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菌种混合发酵醋糟生物蛋白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于1994年研制用酵母发酵醋糟生产醋糟生物蛋白饲料,醋糟中含有的残留淀粉不易被酵母菌吸收利用,单宁则有苦涩味,影响其适口性,一直不易被养殖户接受。为此我们将生产工艺由单菌种发酵改为双菌种混合同步发酵,除用酵母菌外,又引入糖化菌(黑曲霉),首先通过糖化菌种将残留淀粉转化为易被酵母菌吸收利用的单糖或双糖,然后主发酵菌种饲料酵母将醋糟中非氮物质转化为蛋白质,两菌处在同一条件下,同一发酵期间,完成各自的发酵功能,起到菌种间优势互补作用,有效地提高醋糟的营养价值,并改善了适口性。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2.
发酵床垫料复合菌剂优化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原理,对分离纯化的微生物进行相容性试验,获得6株相容性较好的微生物。按照不同比例组成复合功能菌剂,通过检测脱氢能力、淀粉分解能力和纤维素分解能力,筛选出高效微生态发酵茵剂V,其比例为:细菌:除臭菌:乳酸菌:纤维素菌:放线菌:酵母菌=15:15:15:25:15:15。本研究对发酵床垫料中菌种的本土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固体发酵生产活性酶母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桩  王守清 《饲料工业》1998,19(3):7-10
本试验以提高植物性蛋白饲料的营养价值为目的,从8个不同酵母菌株中筛选出菌体蛋白质含量高,生长条件一致的4种菌为试验菌,进行固体发酵生产活性酵母饲料,并对其生产工艺做了细致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酵母菌株混合发酵培养优于单一菌株发酵培养,制曲种原料中麸皮,豆粕,麻饼,玉米面的比例为70:10:15.5时,酵母菌繁殖最快,加曲种量为8%,发酵60小时后,产品粗蛋白质达到最高峰(53.  相似文献   

4.
甜菜收获后,除加工制糖外,余下来的废粕,是饲喂畜禽的优良蛋白饲料。甜菜废粕是含纤维素类物质,如用来直接饲喂牲畜,利用率低,效果差。经过发酵将其转化为蛋白饲料,可提高其营养价值。可在甜菜废粕中加入纤维分解菌和多种酵母菌的混合菌种,控制 pH 值为5.0~5.5,温度30℃,含水量80%,经5天固体开放式发酵即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饲料,蛋白质高达33.08%,氨基酸种类齐全,维生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本科研组分离得到的高效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菌剂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实验中设计无微生物添加的对照组和分别以1%、2%、3%比例添加的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添加处理组进行青贮饲料的发酵实验,并检测其化学成分及有机酸含量。饲用高效乳酸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混合添加到青贮饲料可降低饲料p H值3.8以下。各个处理组乳酸、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含量比对照组平均提高了62.3%。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高可达到15.86%,干物质含量(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明显下降(P0.05)。可以确定本研究所用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添加到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19,(19):15-19
研究旨在筛选杏鲍菇菌糠最佳发酵菌种及条件,评价其作为饲料原料的安全性。以杏鲍菇菌糠饲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饲料卫生标准,检测其重金属、霉菌毒素、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含量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梯度含水量(低50%、中60%、高70%)与三组不同微生物发酵剂(乳酸菌、乳酸菌-酵母菌、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试验设计,设置对照组不发酵,每隔24 h测定概略养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干物质)、有氧稳定性、霉菌毒素。结果表明,发酵前后的杏鲍菇菌糠饲料各项安全性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当杏鲍菇菌糠饲料水分含量为60%时,采用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剂发酵,营养水平各项指标最优,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含量平均提升27.12%,粗纤维含量平均降低19.52%,粗脂肪含量平均提升38.92%,干物质含量平均下降3.41%。其有氧稳定性也高于其他组,生物毒素含量降低,AFB1、OTA、DON含量较未发酵前平均降低4.77%、40.42%、4.65%。研究表明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符合国家饲料安全标准,且经微生物发酵后的杏鲍菇菌糠营养水平提高,霉菌毒素有所降低,以杏鲍菇菌糠饲料水分含量为60%与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剂发酵最佳。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和内源性副干酪乳杆菌对蔗梢青贮有氧稳定性及品质的影响。选取ROC 22蔗梢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及布氏乳杆菌添加水平为0.05%、0.10%、0.20%进行青贮,稀释活化后的菌剂按为5 mL添加量喷施,阴性对照组(CK组)喷施5 mL无菌生理盐水进行青贮。常温裹膜青贮30 d。结果表明,经过添加菌剂蔗梢青贮的稳定性和品质均高于对照组,添加副干酪乳杆菌蔗梢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最高,难消化的木质素和半纤维含量明显降低,乳酸菌活菌数和产有机酸含量提升,霉菌得到有效抑制。研究表明,添加乳酸菌菌剂可以提高蔗梢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改善青贮的霉变情况,且副干酪乳杆菌0.20%发酵组的蔗梢青贮的发酵有氧稳定性与青贮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生物蛋白饲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饲料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迫切需要开辟新的蛋白饲料资源。国内外都很重视单细胞蛋白的研究,利用微生物发酵纤维物质来生产生物蛋白饲料,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研究工作已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目前,一般采用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技术,利用多菌种间的协同作用,在产生大量的纤维素酶类降解纤维的同时,充分利用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以及纤维分解产生的糖类合成菌体蛋白,提高纤维饲料的营养价值。现介绍几种生物蛋白饲料,供应用参考。1 酒糟生物蛋白饲料酒糟为酿酒工业的副产品,其粗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在国外,酒糟尤…  相似文献   

