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红鳞蒲桃开花物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单株、单个花序、单花的开花动态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详细测量并记录花部构件,同时调查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为8月1日~9月15日(2008年),持续时间46d;单株花期从23d到33d不等;单花序的花期情况较为复杂,总体表现为花朵数越多,该花序持续时间越长,但也有个别情况出现,在开花中期花序持续时间长,开花后期花序持续时间最短,开花前期花序持续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在整个种群花期内单花平均开花时间约5.2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约为6.7d,开花中期约为4.7d,末花期约为4.3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显著大于种群中后期的持续时间。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隶属于16科21属22种。  相似文献   

2.
为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的确定及适应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的油菜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进行64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不同密度(22 463~46 036.55 株/667m2 8个密度设置)田间直播试验,研究油菜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性,探明不同播种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在密度26 940 株/667m2时达最大值,在高密度条件(32 205 ~46 036 株/667m2。)随直播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系数为-0.3785,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花序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长度、角粒数、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8、0.156、0.7804、0.8198和0.792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蓝型杂交油菜机械直播密度通过主花序角果数影响其他产量构成因子,进而影响油菜的单株产量。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为26 940 株/667m2左右;甘蓝型杂交油菜尽可能选育主花序角果数多的材料,以弥补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造成主花序角果数减少的影响,适应油菜机械直播的轻简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样本随机挖掘整个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实生苗建植的5个密度和分蘖苗建植的2个密度的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构件数量和生物量结构以及生殖分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揭示不同建植密度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9月末停止生长期,经过2个生长季的营养繁殖,在第二个生长季末,不同建植方式的种群生殖株、营养株、冬性苗数量和生物量,RAⅠ(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RAⅡ(花序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以及RAⅢ(成熟饱满子粒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以及地上部分构件总数量和生物量均随密度升高呈下降的趋势(P0.05);与高密度相比,低密度肥披碱草种群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生殖分蘖株、花序和成熟饱满子粒等有性生殖构件。同为密度45株·m-2,分蘖苗建植的种群生殖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RAⅠ、RAⅡ、RAⅢ均高于实生苗建植的种群(P0.05);而营养分蘖株、冬性苗数量和生物量,地上部分构件总数量皆小于实生苗建植的肥披碱草种群(P0.05);两种建植方式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构件中,实生苗建植的5个密度数量和生物量皆以冬性苗所占比率最大,而分蘖苗建植的2个密度数量以冬性苗所占比率最大,而生物量以生殖株所占比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的确定及适应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的油菜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模拟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进行64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不同密度田间直播试验,研究油菜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性,探明不同播种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在密度26 940株/667m~2时达最大值,在高密度条件(32 205~46 036株/667m~2)随直播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系数为-0.378 5,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花序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长度、角粒数、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 8、0.156 0、0.780 4、0.819 8和0.792 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蓝型杂交油菜直播密度通过主花序角果数影响其他产量构成因子,进而影响油菜的单株产量。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为26 940株/667m~2左右;甘蓝型杂交油菜尽可能选育主花序角果数多的材料,以弥补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造成主花序角果数减少的影响,使其适应油菜机械直播的轻简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组成和种群动态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组成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发现种群成亚比与3个月后的种群密度相关密切。提出了应用种群成亚比和种群雌成亚比提前3个月预测种群密度的两个回归方程:y=0.3785x-22.65;y=0.2176x-9.49,预测值与实值值基本吻合,误差在1.49%-1.66%以下。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剪叶处理对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品种沈农6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剪叶处理对长花序短果枝新株型大豆的单株结荚数、单株粒重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总的趋势是,剪叶处理多数情况下会因为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单株结荚数下降、粒重降低,而且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降低幅度越大。剪短果枝叶片会造成短果枝上着荚数下降,但能适当增加长花序上的着荚数;相反.剪长花序叶片会造成长花序上的着荚数下降,但能适当增加短果枝上的着荚数。长花序上着生的叶片和短果枝上着生的叶片,其功能有一定的互补性。剪去长花序叶会造成单株荚数、粒重的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长花序上的结荚数和粒重下降更多,因此,在大豆育种实践中利用长花序性状时,为了保证产量的稳定性,必须配合短果枝等其他具有互补效应的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不同密度移栽裸苗棉花蕾铃累积及脱落规律。