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平昌县系国家"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县。20年来,该县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富民裕县的战略性措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防治结合、建管并重、多元投入,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增收,极大地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安顺市在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紧紧抓住"五个创新",在规划引领下,通过优化发展模式、打造宣传平台、优化治理思路、健全保障机制等,走出了一条具有安顺特色的"以水土流失治理带动产业开发,以产业发展支撑水土流失治理"的经济与生态良性发展之路。在工作实践中,治理与开发有机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紧紧围绕水利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三权"促"三变"改革思路,盘活农村资源资产,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得到了质的提升、水土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甘肃梯田建设有力推进全省脱贫攻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40年来,甘肃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兴修梯田211.67万hm2。在梯田建设中,甘肃大力弘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充分利用规模化的梯田资源,发展旱作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发展路子。梯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灵石地处土石山区,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胆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经济条件较好。近年来,灵石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再造秀美山川的根本大事来抓,大胆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方向,取得初步成效。在城市水土保持方面重点实施了城市综合防洪工程、翠峰公园建设工程、“三山”防护林营造工程、城区绿化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工程;在水保产业建设方面突出抓了生态防护林系建设、产业开发体系建设、防洪保定体系建设;在培育治理开发户方面主要采取了强化以工补农、优惠政策鼓励、项目重点倾斜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2008,(6):F0003-F0003
多年来,四川省平昌县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着力开展水保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以项目带动治理、以治理培育产业、以产业促进增收”的良性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安丘市属沂蒙山泰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繁重。近年来,该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水土流失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项目带动,精心选取项目区,规范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面提升了水土保持工作水平。其主要经验是:通过规划先行、项目支撑、示范带动来抓"实"项目;通过严格程序、精细管理、完善档案、规范验收来抓"严"监管;通过强化资金保障、搞好宣传、加强管护来抓"细"保障。  相似文献   

7.
1湖北省农业环保工作成效1.1抓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大力开展县域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围绕省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开展“三圈三带”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三圈”即外圈重点抓以山区为主的立体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草),防治水土流失;中圈重点抓以鄂北为主的岗地“旱包子”治理,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内圈重点抓江汉平原为主的湖区“水袋子”整治,实施退湖还田,发展水域高效生态避灾、减灾农业。“三带”即长江、汉江、清江三大流域生态经济带,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8.
<正>松溪河小流域位于巴中市巴州区东南部,属长江上游嘉陵江中下游渠江水系巴河二级支流,涉及曾口镇12个行政村,流域土地总面积37.76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5.53 km~2。2013年,在松溪河小流域实施农发水保项目以来,以"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家园"为总方略,以"强基础、重民生、建梯田、稳粮油,调结构、促增收"为目标,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 km~2,整治塘堰2座,新建蓄水池15口、沉沙凼26个、引排沟渠3 km,完成30处庭院改造。通过农发项目的实施,使松溪河小流域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产业持续发展、群众收入稳步提高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平泉县把京津风沙源区治理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举措来抓,7年来共完成了24条小流域、135 km2水土流失面积的综合治理,已探索出成功的治理模式,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介绍了成功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徐振发 《中国水土保持》2010,(3):F0002-F0002
平泉县自200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以来,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富民强县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水保兴产业、产业致民富”的路子;采取“山上植树种草保水土、坡地退耕还林调结构、生态农业节水灌溉增效益、沟膛闸沟筑坝护堤岸”的治理模式,取得了“工程与产业互促、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治理与开发,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成为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发的典范。在园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注重发挥多元效应,不断扩大辐射带动功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按照四大功能区的目标定位,坚持生态治理、资源培植、产业开发、科技创新相结合,着力打造和提升园区措施配置的科技含量,基本形成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水土保持试验示范研究与产业开发同步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格局,为当地及同类型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以来,四川省平昌县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为载体,将坡耕地改造、道路水系配置、面源污染控制、院落村庄布设、人居环境改善、区域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共完成坡改梯1500 hm~2,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样板,实现了"粮食有保障、产业有支撑、增收有基础、发展有特色、乡风更文明"的建设目标。在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中,平昌县按照"绿色生态、产业扶贫、项目整合、园区示范"的总要求,坚持梯田修筑与水利配套、产业跟进、新村建设协调发展,引进和培育大巴山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等10多家,成功打造了以关路坪  相似文献   

13.
浅谈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和保障。彭阳县积极探索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采取"生态促经济,经济保生态"的做法,既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目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始终把发展水保产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近年来,秦州区坚持以小流域定项目、以项目定产业、以业主带农户、以农户促发展,把小流域治理与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建设梯田、水保生态林,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措施,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论述山西省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基础上,提出了把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饮水安全为目标实施重要水源区水土保持、奋力建设高标准水土保持示范区、编制批复全省的水土保持规划、持续抓好水土保持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小流域治理扶贫攻坚、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强化水土保持科技支撑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涿鹿县是中国名优经济林仁用杏之乡,杏扁的原产地,有着悠久的杏扁栽培和生产历史。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涿鹿县始终都把杏扁作为优选经济林树种,把发展杏扁产业作为重中之重,经过30年坚持不懈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全县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杏扁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介绍了涿鹿县搞好水土保持、发展杏扁产业的成效及做法。  相似文献   

17.
天水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二五"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央预算内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总投资26 613.81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428.01 km2,兴修水平梯田101 233.33 hm2。在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重  相似文献   

18.
宁夏隆德县梯田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隆德县委、县政府把治理水土流失、建设基本农田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了隆德县梯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包括围绕一个中心、狠抓两个关键、突出三个重点、注重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十分宝贵的耕地资源,保护与治理刻不容缓,农业综合开发必须把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为此,要正确处理政府扶持和农民主体的关系,并借鉴农业综合开发扶持长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工程的经验,稳步推进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闻喜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闻喜县以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为契机,把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来抓,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开发治理模式,突出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惠民功能,通过创新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