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向敏 《农家科技》1997,(11):18-18
<正> 鱼种网箱越冬具有占地少、易管理、成活率高的优点。其技术要点如下: 1.并箱时间。在秋末冬初,水温10℃左右,天气晴朗,风和日暖的日子并箱。此时并箱鱼儿比较温驯,摄食不多,操作方便,对鱼体的损伤也  相似文献   

2.
一、养殖习性 加州鲈主要栖息于浑浊度低的湖泊、水库的浅水区(水深1米~3米),沼泽地带的小溪,河流的滞水区和池塘等,常藏身于水下岩石或树枝丛中。加州鲈的适温范围广,水温1℃~36℃时都能生存,10℃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水质要求溶氧量在1.5毫克/升以上,比鳜鱼耐低氧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施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智 《新农业》2006,(8):40-40
1.挂篓(袋)法 在食场周围悬挂盛药的袋或篓,形成消毒区,当水产动物来摄食时达到消灭体外病原体的目的。此法具有用药量少,方便简单、没有危害及副作用小等优点,一般须持续挂药3天左右。此法主要用于网箱养殖区域或大水面养殖。  相似文献   

4.
江团是长吻的俗称,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目前,江团的人工饲养以池塘和网箱养殖为主,生存温度0~38℃,生长适温15~30℃,最佳生长水温为25~28℃,pH值7.5左右。一般2~3年养成商品鱼,投入产出比为1∶1.7以上。江团幼鱼主食水生昆虫兼吃植物性食物;成鱼食性广泛,除捕食麦穗鱼等小型鱼类外,还摄食虾、蟹及其它甲壳类、螺类、水生昆虫和水蚯蚓等。  相似文献   

5.
<正> 精养鱼池网箱蓄养黄鳝新法,具有占地小、管理方便、起捕容易、劳动强度小、经济效益高,能与四大家鱼配套养殖等特点。 1 网箱制作与浸泡。制作网箱材料一般选用聚乙烯密眼(32目/cm~2)4绞3(8目/cm~2),无节网片,切勿选择同样要求的回炉胶网片。网箱大小规格一般以7m×1.7m×1.7m或10m×2m×2m规格为宜。鱼池水深一般以1.5m为宜。网箱下池前,应首先彻底处理好天然动、植物  相似文献   

6.
温度与鳜仔鱼饥饿耐力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鳜仔鱼在饥饿状态下的生长速度、摄食率、抵达PNR的时间几个方面研究温度与仔鱼饥饿耐力的关系。实验表明,不同温度下仔鱼的生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25℃>30℃>28℃>31℃>19.5℃;抵太PNR的时间从长到短依次为25℃>28℃>19.5℃>30℃>31℃;摄食率高低依次为25℃>28℃>19.5℃>30℃>31℃。可见,随温度的升高,仔鱼的饥饿耐力也显著提高,但超过28℃后,仔鱼对饥饿耐受力急剧下降,在25℃,仔鱼对饥饿的耐受力最高。  相似文献   

7.
王宪超 《农家顾问》2008,(10):52-52
鱼种网箱越冬,具有易操作、成活率高等优点,是近年来推广的新技术。 1.并箱时间 于秋末冬初,水温10℃左右,天气晴朗,风和日暖时并箱。此时鱼儿温驯,摄食不多,操作方便,对鱼体损伤小,不会影响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钱程 《新农村》2011,(2):31+56
1.投饵施肥投饵是满足鱼类生长,提高产量的物质基础。开春后天气逐渐转暖,当水温升至8~10℃时,常规鱼类(四大家鱼、鲫、鲤等)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多。热带、亚热带鱼类(罗非、白鲳、土鲮、泰鲮等)则在12℃以上时开始摄食。由于春放鱼种苗小,水温低,投饵量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  相似文献   

9.
在2(?)℃条件下,用14℃测定了两个种群大型溞在1‰~7‰盐幅内的摄食速率,结果表明,山西种群的摄食速率明显地比吉林的高。盐度为3‰时,大型溞的摄食速率最高,吉林幼溞在盐度2‰时摄食速率最高。两个种群的大型溞具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7(?)和15(?)时为高峰,盐度对摄食节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杂交鲶是雄性的大口鲶与雌性的鲶鱼(Siluius asotus)杂交的后代,杂交鲶既具有大口鲶父本固有的个体大、生长快、摄食力强和肉味鲜美的特点,又具有鲶鱼母本固有的较温和、同类相残力较弱、摄食力较低和养殖成活率较高的特点,因此受到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黄鳝属底层鱼类,为长圆筒体型、属穴居生活,广泛分布于河道、湖泊、池塘、沟渠及稻田等浅水水体,白天隐匿在水底泥沙之洞穴中,夜间外地觅食。黄鳝喜生活于静水及微流水中,其适宜生长温度为15~28℃,最适生长温度为22~25℃。当水温降低到10℃以下或升高到30℃以上时,则停止摄食,钻入洞穴中越冬或度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网箱高密度饲养美国青蛙,占地少,成本低,饲养密度大,生长快,管理方便,产量高,效益好,是农村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致富的又一新途径,其主要养殖技术如下:网箱设置与建造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农药、化肥污染,水体流动、安静,能定期排灌换水的池塘、江河、湖泊、水库、水渠、鱼塘等水体设置网箱。秋末至春末,网箱设置在背风向阳处,春末至秋末,网箱设置在通风阴凉处。选用塑料鱼网或纱窗布等耐用、透水、通风性好的材料做网箱。网箱以长方形为好,每个网箱面积10m2左右,网箱高1.2m以上或在网箱上加盖网,防止逃…  相似文献   

