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0月下旬,睢县地区某猪场发生了以高热、皮肤发红、后躯麻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为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商品猪170头,母猪20头,10月中旬一商品仔猪舍有5头猪突然发病,经该场技术员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5天后又陆续发病30头,死亡5头,妊娠母猪开始发病。经调查该群仔猪20日龄、60日龄时各防疫1次猪瘟疫苗,且防疫了链球菌疫苗、猪丹毒与猪肺疫二联疫苗。母猪在空怀期防疫了猪瘟疫苗、链球菌疫苗,其他疫苗一次也没有防疫。2临床症状发病…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3月 ,某养猪场对 6窝 2 0~ 30日龄的 70头仔猪进行了猪瘟疫苗注射 ,同时对产仔母猪注射猪三联苗。每头按 4头份疫苗注射 ,共用 7瓶疫苗 ,5 0头 /瓶 ,用生理盐水稀释。防疫后有 5窝 5 9头仔猪表现正常 ,有 1窝头胎母猪产的 11头仔猪 ,在注射疫苗后约 10min表现出精神沉郁、皮肤发红 ,全身有充血现象 ,伴有呕吐、口吐白沫、全身痉挛、卧地不起和体温下降 ,几分钟后 ,就有 3头仔猪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时间 ,初步诊断为猪瘟疫苗过敏。我们立即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对现存发病的 8头仔猪进行抢救 ,每头注射 2 .5mL( 2mg)…  相似文献   

3.
仔猪注射猪瘟疫苗过敏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 1 999年 1 2月 3日对宁夏中宁县某养猪场所产的 8窝、2 0~ 3 0日龄的 90头仔猪进行了猪瘟疫苗注射。同时对其母猪注射猪三联苗。猪瘟疫苗由兰州生物药厂生产 ,批号为 995 1 ,每头免疫剂量按 4头份疫苗注射 ,共用 9瓶 ,5 0头 /瓶。用生理盐水稀释。防疫后其中 7窝、79头仔猪表现正常 ,有2窝头胎母猪产的 1 1头仔猪 ,在注射疫苗后约1 2 min出现精神沉郁 ,皮肤轻微发红 ,口吐白沫 ,体温下降 ,抽搐 ,严重者四肢瘫软无力 ,卧地不起 ,几分钟后 ,有 2头仔猪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时间 ,初步诊断为猪瘟疫苗过敏。我们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  相似文献   

4.
宁夏中宁县宁华养殖厂共饲养.400头猪,其中母猪263头,商品猪40头,仔猪97头。2004.年7月16日该养殖场死亡母猪1头。7月20日又死亡1头。据畜主讲,20日死亡的母猪为第5胎,产后15天,产仔12头。每次仔猪出窝以8头份猪瘟疫苗、1.5头份猪肺疫疫苗防疫。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生产实践证明,现时的猪场中,因猪瘟防疫失败造成的损失仍较为严重。1发病情况2008年7月,本市某猪场,共养生猪450头,其中繁殖母猪50头,40日龄的仔猪260头,60~150日龄育肥猪140头。仔猪与育肥猪在35日龄时注射过猪瘟疫苗一次,该猪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该猪场为农村小规模猪场,存栏母猪40头,母猪于空怀期免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产前35~40天免疫伪狂犬病疫苗,仔猪于25日龄免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陆续分娩11窝,共产仔112头。仔猪于哺乳期间未见异常,但均于断奶后10~15天发病,表现被毛粗乱、消瘦、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我场养猪户孙某饲养的母猪产仔10头,40日龄时体重达50.5kg左右。为了防止猪瘟和口蹄疫的发生,我们兽医人员进行了口蹄疫和猪瘟的常规预防注射,口蹄疫每头注射2ml,猪瘟疫苗按5头份注射,防疫1d后仔猪陆续发病。根据畜主所述,当天刚刚将仔猪断奶,给仔猪饲喂的是蛋白质含量22%的乳猪料,且圈舍粪便堆积,没有通风口,氨气味极大,造成潜在发病。  相似文献   

8.
通山县种畜场因从人外地引种,而招致20~40日龄哺乳仔猪猪瘟病的流行,虽采取猪瘟疫苗紧急预防接种,仍控制不了疫情,186头仔猪死于猪瘟。后采用初生仔猪哺乳前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办法,便在较短时间内就制止了疫情,收到了极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发病情况该场发病时,有生产母猪38头,后备母猪62头,种公猪3头,后备公猪8头,肥猪  相似文献   

