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蔗含有丰富的糖分、纤维分、水分、矿质元素、氨基酸等,这些成分指标受环境条件与品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主栽的2个果蔗品种的矿质养分含量及品质指标在不同蔗区之间的差异。于果蔗成熟期,分别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4个甘蔗主产区,选取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个果蔗品种(‘Badila’和‘粤糖54-474’)为材料,对其主要矿质元素含量(N、P、K、Ca、Fe、Mn、Zn、Cu)和品质(糖度、纤维分、简纯度、还原糖、水分)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蔗区改变时,甘蔗对N、P、K吸收转化的稳定性为:K>P>N;对中微量元素吸收转化的稳定性为:Mg>Ca、Cu、Fe>Mn、Zn;品质指标的稳定性为:糖度>水分含量、出汁率>还原糖分、纤维分、简纯度。N与K、蔗汁糖度、简纯度之间,Mn与Cu、Zn,Fe与Zn,蔗汁糖度与简纯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N、K与还原糖分,Ca与Mn,Mn与糖度,纤维分与水分含量,蔗汁糖度、简纯度与水分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与出汁率,Ca与蔗汁糖度,Mg与水分含量,Zn与Cu,Mn与Cu,纤维分与出汁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与Mg、Cu之间,Ca与Cu,Mg、Fe与纤维分,Zn与出汁率,Mn与简纯度之间为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同类型数量性状指标之间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K、Mg含量,蔗汁糖度指标在环境变化时表现最为稳定,品种、基因型能表现出其相应性状指标的种性优势;其次是P、Ca、Cu、Fe含量,水分含量、出汁率;而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是N、Mn、Zn含量,还原糖分、纤维分、简纯度。相似数量性状指标可按环境效应和基因效应对其影响程度分为“环境效应优势型数量性状”“环境效应和基因效应对等型数量性状”和“基因效应优势型数量性状”3类。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PPC)对引进美国甘蔗种质主要工艺品质性状进行世代演进和种质评价分析。根据育成或改良年代(10~20 a为时间界点)把引进的58份美国甘蔗种质划分4个改良世代,基于大田试验,对甘蔗锤度、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甘蔗纤维分、甘蔗简纯度等5个重要工艺品质性状指标进行方差、投影寻踪分类和聚类分析,以揭示其世代演进特征和筛选工艺品质优异种质资源用于杂交育种。方差分析表明,世代内和世代间各种质资源工艺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变异系数在2%~20%之间,其中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和简纯度3个品质性状还存在世代和月份间的显著交互作用。投影寻踪分类法评价分析表明,不同世代美国甘蔗种质资源投影值差异显著,其中以第1代最低,依次增加,第4代最高;投影方向以甘蔗蔗糖分最高,依次为蔗汁蔗糖分和甘蔗锤度,简纯度和纤维分最低。根据投影值大小的聚类分析表明,58份种质可以划分为4类。筛选了主要工艺品质性状优良的甘蔗种质18份(第Ⅱ类)用于杂交育种,其中来自第4代的材料有6份,占第4代材料总数的46.15%;来自第3代的材料有10份,占总数的37.07%;来自第2代的材料有1份,占总数18.18%;第一代材料未筛选出品质优良种质资源。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美国甘蔗种质资源主要工艺品质改良显著,随着世代演进而显著提升。表现优异外引种质以第4代所占比重最高,依次递减,第一代最少,优异种质多来源于演进次数最多的世代;投影寻踪分类法可作为甘蔗改良效果和种质资源评价研究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砍后露天堆放对甘蔗品种工艺性状和鲜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永 《中国糖料》2007,(1):13-15
通过测定3个主要栽培品种的原料蔗不同堆放期主要工艺性状和鲜重的变化情况,探讨品种间砍后露天堆放原料蔗工艺品质方面的差异,筛选出符合榨季生产需要的栽培品种。结果表明:露天堆放3d,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的变化不大,而蔗汁还原糖分、甘蔗纤维分和鲜重的变化较大;随着堆放时间的延长,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的降幅也在增加,而蔗汁还原糖分和甘蔗纤维分的增幅不断加大,鲜重的损失也在增大,显示原料蔗工艺品质变劣加剧。结果还表明,台糖90-7909是个工艺性状相对较稳定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4.
新台糖16号的糖分性状优良,早熟高糖特征明显,平均蔗糖分和11月份蔗糖分明显高于新台糖10号和粤糖63-237。成熟后期蔗糖分不易下降。新台糖16号的蔗汁重力纯度高,蔗汁还原糖分低,甘蔗纤维分与新台糖10号的相当。  相似文献   

