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是当今世界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它和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特别是在中国和日本,饮茶,品茶,讲究茶道,茶叶几乎遍及每个家庭。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我国就发现了茶及茶的解毒作用。从此以后,茶从野生进入人工栽培时代,被人类作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而应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茶的功效认识的提高而不断完善。一、茶叶的分类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规范的茶叶分类方法,不同种类茶叶的命名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根据形状命名,如六安瓜片、君山银针、碧螺春等;有的是根据外形、色泽或汤色命名,如绿茶、红…  相似文献   

2.
《中国乳业》2006,(3):63
世界著名的专业展览公司——德国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将于2006年9月4-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三大专业食品及食品包装机械展览会,它们分别是专注于食品和饮料的“2006世界食品中国展览会”,展示甜食和休闲食品的“2006中国国际甜食及休闲食品展览会”和搭建食品、饮料处理和包装技术平台的“2006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机械展览会”。  相似文献   

3.
当你美美地品一杯茶时,你可知道我国茶文化之"最"吗? 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据<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神农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茶叶为世界三大饮料(另两种为咖啡、可可)之"圣品",享有"东方恩物"、"绿色金子"的美誉.举世公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4.
一句话消息     
● 国际流行的新型食品包装:抗菌包装、吸水包装、温度控制包装、释放香味包装、抗雾包装、释放远红外线的包装、除臭味的包装。● 世界饮料的发展趋势:重视天然成份,加强研制具有热带风味的果汁饮料,开发保健减肥饮料,开发蔬茶汁饮料。● 世界茶叶市场新趋势:高档化、保健化、速溶化、食品化、饮料化、包装多样化。● 1999年美国稻谷预计将达到2.07亿英担,创最高记录,比1998年高10%。● 预计1999/2000年度世界稻谷的产量将达3.888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世界稻谷贸易量在1999/2000年…  相似文献   

5.
纯天然饮品──青健茶(神茶)徐卿(江西省修水县保健食品研究所)雾漫青钱蕴物华,紫云深处灿薪芽。滴来配制成佳饮,益智强身惠万家。大然饮料“青健茶(神茶)”系列产品开发,是在挖掘民间秘方的基础上进行的。于1979年列入省al.技“七五”规划攻关项目,19...  相似文献   

6.
浅谈茶之药用及保健功效杨普香(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茶为三大饮料之一,但就营养、保健功效而言,茶居首位。茶从神农时期开始就被认为有药用功效,对于茶的药用功效90年代以前已在作用机理和实用性上有了明显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体外试验。近几年,研...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上各地的茶树、饮茶风俗均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从而发展、普及。当茶叶刚被发现时,只是作为药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进化,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交流,茶叶逐渐由药用演变为日常的饮料。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 ,人们对茶叶的定性概说大体上是“三大无酒精的饮料之一”、“保健饮料” ,“纯天然饮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茶叶的认识上有了升华 ,比如说 :“茶不仅可以止渴提神、益思清心、健身体而且可以健心灵” ;从“两个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来说 ,是人类的良智和财富。在这方面有很多理念。根据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不完全的统计资料 ,世界上每人每年平均饮茶在 1kg以上的人均饮茶量较多的国家 (地区 )有如下 13个 :爱尔兰 (3 17)、英国 (2 5 3)、科威特 (2 5 2 )、土耳其(2 0 2 )、卡塔尔 (1 76 )、巴林 (1 6 7)、香…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中,茶叶堪称最经济实惠的保健饮料,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茶叶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分离提取出了多种特殊生化物质,如茶单宁、咖啡碱、茶皂素、各种有机酸、食用色素、抗氧化剂等等。这些特殊生化物质广泛运用于医药业,化工业及食品业、为茶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本文拟对天然茶色素研制略作叙述,以期推动天然茶色素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新型饮料—台湾泡沫茶林更生(福建农业大学)泡沫茶是继刚普及不久的罐装冷茶之后在台湾兴起的一种新型茶饮料,是中国传统的“斗茶”泡制技术和西方鸡尾酒的调制技巧相结合的产物。一、泡沫茶台湾的泡沫茶在调制时先将茶叶泡成汤,然后将茶汤放入调某器内,加入冰块、牛...  相似文献   

