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2年试验,分析了在吉林省土壤与气候条件下,氮肥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得出了氮肥在40-240kg/hm2用量条件下,增产20.17%-150.72%,每kg氮肥增产0.0167-0.0327t稻谷,增产率为0.45%-0.94%。高产处理中(9.35-9.68t/hm2),有6.95%-8.47%的产量来自于磷、钾肥贡献,纯氮肥贡献率53.82%-55.94%,土壤基础肥力贡献率37.11%-37.71%。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氮肥用量160-200kg/hm2,增产率较高,每kg氮肥可以增产0.0318-0.0327t稻谷。氮肥施用水平低于80kg/hm2或高于200kg/hm2,氮肥增产率下降。在磷、钾肥固定的条件下,最高产量的氮肥施肥量为205.54-210.95kg/hm2,产量可以达到8.99-9.12t/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素水平下施用钾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贵州地区不同氮素水平下的钾肥用量对花生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下,花生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着增加,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量时,花生产量达到最高值,在这个基础上增加钾肥用量,花生产量不但不增加,反而下降。不同氮素水平下,都以钾2(K2O 135.0kg/hm^2)水平时,花生产量最高。分别较不施钾增产20.60%和18.99%。施用钾肥能抑制花生植株徒长并且增加花生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和出仁率。施用钾肥增加纯收入118.35~2194.00元/hm^2,增幅1.02%~18.92%。  相似文献   

3.
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采用田间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麦秸量足的条件下以7500kg/hm^2还田效果最佳,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9.3%,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0.08个百分点,比试验前提高0.06个百分点。低于3750kg/hm^2效果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氮肥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下不同施氮量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增施氮肥,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增长幅度不同,覆膜栽培优于露地栽培,中单2提高1008~1240kg/hm^(覆膜)、436~453kg/hm^(露地),户单4增长1551~1989kg/hm^(覆膜)、663~685kg/hm^(露地),豫玉22号增加1364~1376kg/hm^(覆膜)、67~90kg/hm^(露地);玉米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O.67%~0.76%(覆膜)、0.42%~0.66%(露地),但淀粉含量减少0.96%~1.71%(覆膜)、0—0.1%(露地);覆膜栽培不仅能提高玉米单产(688~2559kg/hm^),而且具有增大籽粒容重(4.7~26.7g/L),增加玉米籽粒淀粉含量(0.48%~2.86%),降低单位籽粒中蛋白质(0.3%~l_84%)的作用。春覆膜栽培在提高单产的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玉米主要品质的产出量。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水稻单产一直在6t/hm^2徘徊,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峰值16亿。按照人均保证400kg的粮食生产量,届时全国粮食总产必须达到6.4亿t。按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的40%预测,到时稻谷产量需2.56亿t。如果我国一直保持1997年水稻播种面积,2030年我国稻谷总产量必须增加0.56亿t,单产达到8.059t/hm^2。未来30年,我国水稻育种者担负着将水稻品质进一步优质化、绿色化(无污染),大幅度提高单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Ⅱ优98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1年参加云南省区试,平均产量10450kg/hm^2,比对照增产11.73%,达极显著水平,是10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唯一比对照显著增产的品种。2000~2001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857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6%,达极显著水平。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稻新组合区试,平均产量9712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7.0%,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公司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9481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98%,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及追肥时期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0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达极显著水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密度与追肥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追肥时期、密度、钾肥。