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莱芜生姜是济南市的传统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也是主要出口农产品。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年出口近50万吨,占国际市场的21%、占全国出口贸易的70%。“莱芜生姜”早在1959年就被中国农科院编入《中国蔬菜优良品种》,1960年列为全国名贵产品,1985年莱芜生姜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1997年8月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连续五届获得中国国际博览会名牌产品,2003年获国家原产地标志注册保护,  相似文献   

2.
莱城区是著名的"中国生姜之乡",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生姜种植已成为支撑莱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区生姜已发展到15万亩,总产量突破45万吨。1997年以来,莱芜生姜连续三届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现已通过省级、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3月莱芜生姜获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生姜种  相似文献   

3.
<正>莱城区是"中国生姜之乡",莱芜生姜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是莱城区重要的特色蔬菜和传统出口创汇蔬菜,也是医药、化工及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大量出口日本、韩国及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随着莱芜生姜博览会的召开,莱芜生姜更是声名远扬。我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近年来,姜瘟病的发生也日趋普遍,发病面积常年在30%,病株率在3%-5%,重病地块达到10%以上,绝  相似文献   

4.
<正>莱芜生姜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总产50万吨,户均1吨多,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以其独特的"基础优势、产业优势、科研优势、贮藏优势、品牌优势"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而谈到莱芜生姜产业,柳建增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中国生姜出口第一人",他又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动向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建增。  相似文献   

5.
"滨海白首乌"已于2008年注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1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这是全国首乌行业唯一获得国家三项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保护的地方特色产品。本文对如何搞好区域品牌创建,促进首乌产业发展谈了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总结了山东省莱芜市生姜产业基本情况和品牌培育的主要成效,深入分析了生姜品牌培育障碍因子,提出了莱芜生姜通过品牌引领实现产业升级促进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即充分挖掘姜文化基本内涵,全面加强生姜品牌宣传推介;培育品牌发展载体,制定生姜名牌发展规划;集成创新生姜生产标准体系,夯实生姜品牌创建的现代技术基础支撑;明确品牌培育重点,加强生姜名牌产品基地建设,做大叫响生姜知名品牌;基于原料供应链协同的生姜一体化安全控制模式,着力促进产业上档升级和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莱芜生姜主要产于生姜之乡莱芜市,以其高产、优质而荣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莱芜生姜具有姜块肥大、色泽鲜亮、外形美观、姜丝细小、质地细嫩、辛香味浓、辣味适中、营养丰富、耐储耐运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每年大量出口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种植标准,姜农滥施农药,导致2001年几千吨生姜因农药超标而被退回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莱芜姜酒     
莱芜姜酒,是以全国名贵特产“莱芜生姜”为主要原料,配以山东大枣等辅料,经过严格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1986年曾被国家轻工业部推荐为五大新名牌酒之一。 莱芜姜酒属低度、营养、保健、佐料型酒。生产姜酒所用鹏泉水的营养素含量可与青岛崂山矿泉水相媲美;所用生姜具有抗老防衰、抗癌防癌之功效;姜酒中所含挥发油是促进  相似文献   

