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气象数据库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汤志成  高苹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6):17-20,23
农业气象数据库系统由逐日气象资料数据库、逐旬气象资料数据库、年月气象资料数据库、农业气象观测资料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设置6大功能模块组成。具有快速、通用、随意、实用、点面结合、资料共享、操作简便的特点,内容丰富,查询和统计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2.
农业气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业气象信息系统采用快速原型法开发,由数据库模块,应用程序模块和图形处理模块3部分构成,具有农业气象资料检索、气象分析和图形处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同时,各种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利用2011年至2015年农作物病害资料和气象资料将农业病虫害的气象服务标准统一化。从现有资料中找出检测规律针对玉米和水稻不同时期,不同农业患病程度给与一定预警从而为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建立一个基本标准,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气象》2021,(2):F0002-F0002
《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反映农业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农、林、水、畜、牧等产业与气象、环境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农业气候、局地农业气候、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候区划、动植物物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农业生态环境、旱作节水农业、农业设施的结构优化与小气候调控;作物气候生产力、农业生物气象(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森林气象、智慧气象、品质气象等);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农业气象仪器与监测;农业气象灾害(各种灾害对农林水产品的影响及其机理,灾害防御和保险理赔等)、农业昆虫迁飞的气候条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原始资料获取、数据分析提取、信息扩散各环节);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气象》2021,(1):F0002-F0002
《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反映农业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农、林、水、畜、牧等产业与气象、环境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农业气候、局地农业气候、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候区划、动植物物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农业生态环境、旱作节水农业、农业设施的结构优化与小气候调控;作物气候生产力、农业生物气象(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森林气象、智慧气象、品质气象等);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农业气象仪器与监测;农业气象灾害(各种灾害对农林水产品的影响及其机理,灾害防御和保险理赔等)、农业昆虫迁飞的气候条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原始资料获取、数据分析提取、信息扩散各环节);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反映农业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农、林、水、畜、牧等产业与气象、环境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农业气候、局地农业气候、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候区划、动植物物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农业生态环境、旱作节水农业、农业设施的结构优化与小气候调控;作物气候生产力、农业生物气象(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森林气象、智慧气象、品质气象等);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农业气象仪器与监测;农业气象灾害(各种灾害对农林水产品的影响及其机理,灾害防御和保险理赔等)、农业昆虫迁飞的气候条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原始资料获取、数据分析提取、信息扩散各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反映农业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农、林、水、畜、牧等产业与气象、环境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农业气候、局地农业气候、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候区划、动植物物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农业生态环境、旱作节水农业、农业设施的结构优化与小气候调控;作物气候生产力、农业生物气象(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森林气象、智慧气象、品质气象等);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农业气象仪器与监测;农业气象灾害(各种灾害对农林水产品的影响及其机理,灾害防御和保险理赔等)、农业昆虫迁飞的气候条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原始资料获取、数据分析提取、信息扩散各环节);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方面。随着农业气象学与其它学科间交叉的增加,相应的研究成果都可在《中国农业气象》上发表展示。  相似文献   

8.
根据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需求,以气象通信网络为依托,采用Client/Server(C/S)体系结构,对生态与农业气象实时监测数据实现快速传输、有效存储和查询分析,及时将资料应用于生态与农业气象评估业务,为地方政府及有关生产部门提供农业气象决策服务.客户端运行县级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服务系统,负责信息监测、采集、传输;服务器端运行地市级的生态与农业气象评估服务系统,负责数据存储管理、综合分析、业务服务和产品制作等任务.  相似文献   

9.
天水市农业气象灾害对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85—2004年实测气象和粮食产量资料的分析,得出:影响天水市玉米、冬小麦两大粮食作物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别是春旱、初夏旱、伏期连阴雨和上年秋旱、当年春旱及倒春寒天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农业气象灾害强度的天水市玉米、冬小麦的气候产量数学模型,可为气象灾情评估和定量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山区地形复杂,小气候条件悬殊,中小区域农业气象服务中普遍存在气象资料不足的困难.利用林木物候观测资料分析推断局地气象状况和天气气候条件,能够弥补气象资料不足的缺陷.这种方法不受设备条件限制,基层单位都能做到,效果也较满意.1.推算农业气象要素在不同地段观测林木生育情况,可以间接推算农业气象要素局地差异.如确定某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气象》2020,(1):F0002-F0002
《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反映农业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农、林、水、畜、牧等产业与气象、环境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农业气候、局地农业气候、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候区划、动植物物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农业生态环境、旱作节水农业、农业设施的结构优化与小气候调控;作物气候生产力、农业生物气象(包括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森林气象、智慧气象、品质气象等);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农业气象仪器与监测;农业气象灾害(各种灾害对农林水产品的影响、机理、防御、保险理赔等)、农业昆虫迁飞的气候条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上应用(原始资料获取、数据分析提取、信息扩散各环节);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方面。随着农业气象学与其它学科间交叉的增加,相应的研究成果都可在《中国农业气象》上发表展示。  相似文献   

