(P0.05),娟姗牛组的生理指标波动性小,耐热性好;血清中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HSP70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TC、Alb、TP上升幅度为娟姗牛组娟杂牛组荷斯坦牛组,HSP70的上升幅度为娟杂牛组娟姗牛组荷斯坦牛组;热应激使T_3、T_4及SOD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T_3、T_4下降幅度最大的均为娟杂牛组(66.10%和42.93%),而SOD下降幅度最大的为荷斯坦牛组(49.76%)。综上所述,在热应激条件下,娟姗牛的生理指标适应度优于娟杂牛和荷斯坦牛;在抗病能力及热适应性的生化指标方面娟姗牛和娟杂牛均优于荷斯坦牛;在降低热增耗及HSP70表达量方面娟杂牛优于娟姗牛和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在牛奶(或液体代乳)中添加天然纤维浓缩物VITACEL对犊牛早期生长发育(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腹泻情况)的影响,选用6日龄荷斯坦母犊22头,依据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牛奶中添加1%天然纤维浓缩物VITACEL,试验期39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体重、日增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在试验结束时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犊牛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48.03%。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状况及差异,选择5月龄、体重150~200 kg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简称西荷杂种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育肥372 d后屠宰测定其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德系西门塔尔牛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1),白细胞、中性细胞数、中性细胞比率、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处于居中水平;荷斯坦牛白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中性细胞数、中性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1),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则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牛(P<0.01);西荷杂种牛白细胞、游离甲状腺素、皮质醇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牛(P<0.05),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嗜碱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1),血小板压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荷斯坦牛血清钾离子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牛(P<0.05),德系西门塔尔牛游离甲状腺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荷斯坦牛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其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说明,西荷杂种牛抗病力和抗逆性较强,德系西门塔尔牛代谢旺盛,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择40头30日龄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犊牛40日龄早期断奶试验,试验组犊牛40日龄断奶后完全用代乳料喂至100日龄,对照组按常规饲养,正常喂奶至100日龄。结果表明:对照组60日龄时犊牛体质量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100日龄时2组间体质量和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后,试验组犊牛的培育成本比对照组下降36.67%,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蒙脱石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选择1日龄体重相近的荷斯坦母犊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常乳不添加蒙脱石,试验组常乳添加80 g/(d·头)蒙脱石,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常乳中添加蒙脱石,哺乳犊牛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全期,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6~30日龄,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全期,试验组与对照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16~30日龄、31~45日龄和46~60日龄,试验组犊牛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犊牛(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蒙脱石极显著降低犊牛血清总蛋白的含量(P0.01)。研究表明,在哺乳期犊牛常乳中添加蒙脱石可以有效降低犊牛腹泻率,但对犊牛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