5.
以45个家系甘蔗实生苗为材料,对6个影响甘蔗产业经济效益最大的主要性状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甘蔗纤维分、有效茎、茎径和株高进行方差、遗传力、育种值和遗传值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除母本的株高差异不显著外,其它性状在父本、母本及家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50%,其中,甘蔗蔗糖分的广义遗传力为90.21%,表明这6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适合有性世代选择,可提高选择强度。29个母本中CP65-357、桂糖96-44、HoCP93-746、CP 84-1198、湛蔗74-141、福农91-4710、ROC22七个母本蔗茎产量和甘蔗蔗糖分的育种值皆较高,可作为高产高糖母本。26个父本中CP84-1198、粤糖89-240、ROC22、云瑞99-601、福农91-4621等蔗茎产量的育种值高。45个家系中,福农91-4710×粤糖89-240、HoCP93-746×ROC22、CP84-1198×ROC22、HoCP93-746×湛蔗74-141、HoCP93-746×福农91-4621、ROC11×桂糖91-116等家系蔗茎产量和甘蔗蔗糖分遗传值皆较高,可作为选育甘蔗新品种重点家系。  相似文献   

6.
分析勐海地区常见27个甘蔗品种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蔗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甘蔗的成熟,其品质在成熟中后期最好,这时期收获的甘蔗纤维分较低,蔗汁糖分、甘蔗蔗糖分、蔗汁磷酸值较高。该地区种植的甘蔗,随着海拔的升高,蔗汁锤度、蔗汁糖分、甘蔗蔗糖分、蔗汁磷酸值下降。  相似文献   

7.
不同植期对粤糖60号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糖60号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高糖、农艺性状优良等特性。本试验在湛江蔗区研究3个植期对粤糖60号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粤糖60号在湛江徐闻、遂溪和雷州等蔗区3个植期蔗茎产量都超过120 t/hm2,含糖量都超过20 t/hm2,蔗糖分都超过16%,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显著优于ROC22。粤糖60号在徐闻和遂溪蔗区蔗茎产量达显著性差异,含糖量和蔗糖分差异不显著,徐闻蔗区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最高,遂溪蔗区蔗糖分最高。不同植期蔗茎产量和含糖量达显著性差异,蔗糖分差异不显著,其中12月份种植蔗茎产量、含糖量和蔗糖分均最高,2月份均最低。大面积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粤糖60号适合在徐闻、雷州和遂溪等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在2008年至2018年的10年时间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瑞丽育种站以大茎野生种57NG208为核心创新种质,先后与含割手密、斑茅、热带种等野生种质血缘的甘蔗亲本进行远缘杂交,创制了一批云瑞系列甘蔗亲本。本文通过对45份参试材料的亲本血缘、产量和糖分数据的整理,采用聚类分析对大茎野生种57NG208在瑞丽站甘蔗育种中的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茎野生种57NG208是瑞丽甘蔗育种站甘蔗杂交育种中的高频应用亲本,也是为数不多既可作为父本也可做母本使用的杂交亲本之一,其作为母本杂交应用较多,后代性状表现非常突出。采用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瑞丽割手密、斑茅、热带种杂交,选育了大批优良杂种后代,虽然迄今尚未育成生产品种,但近年来含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BC_1、BC_2杂种的育成却标志着其杂交利用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本研究参试的45份大茎野生种57NG208远缘杂交材料,有8份材料的11月份糖分超过双对照,3份材料介于双对照之间;有21份材料的蔗茎产量超过双对照,6份材料介于双对照之间;有2份材料糖分和蔗茎产量均超过双对照。  相似文献   

