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黄背木耳生产发展迅速,成千上万袋的生产大户比较普遍。由于木屑、棉子壳原料供不应求,直接影响黄背木耳的再发展。为解决原料问题,三年多来,我们进行了用稻草袋栽黄背木耳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生物转化率为110%~130%。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黄背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2~28℃,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我地区出耳一般安排在5~9月,迟的到10月中旬也可以。制栽培袋应选择在3、4月进行,迟的5月中旬也可以。  相似文献   

2.
新疆气候独特,冬季寒冷,春、秋温度不到20℃,夏季只有三个月左右的高温天气,且干燥少雨,属干旱、半干旱区。当地历来不产木耳,所需木耳均从关内调入。近年来,科技人员探索用棉予壳立体栽培木耳技术,收到了较好效果,投入产出比达1:3,生物转化率120%~150%。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季节安排 根据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于12月中旬制母种,1月中旬制原种,2月下旬制裁培种,4月初制作菌袋,6月上旬吊袋出耳,7月下旬收头潮耳,8月底9月初收二潮耳,9月底10月初收三潮耳。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用菌代料资源的拓宽,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也在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由于毛木耳适应性广,抗性强,产量高,易推广,在我们多年试验和栽培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摸索出了木屑袋栽毛木耳的高产配套技术,现总结如下。 (一)筛选复壮优良毛木耳品种 经我们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Au897、杂交40、黄背毛木耳较为适宜木屑袋式栽培,其中以Au897、杂交40表现最好。这三个品种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活力强,污染率低(污染率Au897为5.6%,杂交40为6.6%,黄背木耳为16.5%),平均生物学效率:Au897为137.68%,杂交40为114.08%,黄背木耳为123%。 (二)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 毛木耳系中温偏高品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而子实体在22~30℃范围内生长均良好。根据我省的气温条件,春耳期  相似文献   

4.
朱宏发 《食用菌》1994,16(1):10-10
木耳71菌株是本站从福建、陕西、湖北等地引进的十多个木耳菌株中筛选,提纯复壮获得的新菌株,属粗木耳,中高温型品种,具有菌丝生长快,出耳早、齐,抗杂性强,栽培期短,转化率高等优点,适合春季制袋,夏季野外露地栽培.干耳片黑色无毛,耳片厚薄适中,口感接近细木耳.  相似文献   

5.
黄背木耳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形态象毛木耳,但比一般毛木耳细嫩。可用各种代料进行瓶栽、袋栽,也可用段木栽培。用塑料袋裁培,生物效率可达100%。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安排:黄背木耳属中高温型,菌丝在10~32℃均能生长,以22~28℃最为适宜;子实体在20~30℃能生长,但最适宜是25~28℃。在四川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每年只能栽培一次,无论是瓶栽、袋栽或段木栽培,每年1~2月须备种备料,3~4月正式栽培,5~8月出耳采收,7~8月是盛产期,9月下旬采收完毕,一般可采收3~4批耳。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和华北地区,木耳代用料栽培何时接种产量最高?目前尚无公开报道。笔者认为,明确栽培季节对木耳代用料栽培污染和鲜耳产量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阐明这个问题将有利于不失时机地安排适宜的接种期和出耳期,减少杂菌污染,提高木耳子实体的产量。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种:大木耳(Auricularia maxima)。 (二)接种期处理:为造成栽培季节的不同,接种期分前后五个处理,即1988年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在这五个月份内,各接种一批木耳栽培袋。  相似文献   

7.
1栽培季节安排 银耳属中温型食用菌,选择栽培季节很重要。为了能够连续性进行生产,可人为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银耳整个生产周期35~40天,其菌丝发菌13~15天,室内温度26~28℃,不超30℃,高温会影响出耳。子实体结耳生长期一般在18天左右,以不超28℃为限,温度过高会造成分化不良、出耳不齐、烂耳、蝴蝶耳等现象,降低产量。冬季栽培,可用木炭、煤炭升温,温度保持在23~25℃左右,出耳阶段可在菇房地下用砖砌成火弄烧火升温。但由于炭和煤气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多通风换气,排除二氧化碳。若温度不均匀会造成污染率偏高,出耳延迟,甚至菌丝死亡等现象。 2培养基配方合理 袋栽银耳棉子壳应选择颜色偏黄带绿的,优质棉子壳经高压后,塑料袋硬紧结实。配方为:棉子壳88%,麦麸12%,石膏粉2%~3%,尿素0.3%。料水比控制在90%~115%。春季雨水多,出耳阶段如温度不均匀,湿度偏高,容易发生烂耳,出菇就慢。秋季气温干燥,水分容易蒸发,培养基要多加水分,对结耳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8.
毛木耳,别名猪耳,木耳菇,土木耳、构耳。一般都采用段木栽培,近年来已有不少单位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代料栽培。我们就地取材,试用稻草栽培毛木耳,取得百斤干料产鲜耳75~100.4斤的好收成。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适期:毛木耳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从我们的实践证明,就赣州地区来说,3月底~10月底均可出耳,其中3月底~  相似文献   

