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栎空腔瘿蜂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栎空腔瘿蜂是栓皮栎重要害虫,近几年来在林州爆发成灾,为定量描述栎空腔瘿蜂的种群数量动态,通过组建栎空腔瘿蜂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研究了种群自然消长规律。结果表明,虫瘿败育为该种群的关键死亡因子,虫瘿初始期为关键死亡虫期。控制作用中,各类因子由高到底的顺序为:寄生>虫瘿败育>食叶昆虫取食>不明因素。各时期由高到底的顺序为:成熟期>成长期>初始期>卵期。虫瘿初始期的气候条件是决定虫瘿数量的关键因子,天敌是影响影响栎空腔瘿蜂自然种群的重要因子。种群趋势指数I=2.34>1,种群呈发展趋势;其存活曲线属于C型。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8年在河南安阳植棉区对麦套春棉和平作春棉两种类型棉田二、三代棉铃虫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观测,并组建了相应的生命表。麦套春棉和平作春棉二代棉铃虫世代存活率分别为0.092%和0.105%,均低于相应的三代(分别为0.465%和0.450%)。麦套春棉和平作春棉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趋势指数Ⅰ分别为0.2946和0.3376,均低于相应第三代(分别为2.9123和2.8318)。麦套春棉二代棉铃虫世代存活率和种群趋势指数均低于同代的平作春棉,而麦套春棉三代棉铃虫世代存活率和种群趋势指数则高于同代的平作春棉。天敌捕食和气候因子是影响两类棉田二、三代棉铃虫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因素。麦套春棉二代棉铃虫发生期,捕食性天敌发生量较大,棉铃虫自然种群数量较平作春棉减少幅度大;平作春棉三代棉铃虫发生期,棉铃虫自然种群数量较麦套春棉田减少幅度大。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的不完全生命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罩网和开放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组建了单、双价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的不完全生命表,分析了消长的关键因素。与亲本常规棉相比,单、双价抗虫棉对棉铃虫一龄幼虫均有较好控制作用,Bt蛋白致死效应是抗虫棉田棉铃虫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天敌捕食也是棉铃虫卵和一龄幼虫消亡的重要因素,捕食作用在抗虫棉及其亲本棉田相近。  相似文献   

4.
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实验种群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室内测定了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F0代成蚜的干扰作用,同时通过组建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桃蚜F1代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利用生命表参数、种群趋势指数(I)以及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系统分析了吡虫啉对桃蚜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室内种群F0代成蚜的胁迫效应主要表现为降低繁殖力与缩短成蚜寿命;对F1代的胁迫效应表现为降低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延长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以及压低种群趋势指数。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对桃蚜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小于1。研究结果说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具有持续控制作用,不存在刺激桃蚜增殖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香梨园主要天敌对山楂叶螨的控制作用。通过系统调查和室内观察,采用平均历期法研究了香梨园天敌对山楂叶螨的每日捕食量,并对其捕食功能反应和干扰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楂叶螨与主要天敌自然种群数量极显著相关,其密度与被捕食百分率之间符合二次抛物线关系,在每叶平均140头山楂叶螨左右,主要天敌日捕食百分率最高,其中塔六点蓟马的功能效应占优势。在山楂叶螨种群的增长期,主要天敌对山楂叶螨密度的功能反应属于Ⅱ型功能反应,主要天敌在捕食山楂叶螨自然种群的过程中种内干扰作用在增大。塔六点蓟马对山楂叶螨的危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稻纵卷叶螟的虫源性质,迁飞发生规律、测报工具改革和防治策略的多年研究,明确了稻纵卷叶螟在黔东南发生规律及其种群数量变动与生态因子的内在联系;改进测报工具,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主治第三代,控制第四代,放宽防治指标,减少用药次数,提高天敌控制能力的防治策略,减轻其灾害损失,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从山东省美国白蛾防控指挥部7月29日召开的防控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山东省第一代美国白蛾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集中连片树叶被吃光吃残现象,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据悉,今年山东省第一代美国白蛾在17个市的118个县(市、区)发生,总  相似文献   

8.
刘军侠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64-170
通过在转基因741杨林中,对靶标害虫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研究,证明了转基因741杨林中杨扇舟蛾的世代存活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种群趋势指数降低了13.43-19.26倍,表明转基因杨可以减少靶标害虫的自然种群数量。经存活曲线分析得知杨扇舟蛾种群的个体死亡主要发生在幼龄幼虫期,特别是对1、2龄幼虫的致死能力更为明显。经过对转基因741杨林中杨扇舟蛾各死亡因子的致死力比较分析可知:由毒蛋白直接引起的食物和环境共同作用、病菌致死以及间接引起的化蛹死亡率升高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转Bt基因棉对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8,他引:53  
在室内和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棉对棉田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捕食性天敌无不良影响,田间种群数量减少不明显;但严重影响寄生性天敌的质量,表现为寄生蜂的寄生率和蜂的羽化率明显下降,茧重和蜂重明显减轻,故田间寄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寄蝇和线虫是为茶园茶树害虫中常有寄生的两类天敌,营内寄生生活,被其寄生的害虫个体,最后由此而死亡。,它们对茶园生态系统调控茶树害虫种群数量,具有一定的其不可忽视的固有作用。江西已在11种茶树害虫中发现有13种寄蝇寄生,4种茶树害虫有线虫寄生。  相似文献   

