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振荣 《中国蜂业》2004,55(4):16-16
一、发病情况:2003年8月承德市某养蜂场,有蜜蜂168群,蜂群先后发病,群势下降,并有大量蜜蜂死亡,蜂场主对发病蜂群使用酸饲料和乌洛托品糖浆水饲喂,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
蜜蜂孢子虫病的发生有很强的季节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在我区枣花和苜蓿留蜜期的气温,正是孢子虫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22—34℃,最适点30—32℃)。检查本病可从群势、巢门口、箱内、蜜蜂中肠、蜂王等方面入手。可简要概括为检查群势要对比,观察巢门要仔细,开箱检查看箱壁,观察中肠弹(性)色(颜色)纹(环纹),显微镜检定病原,蜂王检查定病群。一、看蜂群群势:孢子虫病初期,群势下降不明显。中后期群势显著下降。蜂数减少,大批成年蜂死亡。母蜂寿命短,也有死亡。在暖和天气巢门打开时,对蜂场之间蜂群存放地上空蜜蜂飞翔密度和进出巢蜂的数量进行对比,可以大体断定蜂群群势的强弱。  相似文献   

3.
蜂箱的摆放方位对设施草莓蜜蜂授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5,(12):14-16
蜜蜂授粉是设施草莓生产配套技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是设施草莓的主要授粉蜂种。在设施环境中,蜂群的摆放位置对蜜蜂活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设施草莓园内不同摆放方位的蜂群活动规律及群势下降情况,结果表明,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于蜜蜂访花密度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蜜蜂蜂箱坐东朝西摆放时,蜜蜂访花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摆放方式;在草莓整个花期授粉过程中,蜜蜂蜂群群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然而,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群势下降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蜜蜂访花密度与蜂群群势呈正相关,与草莓开花数量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明确了设施草莓园内授粉蜂群的放置方位对蜜蜂访花行为及蜂群群势的影响,为设施草莓内蜜蜂科学授粉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蜜蜂在转运的途中死亡或逃逸造成损失,致使蜂群群势骤减.那么蜂群在转运途中如何才能避免"路损"呢?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授粉蜂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中华蜜蜂油茶授粉对蜂群的影响,油茶授粉蜂群分别采用饲喂益生菌、脱粉、饲喂糖水等处理方式,分析蜂群群势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油茶授粉蜂群的群势和子脾等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益生菌组<脱粉组<糖水组,其群势下降程度排序为11.7%<13.2%<17.3%,子脾下降程度排序为33.3%<57.6%<58.3%;分析得知:饲喂益生菌处理组的蜂群群势、子脾面积、蛹面积比另外两组下降程度明显减缓(P<0.05),卵虫、糖脾、粉脾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饲喂益生菌能较大程度的缓解授粉蜂群群势和子脾下降,这为油茶蜜蜂授粉蜂群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蜜蜂白垩病致病菌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感染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通过记录染病蜂群的温湿度和发病幼虫数,研究了养蜂生产中,温湿度变化对感染该病的西方蜜蜂蜂群(中等群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蜂群内的温度降低到某个阈值范围时,不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加发病幼虫数.  相似文献   

7.
入秋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蜂群管理由蜂产品生产逐步转向越冬前准备,特别是转地蜂场,从9月份开始,陆续回乡,准备越冬.从近些年养蜂生产实际情况来看,每年的9~11月份是蜜蜂农药中毒事件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外界蜜源减少,转地蜂群经长时间运输,蜂群内蜂粮储备减少,蜜蜂外出采蜜积极性高,当外界使用农药时,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另外,由于转地蜂群的群势要比定地饲养的群势强,在外界蜜源缺乏,而蜂群采蜜积极性仍然较高的晴好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盗蜂现象,影响蜂群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造成蜜蜂大量死亡,一些养蜂者为了泄私愤,故意在蜂蜜中添加农药引诱作盗蜂群中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黄坚 《蜜蜂杂志》2007,27(8):31-31
秋天的蜜蜂,最容易互相盗蜜.这是因为秋天蜜源稀少,气温下降,蜂群群势逐渐减弱,蜜蜂在外界采不到花蜜,惟恐挨饿,就飞到别的蜂群里去抢蜜.有这种行为的蜜蜂,养蜂人都习惯地称之为"盗蜂".  相似文献   

9.
蜂群在运输途中管理不善容易受闷,受闷工蜂背部变黑,寿命缩短,群势下降,严重影响生产。受闷严重时巢脾堕毁,全群死亡。开巢门运蜂,虽然可以避免蜂群受闷和全群死亡的损失,可又造成大量中青年工作蜂飞逃,使群势下降,对采蜜不利。还有当蜂群进入车站等待装车时,蜜蜂大量飞出,尤其高温情况下,满天飞舞,给铁路工作人员的正常作业带来极大困难,很多铁  相似文献   