同时得到,在川西麦区绵阳30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156.6~183.0万/hm^2基本苗,纯氮量159.3~166.95kg/hm^2,P2O5用量137.625~144.375kg/hm^2,K2O用量216.75~244.5kg/hm^2,追肥时期以拔节期或孕穗期为宜。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0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1日。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肥效应、氮素平衡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25kg/hm^2(处理N3)时,产量最高达8378.02kg/hm^2,比对照(处理N00)增产29.78%,达极显著水平;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曲线呈波浪状变化趋势,40em土层附近出现一个累积峰;适量施氮有利于土壤无机氮平衡,过量减产施氮(N;)使氮素损失高达230.53kg/hm^2,氮素利用率降至10.47%;兼顾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高施氮量为249.06kg/hm^2。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下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霍竹  王璞  付晋峰 《华北农学报》2005,20(1):100-104
氮肥施用过量、肥效低下以及持续增产效果不显著一直以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近年来,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试验在向当地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了传统施氮处理(300kg/hm^2),依据叶片诊断技术所确定的玉米需肥量设置了优化施氮处理(60kg/hm^2),以不施氮肥作为对照,研究了北京郊区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得到如下结果: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株高、叶面积、茎粗、节根等影响不明显;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传统施氮、优化施氮条件下夏玉米产量分别达到7297.65kg/hm^2、7385.1kg/hm^2,产量效应几乎没有差异;然而对照处理只有5485.65kg/hm^2,传统施氮、优化施氮增产达到了33.03%和34.63%;优化施氮大大减少了氮肥使用量,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高产示范结果表明:新品种黔兴201平均单产11.664t/hm^2,较对照会单4号增产3.914t/hm^2,增产率为48.05%;最高单产16.575t/hm^2。高产栽培措施为:播种期春播4月5~15日,夏播5月10~20日;密度6.75万~9万株/hm^2;底施农家肥22.5~30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45~0.75t/hm^2;追肥(尿素)的施用量分别为:苗肥0.15~0.225t/hm^2、穗肥0.45~0.6t/hm^2、粒肥0.15~0.225t/h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动态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超级水稻准两优527为研究材料,在N、P、K配比一致的前提下,设计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了肥料对水稻营养动态及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0~315kg/hm^2的施肥范围内,肥料能显著提高水稻植株的养分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植株养分含量与籽粒产量及肥料施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将施氮量从315kg/hm^2降至270kg/hm^2,处理间籽粒产量有所增加,但植株氮、磷、钾素含量无明显差异。可以通过调控监测与水稻产量相关性比较增强植株氮、磷、钾养分动态变化,适时增施氮、钾肥,合理施用磷肥,达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改善籽粒品质的目的。在本试验条件下,磷肥和钾肥用量为P2O5 135kg/hm^2、K2O2 70kg/hm^2,氮肥为N270kg/hm^2的情况下,且于抽稳期深施稳肥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兼顾产量和效益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20的年温州市示范推广两优培九面积0.149万hn^2,平均产量为7.501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06%,其中高产田块为永嘉县乌牛镇一丘0.062hm^2经测产验收产量为10.275t/hm^2,2001年温州市示范推广两优培九1.070万hm^2,平均产量7.187t/hm^2,比汕优63增产8.85%,其中高产田块为平阳县腾蛟镇0.08hm^2经测产验收产量为10.207t/hm^2;  相似文献   

13.
该品种在2001~2002年两年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75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0%。2002年贵州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837kg/hm^2,比对照增产8.5%。黔东南州种子公司2003年安排在全州16个县(市)进行生产示范,最高产量10852kg/hm^2,最低产量7545kg/hm^2,平均产量9186kg/hm^2。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77.2%,整精米率60.4%,垩白粒率24%,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20.85%,胶稠度50mm,粒长6.7mm,粒型长宽比2.9,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14.