9.
(一)适期栽培黄背木耳属中偏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30℃,耳片生长最适温度22~28℃.出耳时低于18℃,不易形成耳芽,高于28℃易孳生杂菌和流耳.安排生产时要考虑到出耳期能避过30℃以上的高温及18℃以下的低温.根据川东气候,以春、秋两季栽培为宜,春播投料以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为好,秋播投料以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历来都是用段木栽培,由于段木资源减少,近年来不少耳产区的耳农采用木屑、棉子壳等为代料来生产黑木耳,节约了不少木材,但在非棉区、林区要发展木耳生产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因地制宜,以稻草为栽培黑木耳的主料,1992年至1993年6月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和良好经济效益。现简报如下: (一)品种选育 我们从国内12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引进的一些黑木耳品种,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了一个适应稻草原料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菌株,定名为随丰一号。该菌株每百公斤稻草料可产干耳12~14kg。 (二)制生产种 培养料配方:①稻草80%,麸皮15%,过磷酸钙2%,石膏粉、红糖、食盐各1%;②稻草63%,棉子壳25%,麸皮、石膏粉、过磷酸钙各1%。pH均为6~7,料水比1:2,每100kg料内另加黑木耳专用肥2包(100g)。稻草要加工成2cm左右长。培养容器可用罐头瓶和17×35cm的塑料袋,装料后常压灭  相似文献   

11.
李灿  任文彦 《食用菌》1998,20(1):32-33
香菇大袋立体栽培是洛阳市扶贫攻坚项目之一。代料立体栽培花菇具有节约土地、成本低、见效快、易推广的优点。大袋栽培由于养分充足,可人为调节小气候,易出花菇,袋产干花菇100~150g,朵大肉厚,与段木栽培相比外观质量不相上下。另还能出板菇50~1OOg,效益可观。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①品种选择:选择中温L26,中低温087,856等发菌期短,生理成熟早,能边转色边出菇的品种。②季节安排:秋季栽培常与农忙相矛盾,应提早栽培,重点突出早字。6月上旬制母种,6月中旬制原种,7月下旬制栽培种,9月初开始栽培,11月中下旬开始出菇。 2 拌料装袋灭菌 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筒袋,厚5~6dmm,宽22~24cm,长57~58cm,每袋装干料1.5~2kg。培养料配方:木屑80%,麸皮20%,另加石膏1.5%,石灰0.2%~0.3%,pH(?)~8,料水比1∶0.9,以手握料指缝中有水迹,但不下滴为宜。料袋灭菌是大袋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灭菌操作要坚持攻头、保尾、控中间的原则,要保证6小时升到100℃,开始时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霉菌在25~37℃的高温多雨季节最易大量发生,华东地区大部分省分在6-9月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因此,应错开这个季节出耳(指代料栽培)。一般来说,比较安全稳定的生产日程是:10月制母种-→11月制原种-→12月至元月接栽培袋-→3月中旬到5月上旬出耳。上述生产季节安排,是利用冬春低温,杂菌处于休眠和抑制状态,霉菌不易萌发、传播的大气候环境,再加上用塑料棚增温小  相似文献   

13.
1)科学安排栽培季节。香菇栽培一般分为春栽和秋栽。秋栽接种期多安排在8~9月,选择气温低于30℃时接种;春栽接种期安排在当地旬平均气温上升到20℃往前推60~65天接种。2)含水量要适中。菌棒含水量控制在50%~55%为好,即装袋后菌棒重量为1.9~2.0 kg。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毛木耳栽培的经济效益 ,必须采取集约化立体栽培模式 ,逐步实现育种科学化、制种工厂化、栽培集约化、加工集团化、销售行业化。现将毛木耳集约化立体代料栽培技术经验介绍如下。1 确定栽培季节 毛木耳最适出耳温度为 2 2℃左右。根据当地气象资料 ,当气温稳定在 2 3  相似文献   