9.
仔猪出生未哺乳前立即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1.5至2小时后再哺喂初乳,50至60日龄第2次肌注2头份猪瘟疫苗,培育母猪6月龄时再肌注3头份猪瘟疫苗,以后公母猪每6个月(春、秋)各预防一次,使我场持续一年左右的猪瘟流行迅速得到控制,至今二年未发生猪瘟。实际证明新生仔猪哺乳前免疫和加大剂量是猪瘟疫情场控制和扑灭猪瘟的有效措施。一、我场猪瘟流行情况1988年11月14日发现猪瘟病猪3头,即对全场600多头公、母猪及肉猪逐头检查,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月,我市某养猪场1头杂交母猪产下11头仔猪,其中1头死胎,其余仔猪表现虚弱,并在产后三天内有7头陆续发病死亡。经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认为是胎盘感染猪瘟病毒引起的。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该场自1989年6月以来,曾先后有10多窝200余头15~60日龄的仔猪发生猪瘟而死亡,直至12月3日经确诊后采取猪瘟紧急防疫措施,疫情才得到控制。发病期间曾有二窝经产母猪产下死胎,而母猪和其它成年猪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被纳人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管理后,生猪的强制免疫病种由以前的猪瘟、猪口蹄疫两种增加至三种.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南阳市畜牧兽医局于2009年4~6月在原免疫程序(仔猪35日龄阉割时,同时给仔猪、母猪注射猪口蹄疫、猪瘟疫苗)的基础上,在仔猪35日龄阉割时同时注射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猪口蹄疫疫苗。试验按4种不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免疫后观察其副反应和3种疫苗的免疫抗体产生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王小娇  张顺  吴丹萍 《养猪》2009,(1):46-46
2007年底,江西省某大型猪场出现少量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2008年1月,该场105头新生仔猪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烧、呕吐、腹泻和迅速死亡,有些仔猪还伴有转圈等神经症状。该场猪瘟疫苗、蓝耳病疫苗和伪狂犬病疫苗均采取普免方式,每年2次;商品猪在25日龄和60日龄注射伪狂犬病疫苗。经临床诊断、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南阳市某猪场仔猪28日龄断奶后转入保育舍.4日龄防疫0.5头份伪狂犬病疫苗.7日龄与25日龄分别注射喘气病疫苗.20日龄防疫3头份猪瘟细胞苗.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和蓝耳病疫苗未防疫。45日龄发病.发病率达32%.死亡率达18%。猪场技术人员曾用磺胺类、强力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试验随机选取24头30日龄(体重范围为7.5~9.0 kg)健康仔猪,16头健康后备母猪。24头小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头;16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头;各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中仔猪和母猪的试验1组接种猪瘟疫苗A,试验2组接种猪瘟疫苗B。疫苗在0 d进行首免,30 d进行二免。每头接种2 mL。仔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15、30、60天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母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30、6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结果表明,不管仔猪还是母猪,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A和B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从总体上来看,两种猪瘟疫苗免疫60 d后都能使仔猪和后备母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江西高安某规模化养猪场有3头经产母猪产仔不正常,3窝仔猪3日龄内全部死亡。 1流行性调查 该猪场经产母猪产前产后注射2次蓝耳病疫苗,产后21天注射猪瘟疫苗,每年3、8月份普免乙脑和细小病毒疫苗,每年普免2次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且该猪场附近无疫病流行。母猪产仔当天有流产现象,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畜主2006年3月5日通过亲属从某市市场购进仔猪95头,当地防疫部门在市场对此批仔猪进行了口蹄疫疫苗免疫后运回.3月15日在猪群健康的情况下当地畜牧兽医站对此批仔猪进行了猪瘟4倍量疫苗免疫,3月18日猪群陆续发病出现死亡,至3月22日全群仔猪发病死亡35头.  相似文献   

17.
仔猪吸吮经猪瘟疫苗免疫的母猪的初乳后,对10头母猪和各所产仔猪中的任意2头在14、21、28、35日龄分别采血,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监测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的消长规律,以探索金华猪仔猪猪瘟疫苗最佳首免时间;检测母猪抗体水平以探索对仔猪母源抗体的影响。结果发现,仔猪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日龄增大而逐级降低,半衰期为17d左右;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成正比,随着日龄的增加母猪对仔猪母源抗体影响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8.
为避免按不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后给母猪生产和仔猪生长发育等带来负面影响,如仔猪应激、妊娠母猪流产及胚胎死亡等,以抗体测定为依据对猪瘟、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程序作了相应调整.结果表明,后备母猪在配种前4周接种猪瘟疫苗、150日龄和200日龄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母猪在断奶时接种猪瘟疫苗、产前3周接种伪狂犬病疫苗,仔猪分别在21日龄和50~6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不仅能产生良好的保护力,而且操作方便,并可克服以往免疫程序给母猪和仔猪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情况 湟中县某猪场有经产母猪86头,后备母猪12头,2~3月龄的三元育肥猪265头,20 ~ 30日龄的末断奶仔猪81头,公猪4头.从2012年5-6月中旬开始55%育肥猪的出现阴唇红肿,乳房隆起的症状.后备母猪频繁发情,屡配不孕.断乳母猪发情延迟、受胎率下降.发病后,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过抗菌素、多种维生素和制霉菌素,但疗效不明显.经调查该猪场在种猪配种前和仔猪断奶后都注射过正规生物药品厂生产的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和猪瘟弱毒疫苗.电话询问使用同批疫苗的另几个养猪专业户,证实其所养的猪均为正常,未出现上述症状,表明无疫苗质量问题.主要差别是使用的饲料来源不同,因而怀疑饲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仔猪尽早接种,弥补免疫空白,防止早期感染是免疫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据我省猪瘟流行规律,一般20一50公斤以上猪易感,2月龄前仔猪发病甚少。某县对521头病猪调查,2月龄前仔猪几乎没有一头发生猪瘟。某市471头病猪调查结果也证实仔猪在2月龄前猪瘟发生率很低。本试验旨在某省南部地区对免疫母猪产45—60日龄仔猪进行猪瘟免疫,使育肥猪终生获得免疫,逐步变季节防疫为常年防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