10.
秋季防盗蜂     
秋天的蜜蜂,最容易互相盗蜜.这是因为秋天蜜源稀少,气温下降,蜂群群势逐渐减弱,蜜蜂在外界采不到花蜜,惟恐挨饿,就飞到别的蜂群里去抢蜜.有这种行为的蜜蜂,养蜂人都习惯地称之为"盗蜂".  相似文献   

11.
前 言双群同箱饲养 ,就是在 1个蜂箱中同时饲养 2群蜜蜂 ,2群蜜蜂虽同处于 1个蜂箱中 ,但相对独立。双群同箱饲养 ,可以解决中蜂群势弱 ,产量低的缺点。广东省的中蜂群势近 10多年来出现下降趋势 ,群势繁殖慢 ,生产力下降 ,蜂产品产量低。广东冬春季节气温低 ,山区日夜温差大等原因 ,使群势弱 ,影响繁殖和生产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 ,我们在广东省推广中蜂双群同箱饲养技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蜂农也乐于接受。现将有关蜂群的组织和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 双群同箱饲养蜂群的组织1 1 双群同箱饲养蜂群的生物学依据蜜蜂群与群之间靠“群味…  相似文献   

12.
正蜜蜂群势是指一群蜜蜂中工蜂个体的数量和密度,是反映蜂群繁殖力和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蜜蜂群势强盛是养蜂优质高产的基础。蜜蜂群势随气候和蜜粉源等的周期性改变而有规律的变化。影响蜜蜂群势有蜂王产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寿命和蜂群分蜂性、管理方法等因素。一、蜂群中何为"势"蜂群群势,什么是势?我认为,中蜂每群3~4框、意蜂每群6~8框为基本群;蜂略多于脾为基本势。高于这一指标为强群,低于这一指标为弱群。强群在采  相似文献   

13.
陈红 《中国蜂业》2005,56(11):21
山区养蜂靠着天时地利,蜂群容易养成大群,但近日发现山上蜂场附近,大胡蜂偷袭蜜蜂.有的蜂箱前被咬死的蜜蜂很多,有些大胡蜂抓住1、2只蜜蜂飞走,几十分钟后又飞来好多只胡蜂继续袭击蜂群,造成采集蜂减少,群势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三)蜜蜂白垩病 1.危害特性:该病是一种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患病蜂群造成幼虫大批死亡,群势削弱,发展不成强群,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白垩病的发生,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群中常发生一种俗称“蜜蜂大肚病”的成年蜜蜂慢性传染病。罹病蜜蜂全身颤抖,行动呆滞,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严重者完全丧失飞翔能力以至在麻木中死亡。病蜂腹部胀大或瘦小,体毛较为完整或被同群健康蜂撕咬净尽而呈漆黑油亮状,故群众又称之为“黑蜂”。该病全年都有发生,但春、秋两季为多,尤以春季严重。患病蜂群由于蜜蜂患病和死亡,其群势发展往往停滞不前;有的病群虽然还有相当数量的蜜蜂,但采集力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  相似文献   

16.
饲喂和群势     
克兰.  GJ  袁秀泉 《中国蜂业》1989,(4):32-33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影响产量的各种因素。 1.最佳群势甲、群势和产量的相互影响随着群势逐渐增强,强群不但能维持蜂群生活,而且还能采集到商品蜜。在天气温暖的流蜜期,我们进行的田问试验结果如下:平均有5万只蜜蜂的蜂群,每日采蜜4.5千克,只有3.5万只蜜蜂的蜂群,每日采蜜仅2千克。有3.5万只蜜蜂的蜂群需用2  相似文献   

17.
熊成 《蜜蜂杂志》2023,(1):15-17
温度是影响蜜蜂生活的重要因素,高温严重影响蜜蜂的个体发育、行为活动及蜂群正常的生活秩序,持续的高温还能引发群体间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高温期蜂王产卵量减少或停产,蜂群哺育力、生产力下降,蜂群群势呈下降趋势,需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蜂群。  相似文献   

18.
蜜蜂爬蜂病的预防与治疗药物由于气候反常,蜜蜂“爬蜂病”在各地蜂场蔓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蜂群群势下降很快,甚至造成全群覆没,蜂场倒闭,严重影响养蜂生产发展。一、症状和诊断蜜蜂“爬蜂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爬行,行动迟缓,尔后死亡...  相似文献   

19.
蜜蜂卷翅病,俗称“焦翅”。患此病的蜂群,幼蜂羽化出房后,大部分翅膀残缺,部分幼蜂虽有翅,但软弱无力,不能展翅飞翔。到试飞时,跃出巢外在地上焦躁地爬行,然后死去。蜂群发生此病后,常导致几代蜂的死亡,群势陡然下降,强群变弱群,以至覆灭。  相似文献   

20.
严寒地区蜜蜂越冬期长达120~150天。如果饲料质量不佳或管理不善,越冬蜂群往往出现下痢病,此时正处冰天雪地的寒冬季节,无法解救,患病轻时导致群势下降,严重时全群死亡乃至全场覆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