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式英语是一种由于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思维方式干扰而产生的语言失误现象。研究发现,中式英语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以大学生英语作文为考察样本并辅以相关问卷调查,结合语言迁移、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理论,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结构层面的特征表现及其成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写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以及价值观等的不同,汉译英时容易产生"中式英语","中式英语"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方面。"中式英语"在词汇层面的表现主要有:词汇冗余;词汇缺乏;机械对应;搭配不当;词性误用;褒贬误用和对中国特色词翻译的不当上。  相似文献   

3.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中式英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是中介语的一种变体。受母语负迁移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欠缺的影响,中式英语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中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4.
英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几乎出现在我国所有的教育体现出,这也体现出了工作与学习对于英语的重要需求,因此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写作作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体现一种对于英语知识的综合利用,可见写作对于一个人英语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益处,可是当前英语写作教学中中式英语的问题较为严重,这大大限制了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探究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的成因及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此作为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文化也逐渐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进入我国,英语作为国际间的通用语言也在较早年间变流入中国领域,我国早在7、80年代就有了对英语的研究。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语言形式等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于是便有了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出现。中国英语融合了中国本土文化与国际英语语言之间优点,将两者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中式英语有它萌芽,发育,与成熟的阶段,从这一方面来看,与生态学发展规律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实力的增强,中国英语在语言教学与测试中的比重日益增多,如何让中国英语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而从音系、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对其进行渊源分析,探讨中式英语、中国英语到世界英语的重要变体,中国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为语言教学的走势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校英语学习已开展多年,进步很大,但仍存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英语学习中的一个盲区,动态名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翻译的练习为语料,从英汉语言在句法层面上差异入手、动态名词的概述、动态名词具体转换及其翻译角度详细地说明。动态名词在英语中的使用范围之广,但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了蹩脚的"中式英语"或"英式汉语",本文希望通过实例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鉴于学习者在实际操作中频繁使用中国式英语(Chinglish)这一现实,对母语(汉语)和目的语(英语)之间的差异及过渡语和中式英语进行比较;并从神经机制和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发现这种近似于过渡语的Chinglish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自然的正常现象,不能一概归结为语法错误.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学习者在操作英语时出现的文法变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连翘在中式香肠中的抑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探讨了连翘在中式香肠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连翘对中式香肠冷藏过程中杂菌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适抑菌浓度为0.5%。将连翘添加于中式香肠中,可有效抑制中式香肠贮存过程中的脂肪酸败,其抑制作用随连翘在中式香肠中浓度的提高而加强。  相似文献   

10.
孟红 《新农业》2022,(5):43-44
本文针对新中式园林景观的特点,阐述了新中式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原则,探讨了新中式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理念和技巧,旨在加强对新中式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转变传统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模式,创造新中式园林风格,根据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要求来合理配置植物,充分展现重视美学,发扬传统文化,展现新中式园林景观的魅力,提高城市美观性,加快城市现...  相似文献   

11.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不同于通常的汉英翻译,它肩负着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因而更需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出发,更加准确、更加鲜活的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事务及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通过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异和中国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文化,论证了在这一形势下中国英语出现的必然极其重要意义。同时证明中国英语其构成和适用范围远比中国式英语丰富和广泛,它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具有中国特点,它属于规范英语。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线的文化。高校学生常见的翻译错误原因是:一味地直译(按字面义翻译),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和思维方式去理解外国语言,不了解异国语言的结构特点和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草莓体内氮磷钾分配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草莓“宝交早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开花结果前期氮磷钾含量均维持较高水平,4月25日(开花期)后氮磷钾含量开始降低;植株磷含量5月13日前,维持低磷不水平,以后呈缺乏状态。氮在各器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实、茎和根,根和茎氮含量一直呈降低趋势,叶片和果实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5月13日(结果期)后,果实中氮和降低。磷在各器官含量由高低到依次为果实、叶片、茎和根,各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不同产地籽瓜瓤皮成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以甘肃省3个产地所产籽瓜为材料,进行基本成分、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以瓤最高(97.32%~97.98%),内皮次之(96.64%~96.86%),外皮最低(91.47%~91.76%);灰分含量以瓤最低(0.22%~0.27%),内皮次之(0.25%~0.39%),外皮最高(0.45%~0.69%);含酸量瓤中 0.30%~0.43%,内皮 0.37%~0.69%;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瓤为 1.52%~3.05%,内皮 0.34%~1.42%;瓤和皮中蛋白质、纤维素和脂肪含量均分别低于0.45%,0.30%和0.025%,抗坏血酸含量为74.40~132.90mg/kg,内皮中含量普遍较高。18种氨基酸在籽瓜瓤皮中均有存在,其中必需氨基酸以缬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非必需氨基酸以谷氨酸、丝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在所测的14种矿质元素中,籽瓜瓤皮中常量元素以K、Ca、Mg、P、S含量较高,微量元素以Al、Fe、Zn含量较高,矿质元素含量以外皮最高,内皮次之,瓤最低。不同产地所产籽瓜的成分含量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盐度跃层形成机理及盐度跃层变化规律的微观特征,对旅顺一个刺参养殖池塘水体表、底层盐度周年变化和四季代表日盐度昼夜垂直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池塘表层盐度变化为24.6~31.7,底层盐度变化为28.4~31.7,夏季盐度较低;7—9月、12月到翌年3月,养殖池塘表、底层存在盐度差且底层大于表层;夏季和冬季代表日池塘盐度存在昼夜和垂直变化,夏季变化幅度较大;夏季-120 cm以下和冬季-60 cm以下水层无昼夜变化。研究表明,刺参养殖池塘上层盐度波动较大,下层基本上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日粮铜水平及加硒与否与生长猪的肝脏、肾脏、脑、心脏中矿物元素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肝、肾铜含量随日粮铜水平增加而升高最为明显(r分别为0.9612、0.8823),加硒与否对组织银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大多数组织铜浓度与铁、锌、钼呈负相关,肝铜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血液铜与铜兰蛋白、过氧化物歧化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8813,0.0141,0.9236,0.9810).研究还表日粮钢水平与组织铜、其它矿物元素、血液中某些酶类在代谢上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质地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明确不同质地土壤(砂壤、中壤、重壤)玉米生育期间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与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池栽方式,以掖单22为材料,研究不同质地土壤的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玉米播种前,砂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重壤中最少;重壤中的酶活性最高,砂壤最低。3种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呈抛物线,吐丝期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吐丝期,3种质地土壤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中壤最多,重壤最少;5种酶活性均表现为中壤最大,砂壤最小。成熟期,玉米根际土壤细菌与放线菌表现为中壤中数量最多,重壤最少,真菌则表现为中壤最多,砂壤最少; 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重壤最高,砂壤最低,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表现为中壤中活性最高,砂壤最低。【结论】玉米根际生物活性受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和土壤质地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