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探索茶苗根腐病防治方法,提高防效,根据该病的发生原因,在苗床与扦插短穗消毒环节上进行了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扦插繁育茶苗,苗床土和插穗不消毒,稻田苗圃茶苗根腐病发病轻,发病率在10%左右;重茬苗圃发病重,发病率高达37.2%~40.7%。3种苗圃类型防治茶苗根腐病,苗床消毒,99%恶霉灵300倍土表喷施均好于68%恶霉福美双5 g/m2撒施或300倍液土表喷施;插穗消毒,以99%恶霉灵3 000倍液防效最好,40%五氯硝基苯800倍液为次,50%多菌灵800倍液最差。  相似文献   

2.
<正>一、苗期主要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蔬菜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黑根病及沤根。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莴笋和芹菜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时期是苗床幼苗期。苗茎基变褐,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龙薯9号为材料,研究薯苗类型和种植密度对鲜食型甘薯生长发育及块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苗返苗早、生长快,块根形成时间早于苗床苗。栽后40 d,相同密度条件下,大田苗的单株基部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叶片数均显著高于苗床苗;相同薯苗类型条件下,最低密度处理的最长蔓长和单株叶片数显著高于最高密度处理。收获时,与苗床苗相比,大田苗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单株薯重、单株结薯数和单株商品薯数均显著提高,商品薯数量占比、平均单薯重、平均单块商品薯重和平均单块商品薯直径显著降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株薯重、单株商品薯块数、平均单薯重、平均单块商品薯重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县红薯花叶病毒病发生日趋严重。近日,笔者在田家镇太阳坡村调查时发现,该村大部分农户种植的红薯在苗床已开始发病,发病苗比例一般在50%~70%。病苗的典型症状为:叶片黄化、皱缩、花叶、卷叶,茎蔓变细,生长势明显较弱。尤以剪苗后新生薯苗发病最为严重。感病薯苗插于  相似文献   

5.
烟草假植后的苗床管理,一船需20~30d,直接制约大田移栽期和田间长势,为此提出苗床管理期间的几点注意事项: 1、苗期卫生在打水、施肥等一切农事作业前用肥皂水洗手。不在苗棚内吸烟,清除苗床内一切杂草并及时拔除病苗深埋,不用脏水和生水浇苗,防治病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西瓜是钱塘江农垦区的一种重要作物,但每年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遭受多种病原物的侵染为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搞清各种病害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近年来进行了调查与鉴定,初步肯定有9种病害,现报道于下,以供进一步研究及防治的参考。 1.立枯病 是苗期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为害严重,常诱致瓜苗成堆、成片枯死。据调查,前作为水稻的苗床发病较轻,病苗率仅4.6%;前作是棉花的苗床,病苗率为23。3%,而死苗率达10.8%。  相似文献   

7.
早春不论是采取保护地栽培,还是露地栽培的茄子、黄瓜、辣椒、菜豆、番茄、冬瓜等蔬菜,苗期经常会遭到寒流、低温及阴雨的侵袭,极易引起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幼苗受害后,轻者幼苗成片死亡,重者造成连续毁种重种。 一、几种病害的主要症状 1.猝倒病幼苗未出土发病时,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的幼苗发病时,幼茎基部呈水浸状病斑,以后病部变黄褐色,干缩变细,幼苗迅速倒伏土面。该病在苗床上发病时,开始仅个别苗发病,几天后以此为中心,向邻近苗蔓延,引起成片幼苗猝倒死亡。  相似文献   

8.
对湛江农垦成龄和幼龄剑麻紫色卷叶病田间调查发现,一般抗病苗与普通苗发病率为18%~33%,之间无显著差异,而高抗病苗能有效对抗紫色卷叶病(发病率近0);列联表分析表明剑麻的抗病、发病、死亡等现象不是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存在未知关联;根据田间剑麻种植布局,每株周围剑麻分为直接接触和非直接接触两类,调查发现直接接触生病剑麻数量水平决定了发病率高低(相关系数为0.976),每增加一株病麻,剑麻发病率提高13.6%,而非直接接触生病剑麻数对发病率的影响呈弥散状,说明直接接触传染是紫色卷叶病扩散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单块成龄或幼龄剑麻田,还是二者合并,紫色卷叶病发病率分布都存在不发病和高发病2个峰,推测存在2种以上的因子影响剑麻发病,为此提出抗病因子和非抗病因子2个因子共同决定剑麻紫色卷叶病的双因子模型,这2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剑麻染病、恢复、再染病、再恢复的循环,能够解释目前紫色卷叶病表现.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草莓育苗期炭疽病病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2年夏季,对湖北省草莓(Fragaria ananassa)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湖北省草莓主栽品种晶瑶、丰香、法兰地等.结果表明,晶瑶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最严重,平均发病率为41.7%,平均病情指数为21.5;丰香次之;法兰地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为16.2%,平均病情指数为7.5.并对炭疽病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一、猝倒病 1.症状 发病初期。病苗的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状病斑,病斑绕茎一周后,病部缢缩成线状,引起地上部分倒伏。并很快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附近可见一层棉絮状的白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县红薯花叶病毒病发生日趋严重.近日,笔者在田家镇太阳坡村调查时发现,该村大部分农户种植的红薯在苗床已开始发病,发病苗比例一般在50%~70%.病苗的典型症状为:叶片黄化、皱缩、花叶、卷叶,茎蔓变细,生长势明显较弱.尤以剪苗后新生薯苗发病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抽样和定点观察的方法对沈阳城区油松发生枯枝病的病情进行调查,并对病害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害在沈阳城区发生普遍,其平均发病率为47.23%,病情指数为14.88。病害发生与立地条件及林分因子关系紧密。阳坡发病轻,平均发病率为79.38%,病情指数为31.41;20~30年生油松发病重,平均发病率为80.02%,病情指数为40.94;林分密度越高,发病越重,林分密度>750株.hm-2的样地的平均发病率为93.04%,病情指数为47.22;树高15m以上的油松发病重,平均发病率为97.28%,病情指数为46.21;油松和红松混交林发病最重,发病率为100%,病情指数为68.59。  相似文献   

