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甘蔗生长后期,用400mg/L乙烯利处理3个甘蔗品种桂糖11号、桂糖15号和新台糖16号,以研究在下雨条件下乙烯利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增加。酶活性提高,下雨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减少,酶活性下降,有利于甘蔗生长而不利于成熟。  相似文献   

2.
在分蘖期用80mg.L^-1和300mg.L^-1浓度乙烯利对甘蔗(桂糖15号)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喷后不同时期对甘蔗茎(+3和+4叶之间节间)的观测表明:①乙烯利处理促进了维管束的分化,密度增大,木质部导管和韧皮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80mg.L^-1浓度处理增大了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和韧皮部的面积,有利于增强输导能力。②80mg.L^-1浓度处理对甘蔗茎及其表皮细胞的生长发育有短暂的抑制作用,但随后即表现为促进作用,明显促进了径向壁的增长,表现出蔗茎横向扩张的趋势;300mg.L^-1浓度处理则始终表现为抑制作用。③80mg.L^-1浓度处理能提高甘蔗产量,而300mg.L^-1浓度处理则使甘蔗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对宿根蔗生理生化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糖17号和新台糖22号新植蔗分蘖初期,用100mg/L乙烯利喷施叶面,促进了宿根蔗出苗并提高了苗期的叶绿素含量。继续用100mg/L乙烯利分别在宿根蔗苗期、伸长盛期喷施叶面,结果显示:苗期喷施乙烯利促进了宿根蔗的生长,改善了宿根蔗的经济性状,增加了甘蔗产量;两个时期处理都提高了宿根蔗的有效茎数、成茎率和甘蔗品质,但伸长盛期喷施乙烯利,甘蔗的茎长、茎径、单茎重比对照低。在相对干旱时期,乙烯利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都高于对照,而丙二醛含量、组织浸提液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都低于对照,说明乙烯利处理提高了宿根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乙烯利处理对三个甘蔗品种桂糖11号、桂糖15号和新台糖16号生长后期中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甘蔗工艺成熟前期,蔗糖分含量稳定上升.节间2的转化酶活性迅速提高;在工艺成熟期,蔗糖分达到最高.而转化酶活性却出现一个下降过程;工艺成熟后期.出现回糖现象.转化酶活性再次上升。说明转化酶在蔗糖分积累和再次利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廿蔗生长后期用400mg/L乙烯利处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提高节间2中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有利于甘蔗蔗糖分积累和成熟;而乙烯利处理3周后转化酶活性低于对照,蔗糖代谢活动降低,抑制甘蔗回糖,有利于甘蔗糖分较长时间保持在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施乙烯利对甘蔗碳氮代谢、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糖17号、新台糖22号2个甘蔗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甘蔗生长前期叶面喷施0、100、200mg·L-13个不同浓度的乙烯利,研究乙烯利对甘蔗叶片碳氮代谢、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100mg·L-1乙烯利后的一段时间内,桂糖17号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先低于对照,硝酸还原酶活性、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全氮含量呈现与碳代谢相应的先抑制后促进的效应;(2)喷施乙烯利后,甘蔗叶片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喷施100mg·L-1乙烯利,甘蔗长高先受抑制后促进,喷施200mg·L-1乙烯利,甘蔗长高一直受抑制但增加了有效茎数。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下甘蔗根系蛋白质和核酸对外源乙烯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浓度乙烯利溶液(0、100、200 mg/L)分别对甘蔗新台糖22号(ROC22)、桂糖17号(GT17)和新台糖10号(ROC10)在下种前进行10 m in浸种处理,测定根系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酶活性、核酸含量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水分胁迫条件下,100、200 mg/L乙烯利处理的蔗根均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总核酸含量,GT17和ROC10的蔗根有较低的蛋白酶活性;100、200 mg/L乙烯利处理对ROC22和ROC10蔗根的RNA/DNA值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其效应以100 mg/L处理大于200 mg/L处理。试验表明乙烯利浸种可提高甘蔗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乙烯利对甘蔗叶片结构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个抗旱性有差异的甘蔗品种桂糖11号(GTll)(抗旱性中等)和新台糖20号(TT20)(抗旱性较强),在5叶期叶面喷施100mg/L乙烯利,取7~19叶。用解离法分离出叶片表皮和叶肉细胞。对气孔器、叶片表皮长细胞侧壁相互嵌合情况和叶内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乙烯利对气孔器分化的影响因品种而异:GT11表现出先抑制(7~9叶)后促进(9~19叶)的作用。TT20则表现促进作用(7~19叶)。乙烯利对叶片表皮细胞侧壁相互嵌合情况和叶内细胞形态的影响与气孔器的变化一致。叶片结构变化的这种协调一致性,一方面可以提高光合速率,另一方面可提高保护组织的保护能力,两者均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对甘蔗成熟和未成熟节间的催熟增糖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乙烯利施用后3个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早熟)、桂糖11号(早中熟)和桂糖15号(中熟)节间4(未成熟节间)和节间8(成熟节间)蔗糖分累积的动态变化,对乙烯利催熟效应及增糖机制进行了。乙烯利对甘蔗蔗糖分的影响因品种和节间而异,乙烯利显著提高未成熟节间的甘蔗蔗糖分,但对成熟甘蔗和(或)成熟节间的甘蔗蔗糖发影响不大。乙烯利能显著降低蔗汁还原糖分,而且对3个品种的成熟和未成熟节间都有影响,但以对未  相似文献   

9.