12.
气象灾害对胶州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胶州市多年气象观测资料及气象灾害记录资料等,对胶州市干旱、暴雨、大风、冰雹和霜冻等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农业气象灾害种类繁多,按引起灾害的农业气象要素来分,其中由温度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就是重要的一类。如高温引起的热害和低温引起的冷害等。关于这一方面,近年来已引起了国内农业气象研究者的重视。作者根据作物受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的有关实际资料,提出一种农业气象灾害的温度指标-危害积温,并应用这一指标来研究由温度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4.
<正> 上海市农科院中心实验室和作物所农业气象研究室科技人员,利用微型计算机将本院气象站自1958年1月1日建立以来每日20项农业气象资料存贮于微型机硬盘上,建立了农业气象资料查询系统(SAMR),并利用该系统开展了油莱气象产量分析,大麦生育期和棉花玉米螟预报等研究,已于1984年8月10日在沪通过鉴定。该SAMR系统主要特点是:使用灵活方便,能迅速查询历年何旬何月何日的农业气象资料;具有多条件(六种判别式)查询,并能计算出12项常用统计量;配有三种打印输出格式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统计局《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78-2007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成灾面积、经济损失等资料与全国气象站点气象要素资料,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影响,各类农业病虫害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暖冬出现的新的变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已有气候变暖的影响下,绝大部分农业气象灾害危害加重、发生频繁,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极大的威胁着中国粮食生产的安全。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也是如此,气候变暖造成病虫害发生世代数增加,危害范围扩大,为害程度加重,给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带来困难。未来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会更加频繁,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大,应予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气象不仅是农林牧业的保护学科而且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故农业气象的观测试验研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是一门极待发展的重要学科。农林牧业的生产计划,若没有农业气象资料作根据,就会带着很大的盲目性。我国农业区的旱、涝、风、霜、冰、雹、病、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国2433个气象台站2023年实时和历史同期(1991-2020年)观测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和试验站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利用农业气象评价指标、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农业气象灾害指数等方法,综合评估2023年主要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业气象条件、生长适宜度、农业气象灾害等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3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大部农区光温适宜、降水充沛,农业干旱、低温冷害、南方高温热害、寒露风等灾害影响偏轻,总体上利于秋收作物产量形成。但京津冀和东北等地强降水导致部分农田发生较重渍涝灾害,华北、黄淮和新疆等地夏季高温极端性强,北方地区春季阶段性低温,湖北湖南部分晚稻遭受寒露风灾害,西南地区南部春旱持续时间长,北方部分农区夏季阶段性干旱,部分农作物生长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农业气象研究、农作物气象条件分析和建立作物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模式等工作中,常会遇到如何表示农业气象产量的问题。最常用的农业气象产量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绝对值△yw=y-yt表示,二是以相对值yw(%)=y/yt(%)表示。(yt:趋势产量,yw:气象产量,y:实产)。本文通过计算、分析来讨论这两种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山西省1983-2006年暴雨洪涝、干旱、冰雹、霜冻、连阴雨等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等灾情普查数据以及农作物产量资料,采用线性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旱灾是山西所有农业气象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冰雹、暴雨洪涝和霜冻也是较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从变化趋势来看,旱灾、低温冷害、霜冻和病虫害受灾面积呈现上升趋势,且干旱和低温冷害增加趋势较明显,暴雨洪涝、冰雹和大风灾害呈减小趋势。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影响山西农作物产量的四种气象灾害依次是干旱、暴雨洪涝、冰雹、霜冻。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高原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甘肃省黄土高原16个气象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1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及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近50年温度、降水及近30年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用数理统计方法拟合了0~200 cm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得出了土壤贮水量随气候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黄土高原土壤含水呈减少之势,0~200 cm土层土壤总贮水量春、秋季减少了40~90mm,夏季减少了20~36mm;土壤贮水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段减少了2~3月,土壤水分匮缺的范围无论从时段及层次上都有所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