13.
棉花苗床管理技术要点张改英陈家友曹德玉(周口农业学校,周口466001)搞好棉花苗床管理,是春棉育苗移栽培育壮苗的关键。在苗床管理中,应做到“一控五防三及时”。即控制好苗床温度、湿度;防止高温烧苗、寒流冻苗、发病死苗、高脚旺苗和铁杆老苗等;及时通风炼...  相似文献   

14.
辣椒在育苗时,容易发生立枯病,该病害是在幼苗茎基部近土表处发病,病组织干腐、收缩、变色,根皮层腐烂,严重时可造成大片倒苗。引发这种病的原因多是因苗床内光照弱、低温多湿、生粪育苗及通风不良造成。因此,防治该病害要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粗缩病发病因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Maizeroughdwarfvirus)是云南玉米上一种新病毒病害。近年该病在云南丽江县发生极为严重,部分田块颗粒无收。1990年发病面积458.3公顷,平均发病率11.4%,损失玉米11.75万公斤。1991年发病面积574.0公顷,一般发病率1%~20%,最高达100%,平均发病率18.56%,损失23.95万公斤。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  相似文献   

16.
叶菜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叶菜试管苗的简易高效移栽技术及影响移栽成活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将完整试管苗在室温下练苗7d后,移栽于不加温的玻璃房内,苗床以菜园土为基质,移栽后浇透水,并在苗床上搭以封闭的塑料小环棚,保温、保湿10d,如此处理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白菜类为95%以上,芹菜类为96%以上,莴苣类在92%以上。移栽前练苗,移栽时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后在暖房内再用塑料薄膜保温保湿。这些措施是提高叶菜试管苗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猝倒病是烟草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永善县的部分老烟区发生越来越普遍,造成大量死苗、病苗、弱苗,影响烟草栽培面积和移栽节令,通过近年的调查、防治,摸清了猝倒病的发生特点,总结出一套系统防治方法。1发生特点(1)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抗感差异。云87、云85的发病率在13.2%以下,红花大金元、K326抗性差,发病率在30%左右。(2)苗床盖膜能提高苗床温度、湿度,对培育壮苗有重要作用。但如果盖膜时间超过30天,发病率升高,有利于病害流行。(3)连作与轮作苗床发病率差异较大,连作苗床比轮作苗床的发病率高1~2倍(猝倒病菌是土壤习居菌)。2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1精播育壮苗1)苗床地选择。选用地势高爽、排灌方便、无根肿病等病菌的地块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1∶(8~10),为培育壮苗打下基础。2)精细整地。2~3 m开墒,要求墒面土细、平实、无杂草,播种前施足底肥。3)扣种稀播。苗床播种量控制在0.5 kg,重点解决播种量大造成的大小苗、高脚苗等问题,以实现壮苗早栽。  相似文献   

19.
明确油菜不同生育期与病毒病发生的关系,对掌握关键防治时期有很大帮助。我們在1962年对不同生育期的油菜进行人工接种,誘发病毒病,测定其抗性。結果証明,小油菜(合肥小油菜)从子叶到現蕾期完全感病,子叶期发病率55.55—88.88%,四叶期发病率83.33—100%,現蕾期发病率100%,开花期可能是由于植株很快謝花结莢,而未发病。胜利油菜現蕾期发病率83.33—100%,比四叶期发病率33.33—100%重些,四叶期发病率又比子叶期发病率0—14.28%重,子叶期比較抗病。因此,胜利油菜主要在春后发病,而小油菜則是在苗期发病。苗期发病重的可使植株死亡,对产量影响大;而现蕾期发病一般的能够开花結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湿润托盘育苗后期断水炼苗技术落实困难、烟苗不壮的问题,进行小苗清水栽与常规苗和标准苗移栽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小苗清水栽方式提前移栽,与常规苗和标准苗移栽相比,育苗用工减少,移栽后成活率相近,返苗速度快1~2 d,苗床期缩短10~20 d,大田生育期延长5~14 d;烤烟气候斑点病、花叶病发病率和病指较低;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所增加;中上等烟比例提高3.1~3.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