以赣亚1号、两优培九、9311、培矮64S和Hb-01为供试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两系亚种间杂交稻及其亲本的形态解剖性状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亚种间杂交稻及其亲本材料间,绝大部分形态解剖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叶片主脉大维管束面积、主脉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主脉大维管束导管面积、穗茎节间大维管束个数、大维管束总面积、小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韧皮部总面积、大维管束导管总面积、茎壁面积、上部一次枝梗大维管束导管面积、韧皮部总面积、导管总面积、横切面积、下部二次枝梗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和导管面积,两优培九比赣亚1号大,9311比Hb-01大.叶鞘大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和大维管束导管面积,两优培九比赣亚1号大,9311比Hb-01小.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与叶片主脉大维管束、穗茎节间大维管束、上部一次枝梗大维管束导管和下部二次枝梗大维管束发育呈正相关性,与叶鞘大维管束结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桂糖 11号和新台糖 16号作试验材料 ,分剥叶砍种、剥叶不砍种、不剥叶不砍种 3种砍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在干旱条件下 ,桂糖 11号剥叶不砍种处理的出苗率高 ,死亡率低 ,不剥叶不砍种处理株高和绿叶数数值最大。在生理生化方面 ,干旱区桂糖 11号各处理萌芽期间 ,种茎中氨基酸含量 14.2 5- 18.0 0 mg/ g鲜重 ,还原糖含量 1.0 6 - 2 .58mg/ g鲜重 ,新台糖 16号干旱区各处理则相反 ,种茎中氨基酸含量 1.50 - 2 .6 3mg/ g鲜重 ,还原糖含量达 18.75- 2 9.53mg/ g鲜重 ,种茎近于中度胁迫 ;而桂糖 11号干旱区剥叶不砍种、不剥叶不砍种的自然饱和亏缺值与非干旱区各处理基本相同 ,而 ROC16的则比对照大大提高。因此 ,丘陵坡地应选用桂糖 11号剥叶不砍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分蘖初期对甘蔗品种ROC 16和ROC 22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通过测定甘蔗根系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和硝态氮的含量,分析不同品种和处理蔗株的根部活力,初步探讨乙烯利对甘蔗分蘖节氮化物的影响以及与分蘖的关系。结果表明,100m g/L乙烯利处理较对照和400m g/L处理明显提高ROC 16和ROC 22的分蘖率和后期分蘖率,降低甘蔗根系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而在后期明显提高根系伤流液中硝态氮的含量,说明其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能更有效利用氮素营养,更有利于分蘖的发生。此外,100m g/L乙烯利处理虽然提高了ROC 22根系伤流液中钙含量却降低了ROC 16的钙含量。因此,与对照相比(0m g/L),100m g/L乙烯利处理对不同甘蔗品种的效果较好,400m g/L乙烯利处理对两个甘蔗品种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乙烯利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以2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沙培育苗至苗期茎高约25 cm,采用含10%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并同时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叶面喷施乙烯利处理,处理不同时间段采叶样,研究甘蔗幼苗在干旱胁迫与乙烯利处理下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可提高2个品种甘蔗幼苗叶片聚乙二醇胁迫一定时期的类黄酮含量,并使聚乙二醇胁迫处理引起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恢复到对照水平;乙烯利处理能诱导聚乙二醇胁迫下ROC16品种甘蔗叶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3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0mg/L、100mg/L、200mg/L)分别对ROC22、GT17和ROC10在下种前进行10min浸种处理后进行桶栽砂培试验,并在甘蔗苗期(4 ̄5叶)进行自然土壤干旱胁迫,研究水分胁迫下乙烯利浸种对参试品种叶片蛋白质和核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及复水后,乙烯利浸种处理有较高的叶片蛋白质含量和总核酸含量,同时有较低的蛋白酶活性;水分胁迫下乙烯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ROC22和GT17叶片RNA/DNA值,复水后,乙烯利处理对各品种叶片的RNA/DNA值都有促进效应。从而增加甘蔗的分蘖。