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子标记技术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棉花的种质进化及亲缘关系、遗传结构和多样性、遗传图谱的构建与目标基因的定位、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品种(杂种)纯度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对其应用前景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进展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及种质资源抗性鉴定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3种抗病签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时我国棉花枯、黄萎病原菌生理型的分化以及利用DNA分子标记构建指纹图谱分析枯(黄)萎病菌菌系间亲缘关系进行了综述,较全面地回顾了棉花抗病性的遗传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发展对策,并对深入开展棉花抗病育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RAPD分子标记及其在茶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它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益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RAPD分子标记原理的概述以及这项技术在茶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春光  刘华招 《北方水稻》2007,(5):19-23,36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对水稻育种研究有重要的价值。通过重点介绍近年来分子标记在水稻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资源保存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的标记及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研究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分子标记的应用在水稻育种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几年湖南省棉花育种情况的总结,介绍了湖南棉花生产应用的历史成就和巨大影响,分析了当前棉花育种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湖南省棉花育种须以种质资源创新与评价、棉花分子育种、常规棉品种选育、适合轻简化品种选育、杂种优势技术,抗病性研究与新材料创制及应用为主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标记的应用为杂交粳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杂种优势预测以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探讨了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育种上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SSR标记技术在我国棉花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近几年SSR标记在棉花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目标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纯度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展望了其应用前景,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棉花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并概述了国内外棉花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同时对我国棉花分子标记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在芸薹属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芸薹属植物遗传图谱构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品种指纹图谱鉴定,抗病,育性基因和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综述分子标记在芸薹属植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动态。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大麦遗传育种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概况,较全面地介绍了大麦单倍体育种主要途径的发展概况和单倍体技术的综合应用,并对大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利用、遗传转化、分子标记等在大麦遗传育种中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茶树遗传资源研究、茶树品种选育研究、育种鉴定和诱变技术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研究以及良种良法技术研究等方面综述了2013年中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从茶树再生系统构建、茶树育种鉴定技术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外茶树育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毁灭性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小麦赤霉病危害最经济环保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赤霉病抗性种质资源的发掘及其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抗赤霉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赤霉病转基因育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在加强小麦赤霉病抗性机理研究的同时,结合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加快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3.
大豆对胞囊线虫抗性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大豆胞囊线虫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已经证明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受多个基因控制.但由于抗性鉴定工作量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以及大豆胞囊线虫群体本身的异质性,各个研究者的结果差异很大,具有抗源和组合特异性.Riggs等建立的生理小种鉴定模式虽被广泛采用,但鉴别寄主中抗性基因的重叠引起研究者的争议.分子标记结合经典遗传试验定位了2个抗性基因位点rbg1和Rhg4,rhg1在抗性遗传中贡献较大且具有非小种专化抗性,对抗病育种和基因克隆有重要意义,在G连锁群上许多与rhg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已经找到,并证明在抗性鉴定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Rhg4位于A连锁群上,距离i位点0.35 cM,与1、3号小种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功能型水稻的研究成果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功能型水稻的概念以及国际和国内利用常规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辅助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技术,在培育具有保健型、辅助疗效型及其它特种功能型水稻新品种(系)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辩证的分析,阐述了超高产新株型创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等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探索,提出未来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的方向。冠层结构、光合作用、物质积累、分配与调运的综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充分利用遗传资源和高光效育种以及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协调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关系,协调穗数、穗粒数与粒重的关系,建立合理的产量结构,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实现超高产育种。生态设计育种和分子育种是未来超高产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渍水是稻麦轮作区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灾害,它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抑制其生理生化代谢和物质转运,进而降低产量和品质.为了给稻麦轮作区小麦的耐渍栽培提供参考信息,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小麦耐渍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选育耐渍品种、合理施肥和喷施外源调节物质、渍水锻炼等是提高小麦耐渍性的主要技术措施.建议在今后的小麦渍水研究中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并应充分运用分子技术手段辅助传统育种,以加快耐渍小麦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玉米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确鉴定和定位玉米的重要数量性状基因位点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克隆的基础,传统的分析群体遗传背景复杂,很难对单个数量性状基因位点进行准确鉴定和定位。在简述作物近等基因系研究的基础上,讨论玉米单片段导入系的构建及其应用概况,并对单片段导入系这一玉米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平台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小麦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小麦花药培养技术是小麦产生单倍体的主要途径,该技术具有稳定杂种性状、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和分离等优点。大量研究表明,单核中晚期花药接种在C17培养基上花药培养效果比较好。小麦花药培养力的高低受到基因型的显著影响;小麦花药培养过程中雄核发育受到基因型的影响;白化苗的产生机理主要是由于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突变产生的。花药培养技术在育种和分子遗传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瓜类是重要的蔬菜、水果类作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因此进一步提高瓜类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优良品种选育是进一步提高葫芦科蔬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有效方法,分子育种是加速育种进程的重要手段,而基因定位是现代分子育种研究的基础。本文综述了主要葫芦科作物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的策略、方法以及初步定位和精细定位工作的研究进展,为相关作物的基因精细定位、基因克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对今后的葫芦科作物精细定位技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