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果树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缘杂交是指种或属间及亲缘关系更远的分类单位间进行的杂交,它是创造果树新种质的重要途径。简要列举了果树远缘杂交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阐述了远缘杂交不亲和和育性障碍的若干表现与机制。目前克服杂交障碍的途径有:蕾期授粉、混合花粉、重复授粉、亲本选择、特殊处理、胚抢救和染色体加倍等。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为3种类型:综合性状类型、亲本性状类型和新物种类型。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染色体鉴定、同工酶鉴定和分子鉴定。果树远缘杂交育种虽然困难很多,但前景非常广阔,今后的重点是深入研究远缘杂交不亲和和育性障碍的机理和有效的克服途径,并借助分子标记技术对杂种进行早期鉴定以及对复杂遗传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板栗和锥栗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板栗品种"燕红"、"怀黄"、"怀九"为母本,以锥栗为父本,进行了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种表型特性研究,旨在为栗属植物的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通过连续3a杂交试验,远缘杂交平均结实率仅23.6%,最低结实率只有6.5%,且空苞率较高,平均空苞率50.1%,最高77.5%;杂交结实特性在不同杂交组合、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结实率在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年份间表现差异显著,空苞率与坐苞率在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不同年份间差异不显著;母本对结实率有较大影响,以"怀黄"、"怀九"为母本远缘杂交结实率较高且杂种优势明显,亲和性好,而"燕红"与锥栗杂交无论在结实率还是杂种特性上表现较差,说明合理选择亲本对于克服板栗与锥栗间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提高结实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大白菜与不同属间以及属内种间植物的远缘杂交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大白菜远缘杂交育种中存在的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变异复杂等主要问题以及克服方法,并对大白菜远缘杂交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菊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开展了不同倍性菊属物种间远缘杂交试验,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亲和指数,并对授粉后生殖生物学过程(柱头花粉附着、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受精及子房发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具相同倍性的种间及四倍体与六倍体物种间杂交较易结籽,而二倍体与四倍体或六倍体间难以结籽,表现杂交不亲和性。菊属远缘杂交不亲和表现为柱头上花粉粒粘附少,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生长异常难以进入花柱,诱导柱头胼胝质生成,受精胚败育。  相似文献   

5.
黄牡丹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交后代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牡丹(Paeonia lutea)为亲本进行了10年杂交育种试验,包括肉质花盘亚组内杂交、与革质花盘亚组间杂交、与芍药组间杂交,共计杂交组合111个,获得333株杂交后代。结果表明:(1)肉质花盘亚组内杂交,结籽数和成苗数均较高,但后代观赏性一般;黄牡丹与革质花盘亚组野生种和栽培品种亚组间杂交,以黄牡丹为母本,以花形简单的牡丹栽培品种为父本的组合方式效果较好,后代观赏性状优良;黄牡丹与芍药组间杂交,部分组合可以结实,但出苗率很低。(2)通过对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的观察发现,不亲和花粉会导致花粉管及柱头组织中胼胝质沉积,阻碍花粉管生长。(3)对后代形态特征观察发现,花盘革质,心皮被毛,叶裂片加宽可作为黄牡丹为母本的亚组间杂交后代形态鉴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种子育苗存在种子处理困难的问题,进行野山楂种根繁殖苗木研究,开展种根平埋、斜埋、直埋对出苗率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处理野山楂出苗效果,结果显示:采用3~5 cm长的种根平埋的繁殖方式, 2年的平均出苗率可达到83.82%,3种处理之间2年平均的出苗率,平埋法为83.82%,斜埋为67.91%,直埋只有25.16%,经多重比较分析,这3种不同处理的种根出苗率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采用种根繁殖的方式培育野山楂苗木,不仅解决了处理种子的麻烦问题,而且还可将野山楂树改良栽培时修剪整理剩下的断根加以利用;在3种处理中,平埋的方式出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黄花风铃木种子出苗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基质、播种深度、品种和种子预处理对黄花风铃木种子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和播种深度对种子出苗影响显著,以泥炭土为基质和0.3cm深播的种子,其出苗率、出苗势和出苗指数均最高。