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蚕豆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在蚕豆(Vicia faba L.)种质资源、育种目标、遗传规律和育种方法等方面中取得的进展;认为我国蚕豆育种的目标是稳产、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应该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利用,建立蚕豆遗传图谱,将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鼓励种子公司加入到蚕豆新品种选育中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Ⅰ)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I)——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蚕豆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综述了AFLP技术在蚕豆遗传育种中研究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青海省蚕豆生产的现状和优势,概括了我省蚕豆育种研究的进展,并对蚕豆生产的综合潜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我国鲜食蚕豆的育种现状、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法,并对育种中存在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鲜食蚕豆品种选育水平和促进鲜食蚕豆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蚕豆产量研究与高产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30余年蚕豆(Vicia faba L.)产量研究与高产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蚕豆产量研究表明:生物学产量是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两者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形成均有较高的正向作用,但产量构成因素的改良受单株荚、粒数与粒重间负相关的制约;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还对蚕豆高产育种中高结荚率、早熟性的选择以及如何协调荚、粒数与粒重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应用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临夏州农科所蚕豆品比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权关联度适合于蚕豆育种中对多性状的综合评判,能客观反映每份材料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四川省蚕豆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主要豆科作物之一,也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年种植面积约30万公顷,仅次于云南,总产达6亿公斤。它既是粮食作物又是菜、饲、肥兼用作物。我省蚕豆的加工工业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其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二、科研进展及取得的  相似文献   

10.
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nternatioilal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Dry Areas,简称ICARDA)由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创建于1976—1977年。蚕豆改良是该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10多年来,ICARDA通过与有关国家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21对豌豆(Pisum sativum)基因组SSR引物在10个蚕豆(Vicia faba)品种中的通用性。结果表明,豌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蚕豆中的通用性达38.10%,有效引物在蚕豆品种中的多态性比例为100%。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植物各种育种途径的分析,总结了不同育种途径下加速育种进程的措施,为指导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源  魏小红  朱蕾  毛亚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42-4944
[目的]探讨NO、H2O2在调控镉胁迫下蚕豆的生理生化机理。[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硝普钠(SNP,作为外源NO供体)、双氧水(H2O2)及其体积比例组合(1∶1)浸泡处理对镉胁迫下蚕豆种子活力的影响;并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上述3种处理对镉胁迫下蚕豆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结果]与SNP和H2O2单独处理相比,二者互作处理可显著增强镉胁迫下蚕豆种子活力,从而缓解了重金属镉对蚕豆种子萌发的毒害作用;并且SNP和H2O2互作处理对缓解镉胁迫下蚕豆幼苗的氧化损伤存在正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增强了根系活力,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了MDA含量(P〈0.05)。[结论]NO和H2O2的互作处理更有效地减弱了叶绿素的降解反应,提高了叶片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和耐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千屈菜科紫薇属的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有着树姿优美、花期长、花色丰富等优点,还可以抗污染,吸附有害气体及粉尘,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观花树种。作为紫薇的原产国,中国有着丰富的紫薇种质资源,然而,关于紫薇育种的研究起步较晚,相比之下,国外的育种研究起步早些,并且利用中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取得了紫薇以及紫薇属育种傲人的成绩。目前我国的紫薇育种研究存在着紫薇种质资源圃不完整、育种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对紫薇国内外的种质资源、育种机构、育种现状、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探讨我国育种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研究趋势和育种策略,以期为我国紫薇的育种研究与栽培繁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Charred seeds of horsebean (Vicia faba L.) from the seventh millennium B.C. that were found at Yiftah'el, Israel, push back the known use of this vetch by about 2000 years. Horsebean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ensemble of legumes grown by some early Neolithic people. The site, situated near the southwest outlet of Biq'at Bet Netofa, lies in a valley with heavy soil suitable for growing contemporary cultivars of horsebean. The still unknown wild ancestor of the horsebean may have originated in similar habitats in the Levant.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育种目标、育种方法、后代选择、区域试验和良种繁育等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育种实践提出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目前中国糯玉米育种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结合糯玉米的市场要求,提出糯玉米的育种目标,其顺序为优良品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虫、类型多样。根据玉米育种学和遗传学原理,对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的育种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糯玉米以食用或加工其青果穗为目的,在制订育种目标时须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粒色、熟期和抗病虫性等因素;依据基础材料与育种技术手段的不同,选育自交系方法有5种:自然授粉品种资源选系、优良糯玉米杂交种选系、杂(回)交转育法选系、群体改良选系和新技术选系;在新组合筛选时,需注重果穗外观商品性和口感品质的选择;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拓宽种质资源,加强品质鉴定技术和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是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