结果表明:单株棉花现蕾数与移栽密度成反比,落蕾数与移栽密度成正比;单株铃数增加与移栽密度成反比,落铃率与移栽密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大蜡螟是蜜蜂蜂群的主要害虫,也是重要的模式昆虫,其饲养条件的优化对获得大量试虫进而推动昆虫免疫及昆虫病理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密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重要的生物因子之一,饲养密度对人工种群的个体发育与存活有重要影响。设置20、30、40、60头·300 cm-3 4个饲养密度,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分析大蜡螟实验种群的密度效应,比较不同饲养密度对大蜡螟发育、繁殖及种群参数的影响,估计种群动态,进而探究大蜡螟实验室饲养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饲养密度最小(20头·300 cm-3)的种群,内禀增长率r(0.136 3±0.003 7 d-1)、周限增长率λ(1.146 0±0.004 2 d-1)均为最高(P<0.05),净增殖率R0(724.50±11209粒卵)最大。饲养密度增加后,r和λ显著降低(P<0.05),净增殖率下降。特定年龄-龄期存活率sxj、种群特定年龄繁殖力mx、和种群年龄净增殖率lxmx在低密度(20头·300 cm-3)种群中保持较高水平,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参数值明显变小。4个密度饲养的大蜡螟种群,蛹期虫体收获率均在99%以上。较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给予充足食物,在相同空间内可获得较多的大蜡螟个体,但低密度饲养有助于缩短种群发育历期,且饲养的个体和种群具有较高繁殖潜力,适于实验室种群维持,因此要根据研究目的合理设置饲养密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大蜡螟实验室种群饲养,推动模式昆虫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南充地区不同生境处于开花盛期的8个野生葎草种群为材料,对种群大小、有性繁殖投入持续时间、雌雄株比例、投入量、投入收益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种群半径的变异范围是0.42~3.75 m,种群自然高度的变异范围是-3.57~5.16 m,,种群的拓展面积变异范围是4.14~36.97 m2,拓展空间的变异范围是-14.87~49.35 m3;开花持续时间变异范围为72~162 d,变异系数达122%;雌株占种群的比例的变异范围是53.85%~100%;雌雄株的花序数/株、小花数/花序、花序柄长、花序轴长等参数均差异显著(P0.05);种群有性生殖相对投入量标准差为5.23,变异系数为14.59%;而种群投入收益范围为23.12%~36.97%,变异系数为17.03%。  相似文献   

10.
茄子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侧多食跗线螨发生数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个茄子品种叶绿素含量与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田间种群密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该螨的田间种群密度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60cm行距种植时,单株的短果枝数、短果枝总荚数和短果枝总粒重均较多,而且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的短果枝数、短果枝总荚数和短果枝总粒重均呈递减趋势。短果枝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株高40~60cm处。不同种植方式对短果枝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与60cm行距的情况相比,30cm行距下短果枝的分布有上移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对短果枝的分布也有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下部短果枝分布比例逐渐减小,植株上部分布比例逐渐增大。与短果枝性状不同的是,由于长花序着生在植株顶端,因此长花序受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短果枝籽粒所占的比例为13.7%~26.2%。60cm垄距有利于短果枝的着生,短果枝籽粒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以15.0万株/hm^2密度下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26.2%。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长花序籽粒所占的比例变幅较小,为5.2%~10.1%。在60cm行距种植密度不高于15万株/hm^2的情况下,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大豆沈农6号的产量潜力发挥较好。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秦优7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不同的角果着生部位对秦优7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由22.5万株/hm2增加到30万株/hm2,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结果密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主花序角粒数、分枝角粒数、主花序产量、分枝产量均有所降低,密度优势明显,主花序优势明显,产量增加23.07%。在相同密度下,秦优7号的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的变化,总是主花序高于分枝;按角果同一着生部位籽粒中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含油量的变化,2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高于30万株/hm2,而蛋白质的变化则相反。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秦优7号的种植密度,凭借高密度优势、角粒数优势、千粒重优势,主花序的增产优势,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充分发挥秦优7号的增产优势、获得高产,增加产油量。此外,适当增加密度还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有利于机械收割操作和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不同的角果着生部位对秦优7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由22.5万株/hm2增加到30万株/hm2,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结果密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主花序角粒数、分枝角粒数、主花序产量、分枝产量均有所降低,密度优势明显,主花序优势明显,产量增加23.07%。在相同密度下,秦优7号的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的变化,总是主花序高于分枝;按角果同一着生部位籽粒中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含油量的变化,2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高于30万株/hm2,而蛋白质的变化则相反。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秦优7号的种植密度,凭借高密度优势、角粒数优势、千粒重优势,主花序的增产优势,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充分发挥秦优7号的增产优势、获得高产,增加产油量。此外,适当增加密度还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有利于机械收割操作和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春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用30个杂种组合为材料,对单株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分析中,全株有效果数,每果粒数,第一次有效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每果粒数,结果密度,主花序有效长度,全株有效果数与单株产量的通径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效应,说明这4种性状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主花序有效果数通过结果密度和主花序有效长度对单株产量有间接作用,角果长度通过每果粒数的影响,对单株产量有一定的间接作用。株高对单株产量有较较小的直接作用,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15.
