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黔东北的沿河县和平、思渠,思南县思塘、塘头
等乌江河谷地带及铜仁市马岩、漾头等锦江河谷地
带,海拔在500 m 以下,冬无严寒,冬春热量较好,
2008 年以来发展果叶兼用辣椒基地66.7 hm 2 以上,
利用水泥骨架、竹架简易大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夏秋
覆盖遮阳网,生产早青椒、辣椒叶、晚青椒,不仅可以
提早、延后供应青椒上市,还可在青椒上市旺季、价
格较低时采收辣椒叶,显著提高了辣椒种植者的经
济效益,每667 m 2 产值达8 000~12 000 元。生产上
比传统的辣椒栽培多需遮阳网100 m ,约300 元,按
3 a(年)折旧计算,每667 m 2 生产成本只增加100
元,每667 m 2 产值却增加了2 000~4 000 元,净利
润增加了31.7% ~65.0% ,菜农纷纷效仿,现已成为
当地辣椒种植户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满足了消
费者对辣椒叶的消费需求。果叶兼用辣椒与传统的
辣椒栽培相比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淮安红椒大棚栽培及活体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安红椒是江苏省淮安市一大特色蔬菜,原产
地为清浦区黄码乡,现已扩展到淮安市全境,2010
年3 月,淮安红椒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
标,成为江苏省第一个设施蔬菜地理标志产品。淮安
红椒为微辣型粗牛角椒,相对于四川等地的辣椒,其
生物碱特别是辣椒碱含量低15% ~20% 。由于其果
色鲜艳、着色均匀、果面光滑、果肉厚、辣味适中,
风味独特,特别受市场欢迎。大棚红椒每千克价格
在3.0~8.0 元,平均价格5.0 元;每667 m 2 平均产
量2 000 kg,产值10 000 元;种植成本(农膜800
元,肥料1 000 元,农药200 元,种子50 元,竹拱等
农资500 元,地租400 元)合计2 950 元;每667 m 2
纯收入7 050 元。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设施蔬菜产业结构,2008 年河北省滦
南县从山东寿光引进了第五代日光温室,并根据当地
实际进行了改造,探索并完善了适合这种温室种植的
越冬番茄-秋冬黄瓜优质高效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10 年滦南县建造这种节能
日光温室逾1 000 栋,占地233.3 hm2,并辐射到唐山
市周边约2 000 栋,占地460.5 hm2。据统计,在这种温
室中采用越冬番茄-秋冬黄瓜的栽培模式,平均每
667 m2 产值4.0 万~5.5 万元。  相似文献   

4.
濮椒1 号是以自交系047- 3- 3 为母本,自交系黄
- 2- 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2003~2004
年配制杂交组合,同时进行配合力测定,2005~2006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 年参加河南省辣
椒新品种区域试验,2009 年参加生产试验,表现优
异,定名为濮椒1 号。现已在黄淮地区及海南乐东、东
方累计推广种植7 000 万hm2。  相似文献   

5.
辛维丽 《中国蔬菜》2011,1(9):59-60
处于干旱风沙区的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
区段;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为1 600 m,常年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为宁夏中部干旱带。该地区光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
足,昼夜温差大,完全可满足喜温瓜菜设施栽培对光
热条件的需求,是发展设施特色作物的优势区域。为
适应盐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模式,提高
单位面积产值,应用拱棚种植西瓜、洋葱和甘薯,利用
栽培上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3 种
作物,且可利用洋葱的抑菌作用,减少西瓜病害的发
生。据折算该种植模式每667 m2 纯收入可达6 000 元
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盐池县3 a(年)已累计
示范推广了23.3 hm2。  相似文献   

