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高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生鲜乳的危害因子之一——苯甲酸的准确检测,试验采用超声波控温、离心机离心提取苯甲酸的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鲜乳中苯甲酸的含量,计算生鲜乳中苯甲酸的检出率,通过检出率和检测结果判定生鲜乳中苯甲酸的来源,从而判定生鲜乳中的苯甲酸是否对人体有害(参照食品中苯甲酸的限量)。结果表明:散奶中苯甲酸的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集约化奶牛场四季泌乳牛奶样采集分析,从而计算出四季牛奶的磷含量,并对各季节5组奶样磷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四季每头奶牛奶样磷含量及5头奶牛磷平均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集约化奶牛场牛奶中磷全年平均含量0.09%,四季泌乳牛奶样磷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红枣生长中苯甲酸含量预测的多项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枣为试验对象,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树龄和不同生长阶段(迅速生长期、果实重量积累期和营养积累转化期)红枣中苯丙氨酸代谢中苯甲酸含量变化研究,利用四阶多项式方程建立红枣生长中苯甲酸形成的预测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骏枣、灰枣的苯甲酸含量变化在果实营养积累期达到最高峰;红枣生长中苯甲酸含量的变化符合该多项式方程,所建立的四阶多项式方程决定系数在0.8934~0.9360之间,能更好的预测苯甲酸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对牛奶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测定,为人们对牛奶营养成分的了解,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采用干法消化-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对牛奶中的钾、钠、镁、钙、铁、锰、铜、锌等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共采集到奶样90个。结果显示,日均产奶量不同奶牛的牛奶中,各种矿物质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钾、钠、钙、镁、锌、铁、铜、锰的含量依次降低,表明牛奶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5.
比较研究不同奶牛场、不同季节牛奶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探讨牛奶中氨基酸含量受其影响的变化规律,为改善乳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集北京、滁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和西安6个地区奶牛场春季和夏季的奶样,经盐酸水解后采用日立L-89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试验数据通过SAS 8.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牛奶中的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他13种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奶牛场牛奶氨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奶牛场春季和夏季互作效应对牛奶中氨基酸各组分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因此,不同奶牛场牛奶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季节因素对牛奶中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饲料组成对牛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用牛奶量大幅增加且对牛奶质量要求愈来愈高,要求牛奶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特别是对乳脂及乳蛋白含量十分关注。l饲料碳水化合物对牛奶成分的影响乳脂是奶成分中最不稳定的组成部分,其浓度受饲料中淀粉和纤维的制约。饲草的长度能影响乳脂含量,青贮苜蓿切断长度由9.5毫米减到4.8毫米,乳脂率可从3.8%降到3.0%,苜蓿切短可缩短奶牛咀嚼时间,在消化过程中使丙酸和胰岛素相应增加,从而可使泌出的乳中乳蛋白含量增加。牧草的收获期对乳成分也有影响,饲喂晚割青贮牧草要比早割牧草牛奶中乳脂含量高,因为晚割青…  相似文献   

7.
1 奶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乳蛋白是牛奶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奶牛中乳蛋白含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乳蛋白含量已成为评定牛奶品质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国内许多大中型乳品加工企业已经将乳蛋白含量作为原料奶收购时定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牛奶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保健功能显著的食品,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脂肪酸。本文通过对牛奶中脂肪酸的种类、含量、功能、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进行概述,旨在为牛奶脂肪酸含量检测、脂肪酸的营养调控和开发利用,以及奶牛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确定在不影响牛奶产量、牛奶成分、乳脂肪酸组成和牛奶感官质量的情况下,用不同水平甘油代替大麦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的影响。试验选择了40头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在部分混合日粮中,粗甘油替代大麦的含量分别为日粮干物质的0、6%、12%和18%。每天记录个体产奶量、采食量和挤奶频率,每周分析牛奶成分。对新鲜牛奶和贮藏7 d的牛奶样品进行感官分析。部分混合日粮的摄入量随甘油添加水平由0升高至12%,增加近1 kg,甘油由12%升高至18%,减少约1 kg。甘油水平由0升高至6%时,精料摄入量下降0.5 kg。随着日粮中甘油比例的增加,牛奶产量呈线性下降(P<0.05),而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P=0.08),导致能量校正乳水平随甘油水平的升高表现为二次曲线效应,其中6%甘油组产量最高,18%甘油组产量最低。蛋白质和乳糖产量随日粮中甘油比例的增加线性下降(P<0.05)。随着日粮甘油比例的增加,牛奶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的比例线性下降(P<0.05),而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的比例大部分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甘油作为一种能量饲料可以在不影响牛奶品质的前提下,在泌乳中后期奶牛日粮中替代大麦的水平高达18%。但日粮甘油水平超过12%时可能会降低能量校正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控草料改善牛奶中脂肪酸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燕芬 《饲料工业》2008,29(11):14-19
最近几十年以来,由于饲喂和管理方式、日粮中高精料和青贮以及放牧方式的改变,牛奶中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牛奶中必需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的含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低脂"奶制品的出现,人们对这些脂肪酸的消费显著下降。众所周知,反刍动物食品是人类补充共轭亚油酸的主要来源。通过对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饲喂方式下奶产品中脂肪酸以及草料、精料和牛奶中的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表明,采食新鲜绿色草料尤其是放牧的牧草,其牛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显著高于采食青贮饲料奶牛的牛奶,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CLA(尤其是C18:2,cis-9,trans-11)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1.
影响牛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因素及调整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蛋白质和乳脂肪的含量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牛奶作为高营养食品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追求牛奶产量和乳脂率,而对乳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并不十分重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乳制品生产的要求,乳品加工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Carlisle加工系统公司和意大利的Reda公司联合设立一种自动的牛奶标准化机器。可以不断的检测牛奶中脂肪的含量.且不需要熟练的技术支持。这种机器可以调整牛奶或者是奶制品中脂肪的含量,主要是通过添加奶油或者是脱脂奶,来获得一个规定的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3.
在牛奶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是衡量牛奶质量的核心指标。因此,文章探索两种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为比较凯氏定氮法和杜马斯燃烧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性,对市面上出售的3种牛奶样品(即全脂纯牛奶、脱脂纯牛奶、发酵乳)进行测定。并讨论了牛奶样品温度对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奶样品的温度对凯氏定氮法、杜马斯燃烧法的蛋白质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影响。随后,使用凯氏定氮法与杜马斯燃烧法测定了这3种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均能准确测定牛奶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5)。3种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对比为全脂纯牛奶>脱脂纯牛奶>发酵乳。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杜马斯燃烧法的相对误差,这表明凯氏定氮法比杜马斯燃烧法的准确度略高。  相似文献   

