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细胞数的高低与奶牛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体细胞数对奶牛乳房健康的影响测定牛奶体细胞,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的有力手段,特别是能预示隐性乳房炎。奶牛一旦患有乳房炎,产奶量、奶的质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患乳房炎的奶牛其乳腺组织的泌乳能力下降,达不到遗传潜力的产奶峰值,并对干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奶产量和牛奶质量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可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仅隐性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即占乳房炎全部损失的70%[1]。牛奶中的细胞统称为体细胞,当乳腺发生感染时,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进入乳腺组织,从而引起乳中体细胞计数(SCC)的增加。因此,随时监测乳汁中体细胞的数量,可以动态估测奶牛乳腺的健康状况。而隐性乳房炎监测是判定牛群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一般来说,体细胞数量的高低与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多胎次是引起奶牛隐性和慢性乳房炎、导致牛奶中体细胞数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多胎次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减少奶牛淘汰率,笔者等对两胎次及以上的患病奶牛进行中药干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奶牛选择选择白银区某奶牛场多胎次奶牛乳房炎荷斯坦奶牛12头(其中2胎次3头,患隐性乳房炎;3胎次6头,其中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易在牛群中传播流行,严重影响产奶量,乳品质,延迟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两种。而隐性乳房炎占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70%~90%,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产生的牛奶营养成份较差,有些乳房  相似文献   

5.
<正>乳房炎是危害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有1/3的奶牛患有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约为10%~20%,而绝大部分更为普遍发生的是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不易被发现和重视,隐性乳房炎使泌乳奶牛每年的产奶量下降10%~11%,而且降低牛奶的品质,缩短奶牛的使用寿命,增加后备奶牛的成本、额外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 对奶牛业的发展 ,影响很大 患有隐性乳房炎的达 30% 以上 有隐性乳房 。 ,炎的奶牛产奶量减少 4% ~10% 我国养奶牛的水平较 。高的上海 北京等地调查 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 60% 左 、 ,右 2003 年东北农业大学对哈尔滨郊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调查 发病率高达 75% 患有隐性乳房炎不但产奶 , 。量降低 更主要的是牛奶的质量发生很大的变化 , 。 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 真菌 病毒 霉菌等 100 多 、、 、种微生物 乳房炎分为急性型 慢性型 隐性型 急性乳…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均牛奶消费量的增加,中国的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然而奶牛乳房炎这一世界性难题始终制约着广大奶牛场的发展。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造成乳汁发生理化性质等病理学变化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乳汁中分泌的体细胞,尤其是白细胞数增多,乳腺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根据乳房和乳汁的临床变化可将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以及所造成的损失远高于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对牛奶中体细胞数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DHI技术,采集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合肥某牧场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所产鲜奶中体细胞数据.与隐性乳房炎检出率做对比分析。同时,将牛奶中各项成分的平均数据与平均体细胞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与体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性;总体水平上,牛奶中体细胞含量与牛奶品质有相关联系,高体细胞牛奶中乳脂含量下降,乳蛋白含量上升,乳糖含量下降,非水干物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检测奶站大桶牛奶的体细胞数和细菌数.并通过CMT检测,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统计目前奶站奶牛乳房炎发病严重情况;本试验还比较乳房炎防治办法和效果,通过对照使用乳头消毒药.使用各种常见药物治疗传染性乳房炎.从而达到控制牛奶中体细胞数和微生物数,提高牛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乳房炎是由几种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乳腺炎症,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畜产奶量减少、牛奶质量改变,未到使用年限就不得不被淘汰,给奶牛养殖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隐性乳房炎会负面影响到牛奶质量(牛奶中含有炎症要素和细菌);减少的奶量会占到总损失奶量的2/3;患畜会成为其他奶牛感染隐性乳房炎的传染源。目前,主要通过体细胞数(SCC)分析的方式筛查乳房内感染,健康奶牛乳中SCC较少;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全世界大约有6 000万头奶牛患有乳房炎,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1%~60%,其中以隐性乳房炎为主,个别牛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46. 4%~85. 7%,是造成我国奶牛单产水平比较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6]。据美国乳房炎协会统计,目前约有150种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20种左右,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  相似文献   