9.
<正>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2014年2月份以来,全国生姜价格持续上涨。与2月初价格相比,8月中旬生姜全国日均价上涨了46.2%。全国各省、区、直辖市生姜价格均上涨,其中云南、重庆、广西、江西价格涨幅居前。目前超过八成省、区、直辖市生姜价格达到每公斤20元以上。据了解,山东省莱芜地区2011年生姜种植面积为0.67万公顷(10万亩),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9—2018年莱芜生姜生长季内的气象资料,结合生姜发育期指标,应用模糊数学法建立日尺度的温度适宜度模型,定量分析评估生姜不同发育期温度适宜度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莱芜生姜生长季内温度适宜较高,平均为0.72,除播种至出苗期外均超过0.7。生姜温度适宜度收获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播种至出苗期,播种至出苗期温度适宜度波动较大,温度是影响生姜适时播种的主要气象因子。2009—2018年莱芜生姜温度适宜度变化特征明显,播种至出苗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温度适宜度呈上升趋势,使生姜遭受低温和高温热害的风险降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莱芜生姜生长季内温度适宜度呈线性增长趋势,温度对生姜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生姜不同发育期温度适宜性的3类评价指标(不适宜、适宜、非常适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各地搜集到生姜资源9份,对其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莱芜大姜、河南黄姜、潍坊大姜最低;安徽大别山生姜、贵州小黄姜、河南黄姜和四川生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莱芜小姜和贵州小黄姜的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云南黄姜Vc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生姜;山东莱芜小姜、贵州小黄姜干物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生姜资源,其次是安徽省大别山生姜、云南黄姜、四川生姜。  相似文献   

12.
<正>生姜属姜科姜属,为多年生宿根植物。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用最经济的手段种植出健康的生姜,是莱芜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立足"中国生姜之乡"资源优势,从事生姜健身栽培技术研究多年,取得了一点经验。1生姜优质标准1.1生姜的产品标准生姜产品最好标准为:形态完整,具有该品种固有的特征,肥大丰满,充实;同一品种形态、色泽一致,表面光滑,清洁干燥;气味正常;无腐烂霉变、焦皮皱缩、日灼伤、机械伤、虫害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莱芜生姜中外驰名,是具有传统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优良蔬菜品种。由于常年重茬连作、过量施用化肥等栽培习惯,致使生姜姜瘟病等土传病害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生姜产量和品质。通过对土壤消毒处理防治生姜土传病害的研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莱芜生姜产量和品质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4.
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其系列加工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本市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近年来,由于连作,大量、单一施用化肥等原因,致使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活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下降、病虫害日益加  相似文献   

15.
秦巴山片区横跨豫、鄂、渝、川、陕、甘6省市,是我国未来10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重庆秦巴山片区,有1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8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7个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个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该研究以重庆秦巴山片区为例,研究地理标志保护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农业科学》2006,(4):74-74
2005年广东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批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有91个,全省累计有效期内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31家,绿色食品产品297个,种养面积10万多hm^2,年产量110万t,产值102亿元。  相似文献   

17.
<正>从贵州省质监局获悉: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公告,批准贵州省黔南州罗甸火龙果、独山盐酸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悉,罗甸火龙果是继罗甸艾纳香之后罗甸县的第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种植规模3 513 hm2,已投产733 hm2,年产量3 600 t,产值达9 360万元。独山盐酸菜是独山县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种植规模达200 hm2,年产量6 000 t,产值达6 0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陈沂 《油气储运》2011,(11):34-36
在鲁中大地山东莱芜,有这样一位生于农村、长于农田的农民带头人,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建增。柳建增,1965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高级畜牧师职称。2001年担任莱芜万兴果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担任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担任中国共产党莱芜万兴党总支书记。现还担任莱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生姜协会理事长、中国大蒜协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  相似文献   

19.
法国是最早提出原产地概念并付诸实施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为法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茶叶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推进品牌建设是促进中国茶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法国香槟酒产业管理在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构建、管理机构设置、产品监控体系、品质监控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茶叶区域品牌打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最后从优化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品质监控体系和开展精准营销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茶叶区域品牌打造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生姜原产于中国南方及印度等热带地区 ,俗名黄姜 ,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姜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蔬菜 ,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远销日本、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成为我国出口创汇重要产品。黑龙江省无霜期较短 ,这是生姜栽培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1 998~ 2 0 0 1年试验 ,利用大棚栽培生姜获得成功 ,其产量可达 40 .5~ 46.5 t/hm2 ,经济效益可观。1 生姜生物学特性生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喜温、喜湿、耐阴 ,但不耐霜、不耐寒。由于其根系也不发达 ,抗旱能力弱 ,因此在生姜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