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近年来,"互联网+"概念被引入各行业的发展中,并逐渐被公众所认知,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发展,同时改变了人们固有思维模式,提升了思想的维度与空间。公共图书馆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也要结合"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思维来改变现有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状态,充分利用互联网、VPN、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技术,改变公共图书馆原有固化的服务模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度,推动社会公众文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7,(12)
<正>新技术、新科技、新模式会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近几年,国家多次提出"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等全新概念,这也让传统的一二三产业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市场需求在改变,同样推动着产业模式的改变。产业适应生活发展脚步,各个行业都在追求着高效率、低成本的快餐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层渗透,优秀的电商平台应运而生,B2B、B2C、C2C等电商模式也随之衍生,其实从客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能改变农资市场环境,影响农资营销策略选择。在梳理农资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兴起为农资市场带来的影响,并以国内领先的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平台——中化MAP为例,阐述了农资企业深耕农技服务,延伸农资营销链条,满足农户多元需求的成功营销经验,以期探索出一条紧跟移动互联网资源整合步伐、把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机遇、开创"移动互联网+农技服务"的营销模式、推动农资营销策略转型升级的典型道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互联网"在花卉各产业链的应用,进行了"+互联网"在花卉产业链的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运用现状的调查,对其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优化了花卉产业供给侧结构。在生产环节,可根据销售记录分辨市场需求,确定品种选育策略和结构;另外,"+互联网"将智能化调控技术传送到生产基地,提高产品质量。在销售环节,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微信等加强宣传,并增加了网上销售平台,同时销售模式多元化,极大提升了经济效益。建议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分别采取措施,高效运用"花卉产业+互联网"模式,让"花卉产业+互联网"发挥更大的市场效能。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9,(4)
<正>"共享农庄"简而言之就是遵循"三权分置"原则,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农村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形成一房一院一地,并根据需求改造为市民田园生活、度假养生、文化创意产业等多种模式,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城市租赁住房需求对接,形成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城市消费者"四赢"局面。"庄家共享农庄"是全国领先的闲置农宅运营服务平台,采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市场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农资行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文章基于"网上供销社"与"田田圈"两种典型模式分析我国农资服务模式发展现状,总结阻碍我国现代农资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新型农资服务模式,为繁荣农资市场、实现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持。为了对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本文深入研究了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不同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对建设智慧农村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互联网+农业"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应运而生。农产品生产环节中,农用物资、技术服务的改变、由人工到智能的转化、多主体的参与,都对未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从现阶段"互联网+农业"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的问题出发,提出规范"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产品生产环节法律责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行业产能过剩、流通成本增加、农村土地流转加速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导致原有的农资经营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云农股份的破局之道是:整合资源、转型升级、创新机制。在朱华国的内心,云农股份无论如何发展和壮大,坚守为农服务的初心是没有改变的。他提出以农为本,以农为先,不忘初心,服务"三农",向"做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对于农资流通行业来说,是艰难而又精彩的一年。一方面,国家倡导"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使得以注重销售量的流通企业不得不站在为了实现企业、行业和农业持续发展的高度调整经营思路,积极创新;另一方面,站在"互联网+"的风口,积极利用渠道和服务优势,用互联网思维去拥抱挑战。创新服务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出现了新的趋势,“互联网+”的提出,将进一步加快虚拟图书馆的发展,推动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步伐,对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带来深刻变革。基于这种变革的影响,提出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界应重视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数据资源、发挥技术驱动作用、提升读者的用户体验等服务创新问题,希望对“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农业部召开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农业开放入世、农民工大量进城之后,又一轮指导农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规则模式的改变与创新。要抓好市场信息服务、试点示范和信息进村入户,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农产品网上交易额占比达到8%。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3月,自从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国内迅速掀起了一场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改造农业的大潮。如今,以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服务产业正在兴起,"互联网+农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据有关机构的测算,中国农业仅化肥、种子、饲料三类农资的市场规模就超过万亿元。各界普遍看好"互联网+农业"这一新兴经营模式。众所周知,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城  相似文献   

14.
正董金锋反复强调说,未来丰信将会更加持续专注于种植服务的"最后一百米",不断完善和升级模式,让农户变得更懒、让加盟伙伴赚钱更轻松;丰信也将变得更加开放,与更多伙伴一起,互换资源、共同发展,共创共享"互联网+农业"的大未来。丰信农业深耕农业服务8年,借助互联网力量将农业服务与农户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种植服务为核心、"全现款、零库存"为特点的农资经营、农技服务新模式——丰信模式。很多人以为丰信模式是卖农资的一种新套路、新方法,其实这是对丰信农业的误解,董金锋介绍说,丰信模式实际上是一套帮助农户种好地的服务体系,通过线上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农村市场同所有行业一样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前,原有的农村市场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所改变。从农资上网到电商进村,从农产品进社区到消费品下乡,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传统农村的渠道、模式、物流和服务。特别是农业生产上端的农资电商热潮、下端的农产品网站销售以及串联上下游的农村金融互联网化等三大农村生产关系板块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此,中华合作时报社成立了"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课题组"以农资电商模式、县域金融互联网化、农产品电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农业各学科交叉融合呈活跃态势,"互联网+农业"对推动传统产业、传统经营模式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重点研究了在"互联网+"时代潮流下,黑龙江省如何将互联网思维与农业深度融合,为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服务在线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4):126-127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竞争力仍然很弱,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来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需要新理念来推动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要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尤其是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来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视角下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重塑产业链;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化;农产品流通模式升级四个方面。最后从生产环节融合(主要包括全程实时监控、精准化生产、生产云服务)、流通过程融合、全产业链纵向融合(包括产销直接对接、链条信息共享)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190-191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所谓"智慧养老",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养老服务行业进行改造升级,拓展养老服务产业链,进而促进养老服务业内容创新、模式革新和机制创新,未来必将空间无限。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8):128-129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家装行业面临的挑战巨大,如何在移动设备中拓宽业务模式是难题之一。为迎合市场需求,传统的互联网家装行业必须转型。运用互动营销模式、加强个人专业化服务、拓宽企业增值服务、创新用户消费体验都是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逐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零售模式,"新零售"时代下各类市场主体互相联系更趋紧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更趋成熟。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等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和综述,分析了"互联网+"模式下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与挑战,认为当前"互联网+"模式下农产品流通产业面临以下4个方面的发展瓶颈:社会物流总额中农产品物流占比逐年递减;农产品流通成本较高,制约了整个产业的集约发展;信息壁垒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流通中的农产品损耗率和隐患率居高不下。同时,通过构建模型论述了"新零售"模式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内外升级的动力和理论机理。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契机,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指向性和精准性;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的规范发展;拓展跨境流通渠道和优化全程服务并重,以迎合市场绿色健康的消费偏好为目标,完善"新零售"时代下农产品流通产业高质量集约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