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薯4号春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块根膨大速率、干物质积累、干物质分配、块根ABA含量变化4个方面,对秦薯4号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秦薯4号块根膨大有两个高峰期,第一高峰期出现在栽苗后80~100d,栽苗后120~140d出现第二次膨大高峰期;在全生长过程中,秦薯4号的生长势弱于徐薯18。秦薯4号的生物学干物质积累量普遍低于徐薯18。而经济产量普遍高于徐薯18;从干物质分配情况来看,秦薯4号在栽种60d以后T/R值小于1,呈递减趋势,而且秦薯4号的T/R值普遍小于徐薯18,说明秦薯4号干物质分配更加合理,更容易形成较高的经济产量;秦薯4号块根ABA含量在栽后40~70d增加较快,90~110d含量最低,110~140d含量又迅速增加,这与秦薯4号块根膨大速率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2.
豫西旱地脱毒甘薯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豫薯7号、8号为试材,比较分析了甘薯脱毒苗与普通苗生长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甘薯茎叶增长最快的时期在移栽后55~80 d,而块根增重最快的时期在移栽后80~105 d;LAI的高峰出现在移栽后80d左右,之后LAI开始下降,但脱毒甘薯的LAI则表现出峰值高、持续时间长、后期下降慢的特点;脱毒甘薯的RGR表现为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而NAR则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在移栽后55 d和105 d。脱毒甘薯的茎叶生长量、LAI、RGR、NAR及产量等指标都显著高于未脱毒的普通薯。不同品种的脱毒薯增产性能不同,豫薯7号脱毒薯的增产幅度达48.59%,豫薯8号达43.56%。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高效脱毒甘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7个脱毒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高低依次为苏薯8号(5504.2 kg/667m2)、北京553(5098.7 kg/667m2)、豫薯王、徐薯18、遗字138-3、鲁薯8号、甘薯1号(CK);淀粉含量依次为甘薯1号(20.76%)、徐薯18(20.06%)、鲁薯8号、豫薯王、遗字138-3、北京553、苏薯8号(8.25%);根据各品种的淀粉含量特点可将其分成加工型(甘薯1号、徐薯18、鲁薯8号)、兼用型(豫薯王)和鲜食型(遗字138-3、北京553、苏薯8号)3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对19个不同类型的甘薯品种进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具有不同的芽分化率,主要集中在48.9%~88%范围内;不同品种的再生能力由强到弱顺序为郑薯20>Ayamuraskai>川294>徐薯25、徐薯18、苏薯8号、济薯18、豫薯10号>徐55-2、徐22-5>北京553>徐薯23>徐508、徐22-1>徐25-2>徐薯22、金玉>心香、广薯79;再生株系的脱毒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低纬高原德宏开展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引进甘薯新品种潮薯1号,徐薯22,鄂薯4号,鄂薯5号,南薯88,苏薯8号,徐薯18,12-8,豫薯抗病1号,与PJ-1对照。经试验得出徐薯18、潮薯1号、12-8、鄂薯5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等一系列结论,为甘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用优良脱毒品种适宜陕县生产上应用的高产优质脱毒甘薯品种主要有:淀粉加工用薯,选择脱毒徐薯18、豫薯7号、豫薯12、豫薯13、梅营1号等;食用或商品用薯,选用脱毒北京553、苏薯8号、徐薯34等。二、适时下种,育足壮苗(一)苗床选择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3-5年未种过红薯的疏松土壤作苗床。育苗前耕翻、耙平、整细,做成长度不限、宽1.2m的畦面。  相似文献   

7.
甘薯品种的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栽后连续干旱70天,徐薯18(ck)的植株存活率为30.0%,豫薯13号、遗306、豫薯10号、豫薯11号和辽薯44存活率高于40%,表明这些品种(系)抗旱性较强;甘薯品种地上部生长与其抗旱性偏相关不显著。因此,不能以植株地上部生长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强弱的评价根据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选择淀粉加工用薯主要选用脱毒徐薯18、豫薯7号、豫薯12、豫薯13、梅营1号;食用或商品用薯主要选用脱毒北京553、苏薯8号、徐薯34等。二、培育壮苗(一)苗床选择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3~5年未种过红薯的疏松土壤作苗床,育苗前耕翻、耙平、整细,做成长度不限、宽1.2m的畦面。(二)育苗方法排种前将苗床表土堆放在一边,在床底上垫1层猪、牛粪作为酿热物。再铺上1层20~25cm厚的表土。  相似文献   

9.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是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2004年以徐薯1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该品种参加了2007年-2008年山东省组织的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6个点两年平均鲜薯产量2299.69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37.71kg/667m^2,增产幅度为17.21%;薯干产量701.39kg/667m^2,比对照增产99.64kg/667m^2,增产幅度为16.56%;2009年参加山东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鲜薯产量2108.93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23.65kg/667m^2,增产幅度为18.13%,薯干产量730.34kg/667m^2,比对照增产87.68kg/667m^2,增产幅度为13.66%;增产淀粉19.06kg/667m^2。三年试验的平均烘干率为32.27%,淀粉率为21.74%,属于高产、高干、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可作为能源型的甘薯新种质。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皖薯3号、徐薯18、农林10号等20份较优的种质资源进行生产力的鉴定、抗性(根腐病、抗旱性)鉴定以及杂交亲和性和配合力的研究,筛选出皖薯3号、豫薯6号、农林10号、徐薯18号和皖薯5号是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的优良亲本材料,“皖薯3号×农林10号”、“徐薯18×豫薯6号”、“农林10号×皖薯5号”(均为正反交)是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的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