6.
云南热区冬季温暖,较适合喜温蔬菜冬春季节
生产,年蔬菜生产面积逾20 万hm2。随着工厂化育苗
技术的迅速推广,目前云南热区育苗设施建设已形
成一定的规模,但由于蔬菜生产播种季节集中、周期
短,使得育苗设施长时间闲置,造成资源的严重浪
费。为了提高育苗设施利用率,增加育苗基地的效
益,笔者通过对山东及云南其他蔬菜产区育苗基地
的考察,结合云南热区气候条件,从2007 年开始经
过两年的试验,探索出一套适合云南热区(包括元
谋、保山、德宏、临沧、红河、西双版纳等)蔬菜育苗大
棚的高效利用模式:育苗-甜玉米-甜瓜/ 西瓜,并
于2009 年在元谋县农业综合科技园开始示范推广。
该模式一方面提高了育苗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了育
苗基地效益,另一方面延长了蔬菜的上市时间,丰富
了菜篮子,同时也为云南热区大力发展育苗基地提
供了技术依据。目前,该模式已在元谋6.67 hm2 的育
苗基地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于德科 《中国蔬菜》2011,1(11):52-53
安徽省砀山县历来有瓜棉套种的习惯,2010 年
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在1.33 万hm2,分别以大棚、中棚
和小拱棚方式种植,其中瓜棉套种面积在0.67 万
hm2 左右。由于西瓜、棉花市场行情较好,大棚瓜棉
套种每667 m2 收入在10 000 元左右,小拱棚套种
也在5 000 元左右,全县2010 年瓜棉套种每667 m2
效益平均在7 000 元左右。预计2011 年砀山县西瓜
种植面积将超过1.67 万hm2,瓜棉套种面积将在
1.33 万hm2。根据笔者近几年下乡了解,砀山县瓜农
在瓜棉套种生产中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亟待
改进。  相似文献   

8.
青蒜(蒜苗)、韭葱一年三茬栽培,在湖南省益阳
市已有5 a(年)的推广历史,并获得了高产高效。近
年来该种植模式有大规模发展的趋势,其中艾青专
业合作社已推广种植逾150 hm2,每茬青蒜或韭葱每
667 m2 产量在4 000 kg 以上,2009 年每667 m2 产值
达4.5 万元,纯收入达3 万元。  相似文献   

9.
设施内蔬菜水旱轮作新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蔬菜生产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一些地区连作障碍
日益严重,如长江流域的大棚设施基地,近年来大力
推广夏季避雨控湿防病栽培速生叶菜新技术,基本上
周年覆盖塑料薄膜,虽然有效地改善了夏季叶菜的供
应,但也显著加重了土壤盐渍化的发生。水旱轮作是
改善连作障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一般情况下水旱
轮作都是采用旱生蔬菜设施栽培、水生作物露地栽培
的模式。其实,莲藕、茭白、慈姑、菱、水蕹菜和豆瓣菜
等水生蔬菜设施栽培技术都已先后试验成功,水芹则
已育成适于保护地内湿润栽培的专用湿栽水芹新品
种,使得水生蔬菜的适宜种植区域显著扩大,采收上
市期明显延长。因此,在常规设施蔬菜基地开展设施
水生蔬菜与设施旱生蔬菜的水旱轮作,既可以延长
水生蔬菜的采收上市期、丰富菜篮子的品种类型,又
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同时还能起到治理连
作障碍的作用,有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丰
收。笔者根据现有水生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结合自身
的研究实践,对水生蔬菜在常规的设施蔬菜基地进
行水旱轮作的注意事项、茬口模式及其栽培要点进
行了初步归纳。  相似文献   

10.
王尚堃 《中国蔬菜》2012,1(1):51-53
食用菌生产一般多采用结构简易的拱棚栽培,
但因其调温能力差,不易满足优质食用菌生产的需
要。而目前结构优化,保温、保湿性能好,抗风雪能力
强的蔬菜日光温室在夏秋季大多又闲置不用。如何
利用日光温室的优势进行菌菜立体多茬生产,达到
既提高菌菜产量,又能提高夏秋季温室利用率,是一
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06 年以来,周口职业
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食用菌课题组、蔬菜课题组联
合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扶沟、西华三点推广了日
光温室香菇、毛木耳、丝瓜和青蒜(蒜苗)立体种植模
式,成效显著,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该种植
模式推广面积已达400 hm2。  相似文献   

