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遗传所杂交水稻研究所用粤泰A作母本,YD-0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品质优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等显著特点。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红莲优6号在新余市作中稻连续2年对比试验中,全生育期132天,比对照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信息》2006,(10):33-3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5品种名称:红莲优6号(区试代号:红莲2号)选育单位:武汉大学品种来源:粤泰A×扬稻6号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2007,(2):30-30
珞优8号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810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区试代号:红莲优8号。已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所朱英国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完成的“红莲型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研究与利用”项目,日前通过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鉴定。专家认为,此举标志着中国红莲型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课题组选育成功的红莲优6号三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同时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红莲型杂交水稻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所于1972年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选育的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类型,与野败性杂交水稻并  相似文献   

5.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11-11
品种来源:珞优8号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810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品种,区试代号红莲优8号,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弓为鄂审稻2006005。  相似文献   

6.
红莲优6号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朱英国院士课题组用粤泰A与扬稻6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5).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优.  相似文献   

7.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所用“T-07A”作母本、“YD-0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85%,千粒重27克左右。全生育期130~138天。大田种植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650千克左右,产量潜力可达8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8.
《湖北农业科学》2012,(16):3656
正品种来源: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孝感市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粤泰B//粤泰B/鄂香1号后代的选系与粤泰A连续回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红莲型水稻香型三系不育系。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11。  相似文献   

9.
1.红莲优6号品种来源武汉大学用“T-07A”作母本,“YD-05”作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09-2002。品质产量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79.92%,整精米率67.14%,长宽比3∶1,垩白粒率30  相似文献   

10.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3):273
品种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粤泰A作母本,粤泰B辐射变异后代中的早熟株作父本育成的红莲型水稻三系不育系,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14。  相似文献   

11.
太D6F1(鄂杂棉8号)系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用核不育系“太177A”作母本与“太02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是湖北省第一个利用不育系选育的杂交棉品种,原代号:太99-88,商品名:太D6F1。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鄂杂棉8号,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4。  相似文献   

12.
红莲优6号系武汉大学用粤泰A与扬稻6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我站引进进行品种试验。生产试验表明,该组合表现生长势强,穗粒结构协调,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抗逆性较理想,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易感稻曲病,米质优,高产潜力巨大。尤其适宜栽培于我市茭白地和水仙花地。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鄂玉10号,是湖北省十堰市农科所用自育系作母本,外引系作父本,于1994年配组而成的中晚熟杂交种,1999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几年来在桂林市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性较强等优点,其作一季中稻种植更能发挥其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红莲优6号示范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交水稻红莲优 6号是由武汉大学培育的高产、优质的杂交中籼新品种。该品种产量具有超级稻的潜力 ,米质达到国标优质标准 ;对纹枯病田间抗性强 ,中感白叶枯病 ,易感稻曲病。 2 0 0 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在安徽望江示范推广 ,笔者分析了该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1 组合来源 "两优培九"由培矮64S与扬稻6号配组而成,是湖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究选育的两系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广两优16于2013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两年的湖北省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1.45%,米质综合评价达国家2级优质稻谷标准,全生育期140.1 d,稻瘟病综合指数为5.9,优于对照扬两优6号的7.2,适合湖北省除鄂西山区等高海拔外的所有地区及长江中下游作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红泰优996系用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RT996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05年1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品种来源: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用03S作母本,安选6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4。  相似文献   

20.
粤优938是江苏省农科院用红莲型优质不育系粤泰A与R938配制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