范辉 《耕作与栽培》2003,(4):14-14,41
沼液浸种不同处理比较、结果表明,A,B,C处理(沼液浸种)增产稻谷101.4kg/667m^2,72.8kg/667m^2,56.8kg/667m^2。与对照产量差异极显著,生育、经济性状都得到改善。白根数增加1.4~7.1个/株,单株茎蘖增加0.8~1.0个,千粒重增加0.6~1.4g;A处理(沼液浸种48h)比B,C处理(沼液浸种36h,24h)增产稻谷28.6kg/667m^2,44.6kg/667m^2.产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王伟  何庆才  赵致 《种子》2008,27(5):69-72
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影响黔麦16生长的基本苗、N、P2O5,K2O等因子与极限群体量完成时间、极限群体量、有效穗量与分蘖死亡率等小麦群体指标的量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达到极限群体量的天数、极限群体量以及有效穗量都与栽培因子联系很大,三者的回归检验都达到显著水平,达极限群体量的天数、极限群体量均主要受基本苗量和氮肥施用量的影响,有效穗量主要受基本苗量与氮、钾肥施用量的影响,分蘖死亡率受栽培因子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其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产量达6000kg/hm^2(有效穗344.532r/hm^2)的农艺措施为:基本苗226.71万~266.252r/hm^2,氮肥用量92.22~120.79kg/hm^2,磷肥用量585.10~818.58kg/hm^2,钾肥用量90.79~134.72kg/hm^2。  相似文献   

16.
实地氮肥管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60,自引:10,他引:60  
以籼型杂交稻汕优63和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实时氮肥管理(RTNM)和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农艺表现和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氮空白区的水稻产量为5.5~7.4 t/hm2,说明试验田背景氮颇高。与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相比,RTNM和SSNM分别增产-4.4%~7.0%和0.2%~9.3%,氮素产谷率分别提高195.7%~297.0%和169.6%~276.4%。2003—2004年在江苏省无锡市两村共计20户稻田中进行水稻SSNM试验示范。2年FFP的氮素产谷率、吸氮利用率和生理氮转化率分别仅有2.8~6.7 kg稻谷/kg N、33.7%~34.7%和8.4~18.6 kg稻谷/kg N;SSNM的施氮量较FFP降低38.7%~41.3%,产量提高2.5%~3.5%,氮素产谷率、吸氮利用率和生理氮转化率分别提高88.3%~117.7%、34.0%~39.5%和46.1%~61.6%。在江苏省大面积推广也取得了类似结果。证明采用SSNM在不降低水稻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是可能的。试验也发现,农户稻田SSNM的氮素产谷率和生理氮转化率的数值依然很低。对水稻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湘杂油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播栽期,其次是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最佳组合为9月20日播种,10月25日移栽,种植密度9.00万株/hm^2,纯氮用量240kg/hm^2,产量达到2515.5kg/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又称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法,研究河西灌区施钾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甘肃河西灌区合理经济的施钾量。结果表明固定N、P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后,与不施钾比较。施钾的啤酒大麦的产量增加279~1325kg/hm^2,增幅5.9%~27.9%,千粒重提高0.1~2.8g;钾水平在0~150kg/hm^2范围内,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产量、经济效益、千粒重也随之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说明施钾提高了啤酒大麦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改善并保证了啤酒大麦的品质,合理经济的钾用量为150kg/hm^2.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不同营养状况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营养状况对强筋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个处理中,土壤长期施用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且配合比为1:1:1(N120.0kg/hm^2,P2O5 120.0kg/hm^2,K2O 120.0kg/hm^2)时产量最高为5433.0kg/hm^2,不施肥(ck)产量最低为1260.0kg/hm^2;蛋白质含量以单施N素(N120.0kg/hm^2)时最高达17.00%,N、P元素配合比为1:1(N60.0kg/hm^2,P20560.0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低为10.53%;蛋白质产量以N、P配合比为3:1(N180.0kg/hm^2,P20560.0kg/hm^2)时最高为696.0kg/hm^2,以单施P素蛋白质产量最低为156.0kg/hm^2。  相似文献   

20.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辽星1号和辽优5218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星1号处理B(4∶3∶2∶1)产量达11572.5kg/hm2,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增产幅度为16.7%;同时,该处理氮肥利用率也较高;C(4∶3∶2)处理在降低10%氮肥用量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比对照增产15.8%。辽优5218以D(3∶5∶2)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2768.9kg/hm2,同时,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稻谷生产率也较高。本研究认为,对于大穗型品种,应适当提高分蘖肥的比例,以提高有效穗数;而对于穗粒兼顾型品种来说,则应适当地施用粒肥,以促进形成大穗并提高千粒重,从而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