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俊杰  李响  王莅 《长江蔬菜》2018,(14):62-65
采用4种不同的肥料处理方法,在天津地区设施温室滴灌模式下进行春茬番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天津地区设施番茄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肥料处理1的番茄品种的综合性状指标优于对照处理(CK),说明肥料处理1较适合施用于天津及周边地区的设施番茄春茬口。  相似文献   

2.
有机蔬菜的主要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上海地区有机蔬菜栽培技术,奉贤区农委蔬菜办、蔬菜技术推广站自2000年起先后在奉浦园艺场及北港分场对有机蔬菜的轮作技术、土壤施肥技术及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现简要介绍如下。1轮作技术通过3年实践,总结出了13种蔬菜轮作的茬口安排,并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认可。黄瓜春黄瓜前茬种植秋菜,越冬小菜及春小菜,后茬宜种植秋菜;夏黄瓜前茬适合种各种春夏菜,后茬适合种越冬菜或春小菜。番茄前茬为各种叶菜和根菜,后茬也可以是叶菜和根菜。茄子前茬为越冬叶菜,后茬可栽种大白菜等秋菜。为延长采收期,在8月…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我们探索出莴苣-玉米-春大白菜-秋扁豆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秋冬栽植纯作莴苣,莴苣让茬后移栽或直播玉米,同时在玉米大行中栽春大白菜,春大白菜让茬后再套栽扁豆,实现一年四熟。每hm~2可产莴苣45000kg、春大白菜11250kg、玉米8250kg、扁豆11250kg,年产值45000元/hm~2以上,纯收入30000元左右。 1 种植方式包沟333cm的畦面上,按行距28cm、株距22cm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天津地区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国内外引进的9个番茄品种为试材,在天津地区日光温室内进行秋、冬茬品比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研究番茄新品种种植的适应性及商品性对设施番茄生产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尼尔"、"金棚无线"、"吉恩"、"佩雷斯"的综合性状指标优于对照品种"百利"。该试验结果说明,上述4个番茄新品种比较适合在天津地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从国内外引进7个优质番茄新品种,在天津地区温室滴灌模式下进行秋冬茬试验筛选,旨为研究节水模式下适合本地区设施生产的番茄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博雅、Raisa、巴宝莉3个番茄品种的综合性状指标优于对照品种百利(CK),比较适合在天津及周边地区种植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春季大白菜是思南县春淡叶菜类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塘头地区有少量种植户在不断摸索及种植春季大白菜。为筛选出适合塘头地区春季栽培的耐低温抽苔、优质、抗逆性强的大白菜品种,思南县农牧科技局经作站于2016年2~5月在塘头镇坚强村进行了6个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7.
年年都要种植大白菜,但在种植前绝大部分菜农喜欢将大白菜地进行深翻,并相信深翻一次,等于上茬粪的说法。其实不然。笔者近几年反复在自家大白菜地做有关试验,由试验结果认为“大白菜地不宜过深翻整”,现以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五个方面谈说一下: 一、前茬腾地迟影响早整地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大白菜的前茬作物多为茄科、豆科、瓜类作物,这些作物的采摘时间较长,一般早熟品种需15天左右,中熟品种需30多天,甚至摘期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宜北方露地秋茬大白菜生产的前茬作物,以当地常年种植模式大蒜—大白菜为对照,研究了小麦、分蘖洋葱、大豆3种前茬作物对秋茬大白菜根肿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豆、分蘖洋葱和小麦作前茬作物,均能降低春茬土壤中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含量;分蘖洋葱—大白菜处理的秋茬大白菜根肿病病情指数始终显著低于对照;分蘖洋葱—大白菜、小麦—大白菜处理的秋茬大白菜播种后30、40 d的地上部鲜、干质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综上,以分蘖洋葱作为前茬作物,能够抑制秋茬大白菜根肿病发生,并提升大白菜产量,适宜在当地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6份春大白菜品种进行露地直播,调查苗期温度变化和各品种特征特性,春8、CH37、菊锦和抗病旺春综合表现优良,适合青岛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1材料与方法1.1"一年三茬"种植模式有3种:秋延晚辣椒—早春西瓜—夏萝卜,秋冬番茄—早春西瓜—夏大白菜,秋冬茬西葫芦—早春茬番茄—夏季大白菜。1.2试验地点在新疆墨玉县英也尔乡依玛木艾斯卡村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内,每种模式各1座温室,温室占地面积780m2,实际种植面积360m2。2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11.
紫色大白菜育种思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大白菜与紫色小白菜亚种间杂交转育紫色性状,获得2份紫色大白菜中间材料。比较了转育获得的紫色大白菜与普通大白菜的外叶颜色、球内叶颜色以及包球的球色等。结果表明,转育紫色小白菜获得的紫色大白菜材料只在叶片的正面表现紫色,而叶片的反面依然表现绿色;剖开后的剖面表现为紫色、白色和黄色相间排列的几种颜色。研究认为,该类型的紫色材料可以在小白菜、半包球大白菜,如快菜类型和娃娃菜等紫色品种中应用,所育成的大白菜品种可以作为拼盘搭色时凉拌或做汤食用,效果会更佳。桔红心品种的VC含量在4种球色大白菜品种中最高。初步探讨了国内外紫色大白菜研究的育种思路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以从韩国、日本等地引进的10个结球生菜新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方法,在天津地区设施温室内进行秋冬茬结球生菜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种植的结球生菜新品种,并研究结球生菜新品种种植的适应性及商品性对设施结球生菜生产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经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将军、皇帝、大湖、玛来克4个结球生菜新品种的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凯撒,比较适宜在天津市及周边地区种植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更适合张家港地区夏季栽培的小白菜品种,开展了小白菜新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东方18号综合性状最好、产量最高,适合在本地推广,其次可以选择夏帝、华王品种。  相似文献   

