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陇原传真     
<正>高台:大力实施农田林网更新工程高台县对全县农田林网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现状调查,积极探索实施县林业局规划设计、免费提供苗木,镇林业站提供技术指导,镇政府协调灌水,村委会组织村民栽植,农户自行管护的"五位一体"农田林网栽植管护模式。建立完善各种体制机制,建立以植定伐和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部重沙区农田林网更新问题深入的探讨,以农田林网防护效益持续发挥为切入点,确立林网合理更新龄,更新方式方法,为北部重风沙区农田林网三大效益的持续发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总结浙江省各地建设农田林网的生产经验和对农田林网的效益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农田林网造林典型设计的各种技术要素:造林原则、林带走向、网格大小、树种选择、沿海防风林带和农田林网等造林典型设计图式,为推动防护林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淮北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心圣  张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57-3357,3359
从加快建设濉溪县农田林网,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详细地论述农田林网建设的三大作用。重点介绍了当前濉溪县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五大问题,即: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网格不达标,造林保存率、成活率较低。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科学进行农田林网建设规划:构筑农田林网体系建设骨架;大力推进林权改革,增强林业发展动力;注重科技,强化质量,加强管护,保护绿化成果等加快发展措施。笔者从农田林网的效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3个方面,分析了加快农田林网建设,推动当前造林绿化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化隆县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化隆县浅山、脑山地区农田林网营造技术的探讨,并进行综合效益分析比较,得出最佳方案,对今后全县山地农田林网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前言我国对农田林网的气象效益和促进农田粮食增产的作用研究的较多。但对把农田林网看作一种利用林木构成林网保护农作物生长的农田生态系统,研究其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的问题等,则未见报导。这项研究,是对林网林木与农作物的生物产量、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作出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完整地评定农田林网的效益,对林网林木的全树利用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学院林学系副主任梁朝义带领由六名讲师和十四名学生组成的平原绿化小分队,八月八日奔赴许昌县搞农田林网规划设计。许昌县今冬明春准备普及农田林网,一年实现平原绿化。为了使农田林网的规划建立在科学的基  相似文献   

8.
殷赟 《北京农业》2014,(33):120
从加快建设高台县农田林网,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详细地论述农田林网建设的三大作用,重点介绍了当前高台县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五大问题,结构不合理,网络不达标,造林保存率、成活率较低,分析了农田林网的效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为推动当前造林绿化跨越式发展的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和田绿洲农田林网生长情况和更新采伐现状,确定其合理的更新采伐年龄,为确定农田林网杨树采伐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和田地区和田县和墨玉县不同年龄新疆杨生长材料,采用林木生长数学预测模型中常用的Logistic方法对树高和胸径建立生长模型,确定农田林网的防护林成熟、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时期.[结果]根据农田林网的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和经济成熟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和田地区农田林网杨树的合理更新年龄为23 ~ 28 a.[结论]确定了农田林网杨树更新年龄,为农田林网的科学经营、更新和永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的标准和内容,提出里下河地区发展农田林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的标准和内容,提出里下河地区发展农田林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农田林网半带更新的气象效应及其对小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半带更新后的林网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防护效益的永续性。这种更新方式在生产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农田林网半带更新的气象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农田林网半带更新的气象效应及其对小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半带更新后的林网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防护效益的永续性。这种更新方式在生产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也正在急剧变化,这就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工作变成重要研究课题。为了保障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齐头并进,我国的各地区都积极建设农田林网。作为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之一的农田防护林,拥有降低风速、调节气候和防范自然灾害的价值,可以对农田的灾害产生遏制的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农田林网和农田林网防护林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改进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农田林网的建设,有效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农田林网化“三大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藁城市农田林网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涌现出一批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典型。但仍有必要大力宣传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三大效益”,恢复和发挥平原林业应有地位和作用。1 农业防护效益 据科学测定:有农田林网的耕地,可有效减免旱涝、风沙、干热风、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可有效改变农田小气候:平均降低风速38%,冬春秋三季可提高气温1℃~2℃,提高地温1℃~2℃,夏季平均降低气温1℃~3℃,降低绝对最高气温4.2℃,土地耕作层含水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清雪 《新农业》2023,(6):88-89
农田林网化建设是国土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田林网是农业生态的重要屏障,它能改善田间小气候,调节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降低风速,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农业丰收。同时,也能固持土壤,避免水土流失,保护道路沟渠,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随着严格的土地政策进一步落实,农田林网化建设成为平原地区绿化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来,我省农田林网发展很快,发展早的已成林成材,发挥了农田林网防护的作用,不仅生产了大量木材,而且对改变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起着多种效益.如何持续不断地发挥农田林网的最大效益,这是摆在我们林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林业本身特点所决定,因为森林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它有再生性,即采伐以后还可以再生产,因此要发挥人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林网资源的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平罗县农田林网发展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以为促进该县农田林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高台县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发展的现状,全面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台县农田林网建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对高台县农田林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全县农田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全县林业实际,提出了今后农田林网建设的对策措施。农田林网工程是一项惠农工程,是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多年来,完善的农田林网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抵御自然灾害,美化农村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农田林网建设现状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干流下段,全县总土地面积663.8万亩,其中耕地42.05万亩,全境中部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