9.
菌糠是食用菌行业的废弃物,由于菌糠的营养价值较高,成为畜禽的非常规饲料资源之一,奶牛等反刍动物可以很好地利用菌糠中的营养成分。文章综述菌糠饲料特点、菌糠饲料对反刍动物饲喂效果、菌糠饲料选择注意事项等,对菌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菌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提高植物性蛋白饲料的营养价值为目的,从8个不同酵母菌株中筛选出菌体蛋白质含量高、生长条件一致的4种菌为试验菌,进行固体发酵生产活性酵母饲料,并对其生产工艺做了细致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酵母菌株混合发酵培养优于单一菌株发酵培来制曲种原料中铁皮、豆粕、麻饼、玉米面的比例为对:10:15:5时,酵母菌繁殖最快;加曲种量为8%、发酵60小时后,产品粗蛋白质达到最高峰(53.8%);不同比例混合菌种的发酵产品,1号、2号、3号活性酵母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提高,分别为53.3%、54.2%。53.1%,氨基酸总数也分别提高了5.17%、8.16%、5.02%,而且整个生产工艺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建立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菌群qPCR检测方法。试验以玉米皮为发酵底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为发酵菌剂制备玉米皮菌体蛋白饲料,采用qPCR法定量测定固态发酵玉米皮菌体蛋白饲料中的菌群数量变化,并与平板计数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建立的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的标准曲线符合SYBR Green qPCR的检测要求,两种方式检测玉米皮固态发酵菌种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出两者间的线性关系y=1.301x-5.139、y=2.257x-8.431和y=2.941x-12.940,任取3批玉米皮菌体蛋白饲料进行验证试验,两者之间相似度达94%以上,表明本方法可以用于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中菌群的定量检测。研究表明,试验建立的qPCR技术在玉米皮固态发酵菌种数量变化监测应用中,克服了平板计数法时间滞后和两种酵母菌不好区分等缺点。  相似文献   