14.
春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琨 《北方园艺》2011,(6):40-41
以8个春大白菜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生物学性状和产量,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夏秋胜"、"探春"和"优势"的生物学性状、农业学性状、产量及商品性都优于其它品种。3个品种均适合在西宁高寒地区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浙江夏季酷暑期种植的快白菜,以14个快白菜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新组H658产量高、商品性好、速生及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是高温季节快白菜栽培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刘凤军  宋英  李军 《长江蔬菜》2011,(14):33-35
以上海青、华冠2个品种为对照,对6个青梗小白菜新品种(系)进行比较,选出产量、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系)。试验结果表明,T5×T6和白叶C×四月慢22—5是综合性状优良的青梗小白菜新品种(系),适合苏州及周边地区秋茬栽培,但T5×T6需注意防治霜霉病。  相似文献   

17.
赵美华  赵军良  巫东堂 《园艺学报》2014,41(9):1939-1940
 ‘晋白菜7 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2002-14-15’与‘2002-13-5-1’配制而成的秋中晚熟大 白菜一代杂种,营养生长期85 ~ 90 d。株高 65 ~ 70 cm,开展度 60 ~ 65 cm,生长势强,叶球直筒舒心 型。外叶深绿色,叶面较皱,叶帮浅绿色,叶脉不明显;叶球高65 cm 左右,球横径 14 ~ 16 cm;结球 紧实,单球质量3.5 ~ 4.0 kg,净菜率高,净菜产量115.50 ~ 120.75 t · hm-2。抗大白菜病毒病、软腐病、霜 霉病,适应性强,丰产、优质,纤维少、口感好,商品性好,耐贮藏,适宜在山西、河北、河南、天津、 山东、辽宁、贵州等地秋季作为中晚熟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18.
泰州地区夏秋季节青菜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泰州地区种植的丰产、优质、抗病、耐热的青菜新品种,促进泰州地区青菜新品种更新换代,选择8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夏冬青和皇冠产量增长速度最快,耐热性好,综合表现优良,适宜夏季栽培;紫衣可作为特色叶菜推广种植;华力青梗菜可作为鸡毛菜种植;新夏青2号耐热性略低,口感符合当地喜好,综合性状相对较好,适宜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珠三角地区冬种油菜的菜薹采摘效益,以油菜“希望669”为材料,在广东江门新会区采用直播方式播种,分析比较不同播期(稻收后15 d和稻收前3 d)下油菜薹宜采期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均略优于菜心。其中,在油菜初花期之前(春节期间)的宜采期,油菜薹单位面积生物量与油菜薹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片SPAD值均表现出稻收前播种优于稻收后,而纤维素含量则相反。在油菜初花期后,油菜薹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稻收前播种优于稻收后。2个播期下冬种油菜的菜用可采期均与珠三角蔬菜市场短缺期重合;因此,冬种油菜可以调节春节市场油菜薹的有效供给,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赵美华  赵军良  巫东堂 《园艺学报》2018,45(9):1859-1860
‘晋绿3号’为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株高55~60 cm,开展度55~65 cm,生长势强。外叶深绿色,叶面较皱,叶帮浅绿色,叶脉不明显。叶球直筒拧心形,高50~55 cm,横径13~16 cm,结球紧实,单球质量3.0~3.8 kg,净菜率80.0%左右,平均净菜产量112.5 t·hm~(-2)。生长期80~85 d。抗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适应性强,纤维少;口感好,耐贮藏。适宜在山西、河北、河南、辽宁、贵州等地秋季作为中晚熟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