预处理对种子出苗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种子出苗势和出苗指数。大叶和小叶黄花风铃木种子的出苗率、出苗势和出苗指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木本观赏植物远缘杂交障碍的机理,概述了远缘杂交在育种上的应用,远缘杂交障碍克服途径以及杂交后代的鉴定等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木本观赏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应着重于生殖隔离分子机制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探索多种途径克服受精前与受精后障碍,创制新资源的观点。此外,充分挖掘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仍是培育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草原樱桃(Prunus fruticosa)与不同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的关系。【方法】以草原樱桃为母本,采用自交、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毛樱桃、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不同时间进行取样,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管萌发生长状况。【结果】1)草原樱桃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需要品种间杂交授粉结实。2)草原樱桃与毛樱桃远缘杂交表现为配子体不亲和;草原樱桃与中国樱桃远缘杂交亲和,结实率为10%~52%;草原樱桃与欧洲甜樱桃远缘杂交表现为孢子体不亲和。【结论】草原樱桃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与同属的不同种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李屹  钟启文  李莉  韩睿 《长江蔬菜》2010,(22):17-20
对"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搭载乐都长辣椒种子及其后代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乐都长辣椒种子经太空诱变处理后,当代(SP1)与对照在生育期、出苗率、成苗率、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SP2代中,生育期提前,出苗率和成苗率提高,其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从后代中有可能选择出优良的变异单株或群体。  相似文献   

11.
不同遮荫处理对几种扶芳藤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0%(CK)、24%、48%、78%遮荫条件下对4个扶芳藤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适应于不同光照水平的各扶芳藤品种光响应过程呈明显的梯度变化,而且各遮荫处理中4个扶芳藤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总体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加,暴露在强光下时,各品种光抑制现象加重。4个品种扶芳藤在全光照下和不同遮荫条件下,其光补偿点变化趋于一致;同一种扶芳藤,在不同遮荫条件下,其光补偿点总比全光照下要低,但不同品种扶芳藤,在不同的遮荫条件下比全光照下光补偿点下降的程度不同,在各种遮荫条件下,除了78%遮荫时B1、B2品种光补偿点高于X1品种外,其它各遮荫处理中X1品种的光饱和点始终高于其它品种;而B3品种始终在各遮荫条件下光补偿点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各品种光饱和点一直呈下降趋势;在各种遮荫条件下,除了78%遮荫时B3品种光饱和点高于B1品种外,其它各遮荫处理中B1品种的光饱和点始终高于其它品种。X1品种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变化比较明显,说明X1品种具有较广泛的光适应能力。遮荫降低了4个扶芳藤品种的光合速率,可证明4个扶芳藤品种都是喜光的阳生植物,光照强度不足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以从荷兰引进的17 个朱顶红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优势互补和性状特异性原则,设计了44 个杂交组合和8 个自交组合,并对杂交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44 个杂交组合中,有38 个可结实(结 实率25.0% ~ 100%),且均获得了后代子苗(出苗率35.7% ~ 89.1%);8 个自交组合中,有6 个可结实(结 实率62% ~ 100%),其中5 个获得了后代子苗(出苗率39% ~ 96%)。17 个品种的具体表现如下:①杂交 结实率方面,‘红狮’、‘卡门’和‘至尊’表现较好,除个别组合不结实外,作为父本和母本平均结实率 都达到了60%以上;②单果结籽数方面,‘至尊’、‘奥拉夫’和‘红狮’表现较好,作为母本单果结籽数 分别为44.6 粒、43.2 粒和44.0 粒;③子球生长量方面,组合‘红狮’ב蒙特布朗’、‘奥拉夫’ב蒙特 布朗’和‘至尊’ב蒙特布朗’生长最快,2 年生球周径分别为23.1 cm、22.5 cm 和20.5 cm;④子球扩 繁方面,2 年生球中共有19 个组合获得了分生子球,子球数最高的组合为‘当娜’ב朋友’,平均4.2 个。利用以上组合,共获得了1.6 万株杂交苗,并通过对已开花组合进行鉴定,初筛出新材料5 个。结合 试验中不同组合优劣表现和后代鉴定结果,对影响朱顶红杂交效率及后代选育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 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选用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性状差异较大的5个芥蓝自交系,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IV组配10个杂交组合,对8个经济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对其中差异显著的5个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参数分析。