11.
茶中清趣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古人以茶疗疾,以茶人馔,以茶代酒。到唐代时,茶的功用被认识得比较全面,它的饮用范围因此越来越广泛。古代饮料浆、酒、茶,在唐时已将它们的用途明白区别为三个:救渴用浆,解忧用酒,清心提神用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茶叶的饮用逐渐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80年代以来,日;美、中国台湾茶水饮料的生产和消费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美国1993年即饮冰茶销售额达1.80亿美元,中国台湾1993年茶饮料消费额达4.4亿美元,占饮料市场总消费额的1/3以上。日本乌龙茶水的生产和消费正以25%的年递增率增长。在这种势下,我国大陆于80年代中期也曾一度出现了茶饮料开发热,产生了茶可乐,茶汽酒及桃茗、桔茗等茶水饮料产品,但因包装落后,品质不稳定以及缺少特色,加以宣传推销不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未能形成稳定的市场。表明…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旅游属新兴文化旅游范畴,是茶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茶文化旅游,要有三方面优势:一要有兴盛的茶文化,二要有强大的茶产业,三要有响亮的茶品牌。茶为世界流行的一种健康饮料,日消费量达40多亿杯,我国倡导“茶为国饮”,每年消费的茶60余万t,可见爱茶的人之多。狗牯脑茶是我国传统名茶,其品牌在全省、全国都有极好声誉,经过百年历史长河,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基础。近年来,其产地遂川县加大了生态环境、乡村公路建设力度,“红”、“绿”旅游资源效益已逐渐显现:碧洲白水仙、汤湖温泉、安村水库、大汾热水洲、南风面登山探幽、营…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略阳县是全国杜仲基地,经多年努力,到1996年底,全县杜仲地存达7500万株。杜仲基地规模的发展,提高、促进了杜仲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在西北大学、西北林学院等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已开发研制出杜仲系列保健茶、杜仲可乐、杜仲酒、杜仲双功醋、杜仲酱油、杜仲叶浸膏粉等系列产品。“杜仲可乐”饮料被卫生部批准为全国新型的保健型饮料产品,并被国家体委指定为运动员专用饮料,年产量可达5000吨。“秦仙”牌杜仲系列茶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家。略阳杜仲开发结硕果  相似文献   

15.
鹅肥肝是公认的世界三大美食之一.享有世界“绿色食品之王”之称,是国际上畅销的珍贵食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的消费空间也越来越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史考略吴英藩(江西省蚕茶研究所33020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远古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已发现和利用茶叶,如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22~1116年、我国巴蜀就有茶叶为“贡品”的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2007,(10):75-75
在世界各国备受欢迎的乳酸菌饮料目前在中国市场迅速“走红”,正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中国乳酸菌奶饮料的年总产量已突破50万吨,年产值突破2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营养丰富,色泽艳丽,香气浓郁,酸甜适度,令人闻之则思念,望则垂涎,食则甘美,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果品之一。橙汁是世界上第一大果汁,柑桔(橙)汁与茶和咖啡齐名,被誉为当今世界的三大饮料[1]。另外还可加工制成桔瓣罐头、粒粒橙、粒粒柚、柑桔酒、蜜饯、柑桔酱、果珍、蟹酿橙、桔汤等;桔皮经加工还可制成一道别有风味的菜肴。随  相似文献   

19.
桑叶制品在日本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今世界,各国有关学者都在极力寻求天然、安全、保健性食品和饮料的开发。这种回归自然的愿望已成为走向21世纪的趋势。近些年,国内外特别是日本,对研究和利用桑叶制品十分红火,饮用桑叶茶方兴未艾。我国也有桑叶制茶等报道,前景看好。本文侧重日本近些年在桑叶茶的研究和利用方面予以叙述,它将会对我国展开桑叶茶的研制和交流具有极其珍贵的参考价值。1 概况桑是桑科、桑属植物的泛称,树高有时可达10m,落叶乔木。在日本所栽培的桑,其原种来自MorusbombycisKoidz、M.albaL.和M.latifol…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吉林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三大一强”的战略目标,加速畜牧业大省建设的步伐,省牧业管理局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无特定疫病区的战略构想。笔者认为.这一构想是确保吉林省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使畜禽及其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特别是使牧业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循环,建设畜牧业大省.实现由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跨越的必由之路。一、建立政府决策指挥体系首先,应由政府牵头,逐级成立相应的无持走疫病区工程建设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无特定疫病区工程建设的宏观调控指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