13.
在静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pH对中国北方常见污损生物——迈氏软苔虫Alcyonidiummytili摄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迈氏软苔虫在上述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摄食强度。不同温度下,迈氏软苔虫摄食率的大小依次为20℃〉15℃〉25℃〉10℃〉5℃;不同盐度下,迈氏软苔虫摄食率的大小依次为30〉35〉25〉40〉20;不同pH条件下,其摄食率表现为7.5〉8.5〉6.5〉5.5。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对迈氏软苔虫摄食率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pH对其摄食率影响显著(P〈0.05)。根据不同条件下迈氏软苔虫表现出来的不同应激反应,可以为有效防止这种近海污损动物对养殖贝类的侵害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水生动物消化道分化简单且短小,粒度越细的食物,越利于其消化吸收。水生动物日采食量小,要求人工配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高。根据摄食方式和摄食时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1控制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怕热的一种鱼,其最适宜的温度为22~28℃。当水温高于28℃时,其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  相似文献   

16.
水生动物消化道分化简单且短小,粒度越细的食物,越利于其消化吸收。水生动物日采食量小,要求人工配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高。根据摄食方式和摄食时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冬季,当水温下降到7~10℃以下时,几种主要养殖鱼类就会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在结冰情况下,不冻水层温度为1~4℃左右,这些鱼类基本不摄食,新陈代谢减缓,停止生长.因此,必须注重越冬管理,减少鱼类死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饥饿和摄食草鱼分别在20℃、30℃时的排泄,结果指出草鱼排泄氨和尿素、但以氨为主,约占总氮排泄的80%。饥饿鱼的排泄昼夜变化较小,在20℃时氨氮和尿素氮的日均排泄分别为2.68mg/kg·h和0.65mg/kg·h。摄食对草鱼的排泄有显著性影响,摄食后5~8小。时达到高峰,氨氮排泄为8.15mg/kg·h、尿素氮为1.82mg/kg·h,摄食后24小时恢复到摄食前水平,日均排泄氨氮为5.4mg/kg·h、尿素氮为1.35mg/kg·h。温度对鱼的排泄有显著影响,排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  相似文献   

19.
摄食和温度对草鱼氮排泄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饥饿和摄食草鱼分别在20℃、30℃时的排泄,结果指出草鱼排泄氨和尿素、但以氨为主,约占总氮排泄的80%。饥饿鱼的排泄昼夜变化较小,在20℃时氨氮和尿素氮的日均排泄分别为2.68mg/kg·h和0.65mg/kg·h。摄食对草鱼的排泄有显著性影响,摄食后5~8小。时达到高峰,氨氮排泄为8.15mg/kg·h、尿素氮为1.82mg/kg·h,摄食后24小时恢复到摄食前水平,日均排泄氨氮为5.4mg/kg·h、尿素氮为1.35mg/kg·h。温度对鱼的排泄有显著影响,排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  相似文献   

20.
以曼氏皮海鞘Molgula manhattensis为试验对象,采用静水方法在不同饵料种类(湛江等鞭金藻、扁藻、小新月菱形藻、小球藻、螺旋藻粉、稚参饵料)、盐度梯度(20、25、30、32、35、40)、pH梯度(4、5、6、7、8、9、10)和规格[大、中、小3种规格,平均湿重分别为(0.2276±0.0023)、(0.9302±0.0093)、(1.8857±0.1004)g]的条件下对其摄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种饵料对曼氏皮海鞘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摄食率大小依次为螺旋藻粉>稚参配合饵料>扁藻>湛江等边金藻>小球藻>小新月菱形藻;(2)盐度对曼氏皮海鞘摄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盐度为30、32时,曼氏皮海鞘对6种饵料的摄食率均较高,在盐度为20和40时,其摄食率均较低;(3)pH对曼氏皮海鞘的摄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pH为6、7、8和8.36(天然海水)时,曼氏皮海鞘对6种饵料的摄食率均较高,在pH为4、9、和10时,其摄食率均较低;(4)规格对曼氏皮海鞘摄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曼氏皮海鞘对6种饵料的摄食率随其规格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