结果表明:5个经济性状均受到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其中薹质量、薹粗和叶宽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单株质量同时受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控制,节间长则以显性效应为主。综合比较5个芥蓝自交系杂交组合后代表现,亲本A(0925)和亲本D(0948)一般配合力(GCA)较高,与其配组可望得到特殊配合力(SCA)最高的F1,但在亲本选配时还应考虑双亲间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葡萄二倍体品种与四倍体品种之间的杂交不亲和性,本试验选择巨玫瑰×兴华一号、4x玫瑰香×2x玫瑰香、4x玫瑰香×红旗特、京亚×87-1、2x玫瑰香×4x玫瑰香、87-1×巨玫瑰、红旗特×巨玫瑰7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葡萄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种间杂交后代的胚挽救研究,并对巨玫瑰×兴华一号、2x玫瑰香×4x玫瑰香、87-1×巨玫瑰三个杂交组合后代胚挽救试管苗进行根尖染色体鉴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胚挽救的最佳取材时期不同,多数组合授粉后45~55d接种效果最好;而2x玫瑰香×4x玫瑰香和87-1×巨玫瑰在花后65d胚珠发育率最高,2x玫瑰香×4x玫瑰香胚珠最高发育率可达到100%。多数杂交组合胚珠的最高萌发率在花后65d,其中2x玫瑰香×4x玫瑰香胚珠的最高萌发率可达到76.67%;巨玫瑰×兴华一号在花后55d,4x玫瑰香×红旗特在花后70d。巨玫瑰×兴华一号杂交组合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60%,87-1×巨玫瑰杂交组合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12%,2x玫瑰香×4x玫瑰香杂交组合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31%。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种子贮藏方法和播种期对费约果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贮藏方法和播种期对费约果出苗情况的影响较大,采果后立即取出种子,于清水中漂洗24 h后播种,播种至出苗天数为11 d,出苗率为93%,优于其余各处理出苗情况。  相似文献   

16.
银杏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温度、播种基质、赤霉素、氯化钙等因素对银杏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恒温、变温处理及播种基质的不同对银杏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赤霉素和氯化钙处理均能提高银杏种子的发芽率,赤霉素的最佳处理浓度为1 500mg/L,氯化钙的最佳处理浓度为50mg/L。  相似文献   

17.
以南北不同纬度的4种1 a生楸树嫁接苗(滇楸、灰楸、梓楸、金丝楸)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条件下冷驯化期间4种楸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驯化期间随着自然温度的降低,4种楸树叶片光系统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下降,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NPQ)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先下降、后上升,最终值偏低,其中Fv/Fm与抗寒性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楸树叶片抗寒性强弱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8.
云锦杜鹃的耐碱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循环型底面潮水式灌施营养液栽培系统中,对云锦杜鹃3年生实生苗进行了营养液pH4.5,5.5,6.5,7.5和8.5处理。结果表明,以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干、鲜样质量为指标,营养液pH7.5的环境较为适合,而pH8.5处理不适宜云锦杜鹃的营养物质积累,即干、鲜样质量偏低,在其它的低pH处理中该指标均表现为中等水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随pH值的升高呈现出较不明显的下降趋势;根系与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除P之外,所有被测定的矿质营养元素在5个不同的pH处理中均而无明显差异。云锦杜鹃有一定的耐碱性,而且对微量元素没有特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梨为中心亲本的7个杂交组合做试材,对228株杂种后代的童期和主要果实经济性状做调查分析,研究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结果表明:苹果梨杂种后代童期长短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结果年龄广泛分离。成熟期均以晚熟为主,早中熟较少。果实大小受环境因素和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后代平均果重小于亲中值。果实形状广泛的分离,但以圆形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