9.
《广西蔗糖》1999,(3):F003-F003
一般甘蔗品种优良工艺性状认定为田间生长甘蔗高纯度、高糖分的品种,而忽视了与糖厂产糖率密切相关的性状即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程度;目前国内糖厂绝大部分原料蔗由千家万户生产供应,从砍运甘蔗到原料蔗入榨一般3~4天时间,不同品种蔗糖分转化明显不同,糖分转化快的品种砍收后3~4天蔗汁纯度、蔗糖分明显变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变高。建议选育种工作重工艺性状测定时增加蔗转化率这一项,并作为选育种筛选性状之一。糖厂对这种植的品种进行蔗糖转化率测定,蔗糖转化率大于10%的品种应坚决淘汰。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及蔗…  相似文献   

10.
甘蔗家系宿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甘蔗宿根性的遗传特点与亲本特性,实施了4组家系试验及1组分区家系试验,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占比与遗传力等对甘蔗宿根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的宿根性受到家系、试验地点、重复甚至试验规模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试验地点、地点×家系互作对甘蔗性状宿根性影响最重要,其次是家系。家系方差和亲本加性方差占比与遗传力都相对较低,属低遗传力性状;蔗产量宿根性与新植性状表现不存在正相关;宿根性优良组合与优良亲本评价表明,国内及美国亲本杂交生产宿根性优良组合的频率没有明显差异;然而,不同类型亲本间宿根性表现存在区别,桂糖、粤糖和云南亲本的宿根表现优于其他类型亲本。在甘蔗育种进行宿根性评价与选择时,宜在选择适宜地点的基础上,在宿根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对蔗汁纯度、蔗汁转光度以及还原糖分随蔗汁蔗糖分增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供试的湛江地区7个主要甘蔗品种各项品质指标表现为:在甘蔗成熟过程中,不同品种甘蔗随糖分积累的同时,纯度(包括简纯度和重力纯度)均不断增加,简纯度和重力纯度在交互变化,两者存在一个交点,交点后的纯度曲线趋于平稳。还原糖总量逐渐减少,但在成熟过程中,出现小的波动,转光度变化趋势与蔗汁蔗糖分最为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对7个甘蔗品种蔗汁的6个主要品质指标,包括甘蔗蔗汁糖分(Suc)、还原糖分(Rs)、重力纯度(GP)、转光度(pol)、简纯度(AP)和锤度(Bx)进行数据分析。回归分析表明:甘蔗蔗汁糖分与其它5个品质指标呈线性关系。简单回归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最优方程为:Suc=-4.47724939 0.03952629895AP 0.6598210692pol 0.3513029685Bx,方差分析表明多元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p<0.01),决定系数为0.997424。  相似文献   

12.
新台糖16号收获后蔗茎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收获后蔗茎品质逐日变劣,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是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蔗汁还原糖和干耗损失则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甘蔗不同种间品质变劣的难易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甘蔗基因型在南宁蔗区的适应性表现,筛选出适合在南宁蔗区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10个不同甘蔗基因型为试验材料,在南宁市隆安县丁当育种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系的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总体适应性综合表现最好的为桂糖04-112、桂糖04-153和桂辐98-296,这三个参试材料农艺性状、产量及蔗糖分均超过对照;桂糖04-2278表现为早熟高糖稳产,梢腐病发病率高;其他基因型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4.
区域品种比试验结果表明,粤糖99—66蔗产量、含糖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比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增产增糖极显著,增产增糖幅度大,农艺性状较好;粤糖00—236蔗产量、含糖量均排第2位,比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增产显著,增糖极显著,增产增糖幅度大,特早熟,糖分高,农艺性状优良,是一个质与量结合较好的甘蔗新品种;粤糖00—318和粤糖01—79蔗产量、含糖量比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糖,但增产增糖效果不明显,甘蔗蔗糖分均比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高,农艺性状较优良,分别排第3位和第4位。  相似文献   

