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崔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5):138-141
为准确反映渭河水质现状,应用均值化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BOD5、CODCr、CODMn、NH3-N、TP、TN、氟化物等7个水质监测指标对2008—2009年渭河宝鸡段监测断面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主要断面总体水质良好,其中虢镇桥、蔡家坡桥的水质较差,为Ⅳ类水质。渭河宝鸡段区域性的污染随时间、空间不断变化。采用均值化灰色关联分析法,具有计算较简便,可操作性好,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特点,对渭河宝鸡段水质评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崔芳  袁博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5):306-311
为了量化评价渭河宝鸡段水质现状,并对污染趋势进行分析,为水环境保护及管理提供依据,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法,在试验数据和监测结果基础上,对BOD5、CODCCr、CODMn、NH3-N、TP、TN 6个水质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渭河宝鸡段水质现状总体良好,评价断面水质达到或超过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其中林家村断面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胜利桥、卧龙寺桥和常兴桥断面的水质可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虢镇桥、蔡家坡桥的水质较差,为Ⅳ类水质。同时,评价结果还表明,有机污染是水质好坏的限制性因子。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具有准确性、客观性的特点,对渭河宝鸡段水质评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灰色聚类法在重庆北碚区境内支流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北碚区境内的3条主要支流河流璧北河、磨滩河和黑水河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该3条河流的5个监测断面和11个污染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碚区区支流河流各断面水质状况差别较大,龙凤河口和西西桥两个断面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污染较严重,3次监测结果均为Ⅴ类水质,其他3个断面—堰塘坎、偏岩、水土水质均达到了Ⅱ类或Ⅲ类标准。评价结果为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北碚主要支流河流水质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的三条主要支流河流璧北河、磨滩河、黑水河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对5个监测断面和11个污染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5个断面水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表明黑水河流域地表水质总体状况最好,除了偏岩断面2月份为Ⅲ级水质外,均处于Ⅰ级和Ⅱ级,符合功能水环境质量标准;而磨滩河的水质最差,甚至出现了劣Ⅴ级水质,可见其污染严重,需要治理;璧北河水质较好,2月份为Ⅳ类水质,5月份为Ⅲ级水质,8月份的河水水质较好,为Ⅱ类。评价结果为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千岛湖水环境综合评价、预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千岛湖水质的实际监测资料,采用计算承栽率的方法对千岛湖水质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基于熵技术的灰色综合评价法及Borda评分法对千岛湖各监测站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GM(1,1)对近5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5年内水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千岛湖水质除了总氮常年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类水”标准,大坝水域、三潭岛及姥山附近水质最好,街口附近水域水质最差.近5年水质变化趋势较稳定。最后提出千岛湖流域水环境防治的主要措施和建议,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水平.保障其综合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怀化市区水体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怀化市区水体环境质量,为怀化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流经怀化市区的舞水河支流太平溪水质分平水期、枯水期2个时期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监测,并结合太平溪历年的水质状况,对其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平溪各个断面TP和NH3-N含量明显偏高,均超出国家Ⅴ类水质标准,说明太平溪存在明显的生活污水污染;水体中DO含量低,有些断面水质未达到的Ⅳ类水质标准,有些未达到Ⅴ类水质标准;太平溪汇入舞水河后的湾滩断面,其水体中NH3-N、TP含量均要高于汇入舞水河之前的陈家断面,说明太平溪水体污染对舞水河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太平溪历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水体中DO的含量持续降低,而TP含量却持续增高,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因此,进一步加强太平溪水体的综合治理对舞水河的保护以及怀化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彰武水库环境质量状况,依照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2009—2015年的实测水质数据,通过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来评估其水环境状况,结果表明:(1)TN是该水库的主要污染因子,仅有4个月份能满足水质要求,其年均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都大于6;其次是TP,有53个月份水质超标,其年均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除2013年外均超标。(2)根据综合污染指数,该水库仅有5个月份水质合格,其他月份则处于污染状态,其中有39个月份为重度污染,这导致其年均和水期污染指数在污染与重度污染之间变化。(3)依据有机污染指数,有7个月份水质为基本合格,其他月份水质在较好与良好之间变动,没有发生有机污染;其年均和水期有机污染指数在较好与良好之间变化,有向水质恶化方面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支流域澎溪河浮游动物的季节性变化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三峡库区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中浮游动物与水质状况的关系。本研究分别于2009年春季(3月)、夏季(7月)在澎溪河流域上游至下游5个河流断面进行采样,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及数量进行监测,并应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对水体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使用浮游动物评价水质状况得出的结论与营养水平评价结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浮游动物种类及优势度评价得出的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轻于基于营养盐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马杰  蒋月  张秀  王俭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0):92-96
对84个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和底泥氮磷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并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指数法对水质和底泥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87%的黑臭水体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氮磷污染,且50%的水体同时存在氮磷超标,河沟、沟渠较塘氮污染更为严重;底泥均受总氮、有机氮、总磷污染,70.2%的底泥存在有机污染。水质中总磷、总氮、氨氮3个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底泥中有机质、总氮、总磷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底泥中总磷与水质中总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弱,底泥中全氮与水质中总氮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总体上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氮磷污染以外源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85个出口菜场灌溉水中9种污染物质测定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灌溉水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均在所采用的有关标准限量内。综合污染指数分析,除78号样是在0.5~1.0之间,综合质量为尚清洁外,其余都小于0.5,达一级标准,属清洁,符合无公害蔬菜水质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静  万红莲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0):108-113