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 3种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 0 mg/ L、10 0 mg/ L、4 0 0 mg/ L分别对中熟品种桂糖15号 ( G15)和早熟品种新台糖 2 0号 ( ROC 2 0 )在下种前进行 2 4小时浸种处理 ,在不同时期观察主要农艺性状 ,抽样测定 +4叶所在节间的有关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用乙烯利溶液浸种处理后 ,在分蘖期和拔节期 ,10 0 mg/ L和 4 0 0 mg/ L浸种处理的甘蔗体内含水量、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Mg2 +- ATP酶、Ca2 +- ATP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 ,最终小区产量 G15分别下降了 6.4 4 %、3 1.95% ;ROC2 0分别下降了 2 .15%、2 3 .61%。在本研究中 ,所有的乙烯利浸种处理都提高了这两个甘蔗品种的分蘖率 ,并使最终的有效茎数增加。此外 ,10 0 mg/ L乙烯利浸种处理还提高了 ROC2 0的甘蔗蔗糖分 ,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调控甘蔗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并优化乙烯利调控甘蔗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体系和银染体系,利用该技术对乙烯利处理的甘蔗进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探讨乙烯利调控甘蔗生长的分子机理。【方法】以甘蔗品种ROC16为材料,在甘蔗生长40d左右时,叶面喷施200mg/L乙烯利溶液(对照为清水)0、3、6、12、24、48h后,分别取甘蔗叶片提取,总RNA,建立cDNA—AFLP分析体系和银染体系;利用193对引物组合对乙烯利处理和对照的甘蔗叶片RNA混合池的样品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对部分差异转录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序列分析和功能分析等。【结果】经cDNA—AFLP体系反应扩增,乙烯利处理和对照每个样品的扩增条带数均在35~80之间,处理和对照之间条带多态性明显。在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分析中,24个测试样品中有11个无差异,假阳性率高达46%;在乙烯利作用下,甘蔗的CHI、GST、ARP、LHC、核结合蛋白基因以及一批未知基因差异表达,其中CHI、GST,LHC和核结合蛋白基因是与促进植物的抗病抗逆、提高光合作用等密切相关的因子。【结论】cDNA—AFLP技术是研究乙烯利诱导甘蔗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和调控的一种较有效方法,具有可行性。乙烯利可能是通过调控甘蔗体内GST、CHI、A脐口LHC等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促进甘蔗生长、提高光合作用、增强抗病抗逆性等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6.
甘蔗分蘖期间叶面喷施乙烯利后两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为材料,在分蘖前期以0(清水)、100、400 mg/L 3种不同乙烯利浓度进行叶面喷施,定期采样分析了茎尖和伤流液中的生长素(IAA)与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同时统计了分蘖率、后期分蘖率。结果表明,100mg/L乙烯利处理后分蘖期茎尖IAA含量减少,根部CTK浓度增加,根部伤流液中CTK/IAA比值变大;促进了甘蔗的分蘖,提高分蘖率,尤以对新台糖22号的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7.
李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02-18104
[目的]探讨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日光温室栽培的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在幼苗2、4叶期处理引起的植株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适宜浓度(50~150μl/L)乙烯利处理可有效抑制秧苗徒长,显著增加1~10节内雌花数(2叶期处理)和11~20节内雌花数(4叶期处理),降低第1雌花节位;使功能叶片维持较高的生理生化活性,表现为明显提高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Pr)、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光合速率(Pn),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在肥水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虽能提高黄瓜前期产量,但单瓜重偏低,某些营养成分下降。[结论]乙烯利处理可有效改善黄瓜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下喷施乙烯利对甘蔗分蘖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蔗分蘖初期,分别对桶栽甘蔗ROC 22和ROC 10叶面喷施0mg/L、100mg/L、200mg/L、400mg/L乙烯利,以探讨乙烯利对两个甘蔗品种分蘖及根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和复水后,乙烯利处理都促进甘蔗分蘖芽的发生;促进ROC 22根系和株高的生长,而ROC 10用乙烯利处理的则不及清水处理的好;促进甘蔗生物量的增加,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甘蔗茎基部茎径生长的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