11.
地处沙丘土周围的农民,因耕地减少,风沙为
害,土地贫瘠,收入下降。为了化害为利,江西省星子
县蓼南乡菜农刘芳西,在沙丘土上种植西瓜、辣椒、
茄子、黄瓜等蔬菜作物,治理和改良沙丘土40 hm2。
其中辣椒种植4.6 hm2,利用深埋有机肥和湖洲草,
表土覆盖湖洲草并铺一层熟化红壤土或湖洲冲积土,
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理化性质。在易干旱易缺肥的沙丘
土上应用该项技术,每667 m2 辣椒产量达到4 612
kg,产值达到9 226.5 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同时对星子县3 300 hm2 沙丘土的治理和
改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起到了良好的
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桂椒7 号是以优良自交系Ca1-6-8 为母本,以优良自交系Ca3-1-6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
耐热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长线形,商品性好、耐贮运;果长17.8~22.0 cm,横径1.62 ~1.97
cm,肉厚0.21~0.26 cm,单果质量17.5~25.2 g,每667 m2 产量3 000 kg 以上;辣椒素、VC、蛋白质、
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分别为127.0 mg·kg-1、1 840 mg·kg-1、2.67%、1.92%、15.2%。青熟果深绿色,老
熟果鲜红色,全国各地辣椒生产区域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3.
蔬菜主栽品种问卷调查结果——-辣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桂川 《中国蔬菜》2011,1(11):30-32
据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马艳青研究员报道,我国
辣椒种植面积133 万hm2,占世界辣椒面积的35 %,
辣椒总产量2 800 万t,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 %,
经济总产值700 亿元,居蔬菜之首位。我国辣椒种植
面积较大的省区包括江西、贵州、湖南、河南、四川、
河北、山西和湖北等。全国各省市区均有鲜辣椒种
植,湖南、内蒙古、湖北、贵州、云南、河南、四川、广
西、广东、江西、重庆、新疆、海南等地是重要的鲜椒
产区。干辣椒主要分布在云南、新疆、内蒙古、贵州、
陕西、河南、湖南等地。加工型辣椒多产自湖南、四
川、新疆、江西、河北、贵州、内蒙古等地。  相似文献   

14.
水果胡萝卜(皇帝型)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从美国
引进的水果型胡萝卜新品种,其生育期为120 d(天),
为了获得更好品质和更高产量,生育期可延长到
150 d(天)以上,总糖度8 %左右,每667 m2 产量为
6 000~8 000 kg,最高可达10 000 kg。水果胡萝卜较
普通胡萝卜口味清淡,口感甜脆,粗纤维少,市场价格
在2.00 元·kg- 1 以上。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于2010 年秋
季开始引进,分别在康熙岭、犀牛脚、黄屋屯等镇试种
近10 hm2 并获得成功,预计“十二五”期间钦州市将
大力推广种植,力争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绿色水果胡
萝卜生产、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甘肃省随着粮食生产实现基本自给, 农
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逐年增大, 全省上下突出特
色!扬长避短!挖掘资源, 按照河西走廊灌区!黄河流
域!径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徽成盆地五大优势产区打
造甘肃蔬菜, 蔬菜生产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
势头, 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种植模式更加丰富, 品种
不断增多, 产量连年增加, 效益显著增长"全省14 个
市州, 86 个县区全部种植蔬菜, 其中种植面积1.3 万
km Z以上的有5 个县, 0 .7 万一1.3 万km Z的16 个县,
0.3 万一0 .7 万km Z的2 5 个县"2009 年, 全省蔬菜面
积! 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37 2 万k耐!1 145 .4 万t!
177.9 亿元, 比200 5 年分别增长2 1.1 % !32.1 % 和
98 .9 % , 蔬菜产业已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
的优势产业之一"面对全国蔬菜基地向内陆转移的
新机遇, 为充分利用甘肃得天独厚的土地!光!热!冷
资源, 实现全省蔬菜生产提质增效,笔者提出以下几
点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北方春胡萝卜标准化规模种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中国蔬菜》2011,1(17):57-58
河北承德地处燕山山脉,气候冷凉,昼夜温差
大,土壤、温度、光照、水分等自然条件良好,适宜春
胡萝种植,所辖围场县是我国胡萝卜规模种植基地
之一。承德市胡萝卜种植从1997 年开始起步,到
2001 年种植面积逾600 hm 2,并逐步探索出“公司
(专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 标准”的运营模式,改
变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式种植和经营,把零散种植
户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使
胡萝卜种植不断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至
2011 年承德市胡萝卜种植面积近9 300 hm 2,以春胡
萝卜为主,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山
东、福建、长沙等地,并出口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
家。胡萝卜采用标准化规模生产,每667 m 2 收获商
品胡萝卜约3 500 kg,2010 年每667 m 2 纯收入约
2 500 元,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广西桂南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温日照
条件好,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配套露
地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实行一年五种五收,效
益显著。2013 年在广西桂南地区的贵港、玉
林、钦州、北海示范推广,种植面积328 hm2
(4 920 亩),一般每667 m2 年产值32 000~
40 000 元。  相似文献   