15.
常规代料栽培香菇,大都是采用熟料袋栽,耗能大,无菌操作要求严格,笔者参考了有关资料,探索出一种生料栽培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菌种选择 必须选低温、发菌快,抗霉、耐碱、高产菌株,栽培种培养基以谷粒等为好。 (二)季节选择 生料栽培成败的关键是安排在低于20℃的季节发菌,我国南方以气温较低的12月栽培为宜。 (三)配料播种 以棉子壳料为例,较适的配方如:  相似文献   

16.
王兴国 《食用菌》1993,15(4):23-24
用甘蔗渣袋式栽培黄背木耳,成本低、效益好、原料来源广。我们经两年多的栽培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生物效率达16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安排栽培季节根据我地的气候条件,每年可安排春、秋两季,春季于2月下旬~4月上旬培育菌袋,5月上旬~6月中旬出耳;秋季在7月上旬~8月中旬培育菌袋,9月上旬~10月下旬出耳。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云和县食用菌生产规模已达8000万袋,近年新兴的黑木耳生产更是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但随着生产的发展,栽培原材料日益紧张。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我们将木制玩具下脚料的利用作为一项重点研究内容。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当地主栽单片品种新科,由云和县绿科农产品合作社提供。1·2供试配方对照:杂木屑66·5%、麦麸10%、砻糠10%、棉籽壳10%、木耳专用料3·5%;A:木质玩具下脚料木屑66·5%、麦麸10%、砻糠10%、棉籽壳10%、木耳专用料3·5%;B:杂木屑71·5%、麦麸10%、砻糠15%、木耳专用料3·5%;C:杂木屑66·5%、麦麸10%、砻糠20%、木耳专用料3·5%;D:杂木屑71·5%、麦麸10%、砻糠10%、棉籽壳5%、木耳专用料3·5%。1·3试验方法(1)菌种制作。用料采用PDA培养基加自制营养液,25℃下培养11天左右满管。二、三级料用782011常规配方制种,一般在26℃左右下培养,原种45天左右发满瓶,生产种35天左右发满15×30(厘米)的菌种袋。(2)装袋、灭菌、接种、培养。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规格15×55×0·005(厘米),按5种配方分别...  相似文献   

18.
目前,毛木耳代料栽培一般都是用熟料,笔者经多次试验,已摸索出了一套生料露地畦床栽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工序,提高效益等优点,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一)季节安排 栽培季节,必须选择气温稳定在12℃以上25℃以下时进行,气温过低发菌太慢,过高污染严重。南方各省以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为宜。 (二)精选良种 生料栽培必须选用抗污力强、菌丝粗壮,发菌快的菌株,我们采用的是三明782和自己选育的JAu.P_2菌株,用谷粒培养基制作的栽培菌种,菌龄以满瓶后5~10天为宜。 (三)培养料处理 培养料配方可选用以下任何一种:①棉子壳85%,米糠10%,黄豆粉1.5%~2%,食盐1%~1.5%,石膏、蔗糖各1%,高锰酸钾0.1%。②稻草70%,米糠25%,黄豆粉2%,食盐1%~1.5%,石膏、磷肥各1%。③棉子壳49%,稻草49%,石膏、食盐各1%~1.5%。主料要曝晒2天(稻草切成约10cm  相似文献   

19.
杂木屑栽培赤灵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证明灵芝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抑制癌细胞扩散、降低放化疗的负作用等功效;还有解酒、保肝排毒、美容养颜、抗衰老等功效,深得人们的青睐。多年来,我们在广东梅州市城乡开展赤灵芝代料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赤灵芝栽培季节安排对产量、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赤灵芝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 6~30℃,子实体在2 4~2 8℃长势最好。在广东梅州赤灵芝栽培最佳出芝季节在4~6月,出芝前35d左右制菌包,制菌包前30d左右制栽培种,一年种一茬。2 栽培场地的选择及其消毒根据赤灵…  相似文献   

20.
吴丽萍  韩向宁  赵红兵 《蔬菜》2014,(12):77-78
液体菌种代料栽培黑木耳可满足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从季节安排、品种选择、制袋、耳棚建造、出耳管理等环节介绍了液体菌种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