12.
应用乳汁体细胞直接计数法对取自镇江地区5个奶牛场的188头奶牛的奶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5个奶牛场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4.9%、45.6%、54.8%、58.1%、64.5%。1奶牛场和2奶牛场发病率明显低于3、4、5奶牛场,说明不同饲养管理条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同。总体水平上,牛奶中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与平均体细胞数有正相关性,平均乳糖率、平均总固体率与平均体细胞数有负相关性,平均尿素氮率与体细胞数没有直接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报道,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高,随着气候条件、饲养管理措施、泌乳月份的改变而改变.据资料介绍,黑龙江省安达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2.3%,苏州市牛奶公司一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4.06%,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0%~40%,西欧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  相似文献   

14.
北京某牛场24头经BLT检测为阳性的隐型乳房炎患牛,共发现有32个患病乳区,将24头牛分成4个组,每组6头(8个患病乳区)。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200U/乳区、400U/乳区、600U/乳区3个剂量,对照组以注射用头孢噻呋钠0.25g/乳区给药,每天早晚挤奶后乳池灌注,共用4d,研究不同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3个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均能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200U剂量组降低隐性乳房炎牛奶中的体细胞的作用略优于头孢噻呋钠(P〉0.05);400U、600U剂量组降低隐性乳房炎牛奶中的体细胞的作用显著优于头孢噻呋钠(P〈0.01);400U、600U剂量组降低隐性乳房炎牛奶中的体细胞的作用无差异(P〉0.05)。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乳腺)炎是奶牛的多发疾病。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各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0%~60%,最高可达80%左右。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一般在15%~40%左右,其中,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也在46%~85%左右。据调查,呼和浩特地区养殖户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6%,其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在73%左右。乳房炎看似一般性奶牛疾病,但其危害是很严重的,不仅可使患牛出现局部病理变化,严重的会出现全身性病理反应,影响采食和膘情。更严重的是奶牛泌乳机能不同程度地下降,乳量减少,质量受损,最终饲养者因失去牛奶销售市场和淘汰奶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不仅使牛奶质量下降、保存期短、而且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力。因此对隐性乳房炎的及时诊断与防治是奶牛生产上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对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方法很多,如检查牛体细胞,这种方法虽然准确率高,但主要应用于实验室,不易在广大农村推广。最近几年应用乳房炎诊断液进行牛旁快速诊断,这种方法诊断迅速,但生  相似文献   

18.
利用美国近年研究并应用于实践的博达R牛奶测试技术对太原某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监测,试验显示,博达R牛奶测试技术方法简便快捷、测定数据准确,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55.5%(111/200),乳区阳性率为26.34%(196/744);3胎及以上奶牛阳性率达到70.18%(40/57)并显著高于1-2胎35.42%(17/48)(P<0.01);奶牛个体混合乳样体细胞与个体乳区乳样体细胞平均数呈直线相关,差异极显著(r=0.7418,t>t0.01,P<0.01)。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业的危害极大,不仅使奶牛产奶量大大下降,同时患有乳房炎的奶牛所产的牛奶,营养成分较差,有些乳房炎病原菌还可能感染人;另外,在治疗乳房炎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残留在牛奶中,因此,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奶牛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非常重要。1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及健康监测1.1临床性乳房炎的诊断根据乳房炎的临床表现,可把乳房炎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性乳房炎的诊断比较容易,如果乳房的大小、对称性及乳头的大小、形状或者颜色异常,触摸时奶牛疼痛、敏感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验"牛博士Ⅲ"体细胞数检测仪的可信度,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指标SCC(体细胞数),同时采集两份牛奶样品,其中一份送达湖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进行检测;分析乳腺炎的成因,提出了控制SCC的措施。结果表明,"牛博士Ⅲ"与丹麦福斯公司FossomaticTMFC体细胞仪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处于可接受范围。牛奶中的菌落总数小于5×104CFU/mL,SCC控制在30万个/mL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