15.
研究应用飞机大规模喷施抗旱型增糖增产剂的实际效果,为在生产上提高甘蔗的抗旱性,实现增产增糖提供依据。本研究在2008/2009和2009/2010两个年度于广西蔗区甘蔗生长后期应用飞机大面积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共2 400 hm2,以后分别调查其对甘蔗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后甘蔗绿叶数和叶绿素都有所增加,并提高了蔗汁锤度和重力纯度、甘蔗纤维分和蔗糖分,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分,其中以2009~2010年度喷施50 d时表现最为明显,新植和宿根蔗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2.23%(绝对值,下同),新植蔗增糖效果优于宿根蔗;不同时期总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1.33%。甘蔗株高、茎径、单茎重有一定的提高,平均甘蔗产量比对照增加14.3%,以宿根蔗增产效果优于新植蔗。应用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可以防止甘蔗叶片早衰,实现增糖增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6.
草甘膦和乙烯利对糖能兼用甘蔗FN95-1702的催熟增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FN95-1702生长盛期分别用0.03%草甘膦和0.04%乙烯利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0.04%乙烯利对甘蔗蔗糖分的提高迟缓稳定,能显著提高蔗茎早期的蔗汁重力纯度,能在不抑制甘蔗继续生长的条件下实现稳定的催熟增糖效应;0.03%草甘膦更能显著提高蔗茎早期的甘蔗蔗糖分,对中期的蔗汁重力纯度的提高更有效,在抑制甘蔗继续生长的条件下实现催熟增糖效应。  相似文献   

17.
几个甘蔗新品种(品系)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本地当家品种新台糖16号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调查发芽率、分蘖率、生长量以及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纤维分、简纯度等农艺性状和工艺性状。结果表明:新台糖20号、新台糖26号、桂糖94/116、粤糖93/159等4个甘蔗品种(品系)的新植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粤糖94/128和桂引5号的工艺性状不理想,农艺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8.
在甘蔗田间采用生态有机肥两种不同施用方法,探讨生态肥的不同施法、常规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肥施用方法不同得到的产量效果不同,但都比对照增产极显著。一次性作基肥施用的处理产量较高,比分基肥和追肥两次施用的增产显著;比等价常规施化肥处理产量略高,但差异不明显。同时,生态肥可显著地提高甘蔗蔗糖分,分基肥和追肥两次施的处理蔗糖分最高,与一次性作基肥施、化肥及对照蔗糖分的差异均极显著;生态肥一次性施的蔗糖分次之,与对照蔗糖分的差异也极显著,与化肥处理蔗糖分的差异显著。生态有机肥在甘蔗一次性作基肥施有利于增产,而分成基肥和追肥两次施则有利于增糖。  相似文献   

19.
选取8个甘蔗基因型研究苗期一些生化性状与蔗汁糖分和蔗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高糖基因型苗期初期叶片蔗糖含量和总糖含量较高,硝酸还原配活性在苗期初期至中期的增幅较大;高糖基因型中性转化酶活性在苗期较高,而高产基因型则表现较低。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叶片蔗糖含量对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均为正相关和正向贡献;硝酸还原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都对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表现为不同方向的相关或贡献。根据以上结果,认为苗期的叶片蔗糖含量可作为高产高糖性状间接选择的较可靠指标;而以硝酸还原配或中性转化酶活性作为间接选择指标时,其取值范围还带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33个家系的甘蔗实生苗为材料,对影响甘蔗产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蔗产量、甘蔗蔗糖分、甘蔗纤维分进行经济遗传值分析,并采用对机械化生产影响较大的其他重要性状对经济遗传值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粤糖00-319、HoCP07-613、粤糖93-159、HoCP01-564、粤糖92-1287为适宜选育机械化生产的母本;ROC22、德蔗93-88、德蔗03-83、HoCP00-1142为适宜选育机械化生产的父本;粤糖93-159×德蔗03-83、ROC22×桂糖92-66、粤糖00-319×ROC22、崖城06-61×ROC22和粤糖92-1287×HoCP00-1142可作为选育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的重点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