12.
王璐瑶 《猪业科学》2023,40(12):29-30
<正>1发酵饲料发酵饲料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的动物饲料。发酵饲料的底物来源广泛,既包含谷物类、油籽类、纤维类及蔗糖类等植物性原料,也包含农业或工业加工生产上的副产品,例如蔬菜渣、果皮或啤酒糟等。通过在底物中添加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功能性益生菌,利用其生长和代谢协同发挥作用,将饲料原料中不易消化的抗营养因子和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转化为小分子营养物质,同时合成更多的有益成分,例如将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多肽,来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满足各阶段生长猪对氨基酸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豆粕的减量替代。并且,发酵饲料中的益生菌有利于改善生猪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达到替代抗生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酒糟生物蛋白饲料的研制及其饲喂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缓解蛋白饲料紧缺,在过去研究“酒糟多功能饲料”的基础上,对酒糟生物蛋白饲料进行了专题研究,从菌种到生产工艺均作了改进。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菌种与生产工艺由原单菌种发酵改为双菌种同步发酵。酿酒原料一般均为高粱及玉米,酿酒副产物酒糟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残留淀粉,这类淀粉不易被酵母菌吸收利用。采用双菌种混合发酵,首先通过糖化菌种将残留淀粉转化为易被酵母菌吸收利用的糖类物质,该糖化菌种称之为预发酵菌种,然后主发酵菌──饲料酵母菌将酒糟中非氮(N)物质转化为蛋白质。两菌种在同一条件下,同一发酵期间,完成…  相似文献   

14.
菌糠饲料饲喂育肥猪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糠饲料中菌丝体重量约35%以上.它含有丰富的菌体蛋白、粗脂肪、维生素、其营养价值相当于米糠的水平,而粗纤维的含量却很低。许多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证明.饲喂家畜和家禽的效果很好。根据最新研究。如将菌糠接种有益菌糠群进行充分的好气性发酵,一定的工艺流程即可制菌糠饲料系列产品,适口性比菌糠好.  相似文献   

15.
NM菌剂是在日本EM菌剂和山东CM菌剂基础上,增减了部分微生物菌种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经特殊工艺培养研制成功的生物菌剂。内含光合菌、放线菌、双岐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几十种有益微生物,它们取长补短,共同生存,协调生长,并产生较强的抗病菌和促生长、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的有效物质。同时还具有发酵饲料、秸秆,降低粗纤维提高适口性和营养成分以及粪便除臭等多项功能。笔者在2000~2001年对其功能效果进行了反复的实验观察,旨在了解其应用于畜牧业生产所产生的效果。实验考察的项目有:①畜禽常见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用废培养基生产饲料利用食用菌载培过程中的废培养基,如玉米穗、豆腐渣等有效成份,接种有机酸产生菌——乳酸菌,在常温或规定温度中静置发酵,尔后不经干燥直接利用湿性饲料即是本发明介绍的一种新型饲料及其生产方法。在以上发酵过程中,有机酸产生菌(乳酸菌)的菌丝...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食用菌菌糠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总结,对其消化率和饲用安全性等进行了阐述。简要概括了菌糠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适宜用量及其在生产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相似文献   

18.
康力旺─A活菌剂是台湾生产的综合性生长强壮酵素,含有丰富的养分,如荷尔蒙、氨基酸、核酸、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磷、钾、钙、锌、锰、铜、铁等)。由于康力旺─A活菌剂中含蛋白质分解菌、淀粉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使畜禽能更充分地利用饲料中的养分.用康力旺─A活菌剂作添加剂,饲喂肉猪的试验表明,添加康力旺─A添加剂组比对照组猪食欲旺盛,并降低了猪的发病率。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多150克,提高了43.06%,差异极显著(P<0.01)。30天试验期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每头猪比对照组增加收入16.…  相似文献   

19.
菌糠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食用菌废弃菌糠的资源量及其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其消化率和饲用安全性等进行了阐述,简要概括了菌糠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效果,并简单介绍了其加工调制方法及其在生产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活菌制剂主要是单一菌剂,多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居多,对复合菌剂的研究报道较少。选用酵母菌、根霉、毛霉为菌种配伍,制备活菌制剂XN-2,将这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