18.
侯全刚 《中国蔬菜》2011,1(9):32-32
青线椒1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
用当地主栽品种循化线辣椒优系99- 3- 5 与线辣椒
997- 1 杂交选育而成。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青
线椒1 号每667 m2 产量达到1 733.1 kg,比对照循化
线辣椒增产12.96 %。2008~2009 年同期开展区域试
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中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
均产量1 575.7 kg,比对照增产12.68 %;生产试验中
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19.1 kg,比对照
增产11.41 %。2009 年12 月青线椒1 号通过青海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2009 年开始
进行示范推广,在青海省循化、贵德、尖扎、乐都等地
区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00 hm2。  相似文献   

19.
黑皮冬瓜是广西南宁、玉林、钦州、百色等地主要
的经济作物之一,产品绝大部分销往区外。由于连年
种植,导致黑皮冬瓜易发生疫病与枯萎病,品质和产
量均下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
研究所自1996 年起进行黑皮冬瓜嫁接研究并取得成
功,但没有大面积生产应用。随着黑皮冬瓜市场需求
加大,经济效益提高,2008 年开始在生产上推广黑皮
冬瓜嫁接栽培,至今推广面积已达85 hm2,主要集中
在南宁周边黑皮冬瓜种植老区。黑皮冬瓜一年种植两
茬,嫁接栽培以冬春种植为主,少部分为夏秋种植。近
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冬春黑皮冬瓜嫁接苗比实生苗
抗寒能力强,结果早,不仅能抗枯萎病,增产效果明
显,而且能保留黑皮冬瓜原有的品质和风味优势。  相似文献   

20.
魏福敏 《中国蔬菜》2011,1(15):52-54
粮菜间套种是充分利用土地空间, 解决粮菜争
地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 为此, 山东省蓬菜市蔬菜站
做了大量工作, 探索出多种粮菜间套种高效种植模
式,增加了农民单位土地面积收人, 丰富了市场的菜
篮子"生产中笔者发现洋葱占地时间长, 更适合间套
作"另外, 种植洋葱还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洋葱分
泌物还能杀灭土壤中的病菌, 对后茬大白菜等作物
生长极为有利"2004 一20 10 年, 该种植模式在蓬菜市
共推广1 33 .3 h时,6 a( 年)的实践表明, 洋葱!糯玉
米!大自菜间套作, 一年四收可获高产高效:洋葱每
667 m , 种3 万株, 可产洋葱头6 00 kg ;每66 7 m ,
种糯玉米4 00 株, 可产鲜棒5 50 个, 春秋前后两
茬共产鲜棒1.1 万一1.2 万个;秋大自菜每667 耐种
4 500 株, 产量可达12 000 kg "每667 m , 总计年种
植效益1.5 万一1.8 万元, 比传统种植方式效益高
8 一10 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