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孵化场而言,雏鸡质量是保证养殖户满意的先决条件.养殖户对雏鸡质量的要求主要有雏鸡体重、雏鸡均匀度、马立克免疫率、保护率、雌雄鉴别率等,其中最基础的是对雏鸡体重的要求,因此,如何控制雏鸡体重成为孵化场的重要工作.为满足客户对雏鸡体重的要求,文章从种蛋孵化、雏鸡处理、雏鸡运输过程中的雏鸡失重监测入手,形成从雏鸡到达客户...  相似文献   

2.
为雏鸡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对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雏鸡的管理。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成活的必需条件,应当严格控制,不能过高或过低。衡量温度是否合适,一看温度计,二看雏鸡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当温度适宜时,雏鸡表现活  相似文献   

3.
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关系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进而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是搞好雏鸡饲养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10日龄家鸡雏鸡和贵妃雏鸡进行急性冷应激(12h、24h)、慢性冷应激(3d,7d)实验(比常温低10℃),宰杀后比较两种雏鸡消化器官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期间,两种雏鸡消化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及溃疡现象.冷应激3天到7天后,家鸡雏鸡消化器官出血、溃疡现象仍比较严重,而贵妃雏鸡消化器官充血、出血以及溃疡现象基本消失。结果提示贵妃雏鸡比家鸡雏鸡抗冷应激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逐渐进入育雏鸡的旺季。由于雏鸡的体格较小,调节体温的能力弱,抗病力不强,加上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如养殖户对雏鸡管理稍有疏忽,极易使雏鸡染病而大批死亡。因此,养殖户春季育雏,要确保雏鸡成活率高、生长快,必须掌握春季雏鸡的饲养管理八要点。一、选购健康的雏鸡健康的雏鸡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羽毛干净且有光泽,行动自如,眼睛有神,脐部愈  相似文献   

6.
马钱子对雏鸡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马钱子对雏鸡的急性毒性作用,以不同剂量的马钱子煎剂对雏鸡进行灌胃给药,观察7 d内雏鸡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定雏鸡灌胃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结果表明,1.8 g/kg剂量组的雏鸡只是出现精神沉郁症状,而其他剂量组的雏鸡均出现运动失调,震颤,颈项强直症状,甚至死亡。马钱子最高剂量组(5.3 g/kg)雏鸡死亡率达到100%,次高剂量组(4 g/kg)雏鸡死亡率为50%。马钱子对雏鸡灌胃给药的LD50为3.6 g/kg,其95%置信范围为3.1~4.2 g/kg。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工复制维生素E缺乏患病雏鸡模型,用放免测定法检测脑软化雏鸡血浆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脑软化雏鸡血浆中PGE2含量较健康对照组雏鸡显著增高(P<0.01),说明脑软化雏鸡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雏鸡饲养管理工作和综合防疫工作开展的好坏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要使养鸡业获得好效益,加强雏鸡饲养管理和疫病防制显得尤为重要,对雏鸡育成率有直接关系。针对雏鸡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以提高雏鸡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生产性能,关系到雏鸡生长发育及成活率,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在养鸡生产过程中必须抓好雏鸡饲养管理和综合防疫工作,提高雏鸡育成率以增加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蛋雏鸡培育直接关系到成活率的高低,成活率直接对养鸡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因此,科学培育蛋雏鸡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对蛋雏鸡培育关键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升蛋雏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利用食醋或米醋喂雏鸡,可以有效预防雏鸡的肠道传染病.醋还能增进雏鸡食欲,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能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营养;能杀菌消炎,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用添加0.03%痢特灵、0.1%土霉素和5%酸牛奶的雏鸡日粮,饲喂伊莎褐商品代雏鸡,育雏成活率分别为81%、90%和97.5%。雏鸡白痢死亡率为15.5%、7.0%和1.5%。结果表明,雏鸡日粮中添加酸牛奶能有效地预防雏鸡白痢,降低育雏成本。  相似文献   