对11个恢复系与其对应优质油菜质不育系B101A所测配新组合的单株产量进行灰关联熵分析。结果表明,测交新组合的产量与对应恢复系的农艺性状熵关联度为:株高0.9832,一次有效分枝数0.9864,主花序长度0.9892,主花序角数0.9865,主花序角长0.9838,主花序结角密度0.9745,总角数0.9897,角粒数0.9770,千粒重0.9880。熵关联序为:总角数>主花序长度>千粒重>主花序角数>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长>株高>角粒数>主花序结角密度,并以此确定了油菜质不育系B101A的恢复系的选育和筛选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品种沈农6号叶片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水平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呈现递增趋势,但叶面积指数最大值持续时间逐渐缩短。施肥量适中或较低时的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后期下降缓慢,而施肥量高时叶面积指数在达到峰值后便急速下降。同一品种鼓粒中期长花序叶、短果枝叶及其它叶片间叶绿素含量差别不大,并且它们受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影响也比较小。长花序叶的光合速率大于短果枝叶以及短果枝的同节位主茎叶,多数处理组合的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高于其同节位主茎叶。气孔导度高,细胞间隙CO2浓度低,光合速率就较大。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r=0.69)达到显著水平,而长花序叶(r=0.40)和短果枝同节位主茎叶(r=0.11)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油菜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油菜高产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角果密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等性状与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油菜高产育种考查的主要性状。为揭示油菜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和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遗传背景和地理来源的213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芸薹属60K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在成熟期调查该群体主花序有效长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计算主花序角果密度。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对该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分析,Tassel 5.1.0软件分析亲缘关系和染色体连锁不平衡的衰减;然后基于最优模型对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依据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序列,预测与性状相关的重要关联候选基因。【结果】群体结构分析显示,213份甘蓝型油菜分为P1和P2亚群,P1亚群包含50份材料(23.5%),P2亚群包含163份材料(76.5%),基本上和油菜的地理栽培属性一致;亲缘关系发现约89.74%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值小于0.2,其中约有59.91%材料的亲缘关系值为0。总体来看,整个自然群体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对A、C基因组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A和C基因组的r2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加而下降,A基因组的衰减距离整体比C基因组的衰减距离小。GWAS分析两年数据共检测到17个SNP位点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关联。其中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和主花序有效长相关的SNP标记分别有7个和9个,并分别解释11.34%—15.96%和9.67%—13.10%的表型变异;与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相关联的标记有1个,解释11.56%的表型变异。通过分析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与甘蓝型油菜对应的区间序列,找到22个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其中BnaA01g16940D、BnaC01g38800D和BnaA04g09170D等主要通过调控赤霉素和生长素等内源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来控制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BnaA01g16970D、BnaA03g29180D、BnaA03g29810D、BnaC01g39680D和 BnaC03g32770D通过对分生组织的调控来改变表型;BnaC09g18690D和 BnaC09g09210D等主要通过控制细胞分裂生长等过程改变表型。【结论】检测到17个SNP标记与油菜主花序角果密度、主花序有效长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关联,筛选出22个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中大径大花序桉人工林木材的基本木材性质,采用排水法和质量法测定了29年生大花序桉的树皮率、心材率、密度以及生材含水率。结果表明:29年生大花序桉树皮体积百分率和树皮质量百分率均随树高的增加而升高,其平均值分别为17.5%、14.58%;29年生大花序桉心材率随树高的增加而降低,其平均值为51.09%;29年生大花序桉基本密度和生材密度随树高的增加变异规律不明显,其平均值分别为1.13、0.75 g/cm~3,生材密度南向和北向自树皮向髓心均呈降低趋势,而基本密度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13、0.75 g/cm~3;29年生大花序桉生材含水随树高的增加先降低然后趋于平缓,自树皮向髓心南北向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平均值为53%。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目的】分析适宜高密度种植的油菜与适宜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间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差异,为机械化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方向提供借鉴。【方法】对2008—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中22个机械化高密度种植组合(品系)和72个常规密度种植的组合(品系)9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高密度专用油菜组合的每角粒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与小区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结角密度(0.881)>分枝部位高度(-0.614)>株高(0.586)>每角粒数(0.360)>分枝数(-0.144)>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143)>单株有效角果数(0.111)>主花序有效长(0.095)>千粒重(-0.055)。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以及分枝部位高度与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对产量的直接效应顺序则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412)>株高(0.297)>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260)>每角粒数(0.249)>主花序有效长(-0.224)>千粒重(0.156)>分枝部位高度(-0.104)>分枝数(0.095)>结角密度(-0.003)。【结论】相比于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应重点加强对结角密度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的选择,努力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并适当减少无效分枝数。  相似文献   

20.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品种比较试验中10个甘蓝型优质油菜杂交新组合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关联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优质油菜杂交新组合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熵关联度为:株高0.9969,分枝部位0.9875,一次有效分枝数0.9897,主花序长度0.9975,主花序角数0.9932,主花序结角密度0.9868,主花序角长0.9939,总角数0.9957,角粒数0.9953,千粒重0.9833,全生育期0.9867;熵关联序为:主花序长度>株高>总角数>角粒数>主花序角长>主花序角数>一次有效分枝数>分枝部位>主花序结角密度>全生育期>千粒重,并以此确定了甘蓝型优质油菜杂交新组合及高产品种的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