14.
奶牛隐性乳房炎对牛奶中体细胞数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DHI技术,采集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合肥某牧场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所产鲜奶中体细胞数据.与隐性乳房炎检出率做对比分析。同时,将牛奶中各项成分的平均数据与平均体细胞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与体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性;总体水平上,牛奶中体细胞含量与牛奶品质有相关联系,高体细胞牛奶中乳脂含量下降,乳蛋白含量上升,乳糖含量下降,非水干物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韩国农村振兴厅25日宣布,该厅研发成功一种牛奶质量分析设备,可即时测定原奶中脂肪、蛋白质、糖分含量等关键营养成分的含量,同时还能够测定和分析奶液中单位体细胞数量、抗生索含量等指标,进一步确定牛奶质量水平。使用该设备进行一次分析只需5-7秒时间。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Carlisle加工系统公司和意大利的Reda公司联合研制了一种自动的牛奶标准化机器,可以不断地检测牛奶中脂肪的含量,且不需要熟练的技术支持。这种机器可以调整牛奶或者是奶制品中脂肪的含量,主要是通过添加奶油或者是脱脂奶,来获得统一规定的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改善人体睡眠质量、增强免疫、抗衰老及抗肿瘤等十分广泛的生理功能。普通牛奶中含有天然的褪黑素,但含量较低,通过光控技术专门生产的夜间牛奶天然褪黑素含量很高。因此,本文综述了褪黑素的合成、生物学功能、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及天然高褪黑素牛奶生产技术,为进一步研究生产天然高褪黑素牛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气象条件对牛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奶牛平均产奶量和牛奶品质与同期日气象资料,结果表明,奶牛平均产奶量和牛奶品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产奶量最低,8月份最高;牛奶的脂肪含量与干物质含量极显著相关,且变化趋势一致;气温是影响牛奶单产和品质的主导气象因素;气压与奶牛平均单产呈负相关,与牛奶品质呈正相关;相对湿度升高,奶牛平均单产下降,而乳脂肪、乳蛋白和干物质含量增多;当天降水对牛奶产量不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研究了西农萨能奶山羊、英国萨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末乳中脂肪、乳糖、蛋白质、总干物质、灰分及钙和磷的含量及其变化,同时也对3个被试品种羊奶中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末乳中 pH 值、灰分和蛋白质含量达到整个泌乳期最高水平,而酸度和乳糖含量则较低.蛋白质含量高于脂肪含量。3个品种间氨基酸含量基本相近。山羊奶里酪蛋白中谷氨酸与组氨酸的比值明显高于牛奶.这是山羊奶酪蛋白的特点之一。山羊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牛奶。  相似文献   

20.
脂肪酸是牛奶中主要的营养物质,其组成和含量决定了牛奶的风味及营养价值。牛奶中脂肪酸种类众多,主要来源于乳腺上皮细胞的从头合成以及从血液中摄取2部分,其组成和含量受非营养性因素和营养性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牛奶中脂肪酸的合成机理以及影响牛奶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因素,为牛奶中脂肪酸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