12.
雏鸡抗病力差,易感染病原,引起发病,有些病发病后难以确诊,有些病确诊后难以治疗,失去饲养价值。因此,雏鸡饲养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有很大的关系,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鸡场的经济效益,促进养鸡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种鸡后子代雏鸡的免疫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现代免疫学新技术对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疫苗免疫种鸡后 ,其子代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组织的免疫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发现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种鸡后 ,其子代雏鸡外周血液 T、B细胞数量和 Ig G,Ig M,Ig A含量及免疫器官组织的 T细胞、Ig G,Ig M,Ig 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免疫的相应对照雏鸡 ,表明 IBD疫苗免疫母鸡后 ,子代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组织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而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攻击子代雏鸡后 ,未免疫的子代雏鸡 ,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组织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疫苗免疫的子代雏鸡 ,这与 IBDV感染雏鸡后 ,其免疫器官组织严重损害 ,淋巴细胞变性坏死等有关 ,也是导致感染雏鸡免疫抑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秋冬季的来临,天气逐渐寒冷,给雏鸡育雏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同时,也是雏鸡发病和死亡较多的季节.雏鸡成活率的高低决定着养鸡的经济效益,因此,控制雏鸡发病、预防雏鸡死亡是提高养鸡场效益的重要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和调查,浅析其雏鸡死亡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在养殖实践中借签.  相似文献   

15.
饲粮中过量L-半胱氨酸引起雏鸡致命性代谢性酸中毒DilgerRN,BakerDH摘要:选用8日龄雏鸡,进行72h的阶段饲养研究,旨在评价L-半胱氨酸(L-Cys)毒性作用的生理机制。试验组雏鸡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L-Cys30g·kg-1,对照组雏鸡采食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收集雏鸡血浆和肝脏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16.
雏鸡是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小鸡,雏鸡的好坏是鸡饲养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雏鸡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年鸡的生产性能,最终影响经济效率,如何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有下列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选好鸡苗应选择绒毛光亮,个体一致,脐环闭合好,最好是同1天出生的雏鸡,才可能有高的育雏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如何养好蛋雏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与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蛋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为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清洁卫生的饮水、优质的饲料等,并进行精心的管理很重要。做好雏鸡管理,能使雏鸡健康生长和发育,并达到预期的体重、均匀度及成活率,为今后生产性能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下面就养好蛋雏鸡的关键技术做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1雏鸡的选择 初生雏鸡的选择,对提高成活率和养好雏鸡具有重要意义.初生健康的雏鸡,全身各部发育良好,眼睛大而明亮,绒毛光泽,不过长过短,肛门四周干净,腿粗壮有力,腹部柔软深广,脐头收缩良好,脐部无血迹,手握雏鸡挣扎有力.  相似文献   

19.
本项工作对实验性缺硒雏鸡的血液酸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ANAE~+)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6—9周龄缺硒雏鸡的血液ANAE~+淋巴细胞总值与对照补硒雏鸡相比未见显著差异,而6周龄缺硒雏鸡的血液颗粒型ANAE~+淋巴细胞和8周龄缺硒雏鸡的血液弥漫型ANAE~+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与相应对照雏鸡比较均显著降低;6—9周龄缺硒雏鸡的血清IgG和IgM含量与相应对照雏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马齿苋多糖(Portulace oleracea polysaccharide,POP)对雏鸡胸腺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试验通过对雏鸡灌注不同剂量的POP,测定雏鸡胸腺指数,应用MM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方法测定雏鸡胸腺淋巴细胞转化率,利用流式细胞器测定雏鸡胸腺淋巴细胞周期与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POP能显著增加雏鸡胸腺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胸腺指数(P<0.05),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提高(P<0.05),CD4+T淋巴细胞含量显著增加(P<0.05),CD8+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POP可通过调节雏鸡胸腺内细胞水平的变化,增强雏鸡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