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动态过程,本研究基于MODIS NDVI数据和宝鸡气象局11个气象站点的气候因子(气温、降水量)数据,运用趋势和相关分析法等探讨宝鸡地区近13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宝鸡地区近13a年均NDVI以0.025/10 a的速度上升,较快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区1982—2006年植被覆盖的增速(0.007/10 a),且出现2001—2002年、2003—2004年两次高恢复期;(2)多年NDVI高值区集中于太白河和湑水河之间的太白县南部地区。千河沿岸及渭河流域宝鸡段的宝鸡市、宝鸡县、凤翔、岐山南北沿岸的“带状”地区,植被覆盖最低;(3)全区植被覆盖与气温较显著正相关像元占15.016% (P<0.05),与降水量较显著正相关像元占16.872% (P<0.05),相关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地面环境水体中有机物数量是反映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了了解长江、青弋江芜湖段水体有机物污染状况和水体质量,本文通过对长江、青弋江芜湖段水体周围环境状况现场考察,并分段采取了代表性水体样品,采用高温燃烧—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了水样总有机碳(TOC)含量,研究了其总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青弋江芜湖段水体中总TO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2.2±4.1 mg/L和22.6±2.7 mg/L,处于较高水平,青弋江个别区域TOC含量超过了40 mg/L。长江、青弋江芜湖段水体TOC的浓度均已超过国家一级标准,青弋江某些河段TOC浓度已远远超过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沋河流域下游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城市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监测并治理城市景观用水,在沋河流域下游(沋河公园、渭南老街)测定城市水景中的主要化学离子,运用统计学方法,并通过Gibbs图和Piper三线图,分析该地区地表水的水化学特征以及成因。研究河段总离子浓度自沋河水库往下呈波状变化,主要来自可溶性岩石的岩溶和风化产物的Na+ 和Ca2+较多,NH4+和K+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农村污水排放区地表水接受两河流岸高电导率(EC)和Cl-浓度的地下水补给,该区域总离子浓度最高,水污染严重;研究河段Na+ 、SO42-、Cl-、NO2-呈正相关性,城区污水中的可溶性钠盐是主要污染源。研究区水质治理应重视农村及城市污水排放的管理和治理,着重关注钠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Jialing River water in Chongqing se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ndicate that the pH value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CODMnconcentration is more than 4.5 mg/L in most of the time. Especially the proportion of dissolved molecule organic is high, as well as the high turbidity during the summer flood period. And the organic contamination is relatively serious. The fuzzy weighted water quality coefficient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methods are applied to evaluate and sort the characteristic qualities of two-river water sources.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angtze River water source quality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urbidity and polluted of summer stage, middle temperature and micro-polluted of spring-autumn stage and low temperature and micro-polluted of winter stage. The Jialing River water source quality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turbidity stage, high alga-polluted of early spring stage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polluted of winter stage. Due to the various water qualities of two-river water sources at different periods, it is har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GB 5749-2006) by using traditional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o the research on enhanced treatment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5.
基于权马尔可夫链的宝鸡市年降水量状态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彦君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272-276
为了全面分析宝鸡市自然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为该区域水资源预测、旱涝灾害防治、水量调度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对宝鸡市年降水量状态进行了权马尔可夫链分析。针对降水过程中的不确定和不精确性,采用均值-标准差分级法,将宝鸡市1956-2009年降水量分为干旱、偏旱、正常、偏涝、雨涝5个状态。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采用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对宝鸡市未来年份的降水量状态进行预测。平稳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多年降水过程中干旱、偏旱、正常、偏涝、雨涝等5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1305、0.2767、0.2751、0.2075、0.1101。宝鸡市未来多年降水过程中偏旱和正常状态占优势,而雨涝出现概率较低,反映了该区域气候暖干化的长期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0—2016年东平湖主要水文站的实测水文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东平湖水位以及主要水质指标的年际变化特征,阐述了东平湖水位与水质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长期的高位蓄水状态下东平湖湖泊水质的可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0—2016年东平湖年平均水位呈波动上升趋势;湖水位变化与TP、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85和-0.550;与COD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89,相关性较弱;TN浓度主要受大汶河入湖污染量的控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东平湖的水质,但并未根治其水环境问题。建议通过合理调控东平湖水位高度、降低湖区人类活动强度等措施来管理湖泊水质,以期满足南水北调水质要求、实现东平湖乃至黄河下游湖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灌区河南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明黄河下游大型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分析了近年来黄河下游灌区河南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相关数据,概述了该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农用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生活与养殖废弃物随意排放等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农业污染,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了影响。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达9.31 mg/L,接近世界卫生组织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最大允许浓度。畜禽排泄物中COD和氨氮量分别为458.15万t和44.86万t,是全省工业及生活污水产生COD和氨氮量的7.03倍和5.8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