11.
一株对美国白蛾高毒力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基因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蛾是一种重要的检疫害虫,为进行有效地控制,筛选出了一株对其具有高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HYW-8是从黑龙江伊春市土壤中通过抗生素筛选法分离到的一株形成小菱形晶体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利用PCR-RFLP对其基因型进行鉴定,并采用浸液法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发现,菌株HYW-8含有cry1Ab、cry1E基因和一种未知cry2基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美国白蛾具有很高的杀虫毒力,LC_(50)为7.4×10~5芽孢/mL,低于标准菌株HD-1。因此,HYW-8对防治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直播春棉田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共存机制,采用直接观察法,系统研究了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的时间动态变化,及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春棉的不同生育期,棉田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不同。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发生高峰期多集中在6—7月,而棉蚜高峰期在5月下旬,棉叶蝉高峰期在9月下旬。不同种群的时间生态位不同,害虫中棉盲蝽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棉铃虫,棉叶蝉和棉叶螨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天敌中蜘蛛类天敌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小花蝽,黑襟毛瓢虫的生态位宽度最小。而黑襟毛瓢虫和瓢虫类天敌与棉蚜、棉叶螨生态位重叠度较大。因此,皖西南棉区直播春棉田可利用瓢虫类天敌抑制棉蚜和棉叶螨的危害,保护并利用好蜘蛛类天敌,需重点防治棉盲蝽和棉铃虫。  相似文献   

13.
美国白蛾及其近似种类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蛾隶属于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害虫。据文献报道它可为害200余种林木。为了准确地识别美国白蛾,本文在成虫形态和雄外生殖器上将它与其它为害林木的多种近似种类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14.
摘要:对入侵害虫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进行危险性评估,可以了解其适生区分布与发生风险概率,对其监测与防治有重大意义。利用GARP(Genetic Algorithm for Rule-set Prediction Modeling System)生态位模型预测美国白蛾在中国的适生区,并应用信息扩散模糊数学方法,对河北省部分地区美国白蛾进行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发生灾害风险评估值随着灾害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美国白蛾在中国的适生区分布范围:21.20°N~46.33°N,97.80°E~132.11°E和36.81°N~41.8°5N,76.00°E~94.66°E(新疆的部分地区)。基于GARP生态位模型及信息扩散理论,针对入侵物种已知分布数据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估,对害虫的监测、防治、预警提供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做好危害杨树云斑白条天牛的防治工作,以洞庭湖地区危害杨树云斑白条天牛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产卵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的数量来确定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数量,然后对不同虫态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和频次比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斑白条天牛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数量增长呈正金字塔型,卵期虫口数大,死亡率高,存活曲线符合凹型曲线的增长规律。单株树上卵、幼虫和成虫(蛹)的种群数量与其统计频数负相关,表现为随单株树受害程度的加重,同一受害程度树木的株数下降。不同虫态的频次统计结果均符合负二项分布,表明云斑白条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蛹)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95份南瓜资源的遗传关系,提高南瓜育种效率,应用15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及聚类分析方法对95份核心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有32对引物能够在不同南瓜种质间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标记。利用MEGA 4.0统计软件中UPGMA聚类分析,95份南瓜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83,最大为0.9412,最小为0;分支总长度SBL=10.3384。在分支距离为0.39时,32对SSR引物可以将95份资源可以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主要为印度南瓜,第Ⅱ类群为中国南瓜,第Ⅲ类群71号为美洲南瓜。本研究为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优良种质的挖掘以及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旨在丰富锦鸡儿属植物的物候资料。以民勤荒漠区18种锦鸡儿植物3年的物候观测为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和果熟期4个主要物候期进行物候型分析。物候型归并为5个物候类型,第一层:秦晋锦鸡儿、南口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垫状锦鸡儿、邦卡锦鸡儿、川西锦鸡儿。第二层:狭叶锦鸡儿、灰毛小叶锦鸡儿、树锦鸡儿、粉刺锦鸡儿、刺叶锦鸡儿。第三层: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荒漠锦鸡儿、甘蒙锦鸡儿。第四层:红花锦鸡儿、黄刺条。第五层:绢毛锦鸡儿。聚合的物候类型基本上遵从植物的生态型特征,较系统聚类法直接用样本聚合的类型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转双价基因抗虫杨抑制美国白蛾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明确双价基因chitinase-BmkIT对鳞翅目害虫的作用机制,以美国白蛾为供试虫源,用转双价基因(烟草天蛾几丁质酶基因和东亚钳蝎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杨树叶片饲喂其幼虫,至3龄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结构进行观察,并对其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取食转基因杨树叶片的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结构不完整,中肠细胞出现排列不整齐、脱落等现象;而取食非转化杨树叶片的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结构完整,中肠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转基因杨树叶片还显著抑制了美国白蛾幼虫头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p<0.05).取食转chitinase-BmkIT基因杨树叶片抑制了幼虫的生长,并使部分幼虫身体溃烂.该双价基因可作为防治美国白蛾的基因源.  相似文献   

19.
为了发现和筛选具有生防价值的真菌病毒,通过对真菌病毒的分类、传播以及真菌病毒与寄主、与生物防治关系的综述,详细介绍了真菌病毒的全病毒科(Totiviridae)和产黄青霉病毒科(Chyroviridae),并列举了关于稻瘟病真菌病毒研究方面的实例。真菌营养不亲和性是限制真菌病毒传播和自然扩散的关键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1)筛选侵染性极强的真菌病毒;(2)发现和运用真菌病毒的传播介体;(3)运用化学物质抑制营养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